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当中静悄悄的,除了那几位被处罚的老大人谢恩的声音之外,群臣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但凡是有点政治敏感度的,都很清楚,眼下的局面,对吏部和都察院的处罚只不过是开始而已,这桩案子,虽然如今还未见全貌,可单是福建有这么多官员牵涉其中便可看出,这案子小不了。
否则的话,也不至于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从目前来看,天子对于这桩案子,应该早就察觉,所以,才提前做了诸多准备。
如此一来,很多近来朝堂上难以理解的事情,也就明晰起来的,朱鉴身为朝中重臣,突然空降到福建担任巡抚,原巡抚职责疏失,但是,却仅仅只是降为布政使,除此之外,倭寇已经被剿除殆尽,可征倭大军,却依旧没有任何班师回朝的意思。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这桩惊天大案,沿海各处倭寇泛滥,多年以来,难以剿除,这背后原因,竟是因为这些倭寇渗透到了整个官场当中,乃是之巡抚衙门,都在替他们遮掩。
整个官场烂成这个样子,必须要有一个得力的大臣前去整肃,朱鉴的老家就在泉州,所以,调查起来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朱鉴自永乐早年入仕,一直都没有回过老家,大多数的时间,他都在北方边隘任官,所以,和地方上的牵扯不深。
再加上他本身有迎回太上皇之功,在朝中的地位不低,为人又果敢坚毅,由他来去撬开福建官场,是最合适的。
而这么大的案子,必然牵扯极广,这么多年以来,地方上的官员,绝对不会全都是同流合污之辈,但是,利益链一旦形成,谁敢破坏,就必然会成为整个福建官场的敌人,而这帮人,既然敢和倭寇勾结,也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敢干的了。
所以,想要查这桩案子,一要隐秘,二要有足够的力量,可问题就在于,涉及面如此之广,谁也不能确定,有没有当地卫所和指挥使司的官员牵扯其中,因此,唯一能够控制局面的,就只有从其他地方调来的官军。
可是,无故调动官军,必然会引起这些官员的警觉,一旦提前销毁罪证,那么,想要查办此案就会变得难上加难,而恰好征倭大军的到来,填补了这个空缺。
在此案出现之前,所有人都觉得,这次征剿倭寇,和往常没有任何的区别,如果说有,那就是提督大臣是于谦这个响当当的朝中重臣,所以,恐怕在福建的一干官员看来,这次剿倭,也是和往常一样,交出一些倭寇,让大军能够交差,然后蛰伏一段时间,待大军离去,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却没想到,大军此去,除了剿倭,更重要的目的,竟然是协助朱鉴清查福建官场。
而且……
这份奏疏里头,最让人意外的,莫过于前巡抚,现任布政使贾修平伪造军令,调兵围剿巡抚衙门了。
从这件事当中,至少能够看出两点,其一就是,当地的指挥使司衙门,也必然有利益勾连其中,否则,单靠贾修平一个布政使,就算是伪造了军令,想要调动官军,也并非易事。
除此之外,其二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贾修平为什么要这么做,围攻巡抚衙门,形同谋逆,就算是他成功了,恐怕也难逃一死,当然,如果见机得快,考虑到他和倭寇有关系,可能落草为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是,还是那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殿上一众重臣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落在了天子手中的那份奏疏上,不出意外的话,答案……应该就在怀恩没有读完的那些内容上了。
一片安静当中,天子轻轻将奏疏搁在面前的案上,随后侧身吩咐道。
“这份奏疏里头,除了查到了布政使贾修平之外,还查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据朱鉴所奏,贾修平之所以如此丧心病狂,是因为除了福建官场之外,朝中也有大臣同他勾结,其他的人,朕就不在此处多说了,这其中有一位,倒是和陈尚书关系匪浅……”
最后这一句话,顿时让朝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底下陈循的身上。
与此同时,不少大臣也恍然大悟,为什么天子刚刚审着审着陈循的案子,突然就拐到了兵部的军报上头。
除此之外,刚刚的疑问,也算是有了一点头绪,这贾修平围攻巡抚衙门,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为了销毁罪证,至于说为什么他甘冒如此风险也要这么做,只怕这份罪证当中,牵涉的人干系重大。
对于贾修平来说,哪怕是调兵围攻巡抚衙门,也还有一线生机,可以落草为寇,但是,如果说这些罪证不销毁的话,那么,他背后的那些人,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不过,听天子这话的意思,这背后之人,应该不是陈循,既然如此的话,那么……
殿中一干重臣的眼中,不约而同的闪过一丝讶色,这么多的信息汇聚起来,让他们的心头,同时浮现起一个名字。
陈循的得意门生,前大理寺卿,如今的右都御史陕西巡抚……杜宁!
作为继陈循之后,最有希望能够扛起清流大旗的人,杜宁虽然如今并不在京师,可他不仅继承了陈循几乎所有的人脉,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杜宁深受天子的器重,曾经主办过殿试舞弊一案,被调任陕西巡抚之后,在和几座王府的对抗当中,也收效颇丰,顺利的完成了整饬军屯,改建皇庄的后续事宜。
可以说,无论是资历,能力还是名声,他几乎都是最有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竞争七卿的人选。
如果有一个人,和陈循关系匪浅,而且,还有能耐能够成为贾修平的后台的话,那么,就非杜宁莫属了!
天子的话音落下之后,便将面前的奏疏递给身旁的怀恩,随后,怀恩走下御阶,将奏疏递到了陈循的面前。
得出答案之后的一干重臣,目光紧紧的盯着陈循的脸色,不出意外的是,陈循在翻开那份奏疏之后,很快,脸色就变得难看之极。
见此状况,旁边的一众重臣倒是有些好整以暇……这可就有意思了!
天子登基之后,有意无意的对清流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原本清流的两大支柱,陈循和高谷,一个被调到和清流八竿子打不着的工部,另一个更是直接被丢到了南京养老。
下一代的人才当中,彭时,商辂等最有希望的人才,也因高谷而被牵连,被丢到了不知道哪去。
至于翰林院这个清流的大本营,原本那些所谓的士林华选,一个个的被转调,要么是被扔出京师到各地做监察御史,要么是安安稳稳的去做地方官。
掌院学士,更是一个和清流素无牵扯的郕王府旧臣仪铭,要知道,这位仪铭大人,虽然家学出身,但却实实在在的,并非是科考出身,而是靠举荐入仕的。
因此,这些依靠科举考中的清流们,自然对他也并没有什么认同感。
除此之外,从上一届恩科开始,进士一甲的那几位,不再入翰林院,而是会到各部院,跟着掌事的尚书观政,其中有出色的,比如王越,余子俊,最后都被各部的尚书看中,直接带在了身边,这可比往日里进士们抢破头拿到一个庶吉士的名额,却还要在翰林院熬上好几年强多了。
老的力量被逐渐抽走,新生的力量又补充不上,自家的大本营也被别的派系控制,可以说,自三杨以后涌起的清流势力,如今已经基本没落了下去。
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清流就算再落魄,可至少基本盘还是在的,陈循还在,他此前在翰林院多年,门生弟子们不说遍布朝野,但是,从这次的案子就可以看出来,他仍然在朝中有不弱的势力。
可这股势力,在如今的状况之下,基本上只能算是陈循个人的资源了,陈循今年已经六十七了,最多再有十年,他肯定就要离开朝堂,到时候,清流在朝堂上的地位,也必然会随着他的离开,而彻底没落。
杜宁,是唯一的希望!
就目前来看,以杜宁的年龄,资历,能力和声望,大有希望能够接替陈循,成为这些旧清流新的领袖。
如果杜宁能够上位,那么,清流的势力,虽然不能重新膨胀起来,但是,维持现状还是可以的。
过了这个年,杜宁才刚满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强,只要他能维持住局面,然后潜移默化的对东宫施加影响,数十年后,清流便仍有复起的希望,毕竟,如今的东宫属官,还是有不少人,都是清流出身的。
可现在,杜宁出事了……
大殿当中依旧安静,陈循捧着面前的奏疏,微微有些发愣,神色之间,满是难以置信,其中更是透着一丝失望,脸色复杂之极。
一旁的内侍见他已经看完,便上前将奏疏收回,重新送回了御案上,天子轻轻将奏疏按在手中,随后,声音落下。
“于少保和朱鉴在这份奏疏中,称贾修平和陕西巡抚杜宁,早有勾结,他多年来的走私所得,有三成都给了杜宁,经过提审贾修平担任巡抚时的幕僚,拿到了他和杜宁历年的书信和账册,可以证明,杜宁早就知道贾修平勾结倭寇之事。”
“对于此事,陈尚书作何看法?”
口气平淡,并不带一丝的烟火气,但是,越是如此,熟悉天子的大臣,才越知道,这是关键的时刻,这种时候,答错一句话,很有可能便是万丈深渊。
当然,如今的情势已经基本明朗,摆在陈循面前的,其实也就是两条路。
一条是护着杜宁,毕竟,如今的一切,都只有这份奏疏写了,而对于杜宁的指控,也只是来自贾修平的幕僚,账册和书信这些,虽然可以作为证据,但是,也并非完全没有可以辩驳的余地。
作为七卿大臣,而且,朝中还有不弱的势力,如果说陈循想要保杜宁,那么,有很多的事情是可以做的。
但是话说回来,天子选择在这个时候当众揭破这件事,恐怕也正是在防着陈循这么做。
要知道,如今陈循自己的案子,都还没有了结呢!
虽然说,从刑部到百官,现在都倾向于陈循无罪,是陈英自己贪财而已,可问题是,真是如此吗?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现阶段只能说,是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罢了。
天子一日没有在此案上头松口,这桩案子,便一天不算是结了,就算是天子不会直接说陈循有罪,可让有司继续查证,总是可以的,若是下了决心,将此案的主审权,从刑部移到锦衣卫,也未必没有可能。
锦衣卫和不同于其他的衙门,没有证据是他们找不到的,也没有证据是他们造不出的。
陈循现在虽然占着优势,可从刚刚的朝堂论辩便可看出来,他在朝中不仅有明面上的政敌,更有暗中觊觎他地位的人。
一旦天子下场,只要表露出一丝丝想要对付陈循的意思,那么……
“陛下明鉴,臣也是看到这份奏疏方知,杜巡抚竟然如此大胆,竟敢勾结倭寇,收受贿赂,更兼结党营私等诸般罪行,此等奸恶之臣,若再立于朝堂之上,恐是社稷大患。”
这般局面,陈循自然能够想得明白,双眸微阖,苍老的手在袖中轻轻颤抖,但片刻之后,他再度睁开眼睛,目中已经是精光闪动,面色愤怒,道。
“此等大案,臣恳请陛下,即刻派锦衣卫将杜宁捉拿归案,锁拿诏狱当中,详查其罪!”
安静了许久的殿中,总算是又泛起了一丝涟漪,众臣面色各异,神情都有些复杂。
这位陈尚书,还真是果断啊!
虽然不知道奏疏当中写了什么,但是,以杜宁的身份,光靠贾修平那里查到的证据,恐怕是不够定罪的,至少也要在杜宁这边,查到一些同样的东西,相互印证才可最终判定。
可是,陈循这一张口,便直接指责杜宁勾结倭寇,收受贿赂等诸般大罪,而且,直接提议要派锦衣卫前去抓人,这般态度,几乎已经是不言自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