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城是靠运气才战胜皇家马德里的!”有西班牙媒体记者恼怒的反驳。
这个声音很快就‘赢得’了其他西班牙记者的一致肯定,他们对万胜‘暗讽’皇家马德里十分不满,即便不能从万胜的话语中找到反驳点,那就真正去说说比赛,曼城的最后一个进球,绝对依靠的是运气,进球的厄齐尔,根本就是个菜鸟球员,出场那激动的神情,也能说明很多东西,他甚至在进球后都没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自己是进球了。
但万胜只是微微一笑,提到了一句老话,“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梅苏特(厄齐尔)的表现很出色,他是球队取胜的大功臣,那个进球有些运气成分,但他站在了最正确的位置,否则也根本不可能把球打进!”
“关键是,我们赢下了比赛,我们拿到了三分,我很欣慰。”
说完万胜就不再理会西班牙媒体记者,而是给现场所有人介绍了大卫-席尔瓦,“大卫是天才,他在这场比赛里表现相当出色,他是最佳球员,所以我把他带到了这里,等我离开后,你们可以采访他”,然后打趣道,“大卫有点羞涩,你们可不能提太**的问题。”
现场很多记者紧跟着大笑。
随着万胜的话,不少媒体记者都觉得和他的关系拉近了很多,这种感觉很令他们惊奇,在大众的印象中,这个年轻中国人一向被打上‘狂妄’、‘自大’、‘难以沟通’的标签,没想到他还能有这么亲和的时候。
接下来万胜也不忘阿内尔卡,“尼古拉也很出色,他是我们的最佳射手,我想任何赞扬放在他身上都不为过,才刚开场,他就打进了一个球。看到那个进球,我都有点不敢相信。”
介绍完后,万胜就离开了新闻发布会现场,剩下的时间就留给阿内尔卡和大卫-席尔瓦了。
大卫-席尔瓦感到很兴奋,他在曼城效力一年多了,出席赛后新闻发布会也不是第一次,但这一次绝对是最受关注的时候。
这可是欧洲冠军联赛和皇家马德里比赛的赛后。
即便是全场最佳球员,他都没想到万胜会带着自己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所以到了会场后,他都有点飘飘欲仙。因为他知道这可是很难得的机会。
会场里,有各国记者。
英格兰、西班牙、法国、德国,等等,除了欧洲媒体外,还有不少中国记者,此外来自亚洲其他国家、非洲、美洲的记者也不少,这庞大的媒体阵容,他还是第一次经历,最不可思议的是。他成为了媒体记者争相采访的主角。
看到万胜离开,大卫-席尔瓦甚至感到了紧张。
不过,当媒体记者让他说一下心情,他还是强压下内心的情绪。沉稳的说了起来,“我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比赛的时候,我什么都没想。但我却成了最佳球员。但我觉得有很多队友比我的表现更好,就像教练说的,他们只是缺少些运气。少了进球,所以最佳球员才是我的。”
“现在我想先感谢一下万胜,去年夏天,我还在西班牙乙级联赛踢球,他把我带到了曼彻斯特,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现在能成为最佳球员,也是万胜的功劳,他希望我能成为大球星,是的,他一直这么希望,我很感激他。”
“比赛里,我想着教练在看着,球迷在看着,但我并不紧张,我知道球队需要进球,于是”
在媒体的镜头下,大卫-席尔瓦说了很多,听的出来他说的都是心里话,而且还在不断提及着万胜的名字,这让那些对万胜存在不满的媒体也只能感叹,“这个中国人在曼城球员心中的地位实在太高了。”
在大卫-席尔瓦说完之后,就轮到了阿内尔卡,刚才大卫-席尔瓦说的时候,阿内尔卡也在听着,他对万胜就没有那么崇敬了,但仔细想一下,在基冈执教的时候,他的表现和现在天差地别,以至于连法国队都放弃了他,而现在他重新进入了多梅内克的球队,不也是万胜执教的功劳。
想到这些,阿内尔卡也不由得说道,“我也要感谢万胜,他给球队带来了好成绩,我也有了更多、更出色的队友,所以我的表现才能好,我希望接下来球队的成绩更好,我能进更多的球。”
“我相信我能做到!”
阿内尔卡一脸自信的神色,以及语气中对自己的肯定,和大卫-席尔瓦是不同的,相比之下,他更自我一点,这种性格其实也是让媒体和球迷诟病的。
不过更多人注意的是,阿内尔卡也先提及了万胜,才说起了自己,这让他们更加肯定,那个年轻中国教练,在曼城球员心中的地位实在太高,就连‘如此自我’的阿内尔卡都被感染了。
比赛结束后,媒体对比赛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
这场曼城和皇家马德里的g组比赛,本来就是欧洲冠军联赛小组赛第三轮的焦点战役,英格兰球队和西班牙球队的碰撞,也足以引起极大的关注,尤其比赛本身还非常精彩--先是曼城打进一球,皇家马德里连入两球,再然后曼城追回比分,直到比赛最后时间,曼城才依靠一个年轻小将的‘运气球’取得胜利,如此紧张曲折的比赛,足以成为最大的焦点。
欧洲几乎所有和足球挂钩的媒体都对提及到了比赛,很多电视台也准备对比赛进行重播。
这注定成为本赛季欧冠小组赛的经典战役!
对比赛的报道来说,媒体还是围绕着曼城几个表现好的球员,大卫-席尔瓦、阿内尔卡、李-莫瑞斯、唐宁、邓恩等球员都一一被提及,再包括最后进球的厄齐尔也被一些媒体,尤其是德国媒体重点介绍,最值得介绍的也是厄齐尔,因为其他球员早就有了名气,而厄齐尔还只是欧洲足坛的新人。
作为一个欧洲足坛的新人。出身其实也是很重要的。
就像是大学生毕业找工作一样,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肯定会被高看一眼,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就给人的感觉很一般了。
在欧洲足球,巴塞罗那、阿贾克斯等俱乐部在培养年轻人方面非常有名气,这些俱乐部青年队出身的年轻人,总能被人高看一眼,而其中最出色的‘年轻天才’还没有正式踏上英超赛场,身价就能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高度。
相比之下,厄齐尔出自沙尔克04。就只能是个普通球员。
所以,尽管厄齐尔是沙尔克04的年轻天才,在德国足球也有那么一点点名气,可身价却一直提不起来,曼城才能仅仅花费300万欧元就等到他,即便这个身价,也足够让沙尔克04满意,同时让很多媒体诟病了,他们认为这笔交易非常的不值。
但现在有了这个欧洲冠军联赛小组赛的进球。就有德国媒体笑称,“光是这一个进球,曼城就都赚回来了。”
当然,这有夸张的成分。但真算下其实也不为过。
按照本赛季欧足联做出的欧冠预算,所有欧冠比赛会给带来七亿欧元的收入,其中有五亿三千万欧元都会作为奖金进行分配。
小组赛的出场费是四百四十万欧元:每支参加小组赛的球队将先拿到两百万欧元的酬金,小组赛每场的出场费则为四十万欧元。
同时。每场比赛的胜利的奖金也十分丰厚:小组赛的获胜奖金为六十万欧元,平局球队将有三十万欧元入账。
每支进入十六强的球队将会再获得两百二十万欧元的酬金,八强两百五十万。进入半决赛的球队会有三百万欧元入账。最后的冠军球队还将会得到七百万欧元,亚军也有四百万欧元的补偿。
这个意义上讲,32支进入小组赛的球队都已经有四百四十万欧元稳进腰包,再加上电视转播以及球票分成、周边等收入,每支参加欧冠小组赛的球队,都能够有近千万欧元进账。
论起单场比赛,光是战胜皇家马德里,就能让曼城多出三十万欧元收入,也就是说,厄齐尔的进球至少价值三十万欧元,这个进球还让曼城无压力的拿下一个晋级十六强名额,再加上胜利带来多出的电视转播分成,以及获胜给曼城名气影响、球市的活跃,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厄齐尔的进球价值肯定超过百万欧元。
所以德国媒体的说法并不为过。
在报道球员表现之余,媒体感到不可思议的还是曼城在欧冠的成绩。
g组被称为‘死亡之组’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就算是‘最不被看好’的曼城,也是上赛季的英超冠军,而皇家马德里和拜仁慕尼黑都是欧洲豪门,是欧冠淘汰赛的常客,甚至是欧洲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结果三轮比赛下来,曼城三战全胜全取9分。
不少媒体在感叹成绩之余,也发出了疑问,“曼城是怎么做到的?那个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夏天里没投入多少的曼城,为什么会踢的这么好?他们真的有这么强的实力?”
当然,曼城成绩好,对英格兰足球整体是个好消息,这代表英超联赛会赢下更多的欧足联积分,这对于扩大英超联赛的影响力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英格兰媒体对本国球队在欧冠赛场成绩好是喜闻乐见的。
不管曼城在英格兰有再多的死敌,但那也是内部矛盾,地区、区域足球的矛盾,所以在对外方面,英格兰媒体都会支持本国的球队,所以在曼城取胜后,英格兰媒体一致对曼城展开各种赞扬。
这方面英格兰和西班牙是不同的。
西班牙足球里,巴塞罗那和皇家马德里是绝对的死敌,这完全是‘政治’的影响下造成的。
加泰罗尼亚人根本不满马德里的统治,他们一直想要从西班牙分裂出去,尽管政治环境和历史导致现在根本不可能实现,但和首都的矛盾却是刻骨铭心的,于是矛盾就转移到了足球领域。
所以当皇家马德里成绩不好的时候,支持巴塞罗那的媒体可不会报以同情,他们只会出言讽刺,甚至是欢欣鼓舞的庆祝,当皇家马德里和其他国家球队比赛的时候,他们也会支持其他球队,希望皇家马德里失败。
这就是两者之间的仇恨程度。
在这一点上,曼城在英格兰的足球环境要好的多了。
这里就可以想象,皇家马德里回到西班牙后,主帅卡佩罗将要面对怎么样的压力了。
当然,这就和曼城无关了。
在比赛结束的赛后,英格兰媒体也不全是曼城的正面消息,有几则消息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那是关于曼城中场乔伊-巴顿的。
乔伊-巴顿是出身曼城青年队的球员,自小他就是曼城的天才,正为职业球员后,他也一直在为曼城征战。
如果乔伊-巴顿能表现再好一些,又或者在基冈执教时期,曼城的成绩能更好,那么乔伊-巴顿就可以和利物浦的杰拉德相比,两人都是打上球队标签的球员,可以代表各自的球队。
这则消息就和乔伊-巴顿有关。
乔伊-巴顿的经纪人维利-麦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巴顿在曼城的出场时间越来越少,他不是很受主教练万胜喜欢,所以他已经有离开的打算。”短短的一句话,却引起了悍然大波!
虽然这句话是维利-麦凯说的,乔伊-巴顿本人并没有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定和乔伊-巴顿有关,否则维利-麦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条消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那可是乔伊-巴顿!
虽然乔伊-巴顿素有‘坏小子’之名,无论场上还是场下,总是有他不安分的消息,可总归他出自曼城青训,是纯正的曼城人,他在曼城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所以当听到他要离开的消息,很多媒体都争相来到曼城训练基地,希望能采访到乔伊-巴顿本人来证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