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会见使臣
阿拉丁沉思了好久。
心中暗道:“我且将这一件事情谈下来,德里还是有一些战马的。至于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不迟。”
能不能从阿拉伯世界搞来十万匹战马,阿拉丁心中没底。
但是放弃这个数目,暂时用战马来交换糖。这个生意是可以做的。
而且阿拉丁想要的不仅仅是糖。
这个条件暂时可以答应下来。
将来如果实在做不到,那还有别的办法,最少先将眼前这一口利润给吃下来再说。
“好。我答应了。”阿拉丁说道:“不过,大汉要给我们一些火炮。”
“没有问题。”虞行从来不怕火器外传,毕竟,他不传,还有元朝的。或许元朝无心将火炮外传,但是蒲家是什么人?虞醒对于蒲家的道德水准,没有一点信任。
“不过,这就有两个条件,必须答应。”
“那两个条件。”
“第一,一万匹,今年就不说了。明年,一定要有一万匹战马。”
“不行,一万匹战马太多了。”
双方讨价还价。这最后敲定六千匹。
“第二,我云南的商人在阿拉伯世界行商,请德里方面担保。”
“没有问题。”阿拉丁一口说道:“不过,有些事情先说到前面,阿拉伯世界内部矛盾重重,有我们担保,未必管用。”
前文说过,黑衣大食早就陷入混乱之中,成为类似周天子的招牌,各地地方割据,倒也对巴格达的哈里发保持一定的尊重。但是,旭烈兀一脚将巴格达给踹开了。同时踹倒的就是从唐代,一直苟延残喘的到如今的。维持了数百年的阿拉伯帝国。
之前阿拉伯世界虽然很乱,大家都不将哈里发当回事,但是好歹大家都承认这个哈里发。而今哈里发也没有了。各地纷争就更加加剧了。
更不要说,基督教势力的反扑,从西班牙,沿着地中海一直到耶路撒冷。更有君士坦丁堡帝国硬撑的。
可以说整个阿拉伯地区,到处都在打仗。
“没有问题。”虞醒说道。
他没有将这个指望,全部寄托在德里苏丹国身上。这只是一个钥匙,打开门就行,至于其他的还要自己努力。
不过,虞醒已经选好人了。
就是赵忠。
赵忠两次出使,虽然都是擅自做主。但结果都不错。
虞醒就决心,让赵忠专门负责出使。
毕竟找一个合格的使臣也不是好办的。
这年头的信息传播太慢。使臣是很难与后方联络之后,再做决断。很多事情,就必须自己拍板。
这种临机专断之权,给一些人。他们也用不好。或者不敢用。
赵忠两次都做得很好,很有大局观。又有决断力。天生的使臣胚子。
而且时代不一样了。
在农业社会,对外交往,根本不重要。
清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都说这一句话自大之极。但是如果放在清朝产业结构来说,很正确。外贸在整体经济上占比例太少。对清朝朝廷来说,从外贸上得到的利益也不多。
纵然有一些关税。但是比起其他赋税来说。也不是大头。
而现在虞醒已经让云南半只脚迈入工业时代,资本时代。对市场的渴望,油然而生。对外交往就非常重要了。
虽然现在云南海商还不多。但是有李辅叔这个榜样。
虞醒相信,不久之后,大大小小的海商,就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虞醒对海外不能不关注。必须执行更加积极的外交战略。
如赵忠这样的汉使,虞醒需要更多。
说到这里,两人就算敲定了。
至于具体定价。
一匹马多少钱?一石糖多少钱,交货地点在什么地方,运费算谁的?如何运输?等等,这一系列细节问题,就不是虞醒的问题了。自然有人与阿拉丁谈。
虞醒随即召见了王文昭。
王文昭恭恭敬敬的将海都的手书呈上来。
虞醒打开一看,有些惊讶。
海都一笔毛笔字,丰神俊朗。根本不像蒙古人。相比之下,虞醒的毛笔字就不能看的。虞醒的毛笔字,仅仅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工整。
海都在书信里,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问候虞醒,互通盟好。
虞醒明白,海都派人过来,也是投石问路。
虞醒能想到的,海都也能想到。
云南与西域相隔太远,更有元朝横隔中间,双方很难做出什么有效的联络。但是今后或许有合作的可能,海都派人来混一个脸熟,将来真有合作的计划,也就不突兀了。
虞醒仅仅与王文昭说了两句话,就打发走了。
虞醒对身边的人说道:“通知李机宜了吗?”
“已经通知了,李机宜说已经安排好了。”
虞醒点点头,这不过是一个小事情。登基在即。虞醒有很多事情要做了。
这一件事情,让李鹤去做就行了。
李鹤要做的事情很简单。
让贺胜与王文昭见上一面。
贺仁杰回大都了。他却将贺胜留下来的。
借口为脱欢收尸。
脱欢到底是忽必烈的儿子。
活着不能要回来,死了还不能要回来吗?
虞醒也没有想过做太过分。
人死债消。
鞑子将宋理宗的头颅做成碗,那是禽兽不如。
虞醒却不能如此。
这一个要求,虞醒自然也就答应下来。
不过,虞醒却也知道,贺仁杰还有一个小心思,就是想让贺胜晚回去几日,躲避大都的风云。
只是贺仁杰也没有想到,忽必烈一出手,就将局面稳定下来。
现在虞醒与海都之间的联合,条件不成熟。
但是虞醒很想知道,忽必烈知道了这一件事情。会怎么想。
*******
贺胜很快就知道这一件事情。
王文昭来云南不可能来了就走。
王文昭来云南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搞清楚云南的实力到底如何,这才能给海都做判断一个参考。所以王文昭这一段时间,在昆明四处转悠。
在其中,为王文昭与贺胜搞一个巧遇,再容易不过了。
贺胜又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与王文昭打过两个照面,就感觉不对。
因为王文昭身边与李鹤派人护卫。
贺胜太清楚不过了。
这是对使臣的待遇。
那么,这个使臣是那个地方的使臣啊?
贺胜只要脑袋一转,那个势力会派汉人做使臣啊?
一定与元朝有关系。很有可能就是元朝内部一些大臣。
贺胜在云南待了好几个月,对一些事情也摸熟了。再加上云南方面的放水。一两日之后。
贺胜就打听到了:“海都的使臣?”
一瞬间,贺胜想到了很多很多。
不由得他胡思乱想。毕竟这两者之间,有太多可以联想的东西的。
贺胜立即用了秘密手段,将这个消息传给大都。
至于其他的事情,他也做不了。
很快,贺胜的使命就能完成了。
也算是人道主义,脱欢临死之前,还是允许贺胜去见上一面。
*******
地牢中。
昆明的地牢其实一直没有变过。
当年舍利畏就在这里受过刑。
虞醒在云南做了很多事情,修了很多建筑与机构。唯独在牢房上,并没有投入大多精力。
固然,虞醒入主云南之后,云南整体上欣欣向荣。犯罪率并不高。
毕竟,经济好的时候,犯罪率就低了。
但是云南并非没有犯人。
大多数犯人,都被送上矿山了。即便没有重罪,云南还有无数工程,都需要人力。将轻罪犯都投入工程中。
牢房就没有必要修建。
原来云南省府的牢房,就成为了最高级别的牢房。一般都没有人来住。
而脱欢这个身份,最符合这个牢房了。
脱欢在这个牢房中,已经一年有余的。
他疯狂过,挣扎过,愤怒过,但没有人理会他。甚至没有人与他说话。
这就是钦犯的待遇。
更不要说,脱欢的下场很多人都知道。更没有必要与脱欢说话了。
说什么?
如果脱欢能放出去,有一些交情,说不定能换一些好处。
而脱欢死定了。即便投入再多,也不可能有回报。反而容易被拉下水。
虞醒坚决的对元战略之下,在云南通鞑可是重罪。
能接触到脱欢的人,都是汉王府的人。他们大多都有极好的前程。但是竞争也多。
才不会为区区一点小事,让自己的简历有了污点。
其实虞醒从来没有下令过,不许人与脱欢说话。也许是脱欢刚刚被关进来的时候,骂得太脏。或许有一任狱卒没有与脱欢说话,这就形成惯例了。
下面来换班的人,也不与脱欢说话。
慢慢就的成为潜规则了。
每天仅仅给他送饭,收饭碗,保证脱欢死不了就行。
脱欢何曾受过如此折磨?
脱欢作为皇子,一辈子被人众星捧月,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而今这种被人无视的感觉,刚刚开始,还不觉得什么,时间一长,他简直要疯掉了。
好像,自己已经死了。
还在活动仅仅是灵魂,与整个世界不在一个层面上。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精神上的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