小说阅读网 >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最新章节 > 正文 第十章瞿老爷子决心做买卖奔波永宁延庆城

小刘二先生分家已有十个年头了,这些年自然也有些积蓄,这些钱放在家里也下不出小的儿来,把钱放出去,没有合适的主家又怕钱溅了泡儿,也早想拿这些钱办点儿事儿,可又没合适的项目,恰在此时,亲家提出了这个想法,他也就应允了下来。

    小刘二先生问瞿老爷子能拿出多少钱,瞿老爷子言:“我尽其所有,也就能拿出两千块钱。”

    瞿老爷子能拿出二仟洋钱远远不够,剩下就要看小刘二先生能拿出多少来了。

    虽然平时,谁家存多少钱,谁也不跟谁打听,谁也不跟谁露白儿,即使打听谁也不会和谁说真话,可这回是真动正格儿的了,再也不能遮遮掩掩,小刘二先生跟瞿家老爷子落了实底,他能拿出三仟大洋。

    两人加在一块是伍仟,折合成现在的钱是四十万,小老百姓,一起步做买卖就要动四十万的资金,按现在说,这个买卖也不算小买卖了。

    自己拿两仟,亲家能拿仨仟,比自己多了一仟,多一仟总不是多一万,如果多一万,两个亲家的经济条件就不在一个档次上了,话也没法儿在一块儿说了,要不说呢,做儿女亲家要梢门找梢门,栅栏门找栅栏门,交朋友,也是什么身份的人,交什么身份的朋友,叫化子绝对交不上当官的朋友,即使原来都是叫花子,其中有一个后来发迹当了官,也跟人家来往不了啦!

    瞿老爷子已酒足饭饱,又喝了会子茶抽足了烟,已是下午三点多钟,到永宁还有三十多里地的路途,也该动身了,瞿老爷子这次来的目的已经达到,他自己想做买卖,亲家没有反对还同意和自己合作,拿出三仟块钱,看来亲家也早有做买卖的打算,只是谁先提头儿谁后提头儿的问题了。

    瞿老爷子从刘家出来,出了胡同,上了街,就骑上了毛驴子,临河这一带地势低洼,驴蹄子踩在松软的土地上,粘上了甩也甩不掉的泥巴,毛驴子像穿上了高跟鞋,走起路来毛驴儿不知多费了多大的劲儿,及至到了八里店,踏上了奔东的大道,道路硬崩起来了,驴蹄子上的泥巴逐渐甩掉了,走路才快捷了。

    西斜的太阳,晒着瞿老爷子的后脊梁背儿,暖阳阳的,好舒服好舒服,瞿老爷子边走边看着田野的景致,初春的田野,冒着热腾腾的地气,人们在这热腾腾的地里忙着耕种,有一个牲口拉着“耠子 ”的,有两个牲口拉着耠子的,还有三个牲口拉着耠子的,小孩子干不了大活儿,拉着牲口“打砘子 ”,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的人们。

    瞿家老爷子嘴里不断发出:“吁!哦!呺!呺!”的吆喝声,手里的鞭子时不时敲打在毛驴儿的屁股蛋子上,使毛驴儿刚放慢了的脚步,机灵灵又快捷了起来,瞿老爷子不敢怠慢,因为他要在七点关城门前赶回永宁呢。

    永宁城,始建于贞观十八年(645年)由大将尉迟恭监修 。

    明永乐十二年,朱棣北巡,驻跸于永宁西北三十里的团山(独山)命设置隆庆州,又设永宁县。

    宣德五年(1413年)阳武侯“薛禄”统兵前来永宁修城、筑守,明正统四年(1439年),又在原土石基础上加以重建。

    永宁城正方形,周长六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因连绵大雨,大水泛滥致使城墙坍塌,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朝廷,派参将方振、监工杨大节,予以整修到四丈,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参将张国柱再次修茸。

    永宁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四条大街交会处,有玉皇阁,阁有三层,高三十多米,下面两层有梯子供人攀到顶层,整个阁儿造型独特,飞檐斗拱,画栋雕梁,雄伟状观。

    永宁县的县衙,在东街路北,在它的旁边有一处所,是全县每年征收土地钱粮的库房。

    这个库房占地有两亩,临街一个院落,北屋五间,南屋五间,东西各有三间配房,南屋五间临街,中间一间大门过道,穿过大门过道,北屋中间这间还是大门过道再穿过大门过道,后面是个偌大的院落,四外都是高大的粮仓。

    由于永宁县治撤消,以往这里忙忙碌碌的景像再也不复存在,院子里长满蒿草,窗户棂子被孩子们拽了下来当成了打仗的棍棒,原来“大人 ”们办公的地方,摆着一摊一摊新鲜的和风干了的小孩子的大便。

    瞿老爷子琢磨这个地方是开粮栈的好地方,但这个地方是县里边的公产,要想租赁下来,只有“县知事 ”才有权力做出裁决。

    瞿老爷子决定到延庆县衙走上一遭。

    瞿老爷子本是在县衙当过差的,世面见过,到州城府县,干个把公事不会发怵。

    这一日,瞿老爷子起了个大早儿,备上小毛驮子,直奔延庆县城而来,这天是十五,正赶上集日,街上行人,摩肩擦背好不热闹。

    大街两厢,有卖鸡的、卖鸭的、有卖骡子、有卖马的,有卖黄豆的卖黑豆的,卖绿豆、卖红豇豆的;有挑挑的、提篮的、推车的、担担的;在各自的家什里放着有山药、白薯、大萝卜,集市琳琅满目,吆喝五花八门,在集市里穿梭着各色各样的人,有乡村的人,也有城镇的人,乡村人想买头骡子买匹马,买点种子,城镇的人想买只老母鸡,买点红豇豆,买几个大萝卜,买东西的人有短打扮的,也有穿长衫的,或许还有个把穿制服的,穿长衫的是城里人,那穿制服的可能就是政府机构的人了,这在永宁是看不见的,延庆的集市比永宁要热闹一点,这可能就是有没有县政府的原因了。

    瞿家老爷子无心浏览街面儿的买卖,因为他心里还有他自己的事儿,瞿老爷子直奔了延庆县县政府。

    县政府是原延庆州的老衙门,不过,延庆州因宣统退位,清庭垮台,民国政府撤消了永宁县,而使延庆州降格为延庆县。延庆县,县政府的门面,还是延庆州,州衙门的老门面,只不过门口穿着马蹄袖挂着腰刀的警卫换成了挎大枪穿制服的警卫;门口为击鼓喊冤而预备的大鼓已经撤消了;大门的门框上挂上了直隶省延庆县县公署白底黑字的大牌子。

    话说前清的县衙门,就有一个县太爷、一个师爷、还有一班掌管各种事情的小吏、衙役、捕快。在县太爷手里,全县各村各户的土地田亩张三多少、李四多少、王二麻子多少,县太爷那里有一本帐,县太爷根据上边的规定,按照帐上面的土地田亩向百姓征收土地钱粮,如无天灾,百姓们,会每年老老实实的把自己该缴的钱粮缴到县里,因为养儿当兵种地纳粮,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在那个年代,县太爷不但统管收粮纳捐,还要管审案子,到了民国初年,也没多大变化,只是县太爷改了称呼叫县知事,师爷改了叫秘书,衙门口挎刀站岗的衙役,变成了挎枪穿制服的警察。这警察局、税务局、教育局等等,应该是后来逐步完善的。

    瞿家老爷子在永宁县当过差,偶尔也有到州里公干的机会,延庆县衙门原来有个把熟人,他向县公署门口站岗的施礼,问陈师爷是否还在这里公干,站岗的说:“这里已经没有了陈师爷,过去的陈师爷现在已成了陈秘书。”瞿老爷子点头表示歉意,又说:“您给我通禀一声,就说我是永宁的瞿永厚,要求见陈秘书。”一个站岗的跑进县公署向陈秘书报告,不一会儿出来通告瞿老爷子:“陈秘书在进大门的西屋候着您哪。”

    瞿老爷子,跨进县公署大门,向西屋走去,叩门而入,陈秘书正在办公,看看来了一位几年不曾见面的熟人,站起了身子,瞿老爷子紧走两步迎上前去,抱拳施礼道:“陈兄一向可好?”陈秘书回道:“好,好,瞿兄可好?”又道:“瞿兄一向繁忙,今天有空来此,一定有什么公事?”瞿老爷子道:“自永宁县撤消,我就闲散在家,我能有什么公事,今天找您实在是有点私事,万望陈兄帮忙。”陈秘书道:“你我认识多年,只要我能办的事,我一定帮忙,有什么事您尽管说吧。”

    陈秘书五十上下年纪,长袍马褂,前清留下的辫子,不管他情愿还是不情愿,到新政府上班的头一天,“磕噔”一剪子给绞掉了。

    县知事三十出头,留过洋的,是北京政府某个要员的亲戚,“共和”是泊来货,那么那些留过洋的,穿西装留分头的洋学生就成了宝贝疙瘩,不管他们真懂共和,还是假懂共和,凡是够上钢锋的都被派到下面当了“首长”。

    全国的州、城、府、县那么多,就是一个县派一个人去当“首长”,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那么县知事以下的小吏们只能延用旧政府的老人儿,老人儿熟门熟路熟业务,该怎么征税还怎么征税,该怎么收粮还怎么收粮,那么新政府里的人,只是称谓改了,换汤并没有换药。

    孙中山决心推翻满清,提出“驱除鞑虏,复兴中华,鞑虏给人们留下最直观的印迹是什么呢?就是那脑后头留着的长辫子,民国政府曾强治人们绞掉辫子。

    绞掉了辫子民国的人应留什么发型呢?民国政府并没有硬性规定。

    民国时曾出现过四种发型,一种是把辫子从脖梗子一剪子剪掉的,此种发型当时的人们管它叫二茬毛子,有的人留了多少年二茬毛子直到死,而有的人留了几年二茬毛子,觉得这二茬毛子无拘无束,飞飞扬扬的太碍事,把它叽哩嘎嚓剃光了,留起了光头,而第三种发型是梳辫子的,这些人躲过了一劫又一劫,有的一直留到了社会主义,再有一种发型那就是留分头的。

    从发型看,民国时期的发型比中国以前那个时期的发型都多,发型种类的繁多,代表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多元,从此以后,中国向着自由民主迈进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http://m.feishuwx.net/cdhsxzcldr/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唐俏儿沈惊觉 快穿九十九式 闪婚嫁给植物人老公后:我真香了! 五行双修 美漫:开局获得喜羊羊模板 禁区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被弃养后,我靠玄学直播爆红了 纵她骄矜 大佬的冲喜傻妻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最新章节第七十六章孙大崖头走投无路跳悬崖了结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