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汉倭京都条约
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以及所有参会的大名、城主都心知肚明,这道圣旨绝非出自卑弥呼女王本意,而是汉朝水军大都督甘宁意志的体现。
上杉宪显在听完圣旨后有些失望,因为汉朝没有让他统管整个山崎国地界,而是又搞出了一个将军和他制衡,不过上杉宪显知道现在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一来是他军队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已无力对付所有的大名、地主和那个实力不错的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二来是上杉家族所得利益也可以接受,不仅获得了征夷大将军的名位,而且占有了本州一半的土地,只要假以时日,上杉家族必然可以发展壮大,最终统一倭岛,成为真正的倭岛之主。
对于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来说,汉朝的安排保障了她们俩在倭岛取得的所有利益,而且还把名古屋以南的地盘划给她们俩管理,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案,在她们俩看来是。
虽然名古屋以南还有不少拥兵自重的大名、城主,现在还只能从名义上管理他们,但只要有汉朝的支持,再习借鉴汉朝的治国治军理念,总会发展壮大,最终吃掉那些想要**的家伙。
对于其余的大名、城主来说,名正言顺的获得了自已占领的地盘,而且自已通过这场战争壮大了实力,虽然幕府从以前的一个变成了两个,但这两个新幕府的实力均较以前的幕府大为削弱,很长时间内都难以取得以前那个幕府那样绝对强势的支配地位,对这些实力较弱的大名、城主们来说,这是一件大大的大好事,至少生存空间比以前大了许多。
水军大都督甘宁的安排取得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倭岛的政治版图就这样暂时确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要确定汉倭之间占地交割的一些事宜,在攻伐山崎国的过程中,汉军占领了倭国两座岛屿,一座是南方的对马岛,一座则是北方的佐渡岛,并在京都附近的神户港驻扎了大量的海军战舰。
现在,甘宁就是要这些将军、大名、城主们承认将对马岛、佐渡岛的主权划归汉朝,并同意汉朝长期租用神户港,汉朝有权在神户港驻军,除此之外,开放大贩、鸟取、横滨、静罔、福岗等五个城市,作为汉朝与倭国的通商口岸。
对于甘宁的提议,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没有任何异议,汉军早就占领了对马岛,要是要不回来了,不如让给汉朝,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一心想要投靠汉朝,她们俩甚至从心理上把自已当成了汉人女子,而神户港正好位于三津谷叶子和林原惠辖区核心地带,有主人的军队扎驻在重要区域,在安全上更有保障,没有道理拒绝,至于在她们俩的辖区里大贩、鸟取、福岗等通商口岸,对于醉心商业利益的三津谷叶子来说更是求之不得。
上杉宪显也没有异议,他从来没有把佐渡岛看成是倭国的领土,那么个烂岛屿汉人想要就拿去吧,至于在他的辖区里开放横滨、静罔两个通商口岸,也没什么不对劲的,反正他正需要与汉朝做生意,有了通商的口岸,那就更加的方便了。
对于其他的大名、城主来说,汉朝所需要岛屿、通商口岸、租界统统不在他们的地盘上,对他们的利益构不成伤害,根本没有必要提出反对意见,反而巴不得让甘宁拿走,用来消弱三个所谓将军的实力。
就这样,对倭国具有丧权辱国之耻,对汉朝具有殖民掠夺意义的《汉倭京都条约》就这样签订了下来,卑弥呼女王、佐治国、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还有迫于倭岛三分之二势力的威压下,大和国的国主也一同作为倭国代表在条约上签了字,并且盖下了印章。
甘宁、廖立、李严三人则作为汉方委托代表签字,但条约还需由自家的主公左傲冉和汉朝皇帝共同签字盖章后才能正式生效,甘宁需要把条约全部带回汉朝,呈给自己的大哥左傲冉,之后再由自己的大哥呈给当今的圣上,小皇帝刘协!
条约签订完毕以后,甘宁代表汉朝邀请卑弥呼女王和大和国的国主,还有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三大将军和一众大名、城主等小国主在处当完当前要务后,到汉朝长安进行友好的国事访问,以增进两国之间的交流。
其实,甘宁之所以让他们访汉,并不是想让他们见识一下汉朝的实力,从而达到对他们的震慑,减少他们的反判之心,其主要原因还是左傲冉的锦囊作祟。
左傲冉的锦囊内写的计划是让甘宁假意进行两国访谈,从而扶持一方完整统一倭岛,之后再将挟持的这些将军、大名、城主等处决,等牢牢的掌控倭岛后,在进行倭岛大清洗计划,也就是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除了女人以及物资以外,什么都不留,要不是没有高科技武器,左傲冉就直接下令毁灭岛屿了!
随后,甘宁与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二人划定了神户港租界的范围,任命了神户租界的地方官员,在神户港租界留下了一批汉军,安排了政务等事务后就准备率军护送一众将军、大名、城主等离开倭国,前往大汉天朝了。
对于汉朝的国事访问邀请,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都不敢怠慢,毕竟他们现在都需要在汉朝的支持下才能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及时拉拢与汉朝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至于一众大名、城主等小国主,那都只是个摆设,只要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三家决定了行程,一众大名、城主等小国主就不得不跟着他们一起去。
待到上杉宪显、三津谷叶子、林原惠三家最终确定访汉行程时,已经是四个月以后的事情了,期间大和国的国主一直都没表态,此事引起了甘宁、廖立、李严等人的重视,不,不是重视,而是正中下怀!
宣战,一个合理得不能在合理的理由出现了,拒绝两国友好交流访问,这就等于是藐视大汉天朝,如此大的一顶帽子扣到了大和国主筒井顺昭的头上,如此一来,筒井顺昭只能乖乖的前来参与访汉之行!
然而,筒井顺昭在前来的途中突然遭到行刺,筒井顺昭身亡,随行的五百多家将紧随被杀,竟然无一人生还,巧合的事情发生,筒井顺昭被刺的地方正处于上杉宪显的越后,如此一来,很明显,就是上杉宪显为了讨好汉朝,实施了这次行刺,这样一来,导致其子筒井顺弘和筒井顺永为争夺大和国的国主之位分裂,各霸一方,均称大和国正统,但是人们却称筒井顺昭长子筒井顺弘所辖为大和国,筒井顺永为小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