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迈步踏进贴有左右门神的正门,廖万石堂红木金漆的高匾两侧,是一副门楣题辞:世彩堂高喜见五峰拱秀,武威鼎盛欣瞻双鲤飞腾。
再绕过照壁,来到天井,踏过青石板,进入前厅。
前厅摆着几张桌椅,墙上挂着有[进士],[文魁],[亚魁],[文学士]等字样的匾额。每一块匾额都代表门第中出现的一位进士及第,大大小小几十张匾额,足以见得廖氏祖泽延绵,家族兴旺。
大多数匾额都已掉漆,许多被虫蛀出孔洞,有些还有掩埋过,火烧过的痕迹。唯独有一块红底金漆的招牌崭新明亮,上面[文学士]三个字引人注目。
那是上水廖氏第19世孙廖庆奇在1961年获港岛大学文学士学位时,时任族长特地为他所立之牌匾,以示光宗耀祖。
如今,廖庆奇是港岛太空馆馆主,天文学会创始人,知名的天文学研究者,在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誉。
正常廖氏弟子的红白喜事,考学高升,会在前厅和门口的空地处摆酒庆祝。士族筹钱修建宗祠是有实际用途的,古时族学私塾也会修在祠堂。
而当要迎接贵客,有重要宴请的时候,便会把地点安排中厅。过前厅时有一座画有飞鸾,大鹏的档中,档中那扇紧闭的木门便是[中门]。
开中门迎客是中华传统的最高礼仪,只有族中举办打醮,或者有人高中状元,当地行政长官前来参加时才会打开。
尹照棠看中门上厚厚的那一层灰,估计至少十几年没有打开过,便与兄弟们很自然的绕过中门。
他两世合计参观过不少祠堂,有内地,有海外,也有港岛的,但仔细一想,确实还从没有走过中门。还是混的不够好啊,男子汉,大丈夫,有机会得走一回中门。
而蒋豪,蛋挞等人没少在乡下祠堂里喝酒,但却连档中的门可以打开都不知道。
穿过前厅,来到中厅。
肥猫一袭低调的灰色长衫,龙头棍靠着桌角,正坐在张太师椅上怡然自得的正在品茶。
“想一步登天做大水喉的人来了,琛哥,好好指教一下后生仔,让年轻人晓得天高地厚。”
主位上一位褐色唐装,两鬓斑白,神采奕奕的老者提着壶热水,冲泡好茶叶,拿碗盖轻轻沏着。
“阿猫,不要小觑年轻人,没有年轻人,边个给你养老啊!现在的世界早已是年轻人说的算,我们一干老头子们,有能力帮上一把都可以说是福气,谁敢指教呀。”廖闰琛五十几岁,长相周正,不展颜欢笑便蹙着眉头,身上很有威严,刻意笑的时候都给人一种距离感。
并没有肥猫平时笑容满面,跟弥勒佛一般的亲善。
但两人正好都是一个年纪的人,以前显然有着交情,聊天很有话题。
肥猫饮了口茶,感叹道:“是啦,人老了不安分,迟早给人埋了。”
“你这个扑街,手下双花红棍这么威,边个敢埋你啊!”廖闰琛笑着打趣,已然是听过神仙棠的名号。
光仔压了压手,让牛强,蒋豪一班兄弟停在天井处,再同尹照棠,廖志鸿并肩进入中堂。
民间宗祠修建三进的院子已经是顶格规模,安排在中厅聊天更备显尊重。
只因第三进的内厅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只有清明,年关才会打开,外姓更是不能入内。
不过,现在不像古时那般重视,只要有跟主人打过招呼,到内厅逛一逛也无人计较,有的主人喜欢把宗祠当作名胜古迹,请客人游览古迹,全当炫耀门楣传承。
但四九仔显然是没资格上厅堂的,只能乖乖在石板上站好,鞠躬喊道:“顶爷!!!” “阿公。”
“廖伯。”
尹照棠跟肥猫打了个声招呼,再自来熟的向廖闰琛问好,在廖志鸿的安排下坐在阿公右手边。
廖闰琛露出笑容,审视着他,似乎很是满意,点头夸赞道:“年轻人好有精气神,不错,听说你要在上水围盖一座波鞋工厂搵水?”
廖志鸿在茶盘上端了两杯热茶,一杯放在尹照棠手边,一杯递给光仔。
尹照棠饮了口茶簌簌嘴,礼貌地道:“是啊,廖伯,往后多关照。”
“真是一点都不藏着掖着,行啊,要我来关照,有什么好处给我?”廖闰琛握着手仗,理所当然的问道。
尹照棠觍着脸道:“那当然是好处多多,首先呢,就会给上水乡创造就业,廖伯是乡议局第一副主席,肯定会关心乡民就业。”
“其次,逢年过节给乡民发鞋穿,员工福利嘛。最后,廖伯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帮忙分销波鞋啊,大家一起捞。”
廖闰琛点了点头,转头开起玩笑:“阿猫,你的小兄弟到底是大方,还是抠门,讲了半天,没给我一个子就要我罩他,挑!”
“还忽悠我去卖鞋,给他打工啊!”
肥猫抿着嘴,笑容满面:“不是吧,琛哥,小孩子的钱也要收?小心年底我带着整间社团来上水乡讨红包,保准叫你倒赔三倍。”
廖闰琛面色无奈,苦笑着道:“好,不收钱,给你打白工好了。阿棠,你说说看,波鞋厂打算怎么做?”
尹照棠心中有数,廖闰琛的考校是摆明车马,单刀直入,能拿多少分,便决定廖氏给多少支持。
宗祠里墙上高悬的匾额,每一进门两侧的对联,无一例外都在提醒着他,传统宗祠从不吝啬给人才支持,不管是族内还是族外,广结人脉,网罗人才,近乎是每一个宗族本能在做的事。
与之对应,便是宗祠从来不养废人,更不会给外族的庸才提供支援。坐在中堂里的客人,有才者是嘉宾,无才者是乞丐!
尹照棠实地参观过工厂,有的放矢的说道:“工厂是公司在四大手上盘下来的,车间已经搭好,织机,逢机,裁机加起来五十几台,生产设备齐全。”
“货仓囤着价值一百七十万的物料,包括橡胶鞋底,棉布,棉麻和纱布,现在缺的一是工人,二是管理,三是销路。”
“最重要的肯定是销路咯,有销路自然可以增产,所以,我打算用贴牌货来打市场,用最低的价格,卖最好的品牌。”
在旁倒茶的廖志鸿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出声惊道:“尹生,你一开始就打算卖盗版货啊!”
港岛在八十年代一直是盗版泛滥的市场,各种盗版光碟,盗版皮包,手袋层出不穷,有人需要,便有人供货。
不少江湖人的生意经里,都有搞盗版这一条。只是盗版还没轮到波鞋,现在一提出来,在座的人马上知道该怎么玩。
光仔旁惊诧的看向尹照棠,昨天在坨地他可没这样讲!
廖闰琛更是见多识广,才思敏捷,马上琢磨出味来,品着茶道:“神仙棠是吧?有点意思,要我怎么帮你,你会更开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