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放低了生日宴的底线
“爷回来了,福晋。”
皇四子在养心殿待了几乎一天一夜的消息,皇城里现下无人不知。
内幕现在也只有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可能清楚一些。
但现下他们只能先顾着审理面前这颗极为难缠的圆脑袋,无暇顾及
剩下的人便只能凭空猜测,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更多的人,都打算在明日四阿哥的生辰宴上,探听一二。
今年这四阿哥夫妻俩也不知是拜了什么山头,隔三差五地就能在万岁爷面前露脸,赢得了不少赞赏。
想来想去,也就是因为娶了乌拉那拉氏。
看来步军统领费扬古那边,他们也该多去拜访拜访。
正好乌拉那拉·富禅的喜事将近,这杯喜酒他们当去喝上一喝。
为此,爱新觉罗氏又多收到了许多帖子和贺礼,连忙又多订了许多牛羊鸡鸭肉和各色菜,将宴会规模又扩大了些。
这些吕雉暂且都顾不上,她将四阿哥迎入暖阁。
只是换下了一身衣裳的功夫,心中所忧之事来不及问出口,甫一抬头,便见四阿哥已经侧在罗汉榻上的黑漆方桌上睡着了。
看来这一天一夜过得不易。
外头送来想要参与生日宴的帖子又多了不少,吕雉看了一眼某个暗匣,看来明日估计小良人都顾不上她这个还算精心准备的礼物了。
四阿哥是被渴醒的。
睁开眼,直奔桌上的茶壶猛猛灌了一口,才察觉腹下饿得厉害。
他在养心殿等候,不敢多用茶点和水,以免要跑净室麻烦。
吕雉睡得不安稳,一听见声响便睁开了眼,对着外头站立不安的森儿使了一个眼色。
丫鬟离开了。
吕雉走到角落拿起温着的水壶,为四阿哥倒了一杯温水:“这寒天里,怎好喝凉水?”
四阿哥坐了下来:“吵醒福晋了。”
也是,大半日回不了家,昨日回来又一声不响就睡了,福晋这次要还能坦然睡着,那已经不是心大,而是缺心眼了。
“爷受苦了。”
四阿哥摆了摆手,这算什么。
他非嫡非长,虽然先养在显赫的孝懿皇后膝下,没了养母,还有位列四妃之一的生母。
但这些在皇帝心中,作为庶子的他,并没有多少分量。
甚至他还是少数皇子中,文武不双全的一位。
汗阿玛从前没有对他青眼,这次他突然冒头,还是反清复明这般的大事,难免会引起一时的猜忌。
能这样轻松过关,已是万幸。
若非之前有乌拉那拉氏的牛痘抛砖引玉,四阿哥还真没有把握一下子将朱和尚这件事捅到皇帝面前。
他当然在赌。
赌汗阿玛对他的信任在逐渐加重。
幸好,刑部和鼎盛轩都还算给力,这一次没有将朱和尚放走。
“贼人落网,便是天大的好事。”四阿哥看向福晋,“不过明日还要辛苦福晋,这次要来参加我生辰宴的人,怕是不少。”
吕雉:“分内之事,爷言重了。就是我额涅说,大哥的婚事规模一下扩了不少,她这夜里都睡得不太踏实。”
不是爱新觉罗氏不安,嫡长子的婚事能办得如此盛大体面,做额涅的哪里会不高兴?
是家主乌拉那拉·费扬古不安。
乌拉那拉·费扬古,祖上和他本人都身负赫赫军功,他兼步军统领和内大臣两职,完全是靠他自己的本领拿下的。
费扬古为人,一向稳妥。
如今女儿成了皇家儿媳,两位儿子又入了皇帝的眼,当上了御前侍卫。
登高者最忌烈火烹油。
若是苗头不好,乌拉那拉氏嫡长子的这场婚礼,他们不介意不张扬处理。
四阿哥笑了:“想来,他们是眼红我娶了这样好的媳妇,恨不得福晋能多出几个姊妹,好让他们也娶回家中。”
森儿这时提回了食盒。
膳房得到了福晋的消息,有大厨守着,材料都是备好的,很快便用吊好的高汤下了两碗清面过来,一碗是鸡蛋做的卤,另一碗是臊子肉。
吕雉将筷子递给四阿哥,意思很明显。
吃吧,正好堵住嘴。
看了一眼时辰,再过两炷香,天也就亮了。
吕雉便起了身,洗漱打扮,让人去请妾室们一同用早膳。
四阿哥对着她点了点头,也先到前头书房,和几位幕僚浅浅碰了个头。
三位妾室一见昨儿个主子爷差点没能回来的劲,今日也是铆足了劲。
过来用早膳时候,乖巧听着福晋的吩咐。
事情接踵而来,吕雉知道今儿个生辰宴上是一定会有“惊喜”的。
不过像上回李氏那般殴打戏班旦角的闹剧,千万不能再上演。
而四阿哥这回主要防着再次喝醉成一团。
底线放得可谓是很低了。
很快,便有人陆续上门。
最没有眼力见的五福晋他塔喇氏一马当先,她一来先问:“四福晋,怎地没有一母同胞的亲妹妹,我家还有几位不错的子侄,若是能跟乌拉那拉家结个善缘,当是极好的。”
跟在身后的三福晋董鄂氏却道:“五福晋,你就不怕娶了四福晋的姐妹回去,你的子侄后院都容不下一个小小妾室,小心他们到时候跟你急。”
看来,李氏被送走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
五福晋被后院妾室刘佳氏压得差点出不了头,自然喜闻乐见四福晋处理小妾。
三福晋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站着说话不腰疼。
五福晋转过头:“三福晋这说的什么话。妾室也是人,寻常都会有个头疼脑热,需要静养,有什么稀奇的。轮到四福晋是个好心肠,还把人好好养着。换成旁的主母,指不定是个什么下场。”
董鄂氏没在他塔喇氏这里讨到好处,冷哼一声落了座。
吕雉不愿意搭理不对头妯娌之间的官司。
等大福晋过来之后,气氛就会好起来。
不过一个妾室的事情而已,在宫里赏罚下来之前,都暂时顾不上。
四阿哥站在大门前迎客。
众人都没想到的是,梁九功来得特别快。
算算脚程,怕是皇帝上朝之前便吩咐好了。
跟在梁九功身后的人,手里捧的只有一个红木匣子。
东西越小,那便代表分量越大。
若是赏下一车的布匹,一箱金银,看着有排面而已,落在皇家人眼里,并不实惠。
梁九功仍是温和笑着:“四阿哥,准备接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