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自北境多年来,被匈奴频频侵袭,每每只能防卫,却是不能够主动进行出击,长此这般,我北境的子民,早已经是身心俱疲,觉得...觉得...”
见着吴天旭吞吞吐吐的样子,庆帝一阵不爽,质问。
“觉得什么?”
“觉得陛下,是不是早已经把我北境的子民,给忘了,是不是早已经不把北境子民的安危,在放在眼中了!”
“放肆!”
杨文渊厉声呵斥。
却是被庆帝给制止了。
“吴天旭,朕每年都会给北境,调拨大量的钱粮,以及的调派驻防的军士,于此同时,朕还专门在北境,进行了可以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通道,实为提升民生。”
“朕所做种种,难道子民们看不出来,朕并没有忘了他们吗?”
吴天旭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陛下,您的恩德,北境的子民们当然是铭记于心。”
“可内里再是繁荣,也难以抵消掉外患带来的困扰,虽然陛下您开放了通道,可我大庆的商队,时不时的,就会受到匈奴的掠夺,没有官家的文书,百姓们都不敢在外面与他国进行通商。”
“还有,北境的子民,可以说是对匈奴,恨之入骨,他们频频袭扰北境,搞得是民不聊生,家园刚刚建好,就会让他们整的支离破碎。”
“多少北境男儿,都是因为驻守边关,而死在了匈奴的侵袭之下。多少的家庭,都是因为匈奴的袭扰,而支离破碎!”
庆帝听得很是心痛。
他没有想到,自己苦心所做的一切,却并不是北境的百姓真正想要的。
甚至是可以说,他所做的这一切,哪怕是做了这么多,但比起剿灭匈奴而言,都显的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这时,一名大臣,见着庆帝忧愁的样子,他感觉这件事可能要有变。
担心皇上改变主意,因此而恢复了刘启的太子身份,故而当即站身出来。
“吴大人,你说的这些,跟太子有何关系?”
吴天旭扭头看了他一眼,再次面向庆帝。
“皇上,当然是有关系。!!
“从太子带兵,到了平城后,百姓们就重新燃起了希望,觉得朝廷,终于是没有忘记北境的百姓。”
“不过,朝廷此前,也派过多位大臣过去,也都说过匈奴的事情,却从来没有做过些什么实际的事情。”
“但太子,却是来到北境,没有多久,就带兵打败了匈奴跟印之国的联军,当听到这件事,百姓们别提多高兴了,他们终于是认为,朝廷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而太子回到平城后,又是让说书讲那匈奴的种种卑劣行为,讲我大庆如何的英勇,以及扬言,要把匈奴单于,挂在平城的城楼上问罪,甚至是在北平关,设立装扮成匈奴的草人等等。”
“看似是荒谬至极,可却是大大的,鼓舞了平城,乃至整个北境的百姓的民心啊!”
“百姓们终于是认为,朝廷没有忘了他们,更没有忘记,对死去的北境军民,报仇雪恨。太子接连所做的事情,已然让他们认为,朝廷是动了真格的了,是终于不再与匈奴求和了,而是要跟匈奴真刀真枪的,好好大干一场!”
众人闻声,无不骇然,尤其是庆帝,后是双手颤抖不已。
谁也没有想到。刘启看似荒唐的行为,却是在北境,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
谁也没有想到,或许是待在朝廷久了,看不到的缘故。
竟然是不成想,北境的百姓,竟然对匈奴,已经痛恨到了如此的地步。
还没完。
这时,就见着吴天旭从怀中,逃出了一摞纸,看起来足足有近百张。十分的厚重。
庆帝随问。
“吴天旭,这是什么?”
“陛下,微臣手中所拿的,皆是北境的百姓,以及地方官员,还有一些百姓的代表,在上面亲自写的名字,以及按的手印。”
“在听到太子,回京问罪,百姓们担心,再也不会有人,去跟匈奴进行对抗了,故而为太子鸣冤,这才有了这封万民的请愿书,请皇帝懒阅!”
万民请愿书?
听到这五个字,庆帝心头一颤。
于此同时,杨文渊众人,也是表情骤变,显的是那样的不自然。
来福接过请愿书,放在了庆帝的龙案上。哪怕是已经很小心了,可发出了“嘭”的一声
庆帝拿起来一一看过,纸张虽轻,但却让他感觉到,是那样的沉重。重到他好似无力提起一般。
每一个人的名字,以及每一个按过的手印,都无不在敲打着他的内心。
百姓们如此信赖的太子,如今却是被叫到了京都问罪,百姓们听到此事,这才纷纷请愿,为太子鸣冤不平。
庆帝一声长叹,他甚至能够感觉到,或许在百姓的眼中,自己已然是一名昏君了吧?
见着庆帝忧愁的表情,再见着他手中的这万民请愿书,杨文渊众人心知,再拿这件事,是无法定罪太子了。
于是,杨文渊在想了几秒钟后,当即就站了出来。
“皇上,百姓有此心想,以及为太子请愿,的确是我等,冤枉了太子不假。”
“可是,饶是如此,在匈奴大军袭扰北平关,没有及时汇报朝廷,又没有及时带兵支援,向匈奴服软,私自言和,以及后事种种,太子又当如何解释?”
刘启笑了。
因为从吴天旭讲完以后,他就知道,杨文渊他们就一定会站出来这么说。
他一点也不慌,一点也不着急,接下来要发生的一切,都全在他的计划之中...
杨文渊刚说完,贾思明也跟着附和。
“是啊皇上,肃亲王的死,都是因为殿下没有及时支援所致,还有宇将军,被太子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当场进行斩杀,这都是大家看在眼里的,岂能是我等冤枉的他?就连他自己,也不是都承认了!”
贾思明说完以后,北平关的守将,以及伍德手下最得意的将领,程荣将军,就跟着站身了出来。
先是程荣开口。
“皇上,对于太子所做的事情,末将可以进行解释。”
“太子之所以没有让朝廷派出援军,是因为他就已经预料到,匈奴不会向我大庆动兵,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如此这般,我大庆援军若是贸然动兵,岂不是就白白耗费我国钱粮。”
“匈奴如果真的有想要进犯我大庆的心思,早就行动了,何至于等到十几天以后,我大庆的援兵到了,才开始动兵,而且还与我等诸位将军,稍来了两次的口信。”
说到这,一旁的北平关守将站身而出。
“皇上,对于这件事,末将可以作证,太子殿下,真的是料事如神啊,匈奴几次频频向我北平关靠近,然太子一点也不惊慌,只说是,匈奴此次过来,是虚张声势,不过多日,必然会差人稍话。”
“果不其然,匈奴两次哨话,尽说一些狂妄之言,可是在行动上,却是没有任何的变化。如此这般,太子殿下为了北境的安危,便以个人名义,向匈奴服了软,说了一些曲合之言,这才使得匈奴,直接退兵了...”
还没等北平关守将的话讲完,李寿亭就站身出来,哈哈大笑。
“荒唐,可真是荒唐啊!”
“匈奴派了那么多的兵士过来,可以说是举国之兵,怎么可能是虚张声势呢?”
然,就在这时,方才言语的吴天旭,再次站身而出。
“皇上,对于李大人所问的,臣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