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晴朗的初春早晨,阳光还没来得及洒向大地,两群黑压压的作战飞机从东西两个大方向汇集而来,激烈的空中厮杀在距离德国本土边境线不到50公里的区域展开――德国飞行员们不仅要对付老迈却数量庞大的伊-15和“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伊-16,还必须要面对性能并不比Bf-109差的“雅克-1”、“拉格-3”、“米格-3”等苏军新式战机,而在这些浩浩荡荡飞来的苏俄战斗机后面,规模更加惊人的轰炸机群正准备给德国元首和他那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一份大礼!
总数超过了2300架的苏军作战飞机,加上德军的967架Bf-109和66架Bf-110,3000余架飞机投入一场空战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要知道英德不列颠空战之初双方激烈拼杀的飞机虽然也超过了2000架,但它们是在英格兰东南部和南部的多处区域展开拼杀,彼此之间最远相隔三百多公里,而如今这3000多架苏德战机却密集地集中在了宽度不过百余公里的空域:苏军战斗机占据着500米到3000米的空域,意图用排山倒海的攻势粉碎德国空军的抵抗,而浩浩荡荡的轰炸机群集结在4000米以上的空域,其中还穿插了许多提供近距离掩护的伊-16战斗机编队,只要德国战斗机敢于靠近,它们就会像凶猛的牧羊犬一般冲过去保护自己的羊群!
看似处于绝对劣势的德国空军,在1941年4月3日的大空战中却有着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一,他们的主力战斗机Bf-109E是经过了此前一系列战役调整改进而来的成熟机型,除了有效作战半径稍短,其火力、速度和机动性都堪称一流;其二,他们的绝大多数飞行员都经过了实战锻造,尤其是残酷的不列颠战役,让他们具备了成熟的心理和技战术素质,而且最令人亢奋的是,德国空军战绩排名前十的王牌有七名参战,包括头号王牌阿道夫.加兰德、二号强人默尔德尔斯(哈特曼这时候还在飞行学校呢),这些耀眼的战争明星和“国家英雄”,与他们配合熟练的同伴们施展着精巧的空中战术,让只习惯了演习和在弱小敌人头上扔炸弹的苏军飞行员们眼界大开。唯有那些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苏军飞行员还能称作为“精英”,只可惜原有的精英相当一部分都在“大清洗”中死去或是被革除军职,能够在这关键时刻担当大任的少之又少!
决定性的空战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大大出乎了坐镇柏林最高权力机构的德军将领们的意料,而来自地面雷达基站、空军作战部以及高炮部队的报告更是令他们目不暇接。在这其中,肩负直接责任的施佩勒元帅和负责空军作战部队统筹的罗根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前者新官上任,对于东线的战斗部署还欠缺一些了解;后者的职务使得他发挥的作用与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长约德尔将军非常相似,正常情况下,他们并不直接干预一线部队指挥官们的作战安排,而是就整个战线的调整进行安排,用罗根自己的话说,那就是描绘战争“粗线条”的人。
虽说具体的交接事务还未完成,但权责所属已经再明确不过了,施佩勒立即组织他的参谋班子现场办公,而凯特尔也在第一时间安排最高统帅部的通讯机构为他们做好联络上的协调工作。如此高效的衔接对德军作战行动而言是件好事,罗根默默地退到了一旁,冷眼旁观着最高军事层的众生相。
尽管德国战斗机群全力抵抗,但庞大的苏军机群依然势不可挡地越过了边境线,按照雷达预警指挥部的数据,德国东北部几座小城的居民们恐怕正目睹这壮观景象吧!
“通知我们的飞行员,立即让出第4防空炮群所在的空域;通知该炮群,射击时注意高中低空的火力配置,切勿放过一架苏联飞机!”
施佩勒下达了他的第一道命令,洪亮的声音足以传到作战指挥室的每一个角落,当然,不会有人听到帝国空军年轻的作战部长在嘀咕着:“那是鲁普希高炮群,只有11个高射炮连!”
“我们还有多少预备队?”施佩勒询问自己的副手,但可怜的空军上校似乎也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状况,好在勒尔将军在任时的参谋长蒙斯特要在完成最后的交接后才跟着老上司到相对太平的西线去报到。
“除了四个梅塞施密特109中队,就只剩下夜间战斗机部队了!”罗根又一次嘀咕着,他晃晃悠悠地走到窗户旁边,部署在帝国总理府附近草坪上的高炮部队看起来很是忙碌,那些用伪装网遮掩的高射炮正在调整,可是从实战的角度来看,它们除非能够发射中远程导弹,否则根本无法阻止苏军炸弹落在这里!
片刻之后,施佩勒也从他那倒霉的副官口中获得了相同的数字,他大概是掂量了一下,命令道:“全部出击!”
“柏林不正准备重建么?”罗根眯着眼睛眺望远处的街道,他有幸看过施佩尔的新柏林计划,若是能够实施,那么除了无可替代的历史古迹之外,目前柏林一多半的建筑物都要被拆除。
两分钟之后,施佩勒的通讯官火急火燎地送来了新的消息:第一批苏军轰炸机已经越过了第4防空炮群的防区,这也意味着它们距离柏林只有区区60公里了。
窗外,空袭警报声毫无征兆地响起,对于一个信心原本高度膨胀的国家而言,首都遭到轰炸恐怕是最难以接受的事情。视线中的街道上,柏林居民正按照1939年时进行的防空袭演练就近前往防空洞――当英法向德国宣战时,德军的陆空军主力都在波兰,阿道夫.希特勒当时显然已经做好了本土乃至首都遭到联军轰炸的准备,可笑的是,联军静坐在防线后面无所作为,等到德军扫过西线、登陆英伦之后,他们再想要轰炸柏林已经失去了可能!
“60公里,轰炸机差不多是10分钟,战斗机……应该到不了吧!”罗根继续嘀咕着,而如他所料,元首的清梦被侍从们给搅黄了,这恢弘的帝国总理府本身可没有防弹功能,按照常规,当敌机来袭的时候所有人都要转到安全的地下堡垒去。
“我哪都不去!”
两眼通红的小胡子怒不可遏,他的固执倒是让罗根想起了另一个历史时空的1945年,和许多人一样,他也曾好奇地揣测过:如果希特勒没有在柏林自杀,而是突围到德国南部或是启动传得有些神乎其神的逃亡海外计划(比如南极计划),接下来是否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我的元首,这里并不安全,俄国人想要置您于死地,就是害怕您会率领德**队给他们致命的反击!他们知道德国一定会在您的领导下取得胜利!”凯特尔在一旁好意劝说,人们虽然将这位最高统帅部参谋长看作是“应声虫”,但据罗根观察,此人在过去的40个小时里只打了两个盹,加起来的时间还不到3个小时,再就是吃了四顿工作餐、去了三趟厕所。他坚守在岗位上,为的是全盘了解战局的发展和变化,并将这些信息以最精炼的语言报告给自己唯一的顶头上司――除了4月1日下午破例没有午睡,小胡子元首基本沿袭了以往的作息。
这掺入了“蜜糖”的劝言果然比较受用,临走之前,阿道夫.希特勒咆哮着说:“我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要轰炸莫斯科!让斯大林尝尝我们的厉害!轰炸莫斯科!”
东普鲁士的机场已经无法使用,而从德国本土出发的话,到莫斯科有近2000公里的距离,此时此刻,将领们大概会想起曾经有那么一个年轻人曾大声疾呼研发远程轰炸机、打造战略空军。尽管受到了多方面的抵制甚至是阻挠,但德国空军还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按照空军兵器生产部门的安排,容克公司正以Ju-90四发运输机为基础研发Ju-290型轰炸机,伍尔夫公司则对FW-200进行些许改进后直接生产其轰炸型。此外,德国空军与意大利空军的达成协议,以24架Bf-109C/D型战斗机换取8架预生产型的P.108,又用200万帝国马克向意大利比亚乔公司购入了P.108B(正式生产型)的生产许可。按照德国空军的规划,到1941年底的时候就能够组建起第一个远程轰炸机联队,但这些耗费明显高于战斗机和中程轰炸机的大家伙最终能形成多大的规模,就得看帝国最高层如何决策了!
元首前往坚固的地下堡垒躲避空袭,众将领们自然紧随其后,唯独施佩勒元帅决意和他的参谋班子继续留在这里指挥这场规模超乎寻常的空战。
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态,罗根最终还是选择了前往安全的避难所,不想这却是他最后一次见到施佩勒――在1941年的德国,阿道夫.希特勒的威望如日中天,外界普遍认为德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元首的外交策略和军事政策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苏军在此次轰炸中投入了威力极大的重磅炸弹,目的就是摧垮德国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