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滇南规划
即便他们有这个想法,也有这个能力。
虞醒四十万大军,两支水师是吃干饭的。虞醒只需给海关一封禁令就行了。
所以,虞醒不怕他们绕过少府,因为最后他们都会发现,卖给少府是最划算的,没有之一。
“殿下所言极是。”乔坚说道:“但臣还是觉得,糖今后对朝廷来说,不下于盐铁。这样放任自流,臣有些担心。”
“你有什么想法?糖业也如盐铁一般专营吗?”
“不。臣知道糖与盐铁还是不一样的,如果朝廷直接管理甘蔗田,有诸多不便利。”乔坚这一句话是真的。
甘蔗种植的种种问题,前面也都说过。因为土地,劳动力,管理成本等种种问题,让少府直接管辖问题太大。
但里面也有一些私心。甘蔗种植这一件事情,参与的并不仅仅是那些土司。
这些土司也就罢了。
乔坚根本不怕
但是一些当初的老兄弟们,也在甘蔗上分一杯羹。
他今个一下子收回,回去之后,就不好见人了。
“但而今甘蔗种植的地方,滇南,蒲甘,仰光等地方。而少府糖厂仅仅在昆明。臣也知道只能在昆明收税。臣以为不如,在这些地方设糖厂,如果不能,最少设一些收购点。以免地方甘蔗种植脱离朝廷掌管。”
“臣知道,殿下的意思是,这一件事情要一步步的推行。其他地方也就罢了。滇南一带,臣实在是有些担心。臣觉得是不是应该在滇南设州府,最少要驻军。”
虞醒明白乔坚的意思。
云南八府。
昆明,曲靖,大理,临安,永昌,建昌。加上贵州,南庆。
而滇南地区是隶属于永昌府的。但实际上,永昌府对滇南地区管理,几近于无。
这与地理有关系。
前文说过,滇南地区的地形是一个上窄下宽的扇形。而永昌府是通过数个山口联络滇南地区。地理上的分割,再加上永昌府在云南本身就是一个偏远的地方。
交通不利,造成地理上的分割,地理上分割,造成了管理上的无力,滇南地区只能土司间接管理。
滇南地区其实很利于农业发展的。
之前也就罢了。
而现在从永昌府中分割出一个滇南府。也未必不可。
毕竟即便将来西海路交趾省一些地方更适合种植园区。而滇南府还有另外的作用,就是打通澜沧江下游,作为云南直入吴哥另外一条道路。有利于云南对东南亚地区的管理。
如此重要的地方,自然要加强管理。
“你说的不错。”虞醒说道:“这一件事情,也时候做了。这样吧。你叫了李辅叔,这几日,我们一起去一趟滇南,西双版纳,我也是慕名久矣。”
版纳,在当地的语言中,是一个行政单位,翻译成汉语,可以为州,或者是县。
这个名词这个时代就已经有了。
只是虞醒所言的西双版纳,却是后世的旅游胜地了。
虞醒对改土归流这一件事情,并不热衷。
毕竟虞醒现在的情况与明清不一样。他根本没有经历对土司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平叛战争。甚至还有可能引起内部混乱。但是并不是说虞醒对改土归流这一件事情,没有一点想法。
毕竟本质上,虞醒在西海路设府设县,与改土归流没有什么区别。
虞醒更多是顺势而为。
如果局势走到了这一步。瓜熟蒂落,在不动武的情况下,他不介意摘下来。
如果动武的话。他宁肯等一等。
而今局面就是如此。
滇南糖业的发展会给当地土司带来非常大的利益。从经济利益上来是滇南土司已经与云南朝廷连在一起了。
这也是很经典的经济链条控制地方的手段。毕竟如果滇南大量糖没有市场。是滇南土司无法承受的。双方就有谈的基础。
虞醒也没有将滇南土司全部削平的想法。
不过是想将滇南土司领地之内,选一个地方建立一座城池。作为驻军地点,商业中心等等。
这对滇南土司也是有好处的。
毕竟穷日子是一种过法,好日子是一种过法。土司有了钱,自然不愿意在乡下过苦日子。让他们迁居昆明,他们也不愿意,如果滇南有一个类似昆明的城市,即便仅仅是昆明的几分之一,也足够他们享受了。
也就是说,虞醒判断。
在滇南设府从原则上是可行的。
但是原则上可行,最后办不成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
所以虞醒思量来去,还是决定自己走一趟滇南,与滇南刀氏为首的土司亲自谈这一件事情。
顺便亲眼考察一下滇南的甘蔗种植情况。
有第一手资料,才能为将来做准备。
只是虞醒歉意的看了在不远处为虞醒与乔坚烹茶的张云卿。
这几日,是虞醒少有的陪她的日子。
张云卿心情很好。
葱葱郁郁的小山上,抹去额头的轻汗,时不时的看虞醒一眼,目光中的柔情蜜意,不自觉的流了出来。
可惜,虞醒虽然不需要向任何人请假。但是事情都是推托不去的。
很多琐碎的公务,能交给别人来做。
但这种糖业,地缘,土司,经济政治掺杂在一起的事情,虞醒不可能交给别人。
他不放心。
一来没有先例,别人不可能有虞醒的权限。
再者,其他人很难懂虞醒的心思,一些他们不注意的细节,很有可能就是虞醒的看重的地方。
而且一旦弄砸了,恐怕就要与刀氏兵戎相见了。
这也不是虞醒想要看到的。
*******
去滇南地区,有两条路,一条就是绕道永昌南下。
赵忠等人探勘澜沧江就是走这一条路线,但并没有走大路,而是沿着澜沧江南下。一路吃尽了苦头。
另外一条路,就是从昆明往南,越过红河,翻越哀牢山中段,就能进入墨江地区,这里往西南方向,就是车里了。
这一条路,并不是太好走的。
但是虞醒大修昆明到临安的道路,有相当一段道路是重合的。还算好走。
只是好走的路,很快就走完了。
特别是来到红河附近的时候。
这里是红河上游。
山高水急,通航虽然可以,但是船只要更小一些了。
越过红河之后,就只能骑马了。很多路段还必须步行。
这一带是哀牢山脉天然缺口,虽然是天然缺口,让人通行方便。
但是方便也是相对的。
这里到底还是山路。
走得非常艰难。
李辅叔都有些忍受不住了。
“你叫我来做什么?”李辅叔打着哈欠。
李辅叔在海上漂浮了近一年,而今回到昆明,自然是好生休息,只是还没有休息两日,就被虞醒叫过来了。
让李辅叔忍不住有几分怨言。
虞醒说道:“自然是要你今后向海外卖糖了。你也说了。铁铜器这些物件,我们出货太多了。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求量不大,也卖不上价码了。也只有糖才能成为今后最多的商品。”
“我知道。”李辅叔说道:“出海这一件事情,爱谁谁,我不去了。卖糖的时候,下面一个掌柜就行了。叫我做什么?”
虞醒说道:“少说废话了。你难道不想报仇了吗?”
一听报仇的事情。
李辅叔正经起来。
不管是国仇家恨,还是他在海上差点死了的仇。李辅叔对这一件事情,都有十足的兴趣。
“算了。我李家叔侄两人的性命都卖给你了。”
“你要如何对付蒲家?”
李辅叔是一等一聪明人。他在昆明不过数日就明白,最近一段时间,虞醒是不可能北伐的。这里说的报仇,自然是对蒲家了。
虞醒说道:“蒲家取死有道。但是也得不承认,蒲家固然卑鄙无耻,但是经营海上近数十年,还是非常有实力了。每年供给大都的钱粮数以百万计。”
只可惜,这些钱财大部分进入私人口袋,少部分才是国家正税。
蒲家之所以能依靠元朝,霸占海上贸易,不在于他给元朝供给了多少国家正税,而是私下给元朝权贵多少孝敬。
蒲家没有这个实力,纵然他杀了南宋宗室投降鞑子,也不可能还有今日的地位,福建几乎成为蒲家的私产了。
“要对付蒲家,动刀兵是下下之策。最好的办法,其实是打掉蒲家的商路,一旦蒲家在海上无法赚到钱,那么蒲家养得这么多船只水手,就会成为负担。他们又能维持多久,到时候,想拿捏蒲家还不容易吗?”
将蒲家打残。
对虞醒来说是关键一环。而且一棋多用。
虞醒要依靠海上贸易带动云南经济,问题是这个时代整个世界的经济体量也就那样。蒙古,也就是四大汗国加元朝的经济体量超过百分之五十,是一定的。甚至虞醒还少估算的。
剩下的海上市场体量,是相当少的。
蒲家多吃一口,虞醒就少吃一口。
而且元朝对外销售主力,丝绸,瓷器。这些东西虞醒不会造吗?
纵然一时间难以比得上江南精良工匠,但是就是后世,很多外国人对于这些东西品鉴也是一塌糊涂,差不多就行了,太好了。外国人也分辨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