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 > 第183章:太子仁德孝顺,肯定不会跟陛下那样

    人若过千,浩浩荡荡势如潮涌。

    人若过万,铺天盖地威若雷霆。

    五千重骑兵在唐朝是什么概念。

    李世民的三千五百玄甲军,就全是身披明光铠的重骑兵。

    当年,王世充被李世民围困在洛阳后,窦建德率军前来救援。

    李世民率领三千五百玄甲军奔赴虎牢关,阻挡窦建德前行。

    以少胜多,大败窦建德的十万大军。

    杀了三千多人,俘虏了五万人,活捉窦建德。

    这就是重骑兵在战场上的强大战力。

    骑兵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之王,而重骑兵,则是王者中的王者。

    五千套明光铠,这就是一笔绝大的支出了。

    李世民很注重明光铠的打造,可以说从大唐立国开始,明光铠的打造就没有听过。

    但打造一套明光铠,耗时太长,数个工匠一年都不见得能够打造出来两套。

    哪怕是到了贞观十七年的现在,整个大唐所拥有的明光铠数量,恐怕都不足两万套。

    李世民的宫廷禁卫军有数千套,还有些是军中高级将领穿。

    给太子安排五千套明光铠,几乎是把所有的库存全都掏空了。

    当然,这对太子的安危,也有很大的保障。

    五千重骑,如果是放在平原上,那就是所向无敌的军队。

    面对哪怕数万士兵,也能轻松凿传,来去自如,野战无敌。

    东征高丽主要是攻城战,骑兵发挥的作用不大,然而有这五千重骑,不管高丽的战争局势如何,太子这边都不会受到伤害。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战败了,面对五千重骑压阵,高丽连城都不敢出。

    这也是东征高丽的麻烦之处。

    因为大唐军队之所以所向无敌,骑兵占据了很大的主导地位。

    一些西域的小国,不说重骑,往往只需要几千轻骑,就能轻易的将之灭国。

    但高丽地形险恶,平原不多,难以发挥出骑兵的优势。

    只能按照传统的攻城方式去作战。

    攻城,步兵才是主流。

    这也是为什么高丽几度被攻,都坚守下来的关键所在。

    长安城外,校场。

    五千骑兵真的是一眼都望不到头,浩浩荡荡连成一片。

    要知道在后世高中,一所学校的学生,也就三四千人。

    每次做操的时候,都是满满当当一大片。

    可想而知,五千骑兵聚在一起,有多么夸张了。

    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五千骑兵。

    李承乾把五千骑分成五个千人骑。

    五个千人骑下,又分为五十个百人骑。

    百人骑分两队,每队设队正,掌五十骑。

    大队下又分五个小队,小队掌十骑。

    六月天气炎热,操练需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段。

    故而骑兵的训练,早上在卯时进行,也就是五点到七点。

    这个时间段,骑兵们经过一晚上的休息,体力精神充沛,进行全甲操练。

    第二次训练则在申时,此时气温开始下降。

    这个时候的操练便不会穿甲,主要进行战术演练以及武器方面的训练。

    除了午休外。

    上午和下午,另有一个时辰,是对整个骑兵队伍的文化培训。

    李承乾拓印了不少简体字的千字文。

    结业的学子充当老师,教导府兵学习。

    上午识字,下午则是沙盘兵棋推演。

    距离出发已经不足一月,然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还是能有些效果的。

    况且在前往营州路程上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除开白日行军外,晚上士兵们还要进行学习。

    比如背诵千字文,听一些由学子们主导的思想教育课。

    日落时分,微风轻拂,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将士挥汗如雨的操练。

    李承乾与长子李象站在营帐之外,远处的山峦在云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

    李承乾看着自己的长子李象,眼神中带着复杂的情绪,开口问道:“象儿,你不会怪为父,让你弃笔从戎吧。”

    李象微微垂首,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他的目光在脚下的土地上停留了片刻,才缓缓抬起头来。

    此时李象身着戎装,虽还带着少年的稚嫩,但也多了几分英气。

    看向父亲轻声说道:“父亲自然是为了孩儿好。”

    其实李象心里,最开始也是有些怨言的。

    毕竟他是大唐皇长孙,按照正常的进度来说,应该是在东宫里,接受老师们的教导跟学习,以功课为主。

    可父亲的安排,强行打断了这一切。

    先是让他跟随东宫卫士们进行日常操练,那时的他,每天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心中满是不解和委屈。

    然后又把他安排到讲武堂,跟随学子们一起学习军事。

    讲武堂里,气氛严肃,各种战术讲解和演练让他应接不暇。

    现在还把他带来军队里来,东征高丽也带上。

    这一路上,他看到了士兵们的疲惫和坚韧,也感受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李承乾望着远方,缓缓说道:“我大唐以武立国,你也是看过诸多史书,应该要明白,一个真正的皇帝,向来是要懂得军事的,包括执掌兵权。”

    李承乾语气坚定,仿佛在回忆着大唐的辉煌历史。

    “也许你觉得,大唐如今已经四海承平,应重民生,而非是穷兵黩武。”

    李承乾微微转头,看着李象:“然而你要知道,所有的和平,都是建立在强大的军队上,没有边关将士镇守边疆,保家卫国,又哪里能有真正的和平。”

    李象皱着眉头,似在思考父亲的话。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毕竟他才十二三岁的年纪,这些问题对他而言,还太过深沉了。

    李承乾继续道:“皇帝的权力,来源于哪里?是民心所向,是上天所赐,还是百官臣服?为父要告诉你的是,都不是。”

    他的声音在风中显得格外清晰。

    “百姓是大唐的基石,但却无法干预到皇帝的决定。文官代天牧民,他们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但又与皇权相争夺。只有军队,才是皇帝真正掌控权力的根本。只有掌控兵权,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而非只是个傀儡。”

    李承乾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李象有些似懂非懂,他迟疑地回道:“孩儿明白了。”

    李承乾摇摇头,轻叹一声:“你不明白,等你经历过东征高丽之后,才会明白。”

    李象点点头:“是,父亲。”

    此刻,李象有些期待着这场东征了。

    李承乾拍了拍李象的肩膀。

    几个月的操练,原本有些瘦弱的李象,也变得强壮不少。

    李承乾心里很清楚,当东征归来,就是他跟二凤撕破脸的时候。

    当太子的权力,超越皇帝的权力后,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争夺。

    这不是李承乾想如何就能如何的,皇权的争夺,是注定要发生的事情,不是说退缩,或者避开,就能有用的。

    皇权具有唯一性。

    要么是你听我的,要么是我听你的。    发展工业,站在时代的角度上,当然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可如果在这个时候,李世民觉得会影响到皇权的统治,要求太子停止,那要如何。

    就像是水泥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在经营这块,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肯定是赔本的。

    打仗要调动这么多人,工业发展又需要大量的人口。

    那么谁来种田呢。

    毕竟现在的农业经济,还能达到后世那样的程度,大规模发展工业基础,必然需要大量的青壮年人口。

    如果李承乾不能掌控权力,那么大唐自然就不能按照他所设想路那样走下去。

    李世民对于大唐,也会有自己的设想。

    人心隔肚皮,就算是父子,也不可能说想法完全一致,肯定会有矛盾的地方。

    这些矛盾怎么解决,这就是权力的争夺了。

    当然,很多方面,李承乾也是可以妥协的。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子的权力,哪怕李承乾不去争取,也会自然而然的进行增长。

    这是自然变化的规律,太子注定就要跟皇帝有所争夺的。

    因为权力的变化,是没有办法去停止的。

    有人会说,那太子听皇帝的话,不就行了。

    但事情从来都不是这么简单。

    猜疑,顾忌。

    还有魏王的虎视眈眈,五姓七望想法设法的夺嫡。

    你不争,那就被人争。

    如果什么都不争,即便日后当上了这个皇帝,皇位就能坐得安稳吗。

    没有心腹的臣子,没有自己的班底,又怎么去行驶属于皇帝的权力。

    如果去争。

    皇帝又会觉得太子的权力过大,打压,平衡,甚至是逼迫。

    太子从来就是高危行业。

    就像是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不断的推着你前进,让你只能主动的,或被迫的,去掌控更多的权力。

    然后又不可避免的,跟皇帝之间的权力发生碰撞。

    哪怕是后世明朝太子朱标,号称史上最稳太子。

    但他同样会跟朱元璋争吵不断。

    被朱元璋追着打。

    这双看不见的手,并不是被谁操控,而是在这样王朝时代的政治体系下,所裹挟着。

    太子就是得进步,就是要往前走。

    不仅仅是太子的个人意愿,还有所有跟随太子的官员,武将。

    他们的欲望,追求,跟太子绑定在一起。

    一朝天子一朝臣。

    官职是有限的,座位也是有限的。

    你想上去,别人就得下来。

    太子不上去,后边跟着的人怎么上去?

    皇帝不下来,太子又怎么能上去。

    李承乾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因为谋反是事实。

    再大的功劳,能掩盖住谋反的事实吗。

    当李世民知道太子真的要谋反,铁证如山的时候,李承乾还能继续当太子吗。

    对于房玄龄的动作,李承乾是有感知的。

    也很清楚,现在的房玄龄对他下手,肯定就是在谋反这件事上。

    贺兰楚石那边,已经安排到军营里来了。

    然而不是说把历史上谋反的点切断,就能把谋反这件事彻底掩盖下去的。

    没有纥干承基,没有贺兰楚石。

    但还有侯君集,赵节,杜荷,李安俨,李元昌,李德謇。

    李承乾能把他们全部都干掉吗。

    那么谁又能保证,这么多人,每个人都不出任何问题,都绝对不会泄露太子谋反的事情。

    房玄龄这么老谋深算的一个人,他会想不到,太子如果谋反,会跟哪些人有所关联。

    只要顺着这些人往下不断去查,总是能查出蛛丝马迹的,总是能把谋反的证据找到的。

    谋反这种事,是要让别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

    如果知道了,再去找证据,就变得简单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管李承乾如何去防备,总会有防备不到的地方。

    所以摆在李承乾面前的,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不断去往前走,争取到更多的权力,乃至于更多的兵权。

    只有当手里的军队,已经能够跟二凤都比肩的时候。

    那么谋反的事情,就能盖过去了。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看,所有皇子中,确实是没有比太子更为适合继承皇帝的儿子了。

    太子继承皇位,肯定能带领大唐走向更高的巅峰。

    可从来不要去以此揣测人心。

    史书浩瀚如烟,然而总结下来就四个字,争权夺利。

    权力的诱惑,尤其是当皇帝的诱惑。

    一旦你低估他,就会遭受到惨痛的代价。

    为了皇帝这个位置,骨肉相残,父子相杀,比比皆是。

    能上位的,从来不是比的谁更优秀。

    而是比谁够心狠手辣。

    所谓皇家无情,不外如是。

    所以当李世民知道李承乾确实在准备谋反的时候,是废太子呢,还是废太子呢。

    暮色降临。

    李承乾看着天上明月,陷入沉思。

    于此同时,太极宫中。

    李世民好像也有什么感受一般,抬头看向天上明月。

    “阿难,你说,朕是不是错了。”

    “也许一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打消太子伸手兵权的想法。”

    “当年,朕便是依靠着玄甲军,屡立战功。”

    “如今,太子同样掌有五千重骑。”

    “他会生出,当年朕那般的心思吗。”

    知子莫若父。

    可现在的李世民,已经有些看不懂太子了。

    张阿难喉见滚动,却开不了口。

    他总不能说太子仁德孝顺,不会跟陛下当年那样,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吧。

    那岂不是说陛下不仁德孝顺了?

    所以还是闭嘴吧。

    (本章完)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http://m.feishuwx.net/jiafulishiminqingbixiachengtaizi/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风流公务员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明公务员 新书 苟出一个盛唐 大灰狼 我愿如星君如月 捡到一本三国志 全面战争之三国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第199章:若不是谋反,为何要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