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今日偏要插话,老夫人打算如何?”
穆延宗气势逼人,迎上老夫人的视线。
缓缓打量了一圈屋内众人。
他是常年混迹在军营中,虽在高门大院中长大,可自幼并不是被骄纵疼宠。
早早被送去军中历练。
如今在军中的一切,都是他靠着自己的汗水鲜血得来的。
并不是靠着肃穆侯府的缘故。
脾性上,平日尚且在外头还能装装样子。
可若是有人将他逼急了,那他定然是不会再装了的。
不论那人年岁辈分,他一并都不会客气。
“呵、穆大公子可真是好大的口气,怎么?莫不是穆大公子今日想在我伯府动手不成?”
老夫人声音加重了几分力道。
“若是老夫人想看看,那晚辈也不介意给老夫人瞧瞧。”
穆延宗依旧云淡风轻,话里也没有半分退让的意思来。
老夫人听闻此言,当下脸色便有些不大好看。
只看着穆大夫人赵氏,示意赵氏给她一个交代。
可穆大夫人赵氏权当没有瞧见老夫人眼底的那层深意。
反倒扭过头同三夫人谢氏说笑起来。
这一下子,老夫人被冷落下来。
闷哼了一声,却也不敢吩咐人当真去将那院中的一百二十抬聘礼抬去后院。
“既然老夫人已经默许了,那晚辈这就吩咐人将这些东西抬去三房。”
穆延宗也不理会老夫人,行了一礼,说完就吩咐王妈妈带着穆家带来的人手,将东西齐齐抬走。
老夫人一巴掌砸在桌上,呵斥道,“住手,我还没死呢,你们想反了天不成!”
“怎么,老夫人今日当真要这般阻拦不成?”
穆延宗声音淡淡,面上的礼数做足了。
“是又如何。”
老夫人开口。
穆大夫人赵氏起身,走到儿子跟前。
同老夫人见了礼,缓缓开口,“老夫人,这满京都没有祖母扣下孙女聘礼的说头,老夫人今日若当真执意如此,那这聘礼,我们就先抬回去了。”
“只是……”
穆大夫人赵氏顿了顿,浅笑着继续说道,“想来,我去求了云贵妃娘娘派人来替我家给四姑娘下聘礼,也是可以的。”
赵氏搬出了云贵妃来。
老夫人的神情明显僵了僵。
穆大夫人赵氏今日没有去请云贵妃,不过是不想麻烦云贵妃罢了。
当年自己萍水相救,让云贵妃将那恩情记到了如今。
她已是万分感谢。
哪里愿意无论什么事情,都去求云贵妃。
这恩情本就浅薄,若拿来用在关键时刻,且不伤害到云贵妃的利益。
自然是极好的。
可若凡事都去求云贵妃帮忙,只怕是那点子微末的恩情。
也早早耗尽了云贵妃对她的那份感念之情。
这些道理,穆大夫人赵氏自幼便拿捏有度。
在那样的家中长大,她懂事起,便早早懂得察言观色的道理。
“不知老夫人可有了决断来?”
穆大夫人赵氏再度出声问道。
穆大公子穆延宗也跟着母亲说起,“想来陛下也极是愿意瞧见这门亲事。”
天子的心思,旁人揣度不透。
就连肃穆侯府的事情,如今外人也看好穆二老爷。
可穆延宗是横在二叔袭爵的唯一绊脚石。
天子没有明确说不给穆大公子穆延宗袭爵。
但也没有明确说给穆二老爷袭爵。
那就证明,他还是有机会的。
他如今又在南安大营,仗着亡父同天子的一番恩情。
想来去请旨赐婚,天子也是愿意的。
老夫人嘴角抽了抽。
她又怎能不明白,穆大公子这是搬出了求天子赐婚的名头来。
真到那时,收了穆家多少聘礼,承恩伯府自然也要回多少聘礼去。
三房哪里有这么多银钱去置办。
最后还不是要从公中出?
又不是自己嫡亲的孙女,老夫人怎会依。
话已说到了如今的份上,利弊仔细分析一番。
老夫人自然不肯做这亏本的买卖。
“如此,便罢了。”
老夫人一开口,此事便有了定论。
众人正松了一口气,谁知老夫人忽然又道,“今日既然不肯我这老婆子暂时保管了四姑娘的聘礼。”
“等四姑娘日后出门,我同公中自然也不会为她筹备嫁妆。”
“一切由三房自己筹备,一概与承恩伯府无关。”
“母亲,这怎么可以。”
老夫人才说完,大老爷就不肯依了。
出声反驳道。
毕竟伯府几房还未分家,三弟应得的那份家产,如今还都在公中。
这若说伯府不给四姑娘准备陪嫁。
那三弟应得的家产也该还给三弟才是。
“母亲,三弟应得的家产,如今还在公中,三房哪里有多余的银钱去给四姑娘筹备陪嫁去。”
大老爷一一说着。
老夫人轻哼一声,瞥了一眼大老爷。
“想分家,等我这老婆子死了再说,若说你们这几个孽障想早点分家……”
“那你们就给我备上一份毒药来,我倒要看看,到底是那个好儿子想亲手毒死我这母亲来。”
这话就有些大逆不道。
叶家几位老爷夫人,同时起身,齐齐跪在地上。
连声说道,“老夫人,儿子哪里敢有这般忤逆不孝歹毒的心思。”
众人说辞一致。
老夫人却已经不肯多待,起身示意袁嬷嬷将她搀扶起来。
大步离开前厅,只是行至门口时。
老夫人顿住脚步,看着那跪了一地的儿子儿媳们。
“既然不想毒死我这老婆子,此事便定下了。”
说完再未看一眼,带着满腔怒意离开了前厅。
穆家的聘礼最终到底送到了三房。
只是三老爷同三夫人谢氏一想起伯府不肯为女儿出陪嫁。
而三房也拿不出多少来。
心中到底觉得亏欠女儿。
三夫人谢氏紧紧握着女儿的手,满是愧疚,“昭昭,是我同你父亲没有本事,叫你们兄妹跟着我们一道儿受苦。”
叶景昭昭缓缓摇头,劝道,“母亲,女儿能得做你们的子女,已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穆大夫人赵氏看在眼中,心中满意四姑娘的品性。
也劝起三夫人谢氏来,“这些虚礼,不必太过在意,能得昭昭做儿媳,我已是万分满意,不论她是否有陪嫁,我都不会慢待昭昭。”
“三夫人且安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