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 > 大明第一贡生最新章节 > 正文卷 第五百六十六章 男人的志气

    朝堂上。

    张周列席于朝议,而这次的朝议上,朱祐樘对于西北边政开始了一番演讲,所讲述的内容,就是西北不能闲着,要继续打。

    “……自入秋以来,各处得到不少鞑靼人靠拢边陲,寇边的奏报,且有宁夏各卫所的急报,鞑靼似并不甘心于先前的败绩,仍旧试图在边陲找寻骚扰和劫掠的机会……”

    “朕思量再三,决定以王琼王卿家总制延绥、宁夏、甘肃等处军务,由他前去西北,接替秦卿家回来。秦卿家回朝之后,朕会酌情给他安排好新的差事。”

    ……

    除了表示要把王琼派去西北,还要把秦纮调回来。

    并不是直接让秦纮告老还乡,而是给他个尚书级别的官职,让他在京城里混一段时间,算是临退休之前的荣光。

    重新启用了一次,总不能就这么放归了,不然别人还会以为秦纮这次的差事完成不够好。

    但其实从皇帝的角度来说,秦纮这次到西北,做事基本算是在中规中矩,也是因为鞑靼人并没有从延绥寇边,而是两次选择了宁夏,秦纮既没有犯错的机会,也没有大的立功机会。

    谢迁走出来道:“陛下,既然西北军务紧张,应当派遣兵部中人前去,协领三边军务为善。何以要从户部调人呢?”

    要派人去,那应该把张秉宽那小子塞过去啊。

    这样我们就省着看见他。

    眼不见心为静。

    朱祐樘道:“谢卿家,你认为谁合适,直接说明便可,不必这般隐晦。”

    点张周的名字,朕知道你什么意思。

    谢迁则好似很识趣,没有再揪着这话题说下去。

    朱祐樘还刻意等了谢迁一会,见谢迁的确无意再出来扫兴,这才板着脸道:“既如此,那此事便先定下来,以王卿家现官职,兼右都御史,调往延绥,即日便动身。”

    因为王琼始终是左侍郎,并没有当尚书,所以他也没有直接以左都御史调西北。

    右都御史调过去,也算是比较高的待遇了,但因为三边总制算是西北最重要的军事统帅,如此的调遣,等于是给王琼一个直接晋升尚书的机会,在场的大臣也能觉察到这一点。

    如果王琼在西北尽职尽责,哪怕不用立太大的功劳,只要让鞑靼人不再犯境,或是在一些局部的战事上有小胜,那王琼两三年之后回朝当个尚书,基本上是地铁板钉钉的事。

    刘健道:“陛下,户部如今正涉及到秋粮入库之事,此时将左侍郎调出,会令公廨内事务懈怠。不妨再委派一人,为户部左侍郎。”

    “不必了。”

    朱祐樘也明白刘健的意思。

    刘健这是想削弱张周对户部的控制,毕竟现在户部左右侍郎,一个是王琼,一个是陆完,都算是张周提拔起来的人,只有个尚书佀钟还是他们旧派系的人,但尚书本来就不管事。

    户部的差事,现在基本也被二、三把手给窃夺了。

    若是有人能把王琼给替了,那会大大加强旧派系的人对户部的控制。

    而控制户部钱粮调遣,一向被旧派系认为是扼制皇权的最佳手段。

    “此番西北用兵,并不会调拨更多的钱粮,各边镇仍旧需要自给自足。”朱祐樘补充道,“先前朕已批准了于永平府修造船厂和港口之事,关乎到南京等处钱粮北调之事。诸位卿家也不必议论了,此事也算是利国利民。”

    皇帝又算是做出一个宣告,不跟大臣商议,直接决定一件事。

    修造靠近京畿的海港,且并非以前那种小的渡头,而是大的港口,能停靠大型的海船,并通过陆路运输,补充运河运力的不足。

    刘健道:“陛下,此糜费会甚多。”

    “又不用朝廷出银子。”朱祐樘道,“朕每每提到修造海船之事,你们都在反对,可曾想过如此能带来一些切实利益?南来北往的船只,都要经过大河,每年疏浚河道需要花费多少?每年又因此而有多少时候,船只无法通行?海上如今一片太平,怎就不能好好利用一下航路呢?”

    刘健还想说什么,但见皇帝态度坚决,他也不好反对。

    也是因为,皇帝说了,不用朝廷出银子。

    其实刘健也想看看,你张秉宽是不是每件事都能自己筹措钱粮去解决,怎么这件事就让人那么不相信呢?

    造船你自己造了也就算了,现在修个港口,你也要自行去修?那你挺能耐啊。

    “朕跟秉宽合计过,这次的修筑港口等事,花费大概要百万两上下,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或还不算一些人力的耗费。秉宽也有言在先,这些他都会尽力去筹措,地方上也会给予支持。”朱祐樘提到这点,还带着几分自豪。

    不用你们朝中人提供援手,朕跟秉宽就能办成。

    这跟以前有什么事都要求着你们大大不同了。

    如此一来,当皇帝的腰板都比以前更硬了,说话也更加有底气。

    吏部尚书马文升道:“陛下,永平府涉及到地方通番等事,如今尚未查明落实,若于此时轻言于永平府开矿等事,难免会被人认为是朝廷裹挟于地方,于朝廷声名有损。”

    此话一出,在场众大臣都心下一惊。

    这马文升,平时也算是妥协派的代表人物了,今天怎么也这么硬气,直接去质疑皇帝的决定?

    刘健和李东阳等几名阁臣,也不由侧目望向马文升。

    像马文升像今天这样硬气的时候,的确是不多,这两年马文升因为年老昏聩,于朝堂上明显也不像早先时候那么虎虎生风。

    “永平府的事,朕已经在让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在查了,大理寺也涉及其中,最近几天就会出结果,不会给地方造成什么恶果,你们放心吧。”朱祐樘随便应付了几句。

    他就没说,其实案子已经定下来,是地方上自愿把银子交出来,给朝廷,或者说是给张周,当保护费的。

    显然在永平府的事情上,皇帝想“暗箱操作”,不是什么事都需要拿到明面上来说,皇帝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

    ……

    朝议结束。

    众大臣又在一次失望中结束,而皇帝则带着志得意满往乾清宫方向去。

    “陛下,看来马尚书等人,对于永平府修建港口的事情,还颇有微辞。”萧敬道,“陛下何不将永平府的案子,跟朝中臣僚明言呢?”

    永平府的案子,在萧敬这里都已经不算秘密了。

    李璋再怎么说也是他的手下,且萧敬是前任的提督东厂太监,在东厂也有人。

    这件事上,皇帝也没有瞒着司礼监这几人,只是不允许对朝中大臣公开罢了。

    朱祐樘道:“永平府这里,以前是刺头,给秉宽,给朕,带来不少麻烦。但经此一事之后,这里就是顺天府之旁,朕可以安心经营之所,就好像自家的菜园子,自家后院的事情难道什么都要跟别人说吗?”

    “是。”萧敬赶紧应声。

    心里却觉得不是个滋味。

    皇帝是把永平府看成“自家菜园子”?

    萧敬不免去想,有人议论,说是陛下准备将永平府直接赐给蔡国公,看来传言非虚啊。

    “去跟牟斌说一声。”朱祐樘又道,“将锦衣卫闲置的人手,还有一些寄禄官,一并都调去永平府,以矿山和将要修造的港口、船厂为依托,能调多少人去就调多少人。以后凡是秉宽要在永平府做什么事,一概都由锦衣卫协同。”

    萧敬提醒道:“陛下,蓟镇的巡抚刘宇,似也能帮上忙。”

    听到这里,朱祐樘突然停下脚步,脸朝着天空想了想,点头道:“有道理。先前朕的意思,是将他调回京来做个侍郎,现在看来就不必了,还是先留在蓟镇做一段时间的巡抚,帮忙把路铺一铺。”

    “是。”萧敬又急忙回应。

    “除了蓟镇的巡抚,连永平府的知府,还有当地的一些官职,也应当换上一批值得信赖的。”朱祐樘又想到什么,补充道。

    萧敬道:“那陛下,是让吏部来考选吗?”

    “吏部?哼哼!他们能选什么人?让秉宽给草拟一下。”朱祐樘道,“你亲自去,最近秉宽也会忙于港口的设计和修造,你有时间也多协助一番。”

    萧敬一怔。

    我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居然去协同大明的兵部尚书做事?

    这明显不太对劲啊。

    让内臣跟外臣之间接近,本身就是犯忌讳的事情,居然还让我去协同他……萧敬自然还是有些憋屈的。

    “两年,最多再用两年,朕希望看到从西北到东边辽东,一切都发生改变。”

    朱祐樘也在憧憬着,“如果草原能彻底平定,固然是最好,哪怕两年之后,草原群狼已经偃旗息鼓,大明兵锋所向披靡,也就足够了。是否将草原一举荡平,似也并不重要了。朕以前也不敢想,在朕的有生之年,能看到如此的盛景。若真能达成,朕再了无遗憾了!”

    ……

    ……

    萧敬亲自带着皇帝的口谕,前去张周的实验室,见到张周后,把皇帝要委命一批新的永平府官员的事,跟张周说了。

    萧敬道:“一切都按照边镇的规矩,由都御史委派,以后永平府跟蓟镇之间,也就无法分割。陛下还有言,人只要是您选的,只要有个功名在身,便可。哪怕只是个选仕出山的生员,或是贡生,也未尝不可。”

    这是朱祐樘怕张周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多合适的帮手。

    反正永平府充其量也只是个府而已,所有的官缺都可以用举人甚至是贡生来充当,大不了就用生员来出缺官职。

    按照大明选官的规则,生员出仕也不是不可,但也要经过吏部的考选,就好像文徵明这种,最后还是靠这条途径来选官,当然在出任的官缺上,比之举人出身的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跟进士更是没法比。

    但现在不同了。

    只要张周认为合适,永平府的官缺随便安排。

    张周叹道:“说起来,我还真没多少人能举荐。一无门人,二无同窗好友……”

    萧敬闻言开怀一笑道:“蔡国公您谦虚了,如今京师上下,谁不想拜您为师呢?此番顺天府乡试,眼看就要放榜了。您就不能从中选几个出来?当然,那些年轻气盛的,不会接受吏部的选派,但那些年老的呢?他们难道不会琢磨一下,是继续考进士,求个不切实际的梦更妥当呢,还是直接给您做事,混个光明前程更好?”

    张周笑了笑。

    他很想说,萧公公几时说话这么“中听”了?

    看来为了帮我发展党羽,你是煞费苦心啊。

    “萧公公提醒得是,明日大概就要放榜了。”张周道。

    萧敬笑着问道:“榜单您都看过了?可有中意的?”

    放榜之前,填榜的事已经结束了,而张周作为顺天府乡试主考,就算这两天他已经出了考场,但开弥封之后的名次他也仍旧会去考察一下。

    “看过了。”张周道。

    “那不知……”

    “萧公公,有些事,不该在张榜之前说,你觉得对否?”张周问道。

    “这是自然。”

    萧敬有些汗颜,言外之意,张周是不想告诉他,谁中了谁没中。

    不过萧敬也不遗憾,因为这事本来跟他也没多大关系,提前一天知道,对他来说影响也不大。

    “圣意已经带到了,蔡国公您自行斟酌,估计陛下会在月底前就要名单,这还有个六七天时间,您可要抓紧了。”

    眼下已经是八月二十三,乡试结束也已经过了七天。

    一切事情都该有个了结了。

    张周也不由在感慨,三年一个轮回,自己好像又成长了一圈。

    ……

    ……

    李东阳府上。

    自从李兆先从考场出来之后,闭门多日不出来见客……主要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考得很差,他也深深感觉到了,光有点诗才或者是一些歪才,距离考中举人还有点距离。

    “兄长为何最近闷闷不乐?”

    李玗这天过来跟嫂子见面,也是因为李兆先的妻子正在待产状态,李玗作为家里的女性,是来给李兆先的妻子解闷的。

    然后李玗知道兄长闭门不出,也特地过来宽慰。

    李兆先叹道:“小妹,我算是明白,最近几年我疏于课业,以至于连文章都快忘记怎么写了。一次科考,录科文章写得还不错,便以为自己能应付大比之试,谁知……此番考题出得有些……难了。然后我就……”

    说到这里,李兆先羞惭低下头来。

    李兆先对于自己没能发挥好,总结为……题目出得太难了。

    但其实题目并不是张周出的,而主要是杨廷和所出,而杨廷和的题目出得很规正,就因为题目太工整,属于那种人人都能说两句,但很难发挥出高水平的那种,然后李兆先就不出意外考砸了。

    “兄长不必难过,父亲曾提过,此番大比,无论兄长是否考中,都会考虑给你谋个一官半职。兄长毕竟也是监生。”

    “父亲的意思,想给你荫一个中书舍人,以后你也可以光宗耀祖。”

    李兆先听到这里,一甩袖道:“如果只是靠祖荫来当官,我宁可不做。男人,还是要有志气的。”(本章完)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大明第一贡生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大明第一贡生:http://m.feishuwx.net/damingdiyigongsheng/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风流公务员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明公务员 新书 苟出一个盛唐 大灰狼 我愿如星君如月 捡到一本三国志 全面战争之三国
大明第一贡生最新章节第八百二十四章 帝王才是他的归宿(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