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城外出现的三千龙骑兵把朴子杰给吓到了。
他的这个大将军之名,原本就是靠着家族的名头得来的,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大战的经验。这些年高丽的和平岁月,让这里的军人们早就失去了血性,也没有了实战的经验和能力。
「算了吧,时间过了这么久,想必阳镇之外的大战已经结束,现在就算是出去了,也不会有什么作用。还是写信把这里的事情报给朝廷好了。」不知何时,监军王玨也来到了城楼之上,走到了朴子杰的身边出声说着。
王玨看出了朴子杰内心中的犹豫,他也担心若是这一战而败的话,定州城会不保,那样的话,他就会有生命危险。
为了自己,王玨主动给朴子杰一个台阶下。
「是呀,现在出兵已经晚了,那就把事情报给朝廷好了。」朴子杰借驴下坡般的说着。此时,他对这一战已经开始不在看好。
近千车军粮被顺利送回到了咸州城,苏石得知消息之后十分高兴。
他不是为了得到这些粮草而高兴,有系统在,粮食从来就不是什么问题。苏石高兴的是这一战竟然得了万人的俘虏。这可都是最好的苦力,且作为曾经的敌人,怎么压榨他们都不过份。
「入籍,把这些人都入一等罪籍,让他们去修路、建房。」一直对修路的速度不满的苏石,相信有了这万人后备军加上之后,修路的速度应该可以快上几分了。
说起来,苏石修路之旅一点也不慢。
农忙时节已过,已经闲置出了大量的劳动力。且良籍修路,每天都可以赚到一元龙币,很多百姓都是趋之若鹜。
每天在苏石的五城治内,都会多出不少新修之路来。尤其是在水泥、黄沙、石子等物品管够的情况下,即便是没有大型的机械,道路修建的速度依然不慢。
毕竟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大型车量出现,道路也不用修得太过厚重。
可谁让助农兵和农兵的待遇太好了呢?
以至于苏石治下但凡是身体好的年轻男女,想着的都是可以加入到农兵之列,这样每月就有了固定的收入,且表现好,还可以成为辅兵、成为正兵,甚至当官也不是没有可能。
周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直接的结果就是,报名农兵的人更多,修路的人手就显得不足了。
就像是现在,苏石只有五城,但农兵人数已经达到了四千,助农兵的人数更多,足有两万之众。就是辅兵都有了三百之数。
成为了助农兵之后,每天就要操练军事,学习汉字,哪里还有时间去修路。一度让富弼抱怨不已,说是修路的人手不足。
好在的是,定州无粮,那里的百姓都跑到自己这里来,充盈了一些人手。那在加上这一万多的俘虏,倒是可以暂时缓解一下人手不足的问题。
「哎,人才不足呀。」
看着治下所有人都是对未来向往的表情,人人都是浑身充满着干劲,尤其是龙军正兵们,更是忍不住想要继续南下,开疆拓土,苏石便越发感叹着人才难得的问题。
打江山容易,座江山难。
这句话,苏石算是真切地有了体验。
想想,连自己的母亲,和两位夫人都派到地方为官了,可想而知,苏石现在是多缺人才。
赵宋内倒是有着大把的读书识字之人,可惜就是太远了,且自己又背着一个反贼的名号,即便是去那里招人,怕也很难有什么大收获。
靠人不如靠己,想着不能因为没有治理地方的人才,就因此而断了扩张之路,苏石决定亲自教导人才。
「去,把这个告示贴到高丽所有的城池之中。」挥笔间苏石写了一封招聘启
事后,这便叫来了楼阳,让他去办这件事情。
苏石是准备要挖墙脚了,且挖的还是对手高丽的墙角。
相比现在从赵宋那里挖人,有没有效果不说,路途太远。而高丽已经是他的敌人,从这里挖人哪里还会有什么顾虑。
现在的高丽已经被苏石折腾的大乱起来,很多百姓因为加税而民不聊生。这个时候,苏石给了一些人其它的出路,想必是可以打动一些有才之人。
苏石有了命令,楼阳便用对讲机,把告示的内容复述给了孟有德听,然后所有潜伏在高丽境内的龙隐队员们都行动起来,随后但凡是高丽的重要城池之中,在天亮之后,墙壁上都多了这么一份求贤告示。
即便是在高丽王都开京城,大街上竟然也出现了同样的告示。
虽然告示一出,很快就被当地的官兵发现,给撕掉,但里面的内容早已经被看到的人所记下,并迅速在文人士之间传播开来。
告示的目的是求贤,大意内容就是指责高丽王族王氏的不仁道,无法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解救天下苍生和黎民,龙天王来了。
带着极大的诚意,和带着给百姓更好生活的目的而来。
现如今在龙天王治下五城之中,那里的百姓都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那里的百姓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只要努力,每天的饭桌之上都可以见到肉菜。
总之就是一句话,苏石把自己所治之地描绘成了天堂一般的存在。还说若是有人质疑,大可以前去一观,只要不带伤人武器,龙军都不会给予阻拦。
更欢迎有才有识之士前来,为共同创造一个人间真正盛世而努力云云。
总之就是一句话,苏石诚邀所有的人才,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他就会双手欢迎,若是有你治国之能力,那就更好了,保证你可以在短时间内拥有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一切。
苏石还承诺,在龙王军治理地盘之内,是人才就不会被埋没,在这里不需要熬什么资历,也不看你的出身,一切唯能力论。
当这个告示开始在各个城池之中传扬的时候,高丽如炸了锅一般沸腾起来。
高丽地境并不大,苏石又来了这里几月的时间,期间还经历了尹玉虎造反之事,有关龙天王的一些事情早已经在全境传开。
除非是消息极不灵通的乡下百姓,不然几乎没有人不知晓龙天王占了高丽北境五城之事。
相比于朝堂上的臣子一个个如热锅上的蚂蚁,苦想对策。民间,对龙天王到来并不是多么的重视。
或许是经历了十一代的统治,这里的人们早就习惯了王氏为高丽王。且他们也并不认为谁可以轻易的撼动高丽王氏。像是这样的告示即便是被这些百姓看到,也不会有过多的感想。
只是同样的事情,放在那些士绅眼中,放在读书人眼中,却又大不相同。
此时的高丽,学的是赵宋的科举制,可学得并不彻底。
采取的是一半科举,一半推荐的制度。以至于之前高丽朝廷一直被尹、金、李、朴四大家族所掌控,外人很难插入其手。
但并不是说高丽就是四大家和王族王氏说了算,民间中还有不少的豪门大族,像是扬州(后世的汉城)崔氏,就堪当是民间大族的代表。
崔氏,于高丽后期崛起,步入朝堂,开始闪烁着辉煌。可是在此时,他们还没能走政路,而一直行的是商贾之道。
数百年的发展下来,经历了十几位家主的共同努力,崔氏不断壮大,财富也在不断的累积当中,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存在。
人有了钱,想法自然就多了。就像是现在崔氏家主崔奇,就正在谋求着由商转官一事。
奈何的
是,文宗刚刚上位不久,正在清查世家豪门,此时实在是不易谋官求职,不然很可能,连脚跟都没有站稳,就被一些事情连累波及,弄成竹蓝打水一场空。
虽是没有涉及到政事,但崔奇目光远大,一直在关注着朝堂上的变化。像是尹玉虎是如何会反的,其前因后果,他在花了很多银子,买通了不少高丽官员之后,也弄了个一清二楚。
也因此,对于突然出现的龙天王,崔奇有着比别人更多的清晰认识。
告示出现在扬州城的那一刻,崔奇就感觉到机会来了,这便秘叫了两名崔家年轻一辈入了自己的书房。
崔远山、崔道同,两人年纪都是刚过双十不久,且属于学富五车之人,是崔家花重金请了名师教导而成的年轻栋梁。
这样的后备人才,崔奇是准备将其送进高丽朝堂,成为崔家壮大的催化剂。可是现在,崔奇有了更好的想法。
两位年轻人入了书房,得知崔奇之意后,崔远山便带着一丝好奇之意问着,「家主,您很看好这位龙天王吗?」
「是呀,家主,您认为龙天王可以取代高丽王氏王族?」崔道同也同样好奇地问着。
「不,未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呢。我只是单纯的认为这是我们崔氏的一个机会而已。」崔奇笑着摇头。
真正的智者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崔氏也是一样,广撒网、才会有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