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皇孙铁穆尔
“不行。”忽必烈说道。
有些事情,他可以让给真金,让真金自己去处理,但是有些事情,他万不可让给真金的。这关系到他的权力根基。
出于一个权力生物的本能。
军权是一步也不能让人的。
除非他死了。
纵然他在鬼门关走一圈回来。这也是他第一时间要视察的。
只是忽必烈已经确定真金是自己的继承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他总要为他死后想想。
“让铁穆尔跟我一起出征吧。”
铁穆尔就是真金太子的嫡子。
而且这个孩子,忽必烈也很喜欢。
忽必烈觉得真金太子是养废了。有些时候,也喜欢将这个孙子带在身边。让铁穆尔跟随自己出征,不仅仅是爱护,也是想要让铁穆尔接触新军,将来由铁穆尔接管新军。
毕竟,忽必烈很清楚。
就好像清末新军一样,谁掌握这一支军队,谁能得到这一支军队的效忠,就能大元的政治斗争中掌握主动权。
故而这一支军队,必须是孛儿只斤家族的。
他活着的时候,自然无人能够动摇。但是他死了之后,也要做准备。
让真金直接接手,里面风险太大了。如果让铁穆尔接受。忽必烈却是能够接受的。甚至还有一些快意:“让你也尝尝,自己儿子不听话的感觉。”
*******
铁穆尔一身蒙古袍,脚踩靴子,快步跑进忽必烈的宫殿中,不等左右通报,说道:“阿爷”
而今铁穆尔刚刚成年,正是对一切都很好奇的时候。
知道要带他出征了。
立即来拜见忽必烈。
“阿爷,你终于要带我去打仗了。”铁穆尔满眼都是兴奋。满眼都是跃跃欲试。浑身上下散发那种,一剑在手,天下我有的气质。
少年人的意气。
忽必烈轻轻一笑,从铁穆尔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弟弟伊尔汗的身影。
忽必烈从心稳重,而他这个弟弟与他关系最好,却好像是一头小老虎一样,横冲直撞,对什么都有好奇之心。
就如现在的铁穆尔。
“没错,你也该见见世面了。我蒙古男儿的宿命就是战场。”忽必烈甚至觉得,真金教育如此之失败,就是因为他没有让真金上战场。
而今自然不能重蹈覆辙。
“那阿爷,我去那支军队。”
“新军。”
“新军----?”铁穆尔带着疑问。
******
新军大营之中。
李恒已经在门口迎接铁穆尔了。
“臣等拜见皇孙殿下。”
“无须多礼。”铁穆尔说道:“阿爷让我来,就是让我以李大人为师,还请李大人不吝赐教。”
李恒毕恭毕敬,不敢有一丝怠慢。
脱欢给他的教训,他可是牢记在心。
阿术到底是死于不甘心战败,还是要给忽必烈一个交代,是很难说清楚的。
阿术在李恒的心中仿佛天人。
如果没有阿术临终的推荐,李恒怎么可能有现在的位置,直属于忽必烈。看似手中仅仅有两万大军,但实际上,权力已经在很多大将之上了。那些大将想要见到忽必烈,不知道要走多少程序。
而李恒想见忽必烈。只需递牌子求见。几乎立即批准。
阿术是怎么死的?
李恒牢记在心,唯恐新来这位也是另外一个脱欢。不敢有一丝怠慢。
毕竟有什么打败仗不一定会死。但是得罪了皇亲贵戚,却一定会死。
此刻见铁穆尔口上说得漂亮,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殿下言重了。殿下这边请。”
李恒将铁穆尔让入自己的主帐,军中一应事务全部交给了铁穆尔,自己居于下首听令。
铁穆尔大吃一惊,一瞬间有一种接下的冲动。
是男人,谁不想指挥千军万马。特别是孛儿只斤家族的男子,他们从小都听着父祖一个个胜仗长大了。都有带来大军,冲杀到世界尽头的冲动,在这一点上,脱欢与铁穆尔是一样的。
不过,铁穆尔与脱欢也又不一样的。
忽必烈对子女其实是疏于管教的。
从对真金太子的教育就能看出来。
这其实也很正常,作为一国之君,那么多事情,哪里有时间管儿子。君臣父子,有些皇帝与太子之间的感情,父子之情,还没有君臣之情深厚。
而且蒙古传统,作为男人,其实本身就不大管帐篷里的事情,那是女主人的职分。
拖雷的夫人是一个很厉害的女子,在拖雷被毒死的关键时刻,委曲求全,不仅仅保护了拖雷的家底与潜势力,养出的四个儿子,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旭烈兀。
最差劲的也就是被忽必烈打败的阿里不哥了。其他三个都很有才能。
但这是拖雷夫人的功劳。而不代表蒙古人有完善教育体制。
而真金太子不一样。
真金太子像汉人,更胜过蒙古人。
他的儿子,自然从小接受庭训,从五六岁就开蒙读书,骑马射箭,一样都不能落下来。
铁穆尔虽然想占据大军,但内心却知道,这不合适。
一来,他有自知之明,他兵书读了一肚子,但到底没有真正领过兵。而且脱欢前车之鉴,他自然不可能不吸收教训。
二来,忽必烈让他来跟着李恒打仗的。没有让他喧宾夺主。
铁穆尔长身而起,站在李恒下首,说道:“李大人,末将铁穆尔拜见大人。我是奉陛下之令,来军中听用的,李大人不要以为我是皇孙就另眼相待。否则,陛下也不会答应的。”
李恒连忙退让。铁穆尔坚决不答应。
李恒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不管铁穆尔是真心如此,还是伪装如此。只要铁穆尔不指手画脚。他能安安分分的将这位爷带到战场上,然后在带回来了。他就谢天谢地,阿弥陀佛了。
李恒也不可能真将铁穆尔放在下面。
他随即任命铁穆尔为副将,军中仅在他李恒之下。
铁穆尔安然受命。
“不知道,何时出发?”
“明天一早。”
铁穆尔的帐篷就在李恒帐篷旁边。
铁穆尔在帐篷中没有怎么睡觉。
他在看新军文书。
李恒将新军中一切都对铁穆尔放开。而新军之中,文书数量是远超过其他军队的。
一方面是新军人数虽然不多。但需要的军官数量是非常多了。
这就是指挥细化的结果。
很多命令往来,就必须有存档。否则的话,战后很多事情都说不清楚。
另外也是受到了云南军的影响。
虞醒特别注重军中的文化建设。营一级别的指挥使就已经有自己的佐贰官。比如副官,参谋等等。这些人负责的事务,都是要文书往来的。就不说别的了。军中火药数量,那必须记录在册,及时掌握的。
必须有账目记录。随时更新。
否则,打着打着,下面来报,没有火药了。
那还打什么仗?
这都需要文书。
李恒在三间房之中,攻破两个营,这两营部中都有大量未被焚毁的文书。
毕竟,这个时候云南汉军中,也都没有形成了在战败的时候焚毁机密文件的习惯。
而这些文书虽然残缺不全,东一篇,西一篇,这还是将士花名册,那一篇就是火炮消耗册,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些东西在别人眼中,那就是废纸。
但在阿术眼中,却是宝藏。
阿术将很多东西都记录在自己的遗书中了。
李恒更是努力将阿术的意图还原出来。
但却做不到。
因为,没有那么多合格的军官。
不管是蒙古人,还是云南汉军,大部分底层士卒都是不识字的。想从军中提拔一些识字的将领,那如同大海捞针一样。
云南方面,虞醒从一开始,就推行教育,军中扫盲教育,从训练营开始就是将士最重要一课,而且还有不识字到一定数量就不能晋升的硬标准。固然将很多能打的将领压在底层了。但也给了军中将士很多的激励。
中国人从来是这样的。
一旦牵连到升官,就会投入百倍的精力与努力。
根本就不用发财。
升官了,自然会发财。
如果让云南汉军编制的文书,就会发现,同等级编制中,云南汉军编制内的文书数量是大元新军的数倍。
但即便如此,也让铁穆尔惊为天人了。他心中暗道:“新军,居然有管得如此细致入微,这李恒果然是一员将才。”
铁穆尔不是寻常人。
他固然没有从军,但对军中的事务,却不是完全不了解。
大部分蒙古将领管理军队的手腕,都是很粗糙的。甚至可以说散漫。很多事情全靠成吉思汗起兵以来,数十年鏖战,培养出来一批能征善战的中低层将领。
很多战术体系,才能实行。
而到了明朝。从武器方面看,蒙古骑兵武器,未必比成吉思汗时期差,但蒙古骑兵的威名早就丢在风里了,被打回原型,成为了被人一冲就散的游兵散勇了。
如此,铁穆尔就是专心致志的将这些军中文书全部过了一遍。挑灯读书到深夜,努力搞明白新军中的情况。
不知不觉之间,一夜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