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临渊紫气
虞醒带着张云卿与孩子们,在滇池边上,来回游玩了数日。终于找到了一处绝佳的去处。
这是一个小山丘。
在张道宗修建水利之前,是一个深入滇池的小半岛。而张道宗修缮水利之后,滇池水位下降。周围的湖面变成了土地。就有了现在的样子。
这山丘并不算太大,但地势比其他地方要高,纵然大洪水也淹不到这里。
更不要说,山丘西侧就滇池。
不仅仅可以远眺湖面,遇见危险了,还能逃入滇池之中。从景色与安全性上,都没有问题。
虞醒与张云卿漫步在山上,一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滇池。一边商议布局。
“夫君,这里不大好吧。这种山势,如果坐北朝南的话。大臣们入宫就不大方便,路不大顺。”
小山丘而今不是半岛了,但是依旧滇池东岸上,如果修建一座宫殿的话,自然是从东边进入最方便。
“那就坐西朝东。”
“这不好吧。”张云卿说道:“人都说君王要居北辰之位。”
“临安皇宫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吗?”
“不知道。”
“临安皇宫,南宫北市。也不是坐北朝南。其实坐北朝南,是因为光照的问题,北方日照少,冬天喜欢让阳光射进屋里来,而我们这里,太阳太毒了。就不要坐北朝南了,坐西朝东。如此在后宫正好对湖,可以饱览景色。”
“推窗见湖,是湖景房。”
张云卿还是有些不安,这一件事情她来修建的。担心出问题,说道:“不好吧。”
“没事。也就住几年而已。”
“迟早要回家的,”
一说回家,张云卿不由想起重庆之种种。忽然觉得这里很好,因为他在重庆山城中。也是很容易就见到江面的。
“好。”
张云卿也不说什么。与虞醒絮絮叨叨的商量,这里要修假山。不用什么名贵石头,只要堆几块石头,甚至可以用水泥浇灌成石头。这里要修路,这里要修院子。
每一处都留下了两个人足迹。
虞醒对此其实根本不在意,张云卿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不过是一个奉承的角色。
不管张云卿说什么,他都说对,对,对。夫人言之有理。
一番商议之后,将这里定名为临渊宫。
指临湖之意,也指治国理政,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虞醒也有自省之意。
以人制道,而不是相反。
秉承让天下更美好的心思去做事,固然要用一些残酷的手段。但并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因为每日都凝视人心的深渊,而自己也变成了深渊。
皇宫正殿就是紫气东来殿。
一方面,是因为正殿就要依山而建。修建在小山丘的东坡之上。这山丘并不高,也不大。经过整理之后,只要铺上足够的台阶。整个大殿就有足够的威势。
群臣上朝就必须迈上几百个台阶。才能上殿。
加上这种落差感,就气势而言,这紫气东来殿,要比故宫显得更有威严。
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这座正殿就是整个宫殿群中最大的建筑,也是最高的建筑。更是面朝东方。每天朝阳第一缕阳光先照在大殿之上。
这就是
日之出矣,紫气东来,天下更新。
“殿下,”两人正游山玩水的时候,远远听见下面有人喊他。
虞醒转头一看,却是乔坚。
“乔兄,你怎么来了?”
“殿下,”乔坚觉得虞醒有一些变化,似乎在气质上更接近当初他在诸葛寨见到虞醒的感觉,他也说不清楚,但是在虞醒身边,觉得更舒心,没有那种让人紧张的威严。
“我不是没有办法。这几日殿下在这里。朝中已经挤压了很多事情。等殿下回去处理。”
虞醒说道:“我扫了几眼,谢相处理的很好吗。”
虞醒心态放轻松的一点,就表现在他对很多事情更从容了。对于很多事情,也更舍得放权了。
“我就知道。”乔坚说道:“谢相其实并不是很着急,我去找他。他说殿下这些年辛苦了,休息一阵子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距离昆明城不过十几里,真要什么事情星夜禀报就行了。只是有一件事情,臣真的心中没底。这才来找殿下。”
张云卿很有眼力的走开,让人送上来一张小桌子,两个马扎。随即奉上热茶。
虞醒请乔坚坐下。
乔坚推辞了两下,也就坐下来了。
“殿下,南海航海总公司已经成立,账目臣已经清查过了,征税二十一万七千三百贯。这也算是昆明税务第一次开张了,臣也谢过殿下成全,这一笔款子,要不要打进宫里的账户。”
虞醒坚持所有政府部分都要在银行开户。大额现金都通过银行走账。
现在各部也都习惯了。
毕竟,比起几十百斤上千斤的铜钱到处搬运,银行的大额存单更让人舒服。也方便。
“不用,我说过,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觉得我在乎这几十万贯钱吗?”
“但别人在乎。”乔坚说道:“殿下,之前做预算的时候,并没有将商税算进去。所以-----”
虞醒轻轻一笑,说道:“原来如此。政事堂很忙吧。”
上一次制定预算,还是第一次。
谢枋得在很多事情上做得比较保守。
大抵是去年所收税款,再加上新占领区的合计。对于商税这种新税种,根本没有做出评估。也没有任何评估,谁也不知道,这商税能有多少钱?
干脆空白。
之前征收商税,只是征收了少府的商税。
对于少府来说,商税与利润是一体的。对政事堂来说,不过是换一个名头走账目而已。
少府的赋税都有用处。
这一次南海商税,却是实实在在是预料之外。
对于预算之外的开支。各部门自然要争一争,谁也不觉得自己手中的钱多不是。
“是。”乔坚说道:“各部门都在忙着打申请的。”
“政事堂处理便是了。”虞醒说道。
二十多万贯,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多。但是对国家来说,稍稍有一个举动,二十多万贯就完了。这一件事情,虞醒根本不用多插手,谢枋得会处理好的。
“殿下,除却南海这一笔赋税,其他各公司根本没有任何动静。几乎是空架子一般。而算算时间甘蔗成熟的时间,也差不多了。甘蔗税能不能收上来,就要看这一段时间了。”
“臣担心------”
前文说过,云南本身就有甘蔗种植,不过数量不多而已。
毕竟没有大规模处理甘蔗的机器出现之前,光靠人工。甘蔗没有必要种植那么多。
“你担心,这一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今后很多事情就不好办了。”
“殿下英明,而且甘蔗多不在昆明附近种植,我查过了,种植甘蔗最多的地方,是在滇南地区。这里山高路远,朝廷鞭长莫及。而且,殿下你看。”
乔坚说话间,将一个纸包放在小桌子上了。打开之后,呈给虞醒。
虞醒发现里面是黑色的粉末。用手指蘸了一些,一尝:“糖----”
味道不是太好。但的确是糖,在虞醒看来,是一种劣质的红糖。还有一股糊味。
“正是。”乔坚说道;“这糖就是铁锅熬出来的。而在昆明已经有人在卖了。”
“你认为,有人绕过了少府,直接卖这种糖?”
“是。”
虞醒摇摇头说道:“你放心,没有这么傻。”
有没有人做这样的事情。一定有。
但是虞醒很清楚。这一件事情,不会太多的。甚至这些糖应该不是正规渠道出来,很有可能是有人私下用不正当的方式搞到了。比如偷盗,抢劫,贪污等等。
即便有一些鼠目寸光的人搞出这些事情。他们一定会后悔的。
而且很快。
原因很简单。
市场问题。
虞醒的给出的收购价,对于市场价来说,并不高。但虞醒给出的大宗收购价,如果他们不直接与少府交易,自己铺货,一算账就知道自己赔了。
这还是朝廷没有进行干涉的情况下。
虞醒可不认为乔坚这样的人,有多少政府不干涉市场竞争的概念。
该出手的时候,果断给某些下绊子。那时候,他们出货成本只会更高。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市场问题。
云南的消费市场太小了。
这是云南的底蕴有关系。
虞醒入主云南这几年,即便年年打仗,云南的经济发展也非常迅速,很多百姓都觉得日子比在元朝过得好。但也仅此而已。
云南作为西南边陲,经济底蕴有限,云南市场能消耗多少糖,不是看人们对糖的渴望,这方面是无穷尽的。而是看云南的购买力。云南百姓因为虞醒的货币政策,手中倒是有一些钱。但也是非常有限的。
也就是说,糖大规模上市之后,如果都拥堵到昆明,价格一定会下跌的不成样子的。
虞醒不怕,是因为虞醒将糖定义为海外大宗商品,主要市场不在昆明,而云南土司哪里有这个国际眼光,更没有这个能力将糖远销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