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 > 重生之三国风流最新章节 > 作品相关 三国时期的参考资料1

这些是三国时期的参考资料,小夜拿出来与读者大大们,和作者大大们共享,希望大家不要骂我凑字数哈。

    投石车并不是刘晔明的,而是袁曹官渡相持的时候,袁绍军使用了大型攻城器械高橹,然后刘晔献计用投石车破高橹。三国演义里其实没有提到是刘晔明的。投石车后来经过马钧改进,得到进一步完善。

    曹操官渡之战使用一种抛石车,因抛石时声音很大,所以命名为"霹雳车"。为史书早有记载的抛石装置资治通鉴:袁绍营堆土成山,建立高楼,向曹营射箭…曹操建霹雳车,用巨石攻高楼,一一摧毁。其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抛石来攻击敌方城池或城防设施和人员。南北朝后期展成一种舰用水上拍竿。隋灭陈的荆门水战,隋舰前后左右装有座巨大的拍竿,高可达五十尺,击沉**战舰十余艘,威力惊人。

    古代早的炮是石字旁,顾名思义,一定与石头有关。这种石字旁的炮叫抛石机,是用几十人甚至上人拉动杠杆,将石头抛出去的作战器械。

    早春秋时期,国就使用抛石机了。后来,唐朝孙思邈明了火药, 并逐渐用于军事。北宋年间,出现了突火枪,这是一种竹子做的管状火器,内安“子巢”,战时点燃火药,用火烧敌人。能够起到震撼敌人的作用。这种火器的出现,对近代火炮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曹操善用“石车”。官渡之战,曹军坚守营垒,“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营皆蒙楯,众大惧。太祖乃为石车,击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马钧研究石车并加以改进,“欲作一轮,县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县石飞击敌城,使尾电至。尝试以车轮县瓴甓数十,飞之数步矣”。马钧对石车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抛射兵器的威力,但未获统治者采纳。这其实是非常可惜的。

    关于马钧:

    马钧

    马钧,生卒年不详。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出身贫寒,不善言谈,但极富观察思能力。魏明帝时,见当时织机五十条经线者有五十蹑脚踏操纵板,十条经线者十蹑,便将织机一律改为十二蹑,大大提高了功效。洛阳时,又明了排灌水车,名叫“翻车”。它利用流水作动力,可连续自动提水,操作方便,效率大增。他还研究制造出指南车,改进了诸葛亮的连弩,改进了攻城用的石车。他制造的“水转戏”以水为动力,以机械木轮为传动装置,使木偶可以自动表演,构思十分巧妙。由于他机械制造方面造诣颇深,当时被誉为“天下名巧”。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曹魏人。生于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生卒年不详。机械学。

    马钧少年游乐,未认识到自己的才华。当博士时,生活贫困,于是改进绫机,并因此而出名。后来,魏朝担任给事,同时研制机械。

    他虽然一生不大得志,但刻苦钻研,设计制造出多种机械。绫是一种表面光洁的提花丝织品。曹魏时的旧织绫机上,为了织出复杂、精美的花纹图案,经线要分成几十组,每组经线由一“综”控制,每一“综”由一“蹑”操纵,因此,50综需要50蹑,60综需要60蹑。综控制着经线的分组、上下开合,以便梭子来回穿织;蹑是踏具。考虑到旧绫机“丧功费时”,即劳动强高、效率低,马钧重设计,把几十综的绫机,一律改为12蹑,从而简化了操作工序,降低了劳动强,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高效的式绫机传播到其他地区,被广泛采用,促进了国纺织业的展。

    指南车至晚西汉时已出现,东汉时张衡再次制造,三国时已失传。马钧担任给事时,一天朝房里,与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辩论,谈到了指南车。高、秦认为,古书上关于指南车的记载是虚构的。马钧则坚信古代有指南车,只要肯钻研,是可以造出来的。但他遭到了高、秦的讥笑和挖苦。马钧反驳说,空口争论,不如试制一下容易分清是非。于是,高、秦奏准魏明帝,下诏命马钧造指南车。经过钻研,他果然制造成功,以实际成果结束了这场争论。从此,全国都信服他的智巧。

    据《后汉书?张让传》记载,东汉平三年公元186年,毕岚曾制造翻车,用于取河水洒路。马钧京城洛阳任职时,城内有地,可辟为园。为了能灌溉,他制造了翻车即龙骨水车。清代麟庆所著的《河工器具图说》记载了翻车的构造:车身用三块板拼成矩形长槽,槽两端各架一链轮,以龙骨叶板作链条,穿过长槽;车身斜置水边,下链轮和长槽的一部分浸入水,岸上的链轮为主动轮;主动轮的轴较长,两端各带拐木四根;人靠架上,踏动拐木,驱动上链轮,叶板沿槽刮水上升,到槽端将水排出,再沿长槽上方返回水。如此循环,连续把水送到岸上。马钧所制的翻车,轻快省力,可让儿童运转,“其巧倍于常”,即比当时其他提水工具强好多倍,因此,受到社会上的欢迎,被广泛应用。直到20世纪,国有些地区仍使用翻车提水。

    造翻车之后,有人进献一种“戏”模型给魏明帝,造型精美,但不能活动。明帝问马钧,能否使它活动起来,并变得精巧?马钧回答说,可以。于是,马钧奉诏改进“戏”。他用木材制成水轮,以水力驱动旋转,通过传动机构,使女乐表演歌乐舞蹈,木人击鼓吹箫;又出现山岳模型,木人其间跳丸掷剑,攀绳倒立,出入自;另有官行署,舂磨斗鸡,动作复杂,灵活多变。“水转戏”的制作再次展示了马钧机械传动设计与制造方面的才能。

    马钧还善于制造兵器。诸葛亮出师伐魏时使用了一种连弩,可以连续射十箭。对此,魏军颇为惊奇。马钧则认为它虽然精巧,但未善,声称若经过他的改进,功效可提高五倍。三国时官渡之战,曹操曾使用“石车”攻击袁绍的阵地,但只能单,效率不高。马钧担心敌方城楼上挂起湿牛皮,就能挡住石车抛出的石头。于是他打算制造一种大轮,轮上系着数十块大石头,以机械驱动大轮急速旋转,然后切断系石的绳,石头便连续飞击城楼,使敌方来不及防御。他曾车轮上系数十块砖,进行试验,结果砖可飞数步,证明自己的设计可行。然而,这种设计却遭到地图学家裴秀的讥笑和难,但得到学家傅玄的理解和支持。傅玄对安乡侯曹羲说,马先生要制造的是国家之精器、军队之要用,只要费一点木材,用两个人,就能制造,不妨试验一下,免得埋没有用的东西。曹羲接受了这个建议,并把情况转告给武安侯曹爽。但曹爽未予理睬。对此,傅玄感慨地说,试验一下,本来是极易办到的事,马先生是有名的巧人,尚且不受重视,何况那些怀才的无名之辈呢?

    马钧善于巧思,注重实践,对技术问题有自信心,但不擅长辞令。

    三国时期的官官职

    丞相:

    东汉时期并无丞相这个官职,后董卓专权,任相国,集大权于一身。三国初建后,都设此官职,为一国之宰,为群臣之。

    太师:

    原为“三孤”之一,东汉并不设此官职。董卓迁都到长安后,为太师,号尚父。位太傅之上。

    太傅:

    原为“三孤”之一,东汉时期,仅保留太傅一职,也不常置。皇帝初即位时,对皇帝进行善导、辅佐的重臣,位三公之上。

    太尉:

    东汉时,以三公平分丞相的权力。太尉为三公之,掌管军政。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司徒:

    三公之一,掌管民政,与后来丞相的职权范围相近。曹丕称帝后,曾改魏国的相国为司徒。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司空:

    三公之一,掌管水土之事,位为三公之末,与后来工部尚书的权利相近。后世也常以“司空”为工部尚书的代名词。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御史大夫:

    原三公之一,掌监察、执法,后改以司空为三公,御史大夫省。魏国建立时,以华歆为御史大夫,复有此官职。

    大司马:

    此官职为汉武帝初建,因将军位同卿,故设大司马官职与三公同列,以示对武官的尊宠。东汉刚刚建立的时候,刘秀以大司马为三公之一,后改为太尉。西汉末年别置大司马一职,位三公之上,魏晋时沿袭。

    卿:

    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卿,位三公之后,为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三国以后,卿职权渐轻,并逐步为部所替代。

    太常:

    卿之一,掌礼仪祭祀。下属官职有:太史令、博士祭酒、太祝令、太宰令、大乐令等。

    光禄勋:

    卿之一,宿卫侍从之官。下属官职有:五官郎将、左郎将、右郎将、虎贲郎将、羽林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光禄大夫、太大夫、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谒者仆射等。

    卫尉:

    卿之一,掌宫门禁卫。

    太仆:

    卿之一,掌车马。下属官员有:考工令、车府令、未央厩令等。

    廷尉:

    卿之一,掌诉讼断案,平决诏狱。类似于后来的刑部尚书。

    大鸿胪:

    卿之一,掌管诸侯和各少数民族事务,相当于外交官员。

    宗正:

    卿之一,管理皇族事务,一般由皇族德高望重之人担任。

    大司农:

    卿之一,掌管一国之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职权与后来的户部尚书相近,后世也以“司农”为户部尚书的别称。下属官员有太仓令、平准令、导官令等。

    少腐;

    卿之一,掌管宫御用之物。下属官员有太医令、太官令、守宫令、侍、常侍、黄门侍郎、小黄门、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御史丞、兰台令史等。

    执金吾:

    位同卿,负责宫外戒司,京师治安,防止出现水火之事。下属官员有武库令。

    太子太傅:

    位同卿,辅导太子。

    大长秋:

    长秋宫是汉朝皇后居住之所。所以大长秋其实是皇后所用的官属的负责人,一般由宦官担任。曹操的祖父曹腾即为“常侍大长秋”。有些三国游戏将大长秋作为普通官职,是不适合的。

    常侍:

    高级太监,汉朝末年掀起腥风血雨的“十常侍”即此官职。

    小黄门:

    级太监。

    黄门:

    低级太监。

    侍:

    内朝官之一,位略低于卿,秩“比二千石”。常由博学高德之士担任,切问近对,是皇帝管理国家时的顾问。魏晋时期,为门下省的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令:

    原为少府属官,秩石。品秩虽卑,但总揽一切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甚至重于三公。魏晋时期,如不设丞相之职,则尚书令与书令、侍为事实上的宰相。

    书令:

    魏国始设,为书省长官,掌机密,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

    原为少府属官,秩石,全国政务共分曹打理,一个尚书分管一曹,为后来的部雏形。

    黄门侍郎:

    黄门即宫门,黄门侍郎为任职于宫门之内的官员,内朝官之一,负责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级别不高,却是距离皇帝近的官员。

    散骑常侍:

    曹魏时将汉朝的散骑与常侍二官合一起,始置此官,负责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散骑侍郎:

    曹魏时与散骑常侍一起设置,职位略低于散骑常侍。

    五官郎将:

    光禄勋的助手,协助光禄勋举察郎官,位略低于卿,与侍同级。曹丕曾以五官郎将之职掌副丞相事,位高权重。三国时不再设此官。

    御史丞:

    原为御史大夫的助手。无御史大夫这一官职的时候,以御史丞行使御史大夫的职权。

    将作大匠:

    负责修建宗庙、宫室、道路、园林、水土、植树。秩二千石,位卿之下、侍之上。

    博士:

    专管经学传授。

    城门校尉:

    负责掌管京师十二所城门。秩“比二千石”。

    书舍人:

    书省属官,曹魏始置,负责传宣诏命。

    五兵尚书:

    曹魏始置五兵尚书,为兵部尚书的前身。五兵指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

    支尚书:

    吴国始置户部。与此同时,魏帝设支尚书寺,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后周时名为民部尚书,唐时避李世民讳,改为户部尚书。

    左民尚书:

    曹魏始置,主修缮功作之事,隋朝时改为工部尚书。

    吏部尚书:

    曹魏时始置吏部尚书,负责官员选拔任免。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曹,故吏部尚书又称大尚书。

    祠部尚书:

    曹魏时始置,掌礼制。后周时名为礼部。

    屯田都尉:

    三国时魏、吴所设官名,负责屯田以给人牛之资。梁习曾任此职。

    水衡都尉:

    西汉时以此官掌上林苑,东汉将其并入少府,不复有此官职。曹魏时复此官职,主天下水军舟船器械。

    典曹都尉:

    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西园八校尉:

    汉朝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以西园八校尉统领汉朝的央军队。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军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

    东观令:

    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藏书之处。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重生之三国风流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重生之三国风流:http://m.feishuwx.net/cszsgfl/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流氓老师 神话纪元,我进化成了恒星级巨兽 大道争锋 太荒吞天诀 斗破苍穹 修仙吗?炮灰黑化逆袭的那种 树妖 世界危机 校园太子爷 全球降临:杀戮战场
重生之三国风流最新章节外传一 中国古代的攻城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