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两个月,这两个月,东江生了很多事。备受人们关注的东江国际商城经过一系列运作,终于尘埃落定,万盛独占花魁,成了国际商城的主人。相关媒体使足了劲,为东江和万盛的这次联姻做足了报道。有报道称,这是极具战略意义的一次合作,它标志着,东江跟国际经济接轨的步伐正加快,东江经济的再次腾飞指日可待。
朱广泉也心想事成,终于拿到了翠烟区老街的开权。光华路市场搬迁这一天,市上四大班子的领导都来了,向健江看上去精神萎靡,两个月里他比谁都忙,也比谁都艰难。为了让光华路市场顺利搬迁,政府做了太多让步,不但一次性还清了原来欠朱广泉的钱,还将相关补偿给到了大额,就这,朱广泉还不满意。按他的话说,他这次是赔了老本了,那么好的黄金地段让给万盛,他自己却要重创业。向健江已经不乎他说什么了,两个月来,他听了太多的牢骚,也看到太多张私欲膨胀的脸,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他必须不打折扣地把程副省长交付的任务完成。直到这时候,向健江才明白,唯上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就是政府得不断地拿钱,满足那些本不该满足的**。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东江财政,经过两个月的折腾,快要见底了,向健江忧心忡忡。他想,是不是自己错了?
奇怪的是,苏晓敏自始至终保持着缄默。她像是心灰意冷,再也不跟向健江计较什么了,向健江说什么她都点头,要么就是:“按您说的办。”要么就是:“我举双手同意,就这么做。”苏晓敏的妥协让向健江一次次生出自责,内心里,他多么期待着苏晓敏能站出来,反对他,指责他,甚至跟他公开叫板。但是没有,苏晓敏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敢于坚持自己主张敢于把不同意见搬到桌面上的人了。
向健江好不失望,他承认,是自己策略上出了问题,大失误。坦率讲,国际商城这个项目,向健江是玩了心眼的,他知道开罪不起程副省长,也开罪不起省上其他领导,于是就放弃所有的原则,像模像样地走起他的唯上路线来。他原想,这个过程,苏晓敏一定会站出来,跟他据理相争。那就好了,他既可以利用苏晓敏的反对,大可能地维护东江方面的利益,又能巧妙把责任推到苏晓敏身上。啥都想好了,就是没想到苏晓敏会完全服从于他。
她怎么能完全服从于他呢?
不应该啊!
光华路市场的搬迁仪式苏晓敏也参加了,两个月里,苏晓敏憔悴了不少,那张原本光滑红润的脸,除了变得粗糙,还多了几道皱纹。这两个月,她几乎是日如年。间她回去过一趟,瞿书杨一再说要她坚持,他跟杨妮正想办法,但她等不来一点好消息。而坏消息天天有,陈志安不但骄横跋扈,把她和其他几位副市长不放眼里,而且有关光华路市场搬迁及几片居民区拆迁补偿,狮子大开口,提出的补偿标准比原来拟定的翻出一番,向健江居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意了。苏晓敏算了一笔账,单是这一笔损失,就高达五千万元。奇怪的是,省财政居然就按照东江方面提出的申请报告,一次性划拨了千万元。
千万元啊。
苏晓敏一想这个数字,心就紧,她跟瞿书杨说:“我好怕,我们大张旗鼓招一次商,合同能签几十个亿,真正到位的资金,怕连一个亿也没,但有人大笔一挥,千万就没了。”
“这千万将来是要记到你头上的。”瞿书杨说。
“岂止一个千万,照这么下去,怕是两个、三个千万也不止。”长着娃娃脸的杨妮也忧心忡忡说。
苏晓敏原来是嫉恨着杨妮的,但这一刻,她非但嫉恨不起来,相反,她眼巴巴地盼着杨妮,她把希望寄托杨妮舅舅郑副书记身上了。
遗憾的是,杨妮告诉她,她舅舅什么话也没说,杨妮如实地把生东江大地上的这件荒唐事告诉了舅舅,舅舅听得倒是认真,但听完就听完了,一句议论也不。后来杨妮还追问过,因为这是瞿书杨交付给她的任务,杨妮必须完成。没想,舅舅没好气地训了她一句:“你是学生,目前的任务是老老实实完成你的学业,政府的事,用得着你操心?!”
三个人面面相觑。
怎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就没人站出来制止呢?
等再次回到东江,苏晓敏就明白,她现唯一能做的,就是妥协。当一个人面对一股巨大的力量时,除了妥协,你别无选择。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反抗,但结局只有一个,你会被踢出局。
苏晓敏不想这么快就出局。
瞿书杨说过一句话,对她启很大。
“既然他们都装哑巴,你也性装哑巴,哑巴不是不出声音,而是还没到声的时候。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让你说话的!”
是的,她也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