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 > 靖明最新章节 > 入京继位 第414章、和海瑞的初见

    临近傍晚时,右安门西面不远处的行人司门口来了一个年轻士子。

    现在这里正有人劳作,他们正在拆除外金水河南岸的那一道宫墙。而在外金水河北岸,社稷坛与外金水河之间也在建造着几栋建筑,热闹非凡。

    年轻士子的目光不由得被那里主要是砖石的景象所吸引,便听到了一个声音喊道:“汝贤!”

    “张师!”海瑞闻言转身,看到了从行人司里走出来的张楫,立刻躬身行礼,“学生来晚了,劳张师久候。”

    “不晚,不晚!”张楫的心情很好,扶他站好之后上下打量了一番,随后才笑问,“看什么呢?”

    海瑞疑惑地问道:“这宫墙……为何要拆?”

    “边走边说。”张楫本就是在这里等他的,当即领着他往北面走,“国务殿领着礼交部、工商部,把皇城的新规呈了上去。这承天门东西两侧宫墙,还有这左右安门,拆的拆,改的改。新添两部,官衙本就不够了。”

    张楫指着海瑞之前看的那片工地:“这里是财税部和大明银行、宝源局,太庙南面是文教部、礼交部、明报行。”

    海瑞点了点头,收回心神问道:“张师,学生还是糊里糊涂的。陛下为何要召见我?”

    张楫苦笑了一下,然后才感慨道:“你也知道,为师生性谨慎,淡泊名利。也许是陛下从未听为师求请什么,这次颇为奇异吧?想看看为师到底是为什么样的人请恩典。”

    “……张师之恩,学生没齿难忘。”海瑞也有些惴惴不安,“只是学生天资愚努,才疏学浅,恐怕难入陛下青眼。”

    张楫摇了摇头:“那也不是什么大事。你自小刚直,就算没有靖边侯之才,没有兴国公之勇,有赤子之心足矣。此前在广州,还每年回琼山为家乡农户读报?”

    “是海南了,张师。”海瑞笑了笑,“学生如今也没别的本事。《明报》上刊载的务农心得,乡里孩子认一认字,学生还是能做的。”

    “那就好。”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入了原来宝钞司西面的胡同。

    如今,这里是宝源局,但新钱铸印却不在这里,此处主要是办公之所。

    海瑞却又好奇地指向了西面:“这里要修建的又是什么?”

    “博研院。”张楫如数家珍,“为师如今忝任御学学正,还在皇明大学院任了个供奉,这是陛下另给一份恩典。这博研院,乃是皇明大学院中物理之道学有所成者,授物理博士,领俸继续精研物理大道之所在。”

    “这营造范式……”海瑞疑惑问道,“不遵礼制?”

    “多与水火金石打交道,陛下有旨,防火为上,便多用砖石水泥。”张楫继续往前走,指了指西北面,“灵台也在此,以后也是博研院的。”

    海瑞心中一动:“天象莫测,这天理大道,竟也归于物理大道?”

    张楫一愣:“怎么想到这里去了?”

    “……学生妄言了。”

    所谓灵台,就是观天台。

    这里的浑天仪等等,还是蒙元时郭守敬等人主持建造。观天授时、制颁历法只是一部分,钦天监也在这里。

    天人感应,本是儒门极为重要的一个观点。如今随着新学推开,谈论的人是渐渐讳莫如深了,但海瑞看见皇帝把这灵台也划归了精研物理大道的博研院,自然不免诧异。

    两人有了片刻的沉默,穿过一道门,就到了紫禁城的西南角。

    角楼之下,已经看得到许多太监忙碌。

    张楫压低了声音:“入了宫,还是要谨言慎行。”

    “学生明白……”

    “这是御用监办差的地方……”

    张楫又化身导游,继续向他介绍这里的衙门分布。

    御用监在什刹海东岸边,湖对岸就是皇明大学院的范围了。

    两人一路行到了西华门,通传之后,就先被司礼监的太监领进了门。

    一路不再多话,默默前行。

    还只是举人,海瑞就莫名其妙的进了紫禁城,当下只是用双目余光看一看。

    经过了武英殿,过了内金水桥,路过了武楼,在国议殿西墙的西侧又过了一道门,瞥见了旁边皇明资产局的额匾,而后就到了养心殿。

    进了院子,左手边一排罩房,前面两个小偏殿,正前方一个正殿。

    年轻的太监低着头说道:“张大人,陛下还在武英殿,您到致远斋先候一候。黄公公已经叮嘱过了,陛下要和夏总参他们一同用膳,您和这位海举子要用些什么,吩咐奴婢便是。”

    “岂敢,我们候着便是。”

    “那奴婢去传一些茶点过来……”

    海瑞屏着气息,心里琢磨着此处叫致远斋,对面那个小偏殿莫非叫明志斋?

    张楫却先低声开了个玩笑:“若是寻常三四五品,可只有在院门那里的门房候着。只有参策又要是请见、陛下又忙,才让他们现在这致远斋候一候。遇大事要宁静,方能致远。”

    海瑞顿时吓一跳:“那学生……”

    张楫微笑着摇了摇头:“无妨。为师是静嫔之父,又是御学学正。再说,现在这里也空着。倒是你,好兆头啊,致远致远,陛下有心见一见伱,将来多少能走得更远一点。”

    海瑞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敢瞎问。

    坐在那,通过这致远斋的大门,只见对面那个偏殿门口一直是内臣进进出出,手里都捧着奏疏。

    久别重逢,看皇帝一时半会不会过来,海瑞也渐渐习惯了一些,回答张楫关于他学问上的事情,闲聊一下这些年广东的变化。

    直到西南边喧闹了一些,张楫率先站了起来:“许是陛下回来了。”

    说罢领着海瑞出了门站到院中,果然见到黄锦、徐阶陪着皇帝回来了,还有从御书房里迎出来的高拱。

    “参见陛下。”

    张楫只是寻常行了个礼,毕竟他既是皇帝的“老丈人”,又是皇子们的“校长”。

    但海瑞则必须大礼跪见了:“草民海瑞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厚熜在院中驻足,这里看过去只有海瑞在屋檐灯光下清瘦的背影和身上的布衣。

    “平身吧。”朱厚熜笑着说道,“本想和你们一同用膳,武英殿里多花了些时间,到御书房聊。”

    这句话像是解释,但皇帝需要向他们解释什么吗?

    张楫听在心里,只觉得皇帝好像不仅仅是出于好奇想见见海瑞。若只是想考较一番,犯得着一起用膳吗?

    这可不是寻常大臣能轻易得到的恩典。

    而等到海瑞站起来跟着往前走之后,张楫分明看到皇帝又回头看了看海瑞的长相模样。

    到了御书房所在的这正殿,里面就亮堂堂了。

    “今日无事了,徐阶,高拱,你们先放值回去吧。静嫔和孩子们在后院了吧?领张学正过去聚一聚,朕考较一下这海瑞。”

    “臣告退……”

    “臣领旨……”

    跟着朱厚熜一起去参加武英殿会议的徐阶,留值御书房整理奏疏的高拱,两个人都好奇地看了看海瑞,然后告退离开回家。

    张楫都能听得出来的弦外之音,他们如何听不出来?

    海瑞?谁啊?

    自称草民,便无有官职。

    在张楫沉默又无奈的提醒眼神中,海瑞最紧张。

    朱厚熜笑眯眯地看着徐阶、高拱克制疑惑地离开,心里不由得想起记忆中那部剧里两人审海瑞的场面,挺有趣的。

    但眼下,大家的身份、际遇都不同。

    朱厚熜刻意安排了这一局,只见海瑞有些局促不安地站在那里。

    “坐吧。”

    “草民不敢,草民就站着回话吧……”

    “也罢。”朱厚熜自己坐了下来,眼睛瞥到御案上面满满当当的东西,不免问了一句黄锦,“把这些贺表堆来做什么?”

    黄锦委屈地说道:“陛下,您自个儿说的要都看一遍,再对一对内档司里记载的这些官员言行。奴婢那里还有不少呢,陛下要是不看了,奴婢就搬回去存起来。”

    朱厚熜十分头痛。

    确实有心好好熟悉一下这些年新入官场的新一代官员,所以之前对内档司安排了这个任务。

    这一次的万寿圣节这么隆重,早就传令地方,七品以上都上贺表。既是道贺,也给他们个表功、建言的机会。底下人都只道皇帝想要拔擢人才,殊不知皇帝只是想摸个底。

    然而等真的要去做这个工作了,朱厚熜才感觉纠结。

    说到底只怕是北征大胜之后自己的雄心壮志膨胀了,大明如今有多少七品以上?他们的贺表,朱厚熜已经看了大半个月了,还没看完。

    “看,等会继续看。”

    朱厚熜摇着头,先把面前的一摞搬开,黄锦赶紧来帮忙。

    他也不知道皇帝竟要和这海瑞长谈,还以为只是见一面给张楫一个恩典就打发他回去,所以才把这里堆得满满当当。

    现在帮着皇帝把御案上清理得更宽松一点,手一个不稳,有一摞上面的那道贺表滑了下去,在御案上摊开了。

    “奴婢笨手笨脚,奴婢……”

    朱厚熜也不以为意,拿到手上准备合上递过去时,眼神无意瞥到其中内容,忽然愣了一下。

    片刻之后,他哑然失笑。

    看了看封面之后,朱厚熜又看了一眼海瑞:“你还是先坐吧,朕先看看这一道贺表。”

    细细看完之后,他才问黄锦:“费懋中这道贺表里说的,你那边也归到内档司了吧?”

    “回陛下,都归档了的。”

    “你怎么看?”

    黄锦无奈了:“奴婢不管这些,奴婢只是记一笔便是。”

    “怎么记的?”

    “如实记啊。湖广学政有功,新学深入人心,有九岁幼童能出口成章,为陛下万寿贺。费参政引述其言,恭贺陛下治下山河牢固、文教昌盛。”

    朱厚熜笑着问:“你信不信这是那九岁幼童自己做的文章?”

    “陛下,奴婢办差上心,朝政没脑子,您就别问了。”

    朱厚熜拿贺表向他意味深长地晃了晃,像是指指点点,但也没再说什么了。

    贺表放下之后,他才开口道:“告诉费懋中,让他把这孩子送到京城来。若果真天资非凡,朕让他做太子伴读。若是虚有其事,那他就要在湖广当真把文教做昌盛了。”

    黄锦吃了一惊。

    皇帝这到底是信还是不信?

    太子如今虚岁十岁,这孩子虚岁九岁。但太子伴读这种事,若非勋戚之后,那将来可当真前途无量了。

    一边是一桩难以想象的善缘,一边是皇帝隐隐包含的对他类似于奏报“祥瑞”这种做法的敲打。

    “奴婢这就去拟御信。”

    旨意之外,现在皇帝和地方重臣之间也有信件来往的习惯。

    海瑞在一旁听闻了这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湖广参政,费懋中,海瑞还是知道的。他从广东入京,经过了湖广。

    第一任总理国务大臣费宏的侄子,陛下登基后的第一个状元。

    朱厚熜这才继续看着海瑞,看了一会之后才开口:“海瑞,你从最初的皇明小学开始,又在广州府中学进学,朕想听听你对新学和过去理学的看法。”

    海瑞紧张了,先站了起来,随后说道:“草民学业不精,岂能置喙?”

    朱厚熜心里微微有些失望,这家伙难道不该是个敢说话的性格吗?

    现在到了自己面前,颇有些唯唯诺诺的样子。

    但朱厚熜转念一想,他如今毕竟还只是个没有真正走入社会的学生,又突然到了自己面前,而他眼前的自己也不是朱厚熜印象里那个嘉靖。

    “坐下吧。”朱厚熜换了个话题,“朕只是想听听,你这个蒙童时就学新学的举子,这些年里的一些感受。平日里总有些年长的读书人朋友,闲谈时不免论及。另外,广东最早试行新法,你是寻常人家出身,想必对于广东新法带来的变化也有些自己的评判。畅所欲言,朕既不会怪罪你,也不会因为你今天说的话怪罪谁。”

    “那……草民就说一说这些年的经历……”

    海瑞是因为广东新法的时代机遇改变了命运轨迹的人。

    由于恰好去琼山府做学正的是历经过张太后为朱厚熜预选淑人、后来张晴荷又被封为嫔的张楫,海瑞进了当时初设的皇明小学。

    而广东新法推行的前些年,当地士绅与新法的对抗也出过不少事。民间议论、百姓生活,都是整个大明碰撞和改变最激烈的地方。

    朱厚熜从海瑞的亲身感受开始问起,这也算是另一个视角。

    不知为何,海瑞感觉到了皇帝对他的善意。

    本以为会是相当威严的考较,但现在真的变成了聊家常。

    张楫担心这边的情况,回到这里来时,正听皇帝说道:“朕推行这新学和新法,初衷确实是务实,是关心国计民生。如今考纲考制改了,士子都在钻研新学,也确实只因为科举这进身之阶使然。百姓生机有所改善,但也很有限,朕心里倒是清楚……”

    听到一声叹息,张楫心头一惊,不知道海瑞说了什么话惹得皇帝感慨。

    而海瑞则继续说道:“陛下,草民以为,新学重实务固然理之所在,然理学之纲纪伦常、修身之要,也是人理所在。陛下如今侧重物理大道,世人皆知。富国之愿,百官景从。鼓励工商,钱财为索,难免滋长奸猾、败坏法纪。草民愚钝,窃以为申明律例之外,修身齐家也要多多提及。”

    张楫吓了一跳,忍不住开口:“汝贤!你区区举子,不可妄议!”

    朱厚熜挥了挥手:“无妨,朕让他畅所欲言的。”

    好不容易通过聊家常,让海瑞说到了如今广东繁华的工商业之下官场、民间的一些新现象,引发了海瑞的一些血气,说出了这些话。

    没有什么制度是完美的,人性决定了总会有人在任何“新法”下找到后门,牟取私利。

    海瑞无非觉得以前理学里推崇的一些东西应该继续大力推崇,尽管有一些东西很虚。

    但这其实也是朱厚熜一直在思索的内容,思想方面的东西。

    如今的大明不像五百年后,经历了刻骨的磨难,经历了求诸历史、探索外邦带来的一次次尝试和思想交融,最终才有了觉醒。

    而此刻,大明士绅心目中若有公开能喊的出来的响亮口号,无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非横渠四句。

    这个时代也有许多理想主义者,也有许多实干的人,但凝聚他们共同志向的,还是掺杂着忠君、尊儒这些复杂的东西。

    站在朱厚熜的立场,在如今百姓观念的基础上,他也很难在思想上就此迈出大步子。

    只有现实世界慢慢的改变,只有旧思想当真很难再适应新局面,才会产生新的思潮。

    现在,文臣、武将、勋戚、国企、乡贤、商人、工匠、农民,未来还有大明外域的一些势力,大明肉眼可见地将会形成很多不同的利益集团。

    到那时,会有很多纷争,会有巨大的矛盾,甚至很可能是朱厚熜也驾驭不了的。

    这是他一手引导的局面,但他并不确定这个局面会走向何方。

    让他循规蹈矩,等着这片国土上的百姓经历惨痛才浴火重生,他也做不到。

    御书房内安静了起来,朱厚熜沉默了一会之后才笑着开口:“海瑞,可知今日朕召见你,将来你的路又不同了?”

    “陛下恩重,草民惶恐……”

    朱厚熜嘴角含笑:“还未出仕就被朕关注的,前有靖边侯、瀚海侯,后有杨博,如今去了南洋都护府。一朝建言献策就被朕拔擢的,有如今的总辅、总参。”

    “陛下识人之明,亘古罕见。草民愚钝不堪,惭愧至极,恐有负圣望……”海瑞如实说道,“臣乡试考了三回,这才侥幸名列正榜……”

    “你被朕召见,如今徐阶、高拱可是知道了,想必不久后也有更多重臣知道。”朱厚熜说了这句让海瑞不明所以的话,随后又道,“接下来,你在京城进学,他们自会与你来往。毕竟有先例在,他日你若一飞冲天,这桩善缘是值得结的。”

    海瑞不禁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海瑞。”朱厚熜严肃了起来,“有了今日之事,后年你大约是定然能过会试。科举虽比以前公正了一些,但你善缘广结,知你者众,届时策论文风,认得出你的自然不少,不会吝于多给你一些分数,助你一臂之力。这,也是人理。”

    海瑞跪了下来:“草民自知天资愚钝,本已有心绝了进士之念,以举子出身也能报效皇恩、造福百姓。如今蒙张师提携、陛下圣恩,草民有幸进学,入京途中也打定了主意闭门苦读,不敢沾沾自喜,四处交游。若果如陛下所言,草民有何面目以进士自居?请陛下降旨,草民愿往边区,或回海南教谕蒙生。”

    “不。”朱厚熜说道,“要四处交游,要考个进士出身。”

    海瑞抬起头看着皇帝。

    朱厚熜脸上是笑容:“朕会看着,有那么多朝臣愿意结交你,帮助你,你还能不能一直有修身为上、忠君爱民、恪遵法纪之心。将来的大明,还会有许多新问题。新学、新法走向何方,君臣百姓如何同心,你心里若自有一杆秤,就无需计较这些旁枝末节。朕倒想看看,你这一生能走得什么样,大明这棵参天大树会长成什么样。”

    海瑞目瞪口呆,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一生和大明这棵参天大树长成什么样联系起来。

    “去吧,明日便去政管院报道。”

    皇明大学院里,上穷经典、中通史制、下研人理的务实院系,名为政管。除国子监外,直接在政管院进学的,已经都是非常清晰的目标:在新考纲下从会试正榜出身,出仕为官。

    张楫和海瑞谢了恩,有些恍惚地离开了养心殿。

    而朱厚熜则重新拿起御案上费懋中的贺表。

    张居正也出现了,实岁八岁的小家伙,真的已经能做出骈散有模有样的称颂道贺文章吗?

    但没所谓,他更年轻,而后面这些年里,朱厚熜也有更多闲暇。

    徐阶,高拱,海瑞,张居正……大明未来的舞台,又将有更多人登场了。

    朱厚熜不希望大明这棵参天大树被自己施肥之后,最终长得怪模怪样、以莫名其妙的方式枯萎或者坏死。

    既然如此,就要想好怎么去提炼思想、传递价值、传承使命了。

    黄锦送来了拟好的御信,朱厚熜看过之后点了头,信件就开始进入通驿局的系统,往南而去。

    “陛下,劳累了一天,要不这些贺表就不看了吧?奴婢那边都归档好了的,陛下以后要查阅,一目了然。”

    “这是朝政的一部分,你不是没脑子吗?”

    “奴婢办差用心啊!”

    朱厚熜笑了笑:“朕还是先看一看吧,贺表看着是挺开心的。”

    贺表嘛,都是一片歌功颂德,看着确实开心。

    海瑞说了一些广东的新变化,有好的,自然也有坏的。

    朱厚熜知道这都是必然,不断会有问题,不断要解决问题。

    慢慢来吧,治大国如烹小鲜,他已经颠勺够猛了,刚刚还在军队体系里准备大颠一下。

    烦心事永远有,但朱厚熜也习惯了。

    所以要调剂一下,看看好听的。

    另外:“去一下端嫔那里,朕今天歇她那边。”

    “奴婢遵旨。”

    劳逸结合嘛。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靖明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靖明:http://m.feishuwx.net/jingming/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风流公务员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明公务员 新书 苟出一个盛唐 大灰狼 我愿如星君如月 捡到一本三国志 全面战争之三国
靖明最新章节新书《光宗耀明》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