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结果,三天后出。

    拖拉机当天就拉着学生们回来,停在晒场。

    不说八个学生的家长、学校的老师,大队社员们也都在关注。

    “考咋样儿啊?”

    “能不能考上啊?”

    “看你们心情都挺好,是不是稳了?”

    顾校长稳重,没有出成绩之前,不放话太早,“他们说考得还行,不过不排除谁马虎丢分,确切的结果还得等放榜。”

    “娃们这么努力,肯定能行。”

    大伙儿的文化储备还不够,不知道这叫“薪火相传”,他们只是乐呵呵地看着一群孩子,仿佛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未来,就从这一代开始。

    乡下人不是傻,也不全都轴,上上油,不太明白的道理,也能琢磨出味儿来。

    更何况,赵柯和赵新山三不五时就要给他们去锈上油。

    就说教育这个问题,往前了说,有赵柯这个现成的例子在,谁不知道读书好,前途比地里刨食儿更广阔。

    他们只是没钱,也看不见好的未来。

    赵柯和大队做了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让他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读书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读书的花费确实不低,砸锅卖铁咬牙供,大伙儿可能会犹豫、退缩,但现在有大队开路,不需要那么艰难。

    社员们估摸着自家孩子考中学的时间,盘算着要使劲儿干。

    王老大家的孩子多,都上学的话负担重,犯愁道:“赵主任,要不我们家先不盖砖房了,钱先可着娃娃们上学?”

    村儿里还有好几家是差不多的情况,孩子多,闻言,也都看向赵柯。

    “该挣挣该花花,要是用你们省盖砖房的钱,就是大队没本事。”赵柯笑容里丝毫没有负担,“大队这么多户,本来也不能一年盖完,谁家孩子多,都要上学,手头上一时比较紧,可以排到后期,晚一点儿没关系,都是这一两年的事儿,放心,大队肯定不会让你们吃土的。”

    大队的态度,就是赵村儿大队社员们的底气。

    谁也不想眼睁睁瞅着别家有砖房住,他们自个儿的娃娃住不上。

    众人放下乱七八糟的忧虑,嘻嘻哈哈:“都是老农民,吃的不就是土嘛。”

    赵柯笑道:“话糙理不糙。”

    白天干一天活儿,大伙儿都聚在村口乘凉唠嗑。

    赵柯没回村儿当妇女主任之前,不太爱在村口停留,寒暄完就赶紧撤。现在,她爱唠了,时不时就凑到人堆唠一阵儿。

    这也算是深入一线、了解村情、倾听民声。

    大队要考虑的事情比较宏观,有时候会忽视一些小问题,而小问题很有可能会在未来变成大问题,影响发展。

    因为大队干部和社员们的距离不远,社员们有一些切实的需求,会直接在闲谈中说出来,只要细心一些,就会发现一些问题。

    比如,赵村儿大队越来越多的学生升入公社上学,以后要在公社住宿,家长担忧他们吃不好住不好学习懈怠……

    这确实是个问题,前面走了九步十步,第十一步瘸腿,前面很有可能会白费力气。

    于是第二天,大队干部的日常早会上,赵柯就提了这个问题和她的建议。

    “在公社建赵村儿大队的宿舍?”

    赵柯点头,“公社中学的宿舍,条件不怎么好。”

    不止宿舍,教室也一样。

    不好到什么程度呢?

    房子是很多年前建造的,门窗不严实,一到冬天,外头零下二三十度,屋里零下七八度,经常有同学手指头冻成萝卜头,笔都拿不了。

    晚上睡觉,被窝里拔凉拔凉,更别说容易露在外面的耳朵和肩膀。

    公社本地的学生还好,家里暖和很多。

    赵柯都是拿个热水壶,灌一壶热水回来,晚上冻醒就起来换掉热水袋里的水。

    赵柯那时候跳级,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环境实在太艰苦了。

    以前赵村儿大队小学的教室也这样儿,不过乡下学校,比较灵活,冬天太冷,那就不上课了,还省柴火,大不了天暖和了再补回课程。

    “都是咱村儿的孩子,哪舍得他们吃那些苦啊。”

    而且,赵柯还在琢磨另外一个事儿,“咱们大队以后在公社的人越来越多,念书的孩子,酸菜厂的工人,农机站的驾驶员,我爹回来会在公社卫生所干一段儿时间,傅知青和林知青他们也得去农机站培训,这么多人,全指着公社安排住处,不现实,最主要的是,这对孩子们来说,多好的资源啊,不利用可惜。”

    哪怕是胡和志,赵柯其实心里头也觉得,他在酸菜厂有些浪费。

    到时候他们顺带辅导辅导孩子们学习,三年的中学,也可以跳级走,省了时间,又省了一笔学费。

    办公室暗,他们一人一个小板凳,围着个小方桌坐在房檐下。

    赵新山点着一根儿烟,思考。

    牛会计开口:“大队盖完学校,要建卫生所,咱们还欠着不少钱,手头紧。”

    赵柯算计:“砖咱们自个儿出,房子咱们自己盖,就是玻璃窗、柴油和吃食的钱……”

    牛会计愁眉苦脸,“工分儿也不少啊。”

    大队组织,出去建房子的社员和留在村里烧砖、照顾田地的社员,都得加班,照现在大队给的工分,年底分红,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牛会计忍不住吐槽她:“怪不得你妈总说你败家,你手指头缝就不能拢紧点儿吗,少露出去一些。”

    赵新山道:“赵柯也是为了孩子。”

    牛会计当然知道,但他管账,还管着个不富裕的账,该咔哧得咔哧,不能大手大脚。

    赵柯道:“我妈帮我攒了点儿稿费,可以借给大队,卫生所主要是缺药,咱们盖卫生所的钱,留出买药的,剩下的先用到紧缺的地方也行吧。”

    牛会计又掏出他的账本,“你都借大队不少钱了,总借不合适。”

    这个时候,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审核很严格,是很光荣的一件事儿,顶多给一些物品上的鼓励。

    《首都报纸》发行量大,每期发布之后,都有一笔还算可观的稿费寄过来,但说辞不是稿费,是报社方面对艰苦建设乡村的知识青年典范的鼓励,希望她能够做出更多的表率作用。

    而且现在的队委会成员,除了唐副队长,都没少借给大队钱,只是赵柯和赵新山借的更多。

    既然这样,也没什么好吝啬的。

    赵柯不在意,“又不是不还,怕我亏了,就按邮局利率给我算利息。”

    赵新山一根烟抽完,拍板:“那就盖吧,萍萍也要回来了,咱们明年再多养一些猪,紧也就紧这一年两年。”

    目前赵村儿大队的养猪技术还不够科学,也折过猪,好在他们都是分栏养的,养得也精心,没有造成特别大的损失。

    按照他们的估算,赵村儿大队明年秋收,今年那批猪全出栏,手头就会开始宽裕。

    “也不见得非要紧……”

    赵新山三人看向赵柯。

    “宿舍盖起来,对入住的学生们稍微收一点住宿的钱,大队可以直接扣他们家长的工分,吃饭也好说,谁家住谁家拿口粮,要是有邻居大队的学生也想过去住,不用咱们大队承担一半的住宿费,没准儿还能两相抵消。”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说,赵村儿大队小学收附近大队学生的好处了。

    涉及到孩子,排除从中获取利益的目的,就会单纯很多,既能照顾孩子们,又不赔钱,压力不大。

    赵柯一直秉持的观念是,为长远打算,必要的投入不可少,“公社发展起来之前,咱们先占一席之地,省得以后得跟人抢。”

    公社比他们赵村儿大队有位置优势,公社越繁荣各大队就越会向公社集中,赵村儿大队太偏远,其实各方面都有局限。

    就像小狗撒尿标记地盘,谁先撒谁占地儿,要是有人抢,打呗,反正赵村儿大队的实力,肯定不输。

    赵新山和牛会计对视,赵柯总是能说服他们。

    “你跟唐副队长安排吧,牛会计配合。”

    赵新山最上心的是赵村儿大队的庄稼和养殖,赵柯也说过,以赵村儿大队的地理条件,很长一段时间,农业和畜牧业都是发展的支柱。

    三个人一齐答应。

    赵柯看向整个早会都没有发言的唐副队长。

    老许副队长在职的时候,偶尔还会质疑大队的举措不合适,也会主动提出一些意见,或者包揽一些工作。

    唐国伟执行力强,主动性不强,换了村里的社员做副队长,有这样的特质没什么好挑剔的,但作为一个有文化的知青,大家天然地会拔高对他的期待,即便不像其他知青那么出彩,也该作出一些切实的、有建设性的工作。

    赵柯只是妇女主任,不好对他说什么,便提醒赵新山提醒一下唐国伟,他需要改变工作态度了。

    赵新山推给她:“我去找他,好像在批评他,队委会谁有你会动员?你去吧,没人对你有意见。”

    赵柯哭笑不得,也没推辞。

    在公社盖宿舍,得公社批地。

    今天还早,赵柯打算骑自行车去,在那之前,赵柯和唐副队长、牛会计对接一下工作。

    还有几天就开学,新老师这两天就会搬进知青点,提前适应赵村儿大队小学的风格并且参加入职前培训。

    新老师的考核结束,离得近的几个大队陆陆续续有人给孩子报名到赵村儿大队读书,不多,目前只有五个。

    离得近的,像李村儿大队和潘村儿大队的的三个学生,可以每天上下学,剩下的两个,在赵村儿大队有亲戚,会借宿在亲戚家。

    学校还在收拾,余家暂时没工夫给学校做木工,书桌只能先用旧的,不够就从各家借用,大不了放学再搬回去。

    砖窑还得继续产出,有空就得烧,而且为了省钱,盖房子要用的石灰也得他们自己烧,并且需要储存大量的黏土、砂石、木柴……

    下个月,白菜也成熟了,酸菜厂投入工作,陆陆续续会向各大队收白菜进厂,也得安排起来。

    大致聊完,众人各自忙活。

    赵新山去地里,牛会计在办公室里打算盘算账。

    &nbs

    p;   赵柯和唐国伟一起出门。

    “唐副队长,你和尹知青很久没回家了吧,今年冬天打算休假回去探亲吗?”

    唐国伟顿了顿,摇头,“她家里很少寄信过来,我家有些远,小婉还小,我们怕她出门生病。”

    那一时半会儿是不打算请假回去了……

    赵柯笑道:“等咱们大队条件更好,再回去也行,衣锦还乡嘛。”

    唐国伟笑起来,期待道:“希望有那一天。”

    “会有的。”赵柯肯定,随即进入主题,“唐副队长,工作上有没有什么困难?要是有的话,别客气,咱们都是为赵村儿大队服务,跟我们说一说,能帮的大家都会尽力帮你。”

    唐国伟一脸老实,“没什么太大的难处,我有很用心地干,不敢马虎。”

    赵柯眼露赞赏:“大队长先前还跟我说过,你工作很踏实,他很放心。”

    唐国伟露出欣喜的笑容,保证:“让大队长放心,我会继续好好干的。”

    “你和尹知青在咱们大队这些年,踏实肯干,大队长都看在眼里,肯定相信你,不过……”

    唐国伟的笑容微收。

    “你是知青,大队对你期望很高,大队长看你还没有完全发挥长处,进入到更好的工作状态,有些着急,他怕由他找你,让你以为他想批评你,就让我提醒一下。”

    唐国伟不知道他哪里没进入到状态,肉眼可见地紧张。

    赵柯拿刘兴学、庄兰他们几个知青举例。

    几个人现在都找到了方向。

    刘兴学和邓海信之前一心扑在赵村儿大队的建筑规划上,公社开垦荒地,他们两个就被请去负责水渠的规划,其他大队有了农用机的帮助,也都在开垦,两个人经常在外面“出差”。

    庄兰和苏丽梅主要负责的还是扫盲工作,为了能够更全面的扫盲,期间不间断地学习、补充,偶尔还要被赵柯支使干点儿杂活儿。

    她们俩还参了大队小学课程的编辑,规定的课程还在上,在这儿基础上悄悄加深难度和深度。

    “大队对知青们都很看好,像尹知青参与了接生员的培训,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外出替妇女接生,明年还能替猪接生,对咱们大队和你们的小家都很有帮助。”

    “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不一样,保持对学习的热情,积极地融入到大队中,倾听和思考大队和你自己的需求,别人都进步的时候,如果你原地踏步,也会落后。”

    “当然,大队最希望的是,每一个赵村儿人都由衷地对在赵村儿大队的生活愉悦和热爱。”

    唐国伟有所触动。

    赵柯点到为止,和他分别,回家骑上自行车,赶往公社。

    公社和赵村儿大队可以说,正处在蜜月期,赵村儿大队想以集体的名义,在公社批一块儿地建房子,不难。

    段书记问清楚他们的用处,就盖章批了地。

    赵柯来都来了,段书记干脆叫上吴主任,三人一起去街上检查,客人要来,主人当然要打扫干净家,做好接待工作。

    乡下卫生意识差,公社少有这么干净的时候,不止他们三个,公社内的社员们行走在干净的路上,步伐也很轻快。

    吴书记道:“看来得保持下去,有一个好的环境,也能带来好的心情。”

    段书记指指赵柯,“小赵他们大队今年种上了花,还跟我炫耀过,秋天给咱们分些种子,明年公社也种上。”

    吴书记笑,“现在是公社和各个大队都在向赵村儿大队学习,小赵同志带领的好。”

    赵柯不谦虚,“也是我们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进步,积极配合。”

    三个人走到学校前,段书记道:“小赵提醒了我,明年公社财政宽裕一些,要先给学校和卫生所拨款,为社员们服务是咱们工作的基础。”

    吴主任点头。

    公社不算大,很快就逛完,段书记和吴主任招待赵柯到公社的国营饭店去吃了一顿饭,没让她花钱,顺便跟饭店定好专家在公社期间的饭食。

    两天后,赵柯再次骑车来公社看榜。

    赵村儿大队的八个孩子,不出意外,全都考上了公社的中学。

    赵柯确定了开学的时间和需要做的准备,自行车蹬得飞起,超出平时两倍的速度,回大队报喜。

    几家人喜形于色,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也都高兴。

    赵村儿大队的学生都考上中学,说明他们大队的教育水平确实很好,那么他们的孩子,将来也能考上。

    而赵村儿大队八个学生全都考上中学的名声在外传开,两天时间,又有三个孩子来报名。

    这是好的开始。

    八月二十九日,赵柯开拖拉机拉着余岁、赵小草他们八个学生去公社办入学,办好后带他们返回赵村儿大队,等开学再送他们过来。

    下午,小客车准时抵达公社,停在路边。

    衣着简朴的乘客们接连下车,最后下来四大一小一行人,正是郑宋两家人。

    郑美珠脸色苍白,脚踏在地面的一瞬间,腿微微软了一下。

    宋明杰伸手想要扶她,郑母抢先,有意无意地隔开他,关心地问:“美珠,你还好吗?”

    宋明杰表情落寞了一瞬。

    小宋卓泪汪汪地贴在母亲腿边,担忧地仰头看她,哭唧唧:“妈妈……”

    他虽然小,却也知道家里发生了变故,所以才格外黏着母亲。

    郑美珠伸手抚摸着他的头,边安抚儿子的情绪,边对郑母摇头,“妈,我没事。”

    宋母满脸心疼地凑过来,“美珠啊,有啥不舒服,一定要跟妈说啊,别自个儿忍着。”

    郑美珠虚弱地靠在母亲身上,避而不理。

    郑母淡淡地问宋明杰:“离赵村儿大队还有多远?今天能到吗?”

    宋明杰立即道:“往村子走,路况很差,做牛车得几个小时,天都黑了,美珠怀着孕,不能颠簸,不如先休息一晚吧……”

    宋母附和:“是啊是啊,身体为重。”

    有一辆马车停在旁边儿,一个老汉儿接到人,正要走,听到母子俩的话,忽然插话:“同志,你们要去赵村儿大队啊?”

    郑母一听,客气地回应:“是,老乡,我们去赵村儿大队,好走吗?”

    老汉儿瞥一眼宋明杰,大声道:“当然好走!这位男同志以前是赵村儿大队的人吗?多久没联系老乡了?俺们公社重新修了砂石路,一点儿也不颠!”

    末了,他稀奇地打量宋明杰,“从俺们公社走出去的人,竟然不看报纸……”

    不看报纸有罪吗?

    宋明杰就是不想看,有问题吗?

    但妻子和岳母就在旁边,他只能作出苦笑。

    老汉儿转头热情地邀请他们:“我们大队跟赵村儿大队离得不远,我送你们呗。”

    郑母惊喜,但是又有些不放心,“美珠你……”

    宋母跟儿子对视一眼,再次劝道:“美珠,别逞强,休息一晚上吧,不差一天半宿。”

    郑美珠摇头,“只是有一点儿累,没有别的不适,可以走。”

    宋明杰则是对着她忧心忡忡,“美珠,那么晚到赵村儿大队也不好安置,我放不下你的身体……”

    老汉儿替赵村儿大队澄清:“孕妇不舒坦,住公社招待所休息休息也成,不过赵村儿大队体面,啥时候都没亏待过客人。”

    不舒服就不舒服,别赖赵村儿大队招待不热情。

    宋明杰听到“赵村儿大队体面”这一句,神情微微僵硬。

    他来之前,仔细想过。

    就算赵村儿大队有变化,他也可以推说是后来发生了变化,可他没想到还没到赵村儿大队,就先碰到个多事儿的老头。

    他不是赵村儿大队的人,硬说本地人护着本地人,牵强。

    而在宋明杰思考应对的时候,郑美珠已经拜托老汉儿送他们一程。

    郑母还感谢道:“我们给您路费……”

    老汉儿摆摆手,豪爽道:“给啥给,你们是客人,客人来了只管放开了造,别的啥都不用操心。”

    “老乡你可真热心。”

    老汉儿笑得爽朗,“应该的,我们双山公社的人都这么热情好客!”

    郑母对这位老乡很有好感,同时,就对宋明杰的说辞更怀疑,看都不看他,确定郑美珠身体没什么大碍,就扶着闺女牵着外孙坐上马车。

    宋明杰有苦说不出,以前公社的人看着他们这些外来知青,不是事不关己,就是好奇和畏缩,更多的是带着警惕和防备,反正不会凑近。

    现在怎么这么厚脸皮。

    “坐好了。”老汉儿叮嘱一声,甩鞭子赶马,边控制缰绳边道,“俺们以前见到生人也不敢搭话,尤其你们这种一看就是城里来的,现在不一样儿了,还有记者来采访呢!”

    马车缓缓移动,郑母和郑美珠才发现,整条街道完全不脏乱,甚至可以说是异常的干净。

    这跟她们印象中的农村相差极大。

    可转过念想想,他们对这里的印象,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宋明杰一家人。

    老汉儿注意到她们在打量周围,淳朴中带着骄傲,“干净吧?俺们公社要请专家来考察土地,是省城大学农学院的专家,据说赵同志联系了很久!”

    “赵同志你们知道吧,就是那个上了好多报纸的妇女主任。”

    郑母弯了弯嘴角,“知道,我们看过报纸,很厉害的同志。”

    来过的人不了解,没来过的人看过报纸,老汉儿瞅瞅他们,觉得奇怪。

    不过他没问,依然在吹赵柯:“赵同志当然厉害,她是俺们双山公社的骄傲!全国的名人呢!你们运气不好,赵村儿大队的拖拉机今天来公社了,前脚刚走,赵同志开得,坐拖拉机可比马车快多了。”

    郑母道:“那真是可惜,错过了……”

    老汉见她感兴趣,继续吹:“赵同志……”

    宋明杰试图转移话题,然而他每说一句,老汉儿都能再拐到对“双山公社骄傲”的吹捧上。

    宋明杰:“……”

    累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七十年代妇女主任:http://m.feishuwx.net/qishiniandaifunvzhuren/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唐俏儿沈惊觉 快穿九十九式 闪婚嫁给植物人老公后:我真香了! 五行双修 美漫:开局获得喜羊羊模板 禁区 搬空候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被弃养后,我靠玄学直播爆红了 纵她骄矜 大佬的冲喜傻妻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最新章节224 第 22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