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雍闿的质疑,楚河微微一笑:“正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我们天水郡耕地不多,治民大多从事开矿炼铁之业,农夫极少,米粮产量不足,如今时势,自是需要储备足够的米粮。”
事实上天水郡是不缺粮的,各处山地正好适合种植红薯,红薯储量极多。
当然,楚河不可能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随后又道:“雍将军注意了,楚某说的是可拿出两万钢甲,并不是两万钢兵。”
“相信诸位都清楚,我常定军精锐,皆修炼了金钟罩,身体强横,有没有钢甲护体,对战力影响不甚大,这两万套钢甲,可直接从军中调出,让与诸位。”
楚河也算是想明白了,钢甲虽然犀利,但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起到作用的,这一次和蜀军大战,水战是很难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穿戴钢甲比穿戴钢甲更加适合。
话音落下,众人不禁露出羡慕之意,常定军真正可怕的,当属金钟罩。
各军部队,真正的中坚力量还是普通的强壮兵士,百万大军之中,起码占了八十万是没有修炼过任何武技的兵士。
这些普通兵士,就算给他们钢甲钢兵也无济于事,他们甚至无法负担总重量达两三百斤的钢铁装备。
常定军则不一样,全军修炼金钟罩,效果还相当惊人,大半普通兵士都练成了一重金钟罩,不管防御力和速度还有力量都大幅度的提升,使得全军的实力变得异常的可怕。
再得钢兵钢甲相助,几乎人人都是二品武者的战力。
高地目光闪烁了一下,忽然问道:“多少米粮可以换取一套钢兵?”
楚河马上就说道:“三千石米粮一套!”
这个数字算是相当公道了,哪怕如今米粮已经涨到五六两银子一石,但钢甲的价格并没有因为楚河的大规模制造而降低,反而越发昂贵。
先前还在叫喊着米粮不足物资紧缺的家伙都沉默下来,不多久就纷纷争夺起这两万套钢甲的名额来,就连张角都咬着牙报出了两千的数字。
结果这两万套钢甲足足给楚河带来了六千万石的米粮,包括大量的杂粮。
六千万石的数字听起来很庞大,但如今楚河治下超过六百万人口,若不从事任何粮食耕作,单凭六千万石米粮,只够天水郡消耗两年。
一手交货一手交粮,为此楚河还专门派遣兵马到了葫芦谷外的峡谷,将兵甲脱下藏在峡谷两侧洞穴的兵甲挖了出来,又从军中拿出了不少普通钢甲,总算凑够了两万之数。
结束会议之后,楚河是没有一刻时间的空闲,每天都要接见诸多的军将谋士,处理大量的军报文件,下发各种命令。
以蜀军的情况来看,最多十天时间,大战就要爆发了。
楚河需要准备的事情极多。
将巨量的米粮运回天水郡便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哪怕走的是水路,也需要从天水郡那边调来数十艘巨舰。
楚河说天水郡治民基本从事兵甲武器等生产,是没有蒙骗孟获等人,毕竟红薯粗生,用不了那么多农夫照顾,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兵甲武器的生产,还有各种军械装备的制造。
其中重中之重,是战舰的制造。
平海卫那边,得到楚河本部的支持,数百蝎尾翼虎空骑兵赶赴巨浪岛战场,已经彻底打服了海商海盗,将巨浪岛纳入了天水郡统治的范围。
攻下巨浪岛之后,平海卫手中瞬间多了上百艘大型海船,另外,巨浪岛上的三个船厂,也被秦胜男整合在一起,只要略加改造,海船便可成为战舰,船厂也能直接制造战船。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楚武和项熊那边传来的,青木卫和江乌卫竟然发现了一个规模极大的铜木林。
这些铜木本是普通柚树,但生长在一片巨大的铜矿之上,长年累月的不断吸收金属铜,变异成为铜木,异常坚硬和沉重。
附近的土著部落,便是以这些铜木作为武器,制造的木盾木甲和木枪等,甚至能和铁质武器相比,给了两位兵士带来不少的威胁。
楚武和项熊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马上不惜代价的攻下了铜木林,然后驱使投诚的土著民壮等,把巨大的铜木砍倒,快速送到天水郡,再运送到船厂,以这些铜木来制造战舰。
如今已经拥有三十万员工的船厂,全力开动的效率是异常的惊人,一艘艘巨舰不断的落水试航。
由于铜木的超强材质,加上以前的经验积累,如今船厂已经可以制造三万料的超级战船,甚至比蜀军最大的龙吼巨舰还要庞大三分之一。
在巨浪岛那边,如此三万料的超级战舰,足足有五艘之多,其他的万料战船更是超过一百之数,只不过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少之又少,甚至连凤凰羽、楚木、楚石、公输车这些大将都不甚清楚。
为了运送粮食,楚河这次足足从巨浪岛和天水郡入海口船厂那边调了三十艘万料战船和百多艘千料级别的海船过来。
如此庞大的船队,一次便可运输数百万石的米粮,等其他反蜀军队陆续把米粮准备好,船队也基本可以将米粮全部运回天水郡和巨浪岛了。
为了保证万无失一,楚河还咬牙的派出了五百蝎尾翼虎空骑兵护航。
这批粮食是至关重要,一旦反蜀军队强行征调青壮和收取米粮,定然有无数南疆百姓逃难各地,天水郡只有储备了足够的米粮,才能大量的接受难民,使得天水郡的人口在短时间内成爆炸性的增长。
拿兵甲换取米粮,是楚河大计中的一部分,是况濮这个前秦州州牧率先提出的。
百姓的忍耐力是异常的惊人,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背井离乡,楚河如此做绝对是釜底抽薪、落井下石,造成的后果绝不会比诸葛亮发动洪水来得轻微,定然会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百姓死在况濮这狠辣的计谋之下。
这样做,对天水郡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优势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只要有足够的米粮,楚河控制之地,容纳一亿百姓都没有问题。
南疆各地的百姓活不下去,知道天水郡分发米粮收揽难民,绝对会有无数难民牵家带口的赶赴天水郡。
同时,哪怕蜀军全面渡过通天河,只要楚河继续积蓄战舰,扩大空军的规模,便可在必要时候封锁通天河,截断蜀军补给现。
等无数蜀军进入了南疆之地,便会悲剧的发现,广袤的南中已经是赤地万里,完全得不到物资补充!
要想和势力无比庞大的蜀军对抗,坚壁清野,封锁敌人补给,是唯一可行之计!
为了让无数南疆百姓迁徙天水郡,楚河还在沿路设立了数百上千个补给点,分派人手前往各地暗中宣扬这个消息,“到天水,有饭吃”这句话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就传遍了整个南疆。
同时,潜伏在各军的力量,也暗中活动起来,一旦战局失利,他们便会设法联络反蜀军各部,说服他们投靠到楚河麾下。
就连孟获张角等都对这次大战没有多少信心,更别说下面的普通将领和兵士,只要常定军能顶住蜀军的兵锋,给了众人抵抗的信心,再加上威逼利诱,楚河的计划是有着相当大的成功几率。
各反蜀军队首脑已经没有时间理会楚河的各种小动作了,因为蜀军的舰队,已经到了南岸之外,随时都可能发动最猛烈的攻势。
葫芦谷的马忠部,十天前就被反蜀军联手击溃。
尽管在最后关头,马忠果断下令焚毁物资,奈何大水过后,土木潮湿,加上反蜀军选择在大雨之际发动进攻,哪怕马忠以猛火油引燃米粮,也只烧掉了十分之一的物资军械而已。
当蜀军知道他们被诸葛亮当成诱饵,所有的兵将都被大蜀抛弃,大部分蜀军是丝毫没有战意,皆放下兵器投降,甚至连马忠放火焚烧物资的命令都没有执行,还帮忙扑灭已经点燃的各种军械物资。
马忠这个蜀军大将,眼中出现了无比复杂之色,并没有选择投降,长叹一声之后,吩咐亲兵将士放弃抵抗投降,随后抽出利剑横剑自刎。
二十多万蜀军,投降的有十八九万之多。
楚河虽然不参与战利品的瓜分,但这十几万蜀军让他眼热无比。
常定军之所以没有参与攻击马忠部,也是为了接收这些精锐蜀军做准备。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哪怕常定军加入进攻的部队,蜀军也会老老实实的归降,但从情感角度来说,常定军不亲手屠戮蜀军,要收服这支军队自然是容易许多。
南蛮军等也没有打算与楚河争夺蜀国降军。
一来,马上就要与蜀军大战,把降军收入军中,也不知道能不能靠得住,一个不好,降军再次叛变是很有可能的,就算真的接收降兵,也只能当作苦力来使用。
二来,人家常定军都不要马忠部的大量物资,马忠部也是楚河困在葫芦谷的,他们到底不好意思让楚河一点收获都没有,等楚河提出以兵甲武器来交换战俘,他们也就顺水推舟的将近二十万的降军交给了楚河。
为此,楚河又付出了五千套钢甲,相当于四十降军换一套钢甲。
其他人不敢用这些降兵,楚河则不一样,洗脑教育的威力不是谁都能抵抗的。
哪怕与大蜀的战斗中暂时用不上他们,也可以将他们打散的分派到西域的楚武、项熊部,还有巨浪岛的平海卫那边,等洗脑到了一定程度,再召回天水郡。
这十几万降兵可都是真正的精锐部队。
为了让楚河更加相信蜀军是准备从南华山攻击楚河大本营,诸葛亮不惜派出了衔刀军和无畏军。
这两支军队的素质不比楚河的老四卫差,人数是相当之多,只要实施了忠诚教育,再以钢兵武装起来,瞬间便可让常定军的战力提升一倍!
等更多的难民进入天水郡,楚河有足够的资本以这些老兵作为骨架,急速扩军,进行一段时间的军纪教育,便可拉上战场与蜀军抗衡。
厚积薄发,楚河的积累,其实已经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除了常定军真正的核心人物,其余的人都不知道事实上常定军这个时候已经恐怖了极点。
在外人看来,楚河这小小的天水郡地盘,治民不多,米粮产量可以忽略不算,哪怕从其他人手中换了大量的米粮,也只能勉强维持天水郡的需要。
另外,天水郡常定乡军兵工厂的产量,也是有一定的限制,出产的兵甲,基本上都拿出来武装自身和与各军交换了。
但他们不会知道,红薯的产量是何等惊人,也不知道,铁料炼制为钢料的转化率是多少,更不会知道,地底深渊,还有两个日夜不休的大炼钢场和武器场,巨浪岛上,有三个大型的船厂和一座新建的兵工厂!
接近两千亿石的米粮红薯储备,数亿两白银,数千万两黄金,还有炼制出来的大量秘银精金装备,无数的药材和成丹,十多万的钢兵战甲,上百巨舰和无数艨艟海船等。
可以说,如今这无比广袤的南疆之地,三分之一的各种物资和米粮,都藏到了天水郡一地。
一旦到了适当的时机,天水郡潜力和积累爆发出来,定然会让天下人侧目,哪怕是诸葛亮,也别想在这南疆之地与楚河抗衡!
这真正的硬仗,楚河没有逃避的可能,不真正的竖起楚河这面旗帜,打响楚河的名号,就很难让败亡的反蜀军来投。
因此,十几万常定军,还有三千蝎尾翼虎空骑兵,全部集中在永州青云道这边,旌旗林立阵容鼎盛,十几万大军分作三部,分别由楚河、黄忠和龙且为主将,严阵以待。
不远处,便是南蛮军的庞大军队,孟获这个南蛮王坐镇永昌城,一旦蜀军从永州登陆,便会遭到常定军和南蛮军的迎头痛击!
黄巾军、三州联军,主力则是驻扎在牂州,四百万大军与南蛮军、常定军遥遥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