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周四。
《诛仙》前三卷分卷大纲初步拟定。
确立了以“外出历练”、“搜罗人手”、“复辟宗门”、“世仇博弈”等四点为主的情节发展路线,设计了比如毒魔“林逸泫”及其亲传弟子“王崇”、血魔“纪无忧”、琴魔“聂柯”及其道侣“宁清雪”等隶属主角势力的关键人物,和以“点沧门”、“正一宗”等正道宗门为主的低对势力,及目前各个低对势力中的各层次最具威胁性的关键人物。
由于剧情改动过大,原著中的“陆雪琪”自张小凡叛离青云门后再无戏份,“碧瑶”至今尚未登场,女主角仍未敲定人选。
这项单纯概括性的构思设计任务,花了叶彩不少时间,而且很多细节还有待补全,目前成果并不成熟。
即使如此,这仍然足足耽搁了她两天的创作进程,但得到的收获,却远比失去的多得多。
最直观的,就是极大提高了后续创作效率,告别了边想边写的便秘状态。
从时速一千字,单天内飙升到时速一千五。
除此之外,还加深了对情节设计的理解,整体上的把控能力,诞生了作者的职业素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做大纲,是小杨老师教她的。
本来她发质就差,边想边写的时候,头发都快揪没了,小杨老师实在看不下去,当天晚睡了两个小时,硬是将制定大纲的思路,塞进了她的脑子里。
当时实在闹得厉害,母女俩差点大打出手,吓得“214”寝的五年级姑娘们不敢作声。
小杨老师在文学创作理论上严谨独到的见解,小彩妹心里服服帖帖,视为金科玉律。嘴上却不饶人,面对她妈盛气凌人的说教姿态,拿出大无畏的抗争精神,通过撒娇一样的肢体动作和发嗲似的辩驳言论,充分表达了屈辱、娇羞的思想感情。
遭到了惨绝人寰的霸凌和欺辱。
白白肥肥的那玩意,她尿过摸过也挠过,如今又让她妈给嘬了舔了吸允了,感官上或细腻或强烈的感受,令那点陌生感顷刻间烟消云散。再也不会在进到厕所之后,面对蹲位作出“大喇喇站着然后差点撕破裙子的往下一拉”的诡异姿态,而是很自然、很消沉的把裙摆撩起来端在腰间,褪下小裤裤蹲下去,开闸。
再照镜子,面对粉嘟嘟小妮子,就想不起那个叔叔长啥样。
或许再过不久,她将迷失在“自我认知”的迷沼当中,只能凭借求生本能,漫无目的寻找出路。
至于当前,她暂时还不着急。
如果条件允许,婴儿肥被大人拧捏也好,呆毛被同学笑话也罢,喜欢大欧派和长腿的嗜好被人诟病也不要紧,白白肥肥被她妈舔也没关系。
她想一直逗留在原地。
这里春暖花开,外边荒无人烟。坐享其成和开拓荒地之间,选择哪个?
时间有限,她没得选择。
满足了《诛仙》创作进程得到保证的前提,《校园七大不可思议》构思起来,时间更充分了。
根据她的实践经验来看,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创作难度相比起来,不一定长篇就要难些。“校园”在篇幅上有硬性限制,创作起来远比《诛仙》要费脑子。
千把来个字,故事讲流畅,信息量适中,包袱抖到位,留白要恰当。
“校园”在文字运用、行文结构等方面的要求,比《诛仙》要严苛得多。
同样是进食,控制适当的卡路里摄入量和胡吃海塞,形式上就是一个雅致一个粗俗。
“校园”的“暗处有眼篇”,三则小故事,区区四千余字,她足足构思了十多个小时。构思还不算完,为了精炼这四千余字,达成更好的艺术效果和惊悚恐怖的阅读体验,文字和词汇的替换,句段和结构的调整,她折腾了更多的时间。
成果自然是喜人的,首先小杨老师就没挑出什么大的毛病,其次在班上的风评也非常好。
小朋友的评价排在语文老师的后面,不委屈。
小杨老师以审稿眼光阅读,翻来覆去通读了不下三遍,完了还能一本正经进行指导,指导完了还能呼呼大睡。小朋友以纯粹读者视角来看,一遍读下来,完了叽叽喳喳激烈讨论,讨论完了晚上不敢一个人上厕所。
打酱油的尚且如此,兼任小彩妹秘书、负责将小彩妹随手写在草稿本的稿件逐字逐句外带标点符号誊写在专用记事本上、以至于“暗处有眼篇”阅读认真程度仅次于小杨老师的娇娇,就更受折磨了。
客观来说,这妮子很硬气,尽管害怕得紧,却硬是没吭声。
这些天,团队内部的感情交流活动,团长叶彩安排很频繁。
这晚乐施施跟胭脂睡,下半夜陶桃也来挤被窝,次日四个挤被窝,次日下半夜五个人挤被窝,明晚叶彩又钦点娇娇单独侍寝。妮子们对彼此浑身上下能摸的都摸光了,关系一天天亲密,几乎无话不谈,但对于誊写恐怖故事所带来的恐惧和压力,娇娇始终没吭声。
她告诉自己,一个没满十岁小丫头写的东西,有什么可怕的,班上的人都是傻子。
尽管不服气,娇娇的秘书工作却做得很尽心,一手行楷漂亮极了,而且很少有错别字,任务完成也都很及时。
当交付任务时,看到叶彩赞不绝口的样子,她心里才爽。
看到班上小朋友被故事搞得牵肠挂肚、七上八下的样子,她就想这其中有她很大一部分功劳。
和她情况相反的是,对叶彩委托的任务同样尽心的胭脂,要不是叶彩时常安慰抚恤,胭脂可真就丁点都爽不起来了。
《罪恶王冠》上次给邓烈军看过之后,胭脂拿给女同学看,人家不屑一顾,拿给男同学看,反响平平。
胭脂就想死了。
叶彩越关心她,她心里就越不是滋味。
这点儿跟娇娇一样,她也没说。
有一次陶桃跟她建议,要不别画漫画了,跟师父学写小说,师父对漫画不太重视,学小说的话,肯定会尽心教她的。
胭脂没做声,心想小彩就算了,在绘画上,一定要赶超陶桃。
这是个良性趋势。
小说创作、漫画绘制、歌舞编导,其中以“小说创作”为主,小妮子团队的运作逐渐规范化。
一股追更小说的热潮,在班上蔚然成风。
经粉丝们通过一些渠道的宣传和推广,五年级的,三年级的,《诛仙》一步步吸粉,追更人数直逼三位数。
不同于让大家不敢看第二遍的“校园”系列,《诛仙》的口碑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诛仙》风潮的影响,五年级有个男孩率先效仿,创作了一部同类小说:《屠仙》。
叶彩看了,客观评论,写的真是天花乱坠,情节发展很跳跃,跟做梦一样,主角的关注点、场景,莫名其妙说变就变。
跟情节发展循序渐进,叙事视角紧紧围绕主角的《诛仙》完全不在同一档次。
情理之中,《屠仙》仅仅写了四千个字,就宣告夭折。
也就是五年级那娃此举一出,原先没个高度定位的《诛仙》有了个参照物,粉丝们才直观的认识小彩妹的文字功底有多牛逼。
四年级有个女生在写小说,很好看。
校园里流传出这样一条热门话题,《诛仙》的粉丝量呈井喷式增长。
金狮小学的老师们坐不住了。
六年级有一次课上,当堂老师没收来了这本《诛仙》,在办公室跟同事一起看了,都说确实有意思。最后也没还回去,让小杨老师给拿走了。
小杨老师姿态是相当的傲慢,但也挡不住众多同事的怨声载道,大伙让她好好管管她闺女,写可以,但是不许再在班上、校内传阅了。
虽然不耐烦,但小杨老师更不愿见到一部文学作品沦落到这样的田地,太寒碜了。
当天晚上,小彩妹从小杨老师手上拿到了记事本,并遭到严厉批评和新一轮欺辱。
次日,粉丝们收到一条痛心疾首的消息——鉴于有人在课上阅读的不好情况,即日起,《诛仙》仅在四年级本班传阅,严禁课上阅读,一经发现,从严惩办。
别班看不成了,怎么办呢?
正所谓“上有对策,下有对策”,叶彩远远没有料到她的这一举措,无形中催生了一个地下行业。
她这条远称不上客气的公告,完全无法阻挡粉丝们追更的热情,别班看不成正版,就找人手抄,看盗版。
这让她既苦恼又欣慰。
小学校园里的口碑爆红到如此地步,不知寄往《侠客》杂志社的稿件能否顺利过稿呢?
叶彩心里没谱。
“武侠”,往往和“历史”挂钩,基调偏古风,很讲究遣词造句。
而《诛仙》,在她手上创作的版本,和“武侠”八竿子打不着,书名和正文的联系,就不仅仅局限在“诛仙”剑阵等物品上了,而是实实在在上手抄家伙诛灭正道修仙者。至于行文上,只注重情节发展,什么文风、文笔、文采、情怀、侠义,统统摸不着影。
在这种情况下,小彩妹的商业嗅觉发挥了作用,她笃定,是否能过稿,极大程度取决于这个《侠客》杂志社,运营方针主要是盈利,还是侧重侠义情怀。
在她眼里,大部分文字工作者,跟小杨老师一样,多少都有见鬼的文骨和情操。这是一种脱离世俗的、很高大上的品质,身在其中的人,往往不屑于用金钱来衡量文学。
如果审稿的编辑有严重的这类倾向,那多半就没戏了。如果侧重于商业运作,倒还有点过稿的可能性。
叶彩心里很清楚,她是小杨老师口中所说的单纯写故事的人,是卖字为生的写手,不是文学家。
……
……
9月19日,周六上午十点。
一辆邮车经过站口,开进了福临乡镇。
从市到乡,邮车里边托运货物少了很多,只剩零星邮件、邮包,其中有一封不起眼的邮件,收件人是“杨嘉瑜”。
《诛仙》稿件从寄出到寄回,时间正巧是七天,远低于叶彩所获悉的十五天左右的回复时间。
显然,《诛仙》在初审环节,就给阻截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