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兴不禁莞尔一笑,笑声中,带着几分苦涩。
他的脑海里,浮出了那个俊秀少年的面孔,他完全可以想象,此时的陈凯之,一定是荣耀加身!
这个小子,一次次的令人惊叹不已,虽已有了今天的出色表现,将来还会带来什么惊喜吗?
他没有答案,可是在内心深处,却又隐隐期盼着什么。
猛地,在他身后的门吱呀一声的开了。
门前,一人蹒跚而来。
显然,这里的风使这脚步蹒跚的人仿佛随时要吹倒一样,可是他却倔强的继续逆风而行,一步又一步,每一步虽是不稳,却总还算转危为安。
陈义兴听了动静,回头一看,便连忙朝这人行了个礼:“杨公,这里风大。”
是首辅大学士杨彪。
杨彪一笑,摇摇头。
“十几年前,老夫初入阁的时候,也曾爱来这里,仿佛只有这里,还可以和人世间有那么一点的牵连,虽然至此俯瞰,只有茫茫云海,还有数不清的浓雾以及峦起的群山,可老夫站在这里凝视,却总是能想起许多的事。可是现在,老夫已经老了,已经许久不曾来这里了,你放心,这一点风,老夫何惧之有呢?当年北燕侵入,天下人都惶恐不安,老夫那时,还在和人对弈下棋呢。”
说起这段往事,杨彪的身子显得更精神了一些,他似乎也曾眷恋着从前的那份荣光,眸光里透着淡淡的骄傲之色。
陈义兴充满敬意地道:“怎么,杨公也眷恋着从前的事。”
杨彪笑了笑道:“若是说入了这天人阁,便心无旁骛,这些话,都是骗人的。你我终究都是血肉之躯而已,是凡人啊。”他点到即止,突的叹了口气,又道:“天人榜,这时候已经放了吧。”
陈义兴点头道:“是啊,方才某听到了钟声。”
杨彪摇了摇头:“短短数日,先中人榜,再中地榜,这是数百年不曾一见的事,而这人榜与地榜,竟是一人独揽,就更鲜见了。更可怕的是,此人竟还是只是个少年,真是令人羡慕啊。”
陈义兴不禁一笑道:“杨公方才是天下人都敬仰和羡慕的对象啊。”
位极人臣,辅佐君王,创下中兴伟业,四朝之臣,呕心沥血,此后功德圆满,入天人阁,列为首辅大学士。
这样的人生,足以笑傲任何王侯了。
杨彪却也回以一笑道:“殿下不也如此吗?”
二人对视,都是笑了。
对啊,能进入了天人阁的人,谁没有一个圆满的人生呢?陈义兴也曾是一代贤王,此后高风亮节,退出夺嫡之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圆满?
杨彪道:“外人看来,你我都是功成名就,却是不知,入这天人阁的学士,又何尝不曾有辛酸的往事呢?”他看了一眼陈义兴:“殿下,是吗?”
这一句话,似乎一语双关。
陈义兴沉默了。
杨彪吁了口气,接着道:“厌世的人,甘愿遁入此地,都是如此啊,老夫成就太大了,功高盖主,若是不入天人阁,朝廷怎么能够放心呢?老夫进了这里,老夫的子孙们才能得到老夫的荫蔽,如今安享山下的繁华啊。”
杨彪一双混沌却透着精明的眸子凝视陈义兴,声音微微顿了顿,继而认真地说道:“想必殿下亦是如此吧,庙堂中的事,蒋学士可能看得不够透,而殿下,定是看得透的。就如天下人都知道殿下是高风亮节,退出帝位的争夺,甘愿浪迹江湖之上,可在老夫看来,事情一定不是这样简单。”
这一语,竟是戳中了陈义兴的痛处,也不知是风,还是这一句话,陈义兴眨了眨眼,滚烫的泪落了下来,而他突的笑了,笑中却是带着苦涩。
“那些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若是杨公不提,我竟险些忘了。”
杨彪也笑了,道:“你忘不掉,曾如那些历历往事,老夫也忘不掉,说忘掉的人,只是因为他将这些记忆深埋在了心底,藏得再深,可终究,它还在。”
杨彪眯着眼道:“你听说过墨家吗?”
“什么?”陈义兴微微皱眉。
墨……在这个时代,几乎等同于是伪学的代名词。
杨彪徐徐道:“在极北之地,当初武帝尊儒,大肆打击诸杂学,这些杂学之人都远遁了,甚至老夫曾听闻,他们出了长城,越过了匈奴故地,到了极北之地定居,当然,这可能只是虚言,事到如今,又有谁在乎呢?不过在很久之前,域外之地的商贾曾进上一部号称墨家子弟的书籍,说是只要有合适的条件,人的心是可以换的,哈哈,这等奇谈怪论,实在可笑。可是……”
他突然叹息了一声,才又道:“老夫在想,若是心真的可以换,那么许多事,就真的可以忘记吗?”
陈义兴莞尔。
他觉得杨彪实是突发奇想,不过他随即一笑道:“其实……换与不换,有什么要紧?这些,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来京师的时候,那些伤疤,总在我的心上,可是遇到了陈凯之,我再想起这些,便会唱歌。”
“唱歌?”杨彪不禁一怔,似是有点不明所以。
陈义兴却只是笑了笑,他没有将歌唱出来,也没有再继续在这个话头上说下去,因为在他看来,这是陈凯之和他之间的秘密。
他朝杨先生作揖,便道:“杨公,请注意身体,该回去歇一歇了。”
…………
天人阁是大陈朝学子的中心,而这座金碧辉煌的洛阳宫,则是这大陈朝的中心。
今日,乃是筳讲的日子,翰林们则对于筳讲最为看重。
所谓筳讲,便是这些饱读诗书的翰林们,给皇帝讲课。
其中有帝王之术,有经义文章,一百零九个翰林,此刻都跪坐在文楼。
邓健就在其中,不过他的官职实在低微,只是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天子年幼,是不可能听得懂翰林们在讲什么。
可是……这是礼法。
礼法就是礼法,无论天子垂垂老矣,又或者是天子还在襁褓,在今日,他必须在这里,听着翰林们诵读着经书。
这……又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铁律。
翰林们一个个跪坐着,直到圣驾到来。
所谓的圣驾,便是一个ru母,抱着天子抵达这里。
只是那孩童的嘹亮的哭声,响彻了这个大殿。
当今天子才三岁,正是牙牙学语的年纪,可事实上,他也只学会了两个字:“姆妈!”
这是饿了的意思。
可是这时候,ru母却不敢放纵着天子,于是只好轻轻拍着他的后背,以作安抚。
翰林们表现得一点都不吃惊,像早就习惯了的样子,每一个人脸上,都是一副古板的样子。
在这哭闹声中,终于,凤驾到了。
太后穿着朝服,头戴凤冠,庄严而来,她徐徐坐在了文楼一侧的耳室里,让人垂下了帘子。
而此时,翰林们似乎已经明白,要开讲了。
虽然这个时候,天子的哭声依旧是惊天动地。
可是翰林大学生吴文章却还是站了出来,随即道:“启禀陛下,启禀娘娘,今日所讲的,乃是赋税论。”
一篇文章能入天人榜,就意味着它成为了教材,翰林们需深刻的剖析着篇文章所表达的深意。
说着,吴文章一副没有被哭闹所影响似的,心无杂念地开始用古韵念起赋税论起来,他念得声情并茂,声音嘹亮而清晰,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这哭闹使他这庄严的朗诵显得有些可笑。
念完之后,吴文章才正色道:“此文逻辑清晰,实是时文典范,何况思维别有不同,可以作为施政的参考……”
他的话音落下,那侍读学士李善长却是冷笑道:“也不尽然。”
筳讲期间,翰林们各抒己见,是常有的事。
吴文章瞥了李善长一眼,面带笑意道:“愿闻高见。”
李善长直了直身躯,正色道。
“轻徭役,减赋税,这是圣人之理,何况,既是时文,就理当结合实际,可是在吾看来,此文道理虽通,实则却是一派胡言,所谓百姓足,则天下足,何来的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民既富,为何还需朝廷取了他的财富,用在他的身上。”
口气陡然一转,语气透着淡淡蕴意,李善长将矛头直指陈凯之。
“在吾看来,此文疏漏极多,名不副实,天人阁的学士,吾乃晚生后辈,不敢腹诽,可想来,学士们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就如此文,赞同入榜的学士,不也才只有四个,而反对者,亦有三人,也不过是一人之差而已,那陈凯之,看似是别出心裁,实则更像是哗众取宠,此文新意十足,实则却是坏人心术!”
翰林之间的争论,一向以胆大著称,什么都敢质疑,什么都敢争论。
因为这是给天子授课,天子不是寻常读书人,寻常读书人,只要告诉他们礼义廉耻以及之乎者也就可以了,而天子将来需要统治国家,所需的,乃是经世之道。正因如此,所以翰林们争论起来,却大多激烈。
(三七中文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