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 > 第537章,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与产业链转移

    大汉历二十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匈奴人和沛国的比武在长安最大的足球场举行,此举吸引了三万余大汉的吃瓜群众观看,毕竟能近距离吃两大诸侯国之间瓜,对长安城的百姓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而徐凡本着不想让矛盾继续扩展的原则,允许双方的选手用穿戴上皮甲,用的武器也是没有开锋的铁剑,大致用后世击剑的规则,还安排了四个裁判在附近,专门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刘盈有些担忧道:“父亲,真就这样让长弟上场?长弟虽然力气惊人,但这位匈奴使者看样子也不是善类。”

    匈奴使者身高接近八尺,膀大腰圆,脸上还有一道长长的刀疤,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战士。

    刘邦道:“这里是长安城,匈奴人不敢乱来,而且匈奴人连你刘长都打不赢,就更加没有脸继续计较这事情。”

    而后刘邦自傲道:“你也要对你弟弟有信心,他天生力大,武艺超凡,这种天生的将种,为父也只在陛下和项羽身上看到过,区区匈奴使者不可能是你弟弟的对手。”

    匈奴使者看到刘长冷笑道:“乳臭未干,小子你现在投降,某还可以不打你。”

    刘长冷哼道:“我父亲在安息国教训了你们这些匈奴人,今日某就在长安城教训你们这些匈奴人。”

    匈奴使者大怒道:“找死。”

    匈奴使者冲向刘长打算狠狠的教训他一顿。但他惊愕的发现刘长的长剑比他还要快。

    “铛!”双方长剑对撞,匈奴使者被撞的连退好几步,握剑的手也被震的发麻。

    刘长鄙视道:“你的剑一点力气都没有,想来也是,匈奴国那种穷兄弟地方,你想要吃饱饭只怕有的艰难了,难怪你们匈奴国只知道入侵其他的国家。”

    匈奴使者再次冲杀上去。

    “铛,铛!”双方再次对砍两剑,但匈奴使者的长剑直接被砍断,刘长在匈奴使者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一只手抓住匈奴人的肩膀,一只手穿过匈奴人胯下,直接把匈奴人扛起来,而后连转三圈,在匈奴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直接把匈奴人丢下擂台。

    “彩!”全场观众都为刘长的胜利喝彩。

    刘长虽然没有让长安城百姓看到他有多精湛的剑术,而是而是看到他力大砖飞的力量,以绝对优势获取了胜利,尤其是他的年纪还没满十八岁,这就更加让长安城的百姓惊叹了。

    匈奴人在长安城可没有什么好的名声,当年大秦三十万大军驻守边疆就是为了防备匈奴人,大汉也和匈奴打了好几年的仗,虽然徐凡推动汉匈一家亲,但在长安城匈奴人依旧没有好名声,刘长算是为百万的长安百姓出口恶气了。

    一旁徐爱民惊讶道:“这个刘长倒是天生的猛将种子。”

    匈奴使者杀气凛然,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却没想到这么轻松被刘长击败了。

    张辟疆却可惜道:“火器出现之后,猛将的作用已经减低了大半了,以后的名将是可以灵活运用火器的人,不过太子却可以招揽这个刘长,他是未来卫尉的种子,可以保护太子的安全。”

    徐爱民点点头,当了大汉的太子,他自然也要组建自己的班底了。

    不过徐爱民看中四周热闹的场景道:“这种方式倒是解决诸侯纠纷的一个好方法,不用流血,也不用加大矛盾,以后各大诸侯如果有矛盾,就用这种方式比武,胜者得到民生,败者得到利益,也可以各自带一支军队到长安城来,进行一场演习较量。”

    匈奴使者溃败之后也没有脸继续叫嚣了,但刘邦依旧赔了100门火炮,500的燧发枪,而更让匈奴使者不知是悲是喜,大汉还给了他60万钱,说是比武当天的门票费,还说什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门票费就补偿给失败者之类的话。

    这算什么?拿钱来堵自己的嘴?

    但不得不说匈奴使者还就吃这一套,60万钱相当于匈奴使者好几年的收入,能让他全副武装100名亲卫队,有这些武器装备回去也能交差,虽然他丢了面子,但也得到了里子。

    沛侯府此时热闹非凡,刘邦几个儿子全部都庆祝。

    刘盈拍着刘长的肩膀道:“长弟,真是我刘家的千里驹,要不跟二哥去沛国,二哥让你做沛国将军,指挥沛国的军队。”

    刘长眼前一亮,他是军官学院的学生,还有一年才能毕业,但现在汉军已经正规化了,即便是从军官学院毕业的学生,一般也只能做队率,屯长,而且晋升也是极其困难,他三哥刘如意去了新大陆,属于可以优先提拔的地方。到现在也不过是军侯,想要晋升都尉都要十几年时间。而他要是去了沛国,可以做将军那就可以直接指挥千军万马了。

    但刘邦却说道:“你长弟还小,让他在大汉历练更好。”

    刘盈有的幽怨道:“父亲,孩儿也想要和弟弟们在一起。您带着弟弟们在长安城,弄的沛国都不像孩儿的家了。”

    刘邦看着一脸幽怨的刘盈无奈道:“沛国就那么点大,你这些弟弟想要有更好的前途,就在大汉是最好的选择,要是他们能立下功劳,说不定可以分封为诸侯。”

    这点刘邦看的很清楚,自己的儿子留在沛国,最多只能成为富家翁,他也不可能真推恩沛国。

    但大汉却还有南北殷洲需要开发,他这些儿子只要有成才的话有很大的可能性可以成为诸侯,即便不成才,留在大汉也好过沛国。

    刘邦对自己几个儿子都做了安排,刘肥在大汉为官,现在已经是千石官员,不过他这个儿子老实有余,性格却极为柔弱,能不能成为2000石的官员都要看运气。

    三子如意,在新大陆为军官已经有五年,现在为军侯,再过5年可以成为军司马,在新大陆积累的10年资历,可以让他优先提拔都尉,至于中郎将乃至于将军就要看运气了。

    四子刘恒现在已经是墨子学院的助教,要真学出来了,他老刘家说不定还能出一位学术的宗师,这也算是有光明的未来。

    至于接下来五子刘恢,六子刘友,八子刘建还在学府读书,也没有显露什么才干,刘邦打算分他们一部分股票,让他们在长安城做个富家翁,有老大照应着也不会出什么意外。倒是刘长让刘邦有点惊喜了,他居然还生出了一个猛将的种子。

    这个时候刘肥宽慰道:“盈弟,你也可以经常来长安城看望大家,现在通了铁路从沛国到长安城也不了几天时间。”

    刘盈只能失望的点点头,即使他在沛国也询问过自己的母亲,但吕雉也坚决不同意刘邦其他儿子来沛国。大汉已经推恩了好几个诸侯国,其中南越王赵佗,更是被朝廷强制退位,南越国被一分为六,南方最大的诸侯国就这样被朝廷分解。

    吕雉担心刘盈接回了自己的兄弟,朝廷也用这种方法对付沛国,沛国虽然是侯国,但也有三千里疆土,在辽东也是第一大国。

    这个时候沛侯府管家来报道:“侯爷,韩国二公子前来拜访。”

    刘邦道:“请人进来。”

    这个时候张辟疆看到刘邦行礼道:“张辟疆拜见老沛侯。”

    刘邦笑道:“当日听你的劝也不会有这么多麻烦。”

    张辟疆笑道:“老侯爷是性情中人,即便知道此事有麻烦照样会做,倒是晚辈多嘴了。”

    刘邦哈哈笑道:“还是你懂某。”

    张辟疆继续道:“某为太子招揽刘长公子为亲卫,负责保卫太子安全。”

    刘邦听到这话拉着刘长激动道:“某家小子就交给太子来管了。”大汉历二十九年,十一月七日。

    徐爱民正式成为了税监右令,开始走马上任。

    税监府令议事厅。

    徐爱民对着监令郦商道:“父亲让侄儿在伯父手下学习,还请监伯父不吝教诲。”

    郦商则有的头疼,太子在自己的府衙观政,这就是未来的皇帝在自己手下做事情,真是教的好也不行,教的差也不行,左右为难呐。

    郦商想了想道:“太子。”

    徐爱民道:“某现在是税监右令,不是太子,还请监令下达任务吧。”

    郦商想了想道:“我们税监关乎大汉的财政,承担税收任务很重,要研究税收政策、宣传税法、还有税务征收,税务稽查等相关工作,右令刚到我们税监官署,就先熟悉政务为主。”

    徐爱民道:“诺!”

    出了监令的办公室,一个小吏走到徐爱民身边道:“下官灌何拜见太子。”

    徐爱民皱着眉头道:“当差的时候称官职。”

    灌何马道:“诺!”

    大汉历二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长安城,兄弟纺织厂。

    徐爱民带着一群税吏上门监察税收情况,工厂的会稽拿出账本交给他们检查。

    大汉的税监不但在武装收税上学习希望国,而且在查账方面也学习希望国,为了减少人力成本,税监让各大工厂自己申报税,税监随机监察,要是发现税收不符的情况,会多收取10到50倍的处罚金,一般可以让一家工厂破产。

    加上税监一般重点监察那些大工厂,能很好的起到震慑作用,所以敢偷逃税的人非常少。

    现阶段税监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对于征税的效率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得到加强,税收出现的漏洞也会快速补上去。

    灌何对徐爱民介绍道:“令君,兄弟纺织厂现在已经是长安最大的纺织厂,专门纺织各色布匹的作工厂有五座,还有一家专门的成衣制造厂,有3000员工,年产值超过了5亿钱,每年缴纳的税超过了上亿钱,是长安城前十的大工厂,最重要的是这家工厂大部分都是女子,解决了大量女子就业问题,屡屡受到朝廷的表彰,是我长安的明星工厂。”

    徐爱民点头道:“本官更加熟悉这家工厂。”

    而就在这个时候厂长艾强走过来,看到徐爱民惊讶道:“太子?”

    徐爱民笑道:“艾强大哥,某现在是税吏。”

    当初徐凡经常视察兄弟纺织厂,甚至把这个工厂作为标杆想要在长安城扩张,多弄一些集体性质的作坊,而那个时候徐凡也经常带徐爱民过来,双方还非常熟悉。

    而后徐爱民感叹道:“艾强大哥,你真了不起,长安城的纺织厂差不多都要跑,你扛着那么高的最低俸禄居然还能把纺织厂开下去,这本事一般人可没有。”

    艾强只能苦笑道:“某也是艰难为生,总不能真让长安城的女子少了一个差事了。”

    这两年墨家也在反思,当初是不是把最低俸禄标准定的太高了,长安城现在纺织女工最低俸禄标准2300钱,但却已经没有人愿意以这个价格雇佣长安城的纺织女工了,当初长安城的纺织厂大大小小有几百家,纺织工厂需要三个工业区才能安置这些纺织作坊,长安每年生产的各种布匹超过了700万匹,还在向着千万匹的数字前进,整条纺织产业链上有几十万女工能靠着自己的手艺生活。

    但这一切都随着最低俸禄标准增加而结束,长安城的纺织厂纷纷逃离,去了关中其他地区,或者就直接离开了关中,现在长安城一年生产的布匹超不过百万匹,当初的纺织中心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徐爱民道:“这用父亲的话来说,这就是产业升级带来的必然阵痛,长安城的女工虽然收入低了,但大汉其他地区的女工收入却高了,算总体账,工匠获得的收益变得就更大了,社会的总财富在增加。”

    当然这样改革的阵痛还是让长安的纺织女工承受了,因为失去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大量的长安女工不得不重新回去相夫教子,而失去了经济来源女工的地位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下降了。

    好在这个时代大汉的工匠收入高,即便一个人做事,一个工匠也也能养活一家人,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

    同时也产业升级也带来了新岗位,长安的妇女相对来说受教育程度是最高的,她们开始积极的投入医疗行业,成为大夫和护士,投入教育行业,成为幼稚园教师,小学教师,同时长安城的纺织业虽然衰败了,但服装行业又开始兴起了,大量的成衣加工厂能赚取相对丰厚的利润,即便是相对高昂的俸禄,他们也承担得起。

    而长安城是是引领整个大汉服装潮流的地方,在徐凡的提示下,大汉几家服装厂每年都会联合起来,搞一个服装走秀,向整个长安城的百姓推销服饰。

    当然相对来说长安城还是保守一点,服装走秀大部分都是女工,男工日常穿搭的服装。

    洛阳城相对开放一些,加上洛阳又是周王室几百年来的都城,他们的时装走秀,更多的是宫廷装,贵族装,面向大汉的中高端人群。

    艾强道:“这段时间我们兄弟纺织厂也在产业升级,生产更高档的布匹,开服装厂,制造更适合工匠的服饰。”

    徐爱民竖起大拇指道:“艾强大哥厉害,小小的一家纺织厂被你做大做强,成为了大汉百强的工厂了。”

    但艾强却叹口气道:“纺织业的竞争压力太大了。我墨家本以为这种集体作坊的模式,能够在大汉快速展开,但在那些私人纺织作坊的竞争下,我墨家的大量的集体作坊已经倒闭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竞争激烈的服装纺织行业,任何一个错误的决断都有可能让一家工厂倒闭。”

    墨家已经发现在纺织行业这种充分竞争的行业,没有太大的技术壁垒,反而对营销和管理要求更高,

    这不是墨家专长的地方,即便是他们也很难竞争的过私人作坊,更重要的墨家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很容易独立出去。

    现在墨家基本上放弃了在纺织行业的发展了,而是集中扩张那些技术壁垒强的行业,这些更加适合墨家的发展。

    同时墨家的精英也大量在陈郡,九江郡,衡山郡集中和法家,农家完成三地的改革试点。但即便在这个充满理想的年代,墨家的精英也是极其有限的,他们去了江淮地区,在长安城的力量就弱下来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徐爱民却眼前一亮道:“艾强大哥,陈郡试点扩大之后效果如何?”

    艾强道:“成效极其显著,富强的陈郡且不谈,九江郡,衡山郡加入试点不但五年时间,当地百姓的收入翻一翻,郡府收入增加了三倍余,两地本是农业郡,但经过了几年的试点,两地已经加入到大汉的产业链当中,并且快速工业化,现在已经要建设钢铁厂,打算以机械制造为试点新方向。”

    徐爱民惊讶道:“试点效果如此好,朝廷为什么不全面推广。”

    他还记得自己差不多十年前见过的陈郡,那真可以说是法治森严,井然有序,可以说是他理想当中的大汉。

    艾强道:“人才不够,想要产业化,工业化需要的人才是非常多的,不是朝廷一说改革,工厂就会建起来产业就会兴盛起来,农业社会的模式是很难适应工业化的发展了,而我大汉却非常缺乏工业人才,所以大汉的产业发展了近三十年,能成为工业郡的也不过是了了十余个。”

    听到这话徐爱民有的失望了。

    (本章完)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http://m.feishuwx.net/qinmowochengweileweimianzhizi/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风流公务员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明公务员 新书 苟出一个盛唐 大灰狼 我愿如星君如月 捡到一本三国志 全面战争之三国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第715章 ,天竺的优势与视察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