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来自袁立,脱离乌衣台创立袁氏牙侩铺的袁立。
按照李延庆原本的构想,袁氏牙侩铺及其所属人员,应当与乌衣台全面脱钩。
但迫于人手、成本以及复杂的沿途局势,李延庆又不能为袁立额外开设一条情报传递线路。
因此,袁立的工作报告只能搭着乌衣台的“顺风车”南下。
但在名义上,袁立与乌衣台已经没关系了。
袁立是走的张正的私人关系,也就是袁立私下将报告交给张正,再由张正夹带在总部汇报里送达滁州。
看过报告,李延庆忍不住轻声称赞:“袁立这半年干得是真不错,这一笔不起眼的投资竟能获得如此收益,想不到,当真想不到。”
去年十月,袁立将名为魏三娘的乐妓卖给当朝副枢密使王朴。
这名乐妓通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王朴的信任与喜爱,王朴甚至还有意纳她为妾,估计在下半年,王朴就会正式纳魏三娘为妾。
报告写得比较简略,李延庆并不能得知这名乐妓是如何迷倒王朴的,但过程李延庆不怎么在意,结果是好的就行。
而且魏三娘已经发挥了作用,报告上附带了两份魏三娘从王家获取的重要情报:
五月末郭荣返回开封后,王朴当即向郭荣递交了修改好的乐谱,并附上考证汉唐古乐谱得出的“雅乐”八十一调。
据魏三娘透露,这八十一调对外宣称是考证古乐得出,但王朴却在这八十一调中掺杂了许多市井俗乐的曲调。
也就是说,这份所谓的“雅乐八十一调”压根就谈不上有多“雅”。
郭荣得到这份乐谱后,在朝堂上公开表彰了王朴,并交给王朴另一项重要任务,那便是与司天监在唐历的基础上,共同校订新历法。
但据王朴私底下透露,这所谓的校订历法其实是司天监全权负责,王朴只是挂名主持工作,事后王朴却能分到大部分功劳。
李延庆看着报告陷入了深思:这雅乐之事看起来别有隐情,可惜自己对音律并不怎么擅长,看不出什么端倪来,等归京后去问问专业人士好了......
不过看郭荣不停地给王朴塞功劳,先是制定雅乐,又是留守开封府,再是校订新历法,估计是要找机会给王朴升官了,王朴已经是副枢密使,再往上要么是宰相,要么是正任枢密使......
那么,王朴是会升任宰相,还是顶掉魏仁浦的位置,升任枢密使?
三位宰相之中,范质的首相之位是最不可动摇的,朝中没人有能力接替他的位置。
次相李谷年老体衰,极有可能被顶替,但李谷去年年末才领兵南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看在李谷勤勤恳恳多年的份上,短时间内郭荣应该不会换掉它。
至于三相王溥,他是先帝郭威的幕府旧臣,但胜在年轻,今年才三十六岁,正值壮年,又没犯下过明显错误,不太可能被替换。
而且郭荣当初安排王朴进入枢密院为副枢相,估计就是打的接替魏仁浦的主意。
只是枢密使之位牵涉颇多,对官员能力的需求也相当之高,王朴在枢密院历练接近两年,能力上应该已经足够了......
想到此李延庆微微一笑:照这局势,王朴若升官,八成会顶替魏仁浦的枢密使一职,这对自家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魏仁浦与赵家关系密切,他若丢掉枢密使的职位,那就能进一步削弱赵家在朝中的影响力。
李延庆收拢思绪,继续往下看去。
除了魏三娘这桩功劳外,上个月,袁立还成功将一名侍女安插进了张美的府邸。
张美是去年正式升任三司使,最近在开封城外置办了两处别院,购买招聘了一批侍女仆役,袁立抓住机会,将一名经受过间谍培训的侍女卖给了张美。
并且袁氏牙侩铺最近三个月已经可以做到自负盈亏,五月份甚至还小赚了几十贯。
等回到开封,必须得好好表彰袁立一番...李延庆看完整份报告,正打算歇息一阵,突然发现汇报的最下边还有两页没看。
看了一个多时辰,眼睛都有些看花了...李延庆揉了揉双眼,打起精神继续翻看。
最后两页是关于朝中最近发生的重要事件,大多与人事调动有关。
郭荣刚返回开封不久,就开始给在任两年以上的节度使挪位置。
仅六月上旬,就有七名节度使进行了职位上的调动。
其中令李延庆比较感兴趣的,便是许州节度使王彦超移镇长安永兴军。
王彦超显德初年时曾主持河北胡卢河修筑,去年年末又领许州本州军随李谷南下,充当先锋。
随着郭荣返回开封,王彦超也随行在返回节镇,旋即就升了官。
虽然是节镇之间的平级调动,但长安的政治军事地位显然要比许州高。
王彦超最近两年颇为活跃,又屡次立下功绩,看起来很得郭荣器重...李延庆粗略扫过武将的人事异动,翻页之后的末页则是文官的人事调动。
开篇就是大新闻,翰林学士承旨一职自徐台符告老后一直悬空,直到六月才迎来继任者。
新任翰林学士承旨名为陶谷,是个历仕三朝的老江湖了。
十七年前陶谷就进翰林院担任翰林,如今也算是修成正果。
开封城里流传着不少关于陶承旨的奇闻轶事。
李延庆对此也略有耳闻,据说这位陶承旨贪财好色,在家中养着不少美姬;
又据说这陶承旨为人刻薄,以德报怨,前朝后汉时为了巴结朝中权贵,竟公然攻讦自己的举主与恩人。
郭荣让陶谷这般人执掌翰林院,着实有些出乎意料,我还以为郭荣会提拔王著为翰林学士承旨来着...李延庆摇了摇头,接着往下看。
王著是郭荣在澶州担任节度使时的属官,后随郭荣入京,如今正担任翰林学士。
李延庆本以为会是此人接替翰林学士承旨,结果却落到了陶谷的头上。
汇报上的重磅消息是一条接一条。
御史台两名主官,御史中丞杨昭俭、侍御史知杂事赵砺,再加上侍御史张纠,皆被免职。
这三人应该是去年夏季才进的御史台吧,这才一年出头就被免职,未免有些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