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借兵
孙策与张鸣一席长谈后,拍案决定,以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马。袁术乃是孙坚生前的顶头上司,孙坚讨伐刘表也是奉袁术之命,所以当孙坚战死后,孙氏的余部也尽归袁术所有,有感于孙坚所做的贡献,袁术将孙策留在身边,而孙坚家小却都远在江东。
孙策拜见袁术,痛哭道:
“袁公救我全家!”
袁术扶起孙策道:
“伯符何故如此啊?有何困难,尽数告知我,我定当为你做主!”
孙策道:
“策常想父亲大仇未报,而父母兄弟皆在曲阿,危在旦夕,我却哎呀”
还没说完,又是泪流满面。袁术见了急忙宽慰。孙策擦干眼泪道:
“愿借袁公兵马数千,前去救母危!”
袁术面露难色道:
“这这还是容日后再议吧!伯符尚年轻,报仇大事,当从长计较啊!”
孙策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一件事物道:
“今有亡父传下的传国玉玺,愿以此为质,换袁公兵马!不知意下如何?”
袁术大喜道:
“伯符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好!我便借你雄兵三千!马五百匹!即日兵发江东!”
孙策看了看玉玺,也不做声。袁术见了又道:
“好!我再保你为折冲校尉,明日便交给你兵权,如何?”
孙策见目的已达到,也不再多说,便献上玉玺。袁术大喜,自去观摩那玉玺,晚上睡觉还得枕着睡,传国玉玺,就是这样的啊。
孙策借到兵马,回到住所,张鸣早在门口等候,远远的便问道:
“伯符兄!事办得如何了?”
孙策大笑着回答道:
“按啸承之言,袁术已答应将玉玺借给我了!”
张鸣大喜道:
“如此大事成矣!”
便与孙策进屋商议。二人相视大笑,孙策久居人下,受尽了窝囊气,今日得张鸣相辅,志在江东,如何能不欣喜若狂?而张鸣一心要助孙策一统天下,见孙策礼贤下士,又如何能不激动?却听到门外传来一句:
“你们高兴得太早啦!”
二人看去,竟是陆逊。孙策丝毫不以陆逊年纪小而轻视他,对张鸣笑了笑,道:
“不知你有何高见?”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今虽得雄兵,怎奈无大将,如何横扫天下?”
孙策面露难色,对陆逊道:
“言之有理!”
于是叫陆逊一起坐下。这三个人,都还是孩子而已,孙策稍长,也才十七岁半,陆逊则只有十岁多点,却在命运的安排下,走到了一起,商量的可不是什么游戏好玩,而是如何与诸侯争夺天下了!
张鸣微笑道:
“这有何难?猛将求明主,如明主思猛将一样,现有猛将三员,即刻便到!”
话刚落音,门外报道:
“黄盖,程普,韩当将军门外求见。”
孙策大喜,忙亲自将三人迎进来,正准备像三人介绍张鸣二人,却见三将同声向张鸣孙策行礼道:
“少将军!张先生!”
原来张鸣早已想到,在孙策向袁术借兵去的时候,亲自上门拜见三位将军,告知孙策起兵之事。三名老将军当年跟随孙破虏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自从孙坚死后,屈身于袁术帐下,久不见用,心中郁闷,只待大公子成人后便要回归旧主。此时张鸣来告知起事之事,怎么能不欣喜,收拾好行囊,便上孙策门前拜访,张鸣还没来得及对孙策说呢。
孙策暗暗佩服张鸣料事如神,考虑周到,对三位将军说:
“三位老将军,先父在日,承蒙诸公辅佐,才能威震江东,今策已成人,当遂先父遗愿,扫平江东!愿三位老将军教我!”
黄盖等人见大公子有如此气魄,如何能不高兴,三人齐齐拜倒,大声道:
“我等愿效犬马之劳!”
张鸣与孙策都是大喜,五人相视大笑,此时却又冒出那个小鬼头,虎头虎脑的打岔道:
“你们可别高兴得太早,要成大事,尚差一人。”
张鸣和孙策知道陆逊常出惊人之语,竖起耳朵准备“受教”,三位老将军可不知道,喝骂陆逊出去,孙策忙阻拦道:
“三位将军不可,此子虽幼,说的却甚有道理,且听他说来。”
陆逊哼了一声,徐徐道来:
“可记得周公瑾?有了他,大事必成矣。”
孙策拍案而起:
“对啊!我怎么把他忘了!?”
张鸣笑了一笑,对孙策道:
“明日我们出兵时,公瑾自会在路上迎接。”
孙策出席对众人长作一揖,正颜道:
“策若成大事,诸公定尽皆封侯做王!”
众人告谢,自去准备明日出行之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