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觉晓的感觉是正确的。周致玄确实很高兴,但是也在进一步的趁机试探他。这个真的不能怪周致玄多疑,主要是孟觉晓抄袭的那些东西,实在是太给力了。周致玄想了很久,总觉得这不是一个年轻人的手笔。他的想法,孟觉晓没准还有另外的高人在教导。
存了这个想法,周致玄便摆出一副抬举孟觉晓的架势。孟觉晓要是心虚,自然会露出端倪来。可惜,孟觉晓的老师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是一群历史人物。
于是周致玄的抬举,孟觉晓惶恐了。慌忙的站起来,站在周致玄的对面,长揖至膝道:“能做先生的学生,才是觉晓终生受用不尽的福气。先生在上,请受觉晓三拜!”
周致玄心道难道是我看错了?这孩子真的没有另外的人在教,真的是一个做学问的天才?周致玄瞬间便做出决定,不管他有没有别的老师,难道自己不够格做他的老师么?周致玄笑了,坦然的接受孟觉晓的三拜之后,站起抬手虚扶了一下道:“起来吧!”
“谢先生!”孟觉晓这就算是正式行拜师礼了。以前一直没有搞这个,这回主动补上的原因是孟觉晓心里觉得,周致玄是不是一直在等着这个呢。古人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所以孟觉晓赶紧补上三拜。
再次落座,孟觉晓这会坦然了许多,有话也敢说了。先给周致玄敬一杯酒,然后才说道:“先生,学生有一事不甚了解,还请先生解惑。”
“说!”周致玄笑呵呵的,筷子都不带停的,还指着碟子道:“好福气啊,身边有这么一个会做一手好菜的女人。”
孟觉晓微微沉思,组织了一下才说:“昨日韩定中到我家去了,他跟我谈起北边的事情。”
周致玄神色一凝,放下筷子正色道:“都说什么了?”
孟觉晓把韩定中说的话大致的转达了一下,提到北边的局势和贸易问题时,孟觉晓道:“先生即将入阁,学生以为此事不可轻视。北地不靖,起因是辽人的贪欲。辽人游牧蛮夷,重利轻义,一旦让他们尝到甜头了,便会无休无止的继续所谓打猪草的行径。终究有一天,他们的野心被无休止的忍让纵容的没有尽头,贪欲自然也会无止尽。到时候,辽人便会挥师南下,轻者生灵涂炭,重者重现五胡乱华之象。”
周致玄再一次被孟觉晓的话震惊了。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孩子,看问题居然如此之远。大唐朝最北的易州,距离江南省何止千里?只不过从别人的一番话里,孟觉晓便有如此结论。好在周致玄对于孟觉晓的惊人表现已经有点麻木了,听了这番话,赞同的点了点头。
“皇上对于齐王态度的转变,已经表明他对楚王的失望和不能容忍的态度。你坐下听!”周致玄说着笑着对又站起来的孟觉晓说,孟觉晓坚持站着道:“聆听先生教诲,觉晓如何敢懈怠。”
周致玄笑了笑由他去,继续说道:“王莽谦恭下士时!楚王昔日有贤王之称,奈何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嘿嘿!韩定中提及的北地边贸,最大的经营者不是别人,正是楚王门下。辽人大规模的袭扰,为何只是在真定府,而不是在河间府?原因很简单,河间府是两国贸易的要道,辽人的远拦子每日巡视不断,胆敢有劫道者必灭其全族。你说这又是为何?”
孟觉晓还真不懂这些,老实的摇摇头,周致玄微微颔道:“辽人不善生产。其境内虽然有铁出产,然其产量品质皆远远不如我大唐。而楚王门下,正是通过大肆往辽境贩卖钢铁,谋取暴利。关键一点,楚王拉着朝中一干大臣合伙做这个买卖。不得往辽境贩运钢材,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这一条现在形同虚设。反观辽人,往我朝境内贩马,一律阉割,且每年不过五百之数。多年来斥巨资囤积我大唐产的钢材,由此可见,辽人之狼子野心。”
说到这里,周致玄一声叹息停住了,笑了笑道:“你尚年幼,这些事情以后会慢慢都会教给你,说实在的,你能见识到辽人的野心和隐患为师很高兴。坐下吧,我们喝酒。”
这一顿酒接下来,周致玄的话明显比以前多了。朝野之事说了很多,其中不乏自己的一些见解,都是人生经验的积累精华。一个说的随意,一个是绝好的听众。一番长谈居然长达两个时辰,一坛酒喝的干净,孟觉晓告辞之时,已经是子夜时分。
一直以来,孟觉晓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水中浮萍的感觉。这是一种毫无根基者的内心真实的反应。走出周致玄的住所时,孟觉晓这种感觉消失了,心里有一句话想喊出来:“咱以后就是有组织的人了!”
两世为人的孟觉晓深知朝中有人好做官。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得找组织。周致玄无疑是个送上门的潜力股,在看清楚了这一点后不使劲的往跟前凑,那就是犯傻了。孟觉晓的判断是准确的,周致玄这一次,算是对孟觉晓这个学生正是给予承认了。至于今后,那得看孟觉晓是不是能扶的起学生了。
次日一早起来,孟觉晓和张建到临江书院见了蒙先豪,然后往码头而来。
刚到码头上,孟觉晓正在找张光明的人呢,突然斜刺里有人冲出来,抓住孟觉晓的手大喊道:“孟兄,你让我找的好苦啊!”
孟觉晓定睛一看,顿时笑道:“哎哟,马兄,你也让我找的好苦啊。”
此人正是马元奎,此刻见了孟觉晓那叫一个激动啊。死死抓住不放道:“莫要糊弄我,开考之前三日,马某便满大街的找孟兄,四处打听也不见人。”
孟觉晓呵呵一笑道:“马兄,别抓这么紧啊,我又跑不掉。先让我恭贺马兄高中举人!”
马元奎这才放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惭愧惭愧。在下不过是六十八名。倒是孟兄,在下要尊一声解元公!”
孟觉晓对马元奎的感觉挺好,笑着打趣道:“马兄,你我之间何必客气。在下这就返乡,马兄这是?”
“在下也要回家,可是找不到船!这都找了三天了,这几天人也太多了,往芜湖的船又少。”马元奎苦着脸,走6路太辛苦,包船又太贵包不起,正犯愁呢。
“呵呵。行李都收拾好了?”孟觉晓笑问,马元奎本能的点点头,孟觉晓失声笑道:“那还不赶紧回去取行李,让大家等你啊。”
“诶!”马元奎高兴的跳了起来,双手一拍屁股,一溜烟跑的没影子了。
张光明总算是出现了,身后还跟两个送货的,提溜这两篓子螃蟹。
张光明浑身肥肉,走起路来颤巍巍的,见了孟觉晓便大声笑道:“秋风起,蟹脚痒,各位仁兄有口福了。”
**这时候找到抗行李的书童也过来回合了,看见螃蟹开心的大笑道:“好肥的螃蟹!”
很快人都到齐了,张光明这一次包了一艘更大的船,按照他的话来说,“咱有钱了,不享受赚钱做啥?”
一船四个举人,这一路之上心情都不错。船头之上摆上桌子,端上蒸好的螃蟹,加上一个张光明,五人一道就着女儿红吃螃蟹,当真是好不快活。
“没想到真的中了,来的时候真是惶恐,今年再不中,就没借口了。”这是马元奎在说。
“这次回去,想必家里已经得到消息。父母总算可以一展愁眉了。”说这话的是**。
“其实我不喜欢做官,我希望成为一代国手。可惜,不做官,单单下棋养活自己都难。”这是文魁在感慨。
“几十年了,一直很羡慕那些当官的子女,以后我要让别人的孩子羡慕我家的孩子。”,孟觉晓如是说,张光明听了立刻笑道:“几十年?你才多大啊,酒没喝多吧?”
顺流而下,船行甚急,来的时候走了三天,回去只要一天半就到了芜湖。在芜湖休息一夜。次日一早两位举人上路,这一回不坐船了,嫌慢。芜湖到宣城百余里,有马车代步,大半天的功夫便到。
一行人出现在城门时,城门口早有县衙的人等着,看见两位举人,衙役顿时大声叫了起来。“回来了,回来了,两位举人老爷回来了。”
噼里啪啦的鞭炮顿时响起,两人被堵在城门口,衙役笑嘻嘻的说:“二人老爷恕罪,不是不让你们进城,而是县令大人有令,二位老爷为宣城县争了大光彩,大人要亲率县城士绅城门迎接。”
话音刚落,远处一阵敲锣打鼓。高县令步行在前,身后是一大群人。远远的看见这两位,高县令笑容满面的上前来。
“二位青年才俊,为本县争光,本官代表全城父老欢迎二位荣归。来人啊,牵马过来!”高县令一声说罢,有人牵两两匹高头大马,把二人弄上马,披上大红花,前面有人敲锣开道,全城游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