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减慢了速度,最终停了下来。
不远处的河道中央,出现了一长溜的“拒马”,一个“拒马”宽约四、五米的样子,两个“拒马”并排设置,彼此相间,亦是四、五米;前后两排,间隔二、三十米。
不过,这些“拒马”并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前后交错,成“s”形分布,像一条体宽十四、五米的长蛇,向着上游的方向,蜿蜒而去。
瞭望台报告,一共三十三排、六十六具“河栅”,前后绵延约半海里。
参加“降龙行动”的,有当年打过嘉定——即后来的西贡的,见识过这种“河栅”:先将木桩一端削尖,夯入河底,然后,将“拒马”固定在木桩露出河面的另一端,即成为阻碍敌军舰只前进的“河栅”了。
眼前的“河栅”,是拿来阻碍哪支敌军的舰只呢?
这似乎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
可是——
巴斯蒂安微皱眉头,“难道,越南人已经提前知晓我们的行踪了?”
六十六具“河栅”的安置,绝不是叱咤立办的事情,至少也要一整天的功夫,这批“河栅”必定是在舰队达到红河口外海之前就已经布置好了,所以,如果这批“河栅”确实是拿来对付“降龙行动”的,则越南人必定是提前知晓了法国人的行踪。
可是……说不大过去呀!
除非——
丹尼斯微微摇头,“除非‘蝮蛇号’、‘梅林号’离开沱灢港的时候,越南人就判断出我们其实是北上跟他们为难来着,然后,不浪费一分钟的时间,快马加鞭,通知升龙,如此,才可能勉强赶得及布置这些‘河栅’——可是,不可能啊!我们明明说了,这个……我们是‘换防’啊!”
“就算越南人真的出人意料的聪明了一回,”安邺上尉说道,“可是,从沱灢到升龙,再从升龙到红河口——嗯,我其实说少了,十有**,相关消息,还得先经顺化,才能到得了升龙——越南人的效率,能有这么高?!”
“越南人确实颟顸,”巴斯蒂安还是微皱者眉头,“不过……”
他还在沉吟,图尼森插话了,“或许,这些‘河栅’,跟咱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也许……也许是拿来对付海盗用的呢?这儿距海盗的巢穴,不是没多远吗?”
“距海盗巢穴不远的是潡河口,不是红河口,”丹尼斯说道,“红河口距潡河口,还是有些距离的。”
“海盗沿海岸抄掠,”安邺说道,“是寻常之事,红河口一带,也不是没有受过海盗的骚扰的,不过,似乎还没有听说过,有海盗敢溯红河而上,一路抢向升龙的?——那也未免太嚣张了!”
巴斯蒂安沉吟片刻,断然摇了摇头,“这些‘河栅’,不是拿来对付海盗的!你们看——”
一边指点,一边说道,“‘河栅’只在河道中央蜿蜒一线,前后两排‘河栅’的间距,足有二、三十米,排列的十分疏落,因此,小船是拦不住的——舢板甚至可以从两具‘河栅’间穿过;稍大一点的船,可以慢慢绕行‘河栅’,或者避开中央的河道,往两边走——”
顿了一顿,“真正的大船,就不可以了!”
大伙儿一看,再一想,果然。
因为“河栅”是“s”形排列,大船绕过第一排“河栅”,因为船体较长,无论如何,避不过第二排“河栅”;另外,河道的水位,中央深,两边浅,现在又是枯期,大船如果不走中央水道,在某些河段,就可能有搁浅的危险。
所以,这个“河栅”的布置,专拦大船,不拦小船。
海盗的船,一般都较小,因此,这个“河栅”,不会是拿来对付海盗的。
那么,谁的船比较大呢?
嘿嘿。
“也许是这么回事儿——”勒内说道,“这些‘河栅’,确实是拿来对付我们法国人的,不过,和‘降龙行动’没有什么关系——‘梅林号’返航之后,越南人为不发生第二次的……嗯,‘梅林号事件’,就拿‘河栅’堵住了红河的河口?”
顿了顿,“反正,‘河栅’如此排列,并不如何影响小型船只的通航——即是说,在拦住了类似‘梅林号’的大型船只的同时,对越南人自己,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影响还是有的,”弗朗西斯说道,“你们看,‘河栅’相当于一道简易的水闸,流经‘河栅’的水量减少,流经‘河栅’之间、‘河栅’旁边的水量,相应增加,水流因之加快,对于小型船舶来说,阻力大增。”
顿了顿,“还有,流经‘河栅’的水流,流经‘河栅’之间、‘河栅’旁边的水流,彼此流速不一,容易形成漩涡,对小型船舶的通行,造成进一步的危险——你们看,事实上,漩涡已经形成了!”
众人细看,果不其然。
嗯,果不愧为专长水文的地理学家。
“如果确如勒内少尉所判断的,”安邺慢吞吞的说道,“越南人此举,拿中国人的话说,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了。”
“好吧,”巴斯蒂安说道,“咱们不必去理越南人设置这些‘河栅’的初衷是什么了——不论他们的初衷是什么,都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先生们,让我们为红河的安全通航做一点贡献——来,移除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吧!”
如果是冷兵器时代,对付这一类“河栅”的办法,一般是举火焚之,不过,现在可是热兵器时代了,哪里还用如此低效率的法子?
“蝮蛇号”的二副,指挥水兵,用极粗的缆绳,套住了最前面一排的两具“河栅”,然后,“蝮蛇号”转舵,缆绳绷直了,支撑“河栅”、夯入河底的木桩,便被轻轻松松的“拔”了出来。
所谓“河栅”,便成了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排”了。
舵手及轮机部门皆表示,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
河底沙土松软,“河栅”的“根基”,本就不见得多么结实,在大功率的蒸汽机面前,更加是不值一提了。
您以为接下来的三十二排“河栅”,“蝮蛇号”都要如法炮制吗?
嘿,哪儿有那么麻烦!
“拔桩”只是“试水”——试一试这些“河栅”,到底有多牢固?既有了谱儿,就再不必特意搭理它了——根本不必闪躲,放慢了船速,一路慢慢儿“碾压”过去,便ok了!
“河栅”和“蝮蛇号”一经接触,立即四分五裂,“梅林号”、“玛丽公主号”跟上,船队就这么一路“趟”了过去,一排又一排的“河栅”,在“吱吱格格”声中分崩离析,河面上到处漂浮着断裂的木板、木桩。
究其竟,这六十六具“河栅”,没能对船队造成任何实质性的阻碍,不过就是叫法国人放慢些脚步罢了。
不过,“河栅”只是一个开头,大大小小的骚扰和麻烦,陆续有来。
刚开始的时候,船队上的人,听到一些奇异的尖锐的破空声,不明所以,后来终于搞明白了——有人在岸上向船队放箭。
呃……向蒸汽兵舰射箭?
要不要这样搞笑?
河面宽阔,飞的最远的一支箭,也在距船队十几米的距离处跌入河中,而且,动能早已衰竭。
这样的“骚扰”,连“搔痒”都算不上,更加算不上什么“麻烦”,巴斯蒂安上校本来不想理会,可图尼森代表士兵们抗议,说不管能不能对船队造成实质性的危害,这样的攻击,都是对法兰西帝国**裸的挑衅,如不予以还击,帝国以及帝**人尊严何在?
放任不管,敌人必以为我等怯懦,其气焰必愈发嚣张,接下来,还不定整出什么幺蛾子呢!
再者说了,目下河面宽阔,尚无大碍,再往上游走,总有河面变狭的时候,到时候,即便弓箭,也未必不能威胁到船上人员的安全啊!
巴斯蒂安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于是下令,“酌情还击”。
当然,仅限于开枪,开炮是无论如何不必要的——拿舰炮去打弓箭,传出去,不叫人笑掉了大牙?
命令传达下去,很快便走了样,“酌情还击”变成了“自由射击”。
“玛丽公主号”上的兵,都是西贡过来的,还好一些;“蝮蛇号”和“梅林号”上的,却都是沱灢的兵,同中国人对峙的这些天,已经憋足了火气,这一趟出来,从上到下,本就都有“发泄”的意思,一得了“开火”的命令,还不大打特打?
可是,大打特打也得有大打特打的对象,不然,凭空放枪,可算不上什么“发泄”,放箭的小贼,一排枪过去,便无影无踪了,接下来,打什么好呢?
管他呢!岸上但有活物,便是射击的目标,人也好,牛也好,统统照打不误!
岸边距离船队甚远,中的不易,因此,一旦命中目标,便引起一片欢呼,到了后来,竟发展成了赌赛,而且,目标愈小,赌金愈高。
赌金最高的,就是体型最小的儿童了。
这一路,不晓得有多少无辜的越南男女,包括黄发稚童,就这样命丧于富浪沙鬼的枪口之下?
*
(三七中文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