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劳工支队7
“老刘,一切都拜托你了。”马迁安拍着刘清源的肩膀,“语重心长”的嘱咐道,“穿越国境线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鬼子刚刚丢失一大批劳工,估计会加强防备,还有杨司令的伤,魏书记的病,你回去后一定尽快发电报告诉我一切,我在这里再想办法。”
刘清源混不在乎,轻松道:“放心,几百公里长的边境线,再防他也防不住俺呀,俺是谁?俺是这儿土地爷!”
马迁安依旧担心,默默替刘清源整理行装,他凝重的神情感染了周围的一群人,周围的人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可以开玩笑的话题,俱都沉默不语。
“我对密营战士了解不多,那边有没有能与穆哈诺夫沟通的人?”马迁安看到一脸坚毅背着电台的穆哈诺夫,猛然想起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人懂俄语,杨靖宇的指令如何传达吆?忙昏头了,这么重要的事都没注意。
“放心,好几百人呢,啥人没有?有二『毛』子。”刘清源嘻嘻笑了,“这老『毛』子也不地道,下完种,自己个没影了,整的人家娘俩没法活人,害的娘俩到老『毛』子这找爹,哪找的到?待了一年,死心了才回东北。”
“哦!哦!哦!”周围的人听刘清源说的风趣,都拿眼睛看穆哈诺夫,好像他就是那个二『毛』子他爹。
穆哈诺夫严格说来并不是sl主要民族俄族,他是鞑靼人后代,只不过家族生活在西伯利亚数百年了,已经归属sl。看到大家突然都“不怀好意”的看着自己,耸耸肩嘀咕了一句:“师道?”
“好啦,好啦,看他干什么?你看他长的哪点像老『毛』子?”马迁安也忍不住放松心情,给穆哈诺夫打了一个圆场。
刘清源一连数个“放心”将马迁安焦躁的心情扭转不少。
晚上,马迁安坚持将刘清源一行人送到边境线,看着四个人的身影跳跃着隐入黑暗中,没有引起对面动静,才稍稍吐了一口气,又站了一会儿,估计刘清源已经安全了,才回到营地。
回到营地,马迁安又马不停蹄将“科研小组”叫来,迫不及待的传授他的新想法。
小组的人分成两个项目,一个项目是缩小化的无线电发『射』接收装置“步话机”,另一个项目则是火箭筒。
无线电这个项目,马迁安并没有『操』多大的心,魏子健对这个东西的原理一点即通,在他眼中看来,这与电台、收音机通信没什么区别,只要做到小型化就可以了。对于浸『淫』这行十来年的魏子健来说,只要有合适的零件,他可以立刻组装出来成品,唯一要『操』心的是功率与重量,按马迁安的要求通信距离不能小于15公里,重量不能大于16公斤,这才是难点,这需要寻找最搭配的零件,现在还没有条件,只好一遍一遍纸上谈兵,绘图作业。不过魏子健的图纸作业惨了点,各部件比例,还有搭配,按马迁安的眼光看来,太不合格了,但马迁安不准备纠正这些,这只不过下些功夫即可解决的问题,人才最好让他自己成长,而且最好让魏子健认为都是他自己**研制的,这样最好,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力。
火箭筒则更加简单,参加这个小组的除了张元,还有一名对机械感兴趣的生,虽说对军械设计没经验,但根据马迁安的提示和一张简略图纸,还是捣鼓出了火箭筒雏形,就这马迁安已经很满意了。再具体的工作要等到与sl军工合作时才能搞得出来,火箭筒筒身,瞄准具,带稳定翼的火箭弹,这些东西,只要有了思路,制作是很快的,而穿甲技术、破甲技术早已是成熟的技术,sl军工就有,也无需他多『操』心。
除了定时指点“科研小组”研究题目之外,这几日,马迁安像蝴蝶一样在抗联驻地与苏军117师师部驻地穿梭般来往,硬是从巴普罗维奇手里拐来5个军事素质很硬的军官担任新成立抗联队伍的教官,他对李四清及吴耀祖,陈武的训练士兵的办法并不看好,那并不是训练正规部队的方法。虽然日后要进行大量的游击战斗,但即使游击战斗也不是要摒弃正规化训练。包括李四清这个黄埔毕业生来说,要的东西也有很多,不若就利用苏军现成训练方案。
刘清源走后第五日夜晚,正当马迁安牵肠挂肚的时候,切尔雷赫少尉给他送来了密营发出的电报“安子,你所做之事我已知晓,甚慰!现日军加大搜索力度,密营给养已断,若无给养,将被迫寻敌作战,你应加紧在sl筹备给养弹『药』,向他们求助,若有可能,速空投。杨靖宇。”
马迁安看到这封电报,心头即刻着急起来,他可以想象的出,如果不是遇到最危急时刻,杨靖宇绝对不会请求苏方出动飞机空投,万一sl飞机被发现出现在“满洲国”境内,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又会被污称为挑衅,不好解释,作为抗联领导,杨靖宇不会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那么只有给养原因才能迫使杨靖宇发出这样的请求,肯定断粮了!如若不救援,杨靖宇的司令部及曹冠捷的一军指战员恐怕真得重新走出密营去抢粮了。敌人正等着他们这样做呢,正中鬼子下怀。后果不堪设想,几百饿着肚子,缺衣少弹的疲兵如何与兵精粮足的关东军精锐硬拼?从去年10月至今,就是因为大量密营被破坏,才『逼』迫一路军三千将士被迫走出大山,并因为粮食问题而不断分兵就粮,每一路都要与优势日军拼命,被粮食牵着鼻子走,丧失了主动权的游击战如何不败?
想到此处,马迁安像屁股中了箭的兔子一样,一阵风似地冲出自己房间,硬是从正在校场练车的吴耀祖手中抢过方向盘,一溜烟开往117师师部驻地。
路上,被挤到副驾驶员座位上的吴耀祖一边紧紧注视马迁安熟练的『操』纵“嘎斯-aa”,一边不断赞叹马迁安的技术好,把马迁安逗乐了。这种老军卡,才四十多马力,最高时速不到六十公里,飙惯了现代军卡的马迁安感觉这破嘎斯简直就像老牛车,没想到就这样,还引来吴耀祖的称赞。马迁安笑道:“没什么,这种车,给狗叼块大饼子他就会开。”
是吗?吴耀祖听到调侃,翻了翻白眼,脑门升起一道黑线。“特派员,您这是要去哪里?这黑灯瞎火的,别引起哨兵误会。”开始时,大家对马迁安不知道如何称呼,谁也记不清从何时起,突然有人对马迁安称呼为“特派员”,这称呼得到认可,延续下来。
马迁安不隐瞒,如实告诉了杨靖宇可能面临的困境,听得吴耀祖也焦急起来,双手紧推驾驶台前面的铁板,如同推车般。
一个小时,“风驰电掣”般的嘎斯驰到117师师部大院门口,门口哨兵验过证件,打过请示电话同意放行后,“嘎吱”一声停在师部小楼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