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发现最爱屠城的大清天兵已经到南京城外的,可不止朱三太子、耿精忠和尚之信。
大概有半个南京城的人,是被清军用来吓唬神策门、金川门、钟阜门上的应天团练军兵丁的炮声给惊醒的。实际上,南京的百姓在大年初一早上就知道岳乐率领的大清天兵发起大反攻了!
不过刚刚得知清军大反攻消息的时候,大家都表示不慌。现在的大清已经不是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大清了,当时的大清天兵一个比一个凶残,而现在的大清主昏臣奸,什么八旗兵、绿营兵的战斗力更是一个比一个拉胯。这南京是怎么丢的?南京满城是怎么被耿精忠的人打下来的?大家伙可是亲眼所见!
眼见总该为实了吧?
至于耳听到的消息那就好得让人难以置信了.真是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西王吴三桂已经按照《隆中对》的法子,兵分两路,一路由他亲率,出祁山,入关中,现在已经打到五丈原了!如果吴三桂这老小子不在五丈原病死,那大清小麻子皇帝怕是凶多吉少了。
还有人说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已经率兵出襄阳,向宛、洛,现在宛,也就是南阳府已经被吴应熊拿下。洛,也就是洛阳也快姓吴了!吴应熊这回可是熊震华夏,河南各州府的清廷官员,纷纷弃官而逃,连北京的旗人也成群往关外迁移。
如果这些传闻有一半可信,那大清现在就是“麻子尾巴”,长不了了!
既然现在的大清看着不行,听着更不行,那南京城的老百姓慌什么?该吃吃,该喝喝,等着听前线传来的捷报就是了。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看着不大行,听着就快完的大清,居然还是有点行的!从镇江反攻过来的清军先占下蜀镇,再取东阳镇,又拿下了龙潭港,随后又挺进到了栖霞山,在栖霞山立营设阵休整了两天后,又渡过九乡河,开始向石灰山和聚宝山挺进,没两天又传来了清军在石灰山、聚宝山立营的消息!
这下南京城的百姓有点紧张了,这大清兵怎么还那么凶呢?南京这边的朱三太子、耿精忠,还有卢中堂、李中堂、陈中堂他们到底行不行啊?
要不行的话.之前谁好像屠了江宁满城啊!
大清兵要进了南京那还不得屠回来?
而就在南京全城百姓都感到大事不妙的时候,今儿一大清早,炮声居然就从南京城的东北角传来了!
凶残无比的大清兵居然已经打到南京城外了.这来得也太快了吧?
就在轰隆隆的炮声响个不停的时候,各种各样可怕的传闻也在南京市井之间传开了。
“不好了鞑子兵屠了下蜀镇,一镇生民,尽皆屠戮一空,连鸡犬都不留一只啊!我是怎么知道的?我当时就在下蜀镇啊!我有援剿水师镇的官照,他们当然不会杀我.不过你们南京人要小心啊!鞑子的安亲王说了,打下南京城,要按照江阴的办法来屠,屠光才封刀啊!”
“龙潭港也屠了,除了过路的水师商船和给鞑子京师运粮的漕船上的人不杀,岸上的人一个不留.杀掉的人都丢进长江,老惨了!”
“啊呀呀,原来两天前我在长江上看见的浮尸,都是龙潭港的百姓啊!”
“听说东阳镇也屠了.东阳镇上钱举人、查老爷带头剃发降清也没活成脑袋被割下来挂在官道旁的旗杆上!我打哪儿过的时候就看见了!”
“栖霞山周围也杀得尸横遍野.连偶们栖霞禅寺的出家人都不放过.阿弥陀佛,偶是老老实实的出家人,是福建莆田南少林来南京挂单的,从不打诳语,前天要不是偶翻墙逃出来,现在已经见到西天佛祖了!”
当然了,以上这些关于大屠杀的传说,除了“打下南京城,屠光才封刀”稍微靠点谱,其他都是谣言岳乐虽然凶残,但绝不是“无脑之辈”,他是拿屠南京当成个重赏来激励将士。所谓的“屠”,其实就是抢劫杀人!除了少部分家人死在江宁满城的八旗兵、绿营兵要泄愤,其他人其实还是求财。岳乐如果让他们一路烧杀抢掠过去,恐怕部队没到南京,已经有一部分兵将抢够了。
那什么下蜀镇、东阳镇、龙潭港可都挺富的。如果让一部分兵将抢够了,南京对他们而言,暂时就没有吸引力了抢够了,可就是保命要紧了。
另外,部队放开了抢劫的时候是很难维持纪律的,而失去纪律的军队很容易被人打崩。
而下蜀镇、东阳镇、龙潭港的南边,就是连片的丘陵,有什么宝华山、大华山、葛山、武岐山的,这些丘陵都没被岳乐的兵丁控制。
而且这些丘陵里面也有许多庄子,那些个拿钱挺多的江宁团练所招募的练勇就有许多是来自这一带山区的(山民穷嘛,愿意当兵).他们中不少人可正在家乡过年呢!
岳乐要是纵兵大掠,没准躲在山里面的团练就冲出来突袭了
不过兵不厌诈嘛!李中堂、卢中堂、陈中堂这三位中堂本来就不是什么善类,他们要“诈”起来那是连亲爹都不放过的(陈永华当然不会这么干,因为他爹早死了),何况南京城里面的老百姓?
必须得用瞎话把这些刁民都给裹挟了!
而这些瞎话,南京城内的刁民们都是很相信的——大清天兵什么德性,江南一带谁人不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之屠这可过去没多少年!
而且扬州、嘉定、江阴等地再怎么样,也没屠过八旗兵和八旗家眷!
扬州人基本啥都没干就给屠了,嘉定人因为不肯剃发就给屠了三回!而江阴抵抗了八十一天,最后全城被屠得只剩下几十个人!
所以岳乐打破南京,那必然是要屠城的多半就是按照江阴的标准来屠!
这下南京城内的百姓可就慌了,有些个比较机灵的就赶紧回家收拾细软,准备趁着南京城还没被大清兵包围跑路。可是才到仪凤门、定淮门、江东门、聚宝门这几扇往西和往南开的城门,却发现城门早就已经封闭,还有全副武装的应天团练兵守在那里,禁止任何人离开南京城!
而且他们的“禁止”还很有道理!
“不能出去,外头已经有鞑子骑兵马队了!”
“鞑子马队到处杀人,出去遇到他们就死定了”
“出去就是送死,不能出城!”
仿佛为了证明他们这些看上去老实巴交,操着江北口音的淮勇没有骗人,城外还应景似的传来了“噼里啪啦”的枪响!
这枪声听着很像是鞭炮,不过一定不是鞭炮,而是凶残的鞑子在枪毙城外的老百姓!
看来逃出南京城也是死路一条,死得更快!
一想到躲在南京城里面是等死,逃出去是送死,横竖都是一个死,有些个胆小的南京百姓就忍不住哭起来了。
“呜呜.这可如何是好?”
“跑不了了,只好等死了.”
“呜哇哇”
“啪!”
就在江东门这边,一个群想要逃走的百姓正哭得伤心时,忽然有人逃出一支燧发手枪朝天就是一枪,把大家吓一跳——这枪声听着可比城外的枪声清脆多了!
大家赶紧就往枪响的方向看去,想看看是不是有八旗天兵进城了,一看之下,都是一头雾水。原来正拿着一支手枪对这天空的,是一纶巾道袍的儒生,长得有点清瘦矮小,留着一缕山羊胡,还上了点年纪,一张饱经沧桑的面孔上除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就是难以掩饰的兴奋,兴奋得都有点狰狞了!除了手持火枪之外,他腰带上还悬着一把长剑,剑柄、剑鞘都有磨损的痕迹,看着很旧,显然经常使用。
看见众人都止了哭声,望向自己,那书生就大喝一声道:“吾乃南阳布衣吕良留受监国定位相邀,来应天府和天下英雄共商国是!诸位有何冤屈?因何哭泣于江东门内?若有冤而不得伸张,吕某不才,愿领诸位去监国府请愿!”
请愿?
冤屈?
一群想跑路而不得的老百姓这会儿就算有冤也不想伸逃命都来不及,还伸什么冤?
就在大家伙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突然有人替他们说出了“心声”。
“吕先生,我们就想要好好抗清!”
“对!现在南京满城已经屠了,鞑子不会放过我们南京人.要活命,就得和鞑子拼了!吕先生,您能领着我们去向监国王爷请愿吗?”
“吕先生,请您领着我们去请愿抗清吧!我等和鞑子不共戴天!”
“对,杀鞑子,保应天!”
江东门内的百姓都有点目瞪口呆了.他们本来就想逃命而已,现在怎么要拼命了?
“杀鞑子!保应天!”
“对!和鞑子拼了!”
“南京城那么坚固,咱们只要拼了,怎么可能守不住?”
百姓们正发呆的时候,几个托.不,不是托,是特别勇敢的应天男儿已经发出了怒吼,一边还一边拔出了长剑!
那位名叫吕良留的老儒这时重重点了下头,吼了一声:“好!应天男儿果是大明开国强兵的子孙老夫带你你去监国府请愿!”
“走!去监国府请愿!”
“请愿去!”
那几个应天男儿挥舞宝剑,个个都凶神恶煞一般.本来想跑路的百姓们一瞧,也只好勉强跟着去了。不去说不定得挨揍啊!
而当这些企图从东江门逃离南京城而不得的人,被“南阳布衣”吕良留和一群手持利刃的应天好男儿带到监国定王府外头开阔的校场上时,这里已经是人山海了,至少有好两三万企图离开危城而不能的金陵百姓,因为同样的原因聚集到了监国府外。
带领他们的是十几个来参加复明大会的“大儒”,这时候已经在弟子门人和手持利刃的应天好男儿一起,站在了监国定王府的辕门外。
吕留良也穿过人群,挤到了那些“大儒”身边,一个和他长得有点像的年轻儒生马上朝他行了一礼:“大人,刚刚监国府的人出来传话,说殿下马上会同东王还有李中堂、陈中堂、卢中堂他们一块儿出来和咱们见面。”
吕良留轻轻点头,笑道:“葆中,看来殿下和几位中堂在如今这个当口,还是愿意倾听民意的.这是国家当兴之道!”
这年轻儒生名叫吕葆中,是黄宗羲的弟子之一,之前曾经跟随黄宗羲南下广东。因为他年纪比较小,学问也不够深,所以就入了维新学堂,在黄宗羲、罗文藻、戴梓等人的教导下,读了整整两年的书,进步极大,现在已经有点学贯中西的意思了。
这一次,他是作为李中堂的幕僚来南京的,当然也是这一场应天抗清大请愿的幕后策划者之一。
听见父亲的话,他当下就笑了笑道:“国将兴,听于民嘛!如今监国和各位中堂愿意听于民,当然是国将兴之兆。但这能肩负天下兴亡的民,也不是一般的民,而是‘原民’.就不知道应天的民,是不是和原君、原臣配套的原民了?”
原民当然是在原君、原臣、原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道理。
一个国光是君、臣知道“民为本,君为轻”,知道“天下为主君为客”还不行,君、臣之下的士和民也得知道!
而且光知道大道理没有用,还得知道该怎么执行这些道理,更应该有执行这些道理的手段和勇气!
根据“新儒学”的道理,这个“原士”和“原民”必须拥有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拥有武德!
所谓的武德,就是拿起武器(持利刃),投入战斗(勇战斗),并且获胜(战必胜)!
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就不是真正的原士、原民,而没有原士、原民,原君、原臣、原法都是无根飘萍,即便可以存在一段时间,最终还是不免败坏。
而要做到这三点.则是说着容易做成难!
不过就如原君、原臣、原法一样,不一定要做到满分,能做成一些就做成一些,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或者换句话说,能做到多少,就能拥有多少。
譬如现在,应天城内的君、臣、士、民的能力有限,指望他们摇身一变个个都变成狂暴猛男,追着城外的清兵吊打,那也是做不到的。而且应天不是佛山,这是个纺织业中心,它不能大量产出军火,所以也不可能把那么多人武装起来。
但一定要开始做!
从这个应天被围,岌岌可危的时候开始!
如果应天百姓在如今这个马上就要被屠城的时候,还不愿意拿起武器,参加战斗,那他们就不配为原民,那么原士、原臣、原君、原法也就难以为继。
如果他们要依靠少量武德充沛的军事贵族保护才能生存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当顺民!
而吕葆中告诉吕良留的情况不一样,这个时候在监国定王府的大堂上,一场关于是否发动并武装应天“原民”的殿前辩论,正在进行当中。
“大王,现在校场上全都是愿意保应天、战鞑子的百姓和士绅人心可用,应天可保!”
“王世凯,你在开玩笑吗?你要让应天府的老百姓去和八旗兵打?你这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吗?”
“怎么是送死?三好,应天府城内有多少人口?可以发动多少壮丁?”
“有多少?”
“回禀大王,如果不计算应天府城之外,单论内城和外城的秦淮河西一带,咱们应天城内共有在籍之户十万有余,口五六十万!如果再算上暂住和来应天府游历的商人、读书人,现在应天府城内的人口怕是能有七十万,比北京都多!这天下第一大城,非应天莫属!
而六十万人口中的壮丁数,怎么都有十几万人!”
“十几万人如果全都武装起来,还用得着怕清军吗?岳乐才多少人?三万?五万?咱们五倍于他,他拿什么打应天?”
王忠孝刚刚狮子大开口,说要把应天府城内的十几万壮丁全部武装起来,大堂上的人们就都愣住了,连一直支持他的卢三好、陈永华都没想到他的心那么大。
“世凯.咱们恐怕没有那么多的器械啊!”陈永华提醒道,“现在应天府城内存着的火枪、火炮、甚至刀剑,大多已经发下去了,剩下一点只能补充一下战损了。”
“那就打造一批长枪.还可以制造强弩!弩机南京总能造吧?这边有许多造纺机的工匠,木料、丝线什么的也都足够!”王忠孝笑着道,“只要有十万张强弩,五万条长枪,还怕什么岳乐?”
“可是咱们也没那么多钱可以放饷啊!”朱三太子摇摇头说,“当年先帝也曾经募北京的百姓从军守城,结果因为没钱,所以才”
“没钱可以给白条”王忠孝说,“土地、官职.哦,还有秀才功名,这个总有吧?咱们就多授一些弩秀才、枪秀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