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紧张的在南坑镇派出所的会议室内商讨着案情细节。
结果发现不论从死者的社会关系,还是两名抛尸人的轨迹追查方向。
都始终如同将手伸入一滩污水中般,难以窥见真相。
首先,死者由于行业特殊。
身边有亲密关系的人员,真要排查起来,数量真不少。
其次,就是她平日里的性格和为人处事,在走访过程中,也可以得出,此人虽然职业不怎么光彩,但能说会道,人缘还算不错。
并且通过打听,她目前也并没有什么结仇的人。
至于亲人,此人孤身在外打工,远在农村老家的父母甚至都不知道她在这边从事的职业。
那查死者人际关系这条路就不好走了。
至于唐文清之前跟踪的抛尸者轨迹,也因为两女消失的那个火车站同一时段买票人数太多,而难以筛查。
就这样,案件似乎又进入了停滞期。
而就在他们纷纷陷入沉默之时。
坐火车赶回江夏区刑侦大队的刘文霞打来了电话。
“死者死亡时间确认了!”
她开门见山,首先念着手里新鲜出炉的尸检报告,
“死者的死亡时间大致为7月26日,也就是四天前的下午两点到三点之间。”
“死因是利器刺击后脑,造成的脑死亡。”
听到刘文霞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唐文清和樊涛两人倒是镇定自若。
但秦枫听闻,则是大吃一惊!
“不对,霞姐,你说死者是四天前下午两点多死的?!”
刘文霞不明所以的确认道:
“是啊。”
“小秦?听你的语气,你是有什么新发现了吗?”
秦枫闻言,当即翻出之前在现场招那两个邻居做的口供,指着上面的一条信息说道:
“咱们之前去的死者出租屋,我在你们封门的时候,走访了下死者张雪琳的两位邻居。”
“结果她们说,死者四天前的下午,都在和她们打牌,一直打到晚上六点张雪琳才接了电话离开。”
两人一听,皆是拿过秦枫记录的两人对话,看了眼后,拍手道:
“明明死者是那天下午两点多死的,她们却说和她一起打牌打到了下午六点!”
“这两人故意说谎,肯定有猫腻!!”
“走,赶紧去找她们!!”
樊涛看了下两人的聊天答复,当即提议赶紧去那两人家。
秦枫则是不动如山,轻压了下手,示意樊涛稍安勿躁。
“一旦她们联合起来撒谎了。”
“没拿到决定性证据前,她们肯定是不会松嘴的。”
“光以传唤的名义,请她们来局里调查,也不能口说无凭。”
他考虑的很周到,万一两人真是作案人,在拿到实锤证据前,万不可打草惊蛇,于是转头对一旁的唐文清询问道,
“小唐哥,在这里,你能争取到通信公司配合吗?”
他指了指唐文清从江城市背过来的笔记本电脑。
唐文清闻言,点点头,恍然大悟道:
“小秦,你的意思是,查下死者张雪琳那天的通话记录?”
“没错。”秦枫点头道,“如果她们说谎,那么这个所谓的六点电话,估计也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唐文清当即不再废话,架好从大队里拿过来的笔记本电脑,便一阵噼里啪啦的查了起来。
由于知道了死者的身份。
唐文清轻松的接入公安网,查找到了死者张雪琳的户籍信息。
利用上面的身份证号,他与通信公司联系。
在半小时后。
成功在通信公司数据库,找到了张雪琳那天的所有通话记录。
果然,看了屏幕上查出来的通讯记录。
秦枫的猜测果然没错。
只见那天的张雪琳,手机上一个通话记录都没。
更不用说下午六点别人打进来的记录了。
目前证据确凿,明显指向了两位女邻居撒谎。
于是三人赶忙急匆匆的赶回了张雪琳生前居住的出租楼。
只是,当三人再次敲击两人的出租屋房门时。
却迟迟听不见回应。
意识到不妙的他们,赶忙让房东把房门打开。
果不其然。
两人屋内的行李箱都不翼而飞,衣柜也有整理过的痕迹。
显然,两人是整理衣物,提前跑路了!
“该死,也就大半天时间,这两个家伙居然这么快就跑路了!”
忿忿不平的暗骂了声,唐文清三人此时眉头紧锁的站在走廊上,开着简短的交流会。
“看来这两人就是作案嫌疑人没跑了。”
“我们和李队汇报,然后申请通缉令吧!”
唐文清提出了目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那就是趁着她们还没跑远,各个车站设置检查处,让站内工作人员根据通缉令筛选旅客的信息。
“通缉令下来,最早估计也明天了。”
樊涛眉头紧锁,提醒道。
就在这时,刘文霞的电话又来了。
樊涛接起一听,而后应了两声后,交代了下这边需要紧急办理逮捕令的消息,旋即匆匆挂断。
“樊哥,队里怎么说?”
唐文清见樊涛放下手机,急忙问道。
“队里检验科同事的对那几件证物的检验报告出来了。”
“饰品盒上,除了死者的指纹,还有好多枚其他人的指纹。”
“叠在一起,不好取证。”
“同时,我在浴室墙壁和地面上取的毛发样本上,意外查到了死者张雪琳的血迹。”
“血迹应该是被清洗过,很淡,看来张雪琳的浴室应该就是杀人和分尸的第一现场。”
“那看来这个张薇和邓小英,具有重大作案嫌疑了!”
樊涛将电话里获取的信息娓娓道来。
几人闻言,面色肃然。
此时事情的经过大致明朗。
秦枫的脑海内,也把那天下午发生的事情,完整的还原成了一连串的画面。
“那咱们收队,回派出所,一边联系南坑镇附近的火车站注意这两人。”
“一边等着队里下发的通缉令吧!”
队长不在,警龄最长的樊涛临时指挥道。
“行。”秦枫点点头,“等下回去,我把我联想还原的现场情景和你们推理一遍。”
“到时候你们听听看,有没有什么疏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