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2年的冬天对很多东岸人来说,是极为寒冷的,尤其是对居住在巴塔哥尼亚台地的人来说,这里的冬天比其他地方更为酷烈。
时速超过五十公里的西风咆哮着吹过荒原上的小镇,屋外的工业风车叶子被吹得呼啦啦作响,迅猛的动力经中央机房传递到连杆上,带动一台磨粉机呼哧呼哧地运转着,将大量金黄色的小麦磨成细腻的面粉。
毋庸置疑,在巴塔哥尼亚台地一带,风力一直是主要动力来源之一。从西边安第斯山一带吹来的狂风,终年为辽阔的台地区提供了用不枯竭的动力来源,河成绿洲一带的提水灌溉、磨坊的小麦加工、油坊的食用油压榨乃至砖窑厂的鼓风吹气,都需要这种廉价的能源,因为这里没有木炭、没有柴禾、也没有煤炭,只有终年狂野的西风。
东岸人的工业风车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好几代了。从最初进口自荷兰的20马力风车至今,东岸人已经衍生发展出了五个型号的工业风车,动力也从最小的20马力到最大的300马力,应用范围是越来越广,技术也越来越先进。
甚至于,在今年(1672年)年初,联合省还向东岸采购了一些工业风车的技术和零部件,以提供其国内大量风车的利用率,令很多人为之津津乐道。要知道,荷兰人或许在蒸汽机上不如东岸,但比东岸人早使用风车不知道多少年的他们,在这种事物上的技术积累并不见得比东岸人低。
举个例子就可以有直观的了解了。在受到大自然特定恩赐的低地地区,尤其是阿姆斯特丹西部的赞河流域,地势平坦、风力强劲,因此聚集了大量的工业风车,引水、排水、锯木、磨面、锻铁等业务一条龙,因此该地也成了荷兰著名的工业区。据荷兰人的资料,目前该地大概有着数百架工业风车在常年运行着,尤其是在法荷战争爆发后,东部地区受到战争威胁,于是很多工场主将生产场所搬到了西部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多德雷赫特、莱顿、哈勒姆等地,并在这里重新修建起了大量的工业风车,为工业生产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甚至很多城镇在城墙和要塞上也设有风车,用于战时提水,可见荷兰人对风力利用已至何等地步!据历史上的资料统计,17世纪下半叶整个联合省大约有8000座风车,到1900年时还有2000座,1950年时还有1306座,但大部分已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无法正常工作,只能作为游客观赏的风景了。
不过,由于基础知识方面——主要是几何学、数学和力学——的巨大差距,荷兰人虽然对风车的利用较早,但远没有东岸人这个后来者对其研究得透彻。因为东岸的工程技术研究院力学所经过长期跟踪研究,已经知道风车的输出功率与风速、风车翼板之间的具体量化关系,即他们总结出:以翼展为30米的大型工业风车(这种工业风车因为体积庞大,耗资甚高,在东岸也仅有寥寥几座,且多位于西风更为强劲的南锥铁路一带)为例,在风力三级的时候,其机轴处的功率大约为20马力;在风力四级的时候,则迅速攀升到大约65马力;在风力五级的时候,这种“风力巨兽”的输出功率可达到惊人的220马力,已经超过很多地方由政府出资设立的中央传动系统的总功率了,惊人程度可见一般。
而且,在巴塔哥尼亚南部的很多地方,平时的风力是很可能超过五级的,因此如果有大型的工业风车的话,理论上他们可以获得超过220马力的更大输出功率,只不过他们平常并不需要太过惊人的动力罢了,因此很多风能最终都白白浪费掉了。荷兰人目前使用的风车无论是大小、机轴处的动力、传动的效率还是部件的精度和耐用性,都不如东岸人,因此花钱购买新技术及耐用的零部件,也就很正常了,毕竟他们这个国家离不开风车,否则生产、生活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这会修建在南定港(即后世的里瓦达威亚海军准将城,本年度新设立的定居点)的这架工业风车,不过是最大输出数十马力的中小型风车罢了,由国家投资,用来给本地的居民们磨面、锯木什么的,非常实用,就是其日夜不停的巨大噪音让人有些受不了,比如蒙小虎就是被这轰鸣不休的巨大噪声给吵醒的一个。
“太吵了,连个午觉也不让人好好睡。”轻轻打了个哈欠后,已经穿戴整齐的蒙小虎伸了伸懒腰,然后径自从马厩里牵来了一批骏马,一边安抚着一边朝身后的众人说道:“还是早点出发吧,这个破地方,我怀疑再待下去会不会让我精神崩溃,太吵了。当初是哪个混蛋设计的,工业风车居然就建在乡政府附近,这不是胡搞嘛。”
正在乡场上整理行李和装备的一众人闻言,立刻笑道:“队长,我们也早想离开这儿了,确实比较吵。不过前两天不是看你在这儿和人喝酒喝得昏天黑地么,就没提这事。”
“好小子,居然敢讽刺我不干这事,只知道喝酒。这次考察的津贴我看都暂时减半吧,等回来后再依照你们的表现决定给不给全部。”蒙小虎故意板着脸说道,然后翻身上了马背,慢慢悠悠地转了两圈,便使劲一甩马鞭,一溜烟地驰骋到荒原上去了。
整理行李的一干人见状互相笑了笑,然后抓紧时间整理好了行李,并将它们送到了驮马背上,然后与南定乡政府的干部们打了声招呼,便朝西方的内陆腹地行去了。此行,他们是受了国家开拓总局的委托,打算从南定港一带向西深入到台地腹地区域,对当地的环境、气候、植被条件进行一番全面、细致的考察,以为将来在此设立新的定居点提供参考。
蒙小虎等人最终的目的地,是后世巴塔哥尼亚台地著名的科尔韦瓦皮湖和穆斯特斯湖一带。两个月前已经有过一小队东岸骑兵去过那边了,当时他们从东北方的海安县沿着奇科河谷地一路追袭过来,然后彻底打散、俘虏了一支土著印第安人部落,因此说起来这里还是比较安全的,应该不至于存在什么土著部落了。
科尔韦瓦皮湖和穆斯特斯湖已经被东岸地质部正式命名为双子湖,其中前者为双子湖里的东湖,后者为西湖。在这两个湖里,东湖的面积超过800平方公里,是东岸境内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之一。它占据着一个不深的盆地,湖心最深处也不过才区区四米的样子;与之相比,在其旁边的西湖虽然面积只有四百多平方公里,但湖水平均深度却达到了上百米,这水容量自然也不是东湖可比的。ad_250_left();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因为西湖是由从西面安第斯山一带流淌过来的森克尔河供水的,因此也只有当西湖的湖水被填满后,多余的水量才会慢慢溢流进旁边的东湖,因此造成了双子湖之间巨大的差异。
后世阿根廷人在这两个湖泊之间建立了一个拥有上万人口的城市,足见这块土地实施一块风水宝地,不然如何在干旱贫瘠、素来地广人稀的巴塔哥尼亚聚集起如此之多的人口?要知道,这里既不像内乌肯一带拥有储量丰富的石油,也不像南边黑山乡一带拥有全国质地最好、储量最大的优质煤炭,更不是如同丘布特河、芦荡河一带的河成绿洲,能聚集起如此之多的人口,靠的还是这里相对较好的气候环境啊!再直白点说,这里有水,很多的水!
其实在巴塔哥尼亚这么一个地方,如果水源充足的话,还是能够比较容易地发展起一个中等规模的农业区的。丘布特河、芦荡河、宝兴河一带不说,单就说眼前的双子湖一带,依托其丰富的水量,毫无疑问可以发展出一个集谷物种植、园圃果树、牛羊畜牧为一体的农业区的。而依托这个农业区,东岸人就可以很轻松地控制周围几万乃至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一点不夸张。
所以,在巴塔哥尼亚台地的开发进入新的阶段之后、在北方的好地(当然是相对而言的)已经纷纷设立定居点,开发到一定程度后,南边更寒冷、更干燥的地方,也渐渐进入到了杨明阳、蔡华泽这两位巴塔哥尼亚实权人物的眼帘——蒙小虎考察队此番的行动,就是他们二人意志的某种具体体现。
1672年8月25日,蒙小虎一行六七十人没费几天功夫,就抵达了有着台地区难得一见的如茵绿草的双子湖一带。在这片充盈着大量水汽的湖区,地面上的植被和一路上所见截然不同。眼尖的人其实早就发现,这里多柔软多汁的牧草,这意味着大规模饲养牛成为了可能,而不是像台地区其他部分那样只能养绵羊——巴塔哥尼亚环境恶劣,多贴地生长的低矮灌木、多刺杂草,这些东西,也只有羊能吃,牛限于嘴部的生理构造无法食用——更别提这里还可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谷物了,总之这里有着成为戈壁滩上美丽绿洲的一切必要条件,上头想在这里设立定居点,确实不是乱拍脑袋的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现在上层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诸如干旱的巴塔哥尼亚、湿热的交河地区以及较为偏远危险的义成地区,先期开发将更多地由转正的非国民劳务工们来承担。以巴塔哥尼亚为例,该地区本来每年能够分到大约六千人的移民配额,往常多是明人移民,掺杂有少数转正非国民劳务工。但在新政策出来后,这六千人里起码有三分之二将被替换成转正的劳务工,剩下的两千人才从新来的远东移民中挑选(尽量以家庭为单位)——从这里面可以看出,非国民劳务工也是够倒霉的,他们在已经付出了长达五年时间的艰苦劳动的情况下,即便转正了仍然遭到“歧视”,大部分人无法留在繁华宜居的东岸大草原、鸭子湖一带,只能去生活较为艰苦、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方定居,想想确实很憋屈,但却也没任何办法。
“新的双湖乡(位于后世萨尔米恩托城附近)差不多就可以设在这里了。”蒙小虎将一根长矛杆插在地面上,说道:“这里还要修建一个水利设立,连通东西两大湖。现在这两个湖之间的沟通,竟然全是靠水满后的溢流,实在太差劲了,将来在这两个湖之间修建起人工运河来已成必然,甚至一个拥有多座工业风车的大型提水站的建设也要提上议事日程。而一旦搞定了这些,我敢保证这里将很快发展起一座人口众多的繁荣城市出来。”
事实上后世阿根廷的萨尔米恩托就是建立在两湖之间的绿洲上的。这座城市利用湖水和河水灌溉小面积的蔬菜和水果种植地,并饲养了大群的牛羊等牲畜,然后通过铁路向东方的里瓦达威亚供应食品——位于圣豪尔赫湾的里瓦达威亚是阿根廷最大的石油产地,在后世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经济发展最快、人口最多的居民点,以出口石油和羊毛为主,是巴塔哥尼亚中纬度地区的核心城市。
不过在石油尚无法开采利用的十七世纪,南定港(即里瓦达威亚)注定只能成为双湖乡的一个进出货物的外港了,拥有水源和农业区的双湖乡才是老大,南定乡要想起来,估计要等到石油这种能源大行其道的年代了。
1672年8月31日,在花费几天时间仔细考察了一下附近地区的环境、土壤和植被后,蒙小虎对成功在这里建立殖民点已经非常有把握了。因此,他一边嘱咐底下人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调查,一边开始撰写起了考察报告的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