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董卓所求
雒阳,北宫,长乐宫。
舞阳君何母,扯着何太后,絮絮叨叨:“非是血脉相连,果然心思各异。你大兄非我所生,平素又与我生疏。朝廷官宦唯恐我何氏荣华,故推举你大兄为大将军,却打压你亲兄,使其虽据车骑将军之要职,却不曾为人所重视。”
“赵常侍、张常侍,不说其他,但言两人对你照顾,我们又岂能恩将仇报,将两位宫中元老,寒酸的遣送出宫?”
“况且,赵常侍、张常侍,陪伴先帝多年,颇知朝中权术。有两位先帝老人在身侧,你处理政事时,也可权衡一二,不至出现不可挽回纰漏。若是两人被驱逐,你一妇道人家,又不曾研习政事,如何应对朝中那些奸人?”
“那些所谓党人,便是想把女儿、我侄子当作玩偶供奉,独揽朝中大权,所以才鼓弄你驱赶两人。若是赵常侍、张常侍一旦离去,你们孤儿寡母,如何应对那些虎视眈眈的朝廷官宦?”
何太后安慰母亲道:“母亲大人不必忧心。大兄虽曾言过遣散大小黄门,但已经被我驳斥,之后大兄也不曾提及过驱赶张让、赵忠。朝廷大事,当由辩儿逐渐接管,我等妇人,就莫要参与其中。”
舞阳君何母依旧不松口,加重语气:“女儿你身在后宫,耳目不明,不知雒阳局势。便如张常侍,虽不曾向你诉苦,但是昨日却拉着你妹妹在雨中哭啼半日,言你大兄似与联合袁绍,谋划诛杀他。内宦之人,对皇室忠心,虽有烦恼忧惧,亦不敢惊动你。如此忠心家奴,又岂是你大兄那忘恩薄义之徒,所能相比?”
何苗、何太后、张让假子之妻,皆为舞阳君何母所生,而何进则是何真前妻所生。何真死去之后,何进才因何太后逐渐富贵,没有何真制约,舞阳君与何进关系逐渐生疏。
何太后一惊,道:“竟有此事?大兄还欲纠缠中官?”
舞阳君何母,乘胜追击,道:“你若不信,我唤你妹妹来,你亲自询问。”
何太后洁白额头上,一道细细皱纹渐渐拉长。
何太后轻捋鬓角,小声埋怨:“大兄也真是!辩儿初登基,正需要朝政安稳过渡,他怎能在此时搅风搅雨。即便是中官揽权,他身为辩儿舅父,难道不能延缓数年,等待辩儿亲揽朝政,再做决断?”
舞阳君何母又道:“与其让你大兄为大将军,自废武功,还不如你亲兄上位。你亲兄手腕虽比不过你大兄,但是你亲兄却知道谁能信,谁不能信。”
却是舞阳君何母,厌烦何进与自己不同心,所以想让自己亲儿何苗代替何进,登位大将军,总揽朝政。
何太后轻笑道:“母亲说笑了。大兄身为大将军,又参录尚书事,秉持朝政,岂能说换就换?不过大兄若真欲诛杀张让、赵忠,却是麻烦。一旦局势激化,弄不好便再现陈窦之变!”
舞阳君何母不知朝政运作,不能反驳何太后,然而却坚持:“如若你大兄掌权,我何氏一门,必因他破灭!且你既为天下之母,当以倾心抚养辩儿,佐佑刘氏江山为重,万万不能让你大兄祸乱朝纲,惹起大祸。”
舞阳君何母离去以后,何太后心有触动,又唤来张让,询问何进与他之间矛盾。
张让听何太后提起何进,顿时眼圈一红,老泪横流:“只求大将军慈悲为怀,令老奴回归颍川老家。”
何太后吩咐侍女取过一方手巾,为张让擦拭眼泪,又道:“你与我本是亲家,按照辈分,我当尊称你一声舅父……”
张让急声打断何太后话语,道:“老奴怎敢如此不知礼数,太后还是直呼我名。”
何太后不以为然,但还是换了换语气,道:“常侍与我大兄,平素虽无友谊,但亦能同坐一室,何至于刀兵相向?我欲令大兄入宫,与常侍仔细交谈,消除误会,重结友谊,可好?”
张让跪地磕头道:“固所愿尔!老奴年事已高,但图晚年余乐,将不复问及朝廷大事。”
何太后长长舒口气。
何进为她长兄,张让又是她妹妹公公,可谓婚姻交结亲密。且刘辩刚刚登基,万事尚未稳妥,何太后关心儿子将来,不欲宫中大乱,所以才想为张让、何进解仇。
只是,何太后也太一厢情愿。
张让拿着何太后诏书,满脸忧伤离开长乐宫,貌似凄凉,心有所感。
然而,张让缓步走入赵忠居宅后,面上的忧伤霎那间烟消云散,换上得意笑容。
张让爽声大笑,将手中何太后诏书,掷给赵忠:“计划已成大半。何进之命,已在你我之手。”
==================
雒阳,奉车都尉府。
奉车都尉,官秩比两千石,掌御乘舆车。挂名光禄勋部属,亦算的是天子近臣,与驸马都尉相似。
如今任职奉车都尉之人,为董卓之弟,董旻。
董旻归府后,散去无关人等,向右侧问道:“文优{李儒[1]},少年天子如何?”
李儒褪去身上羽林骑铠甲,解下腰间佩剑,叹声道:“天子懵懂不知所为,中官凡有所言,皆信之。立此天子,将非大汉之福。”
“慎言慎言!”董旻连忙止住李儒话语。
似李儒这番议论天子,被人看见,却要问责一个“不敬”之罪。
李儒摊手一笑,道:“此处又无第三人人,舅父还能告我不成?舅父有问,我不过实话实说而已。”
“你呀你!”董旻指着李儒,一脸无奈:“二兄返雒,明文直言,要诛杀阉竖,靖君侧,如今已是中官眼中钉。袁绍一心一意诛杀宦官,也不敢如此明文上书,甚至如袁隗与赵忠,虽然彼此恨不得活剥对方,表面上也是虚与委蛇。二兄为何如此莽撞?要知,一旦大将军败亡,二兄如此行径,怕也难逃死罪。”
“我二兄,究竟是如何打算?”
李儒整容道:“昔日太尉段颎,投依宦官,却为阳球所杀。这因为大汉之政,在下不在上。既然投依掌权禁中的宦官不可,便索性投依党人士族。”
“如今雒阳危急,父亲欲立大功,登位三公,将大汉视野重新导向西陲。舅父有所不知,如今陇西郡、武都郡,羌氐横行,汉民寥寥;酒泉郡、武威郡,人迹难寻;唯有金城郡,为刘石根基所在,借助刘杲昔日所留大军,尚能整合湟中一带,不过大小榆谷一带种羌,刘石依然有心无力。”
“若是朝廷诸公再忽视凉州,十年之内,羌、氐胡民将占据凉州也!”
董旻抚摸胡须,喃喃道:“二兄欲学段颎么?不过,这路却是异常难行!”
注[1]:李儒之字,史书未载。后因《曹全碑》有李儒之名,字为文优。然这百分之八十可能,为同名之人,非真实李儒。不过,此处为方便行文,亦称其字为文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