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 > 书籍1339182最新章节 > 第十一章:黄义明力克重庆城

    第十一章:黄义明力克重庆城

    刘惠恕

    且说黄义明带士将赴彭祖洞练功一月,收获满满,不仅传授给了十将上乘武功,而且通过参拜彭祖墓,得览《大清四川五道十二府八州十一散州七厅百一十二县图》,对于蜀地山川地理形势洞悉于胸,这对于他后来一统蜀地,带来莫大好处。

    而当天黄义明率众将下彭祖山后,已是日暮,在附近江口镇一客栈住了一晚,于次日返乐山城。黄文明敦促十将返军后,必须抓紧时间训练士兵,等待出征。自己则与诸葛邦格、迟浩云、韩百知、叶子善、吴免冠五位副邦长协商日后行动。众人的一致意见,是先取重庆,控制由巫山入蜀的川江口水道,再利用长江水道,赴中原买战马。

    重庆属当时清初川东道的府城所在,距乐山约六百里路。因嘉陵江水在重庆汇入长江,嘉陵江古称“渝水”,因此重庆古称“渝州”,时至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宋光宗赵惇升恭州为重庆府,自此始有“重庆”之名。由乐山出发要取重庆,走陆路山川十分险阻,只能走水路,因为乐山旁岷江,由岷江乘船过宜宾,即入长江,顺长江过泸州,即可直抵重庆的朝天门码头。由于自乐山下重庆,走得是顺水,水流甚急,三日即可达。

    邦主会议既已决定急取重庆,而当时乐山城战船不足,黄义明便命令工匠加紧打造。此后月余,由于造船速度甚快,另加从民间购船,已集得战船千艘。黄义明便选择吉日,率一军、二军与四军(女军)一万五千军队出战,留下三军与五军(女军),协助几位副邦长守卫乐山邦。由于黄义明所率三军是初次征战,他怕几位统兵将领年轻无征战经验,便带上副邦长叶子善与正在督修凌云古寺与乐山大佛的杨复盆同行。叫二人同行的原因是:叶子善有征战经验,杨复盆有一定的武功基础,而其指挥重修凌云古寺与乐山大佛的职责,可由副邦长吴免冠代劳。

    且说黄义明率一万五千大军浩浩荡荡地登上千艘战舰,不数日便沿岷江长江水路抵达重庆朝天门码头。举目但见,在码头前高大的城门之上,题有“古渝雄关”四个大字,周边的城墙十分高大,但显然是年久失修,显得残破不堪,凡体格速壮者,搭着残破不堪的顺城砖,便可轻易进入城内。而朝天门是当时重庆城的十七座古城门之一,之所以称“朝天门”,则与古重庆城的地理位置有关。

    朝天门位于重庆渝中半岛的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尖角端,门左侧是嘉陵江水注入长江的支流,其右侧则为长江主干道,朝天门是连接两江的枢纽,也是重庆最大的水路客运码头。古重庆城,是前临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尖角端,背靠群山而建。据传,朝天门是东周赧王五十九年(前314年)秦将张仪灭亡巴国后始建。时至明初重庆指挥使戴鼎扩建重庆旧城时,按九宫八卦之数造城门17座,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即重修后的朝天门。门上原书四个大字:“古渝雄关”,尚是宋代的题字。而之所以有“朝天门”之称,是因为此地历来是地方官迎接皇帝圣旨的地方。特别是南宋王朝(1127——1279年)自偏安临安(即今杭州)后,时有钦差自长江来城门宣读圣旨,而重庆府衙的地方官必须在比迎接朝廷钦差的到来,并听读圣旨,因此久而久之,此门便被叫成了“朝天门”。

    且说黄义明带领万名大军自朝天门码头前空地登陆后,对重庆城头守城士兵高喊到:乐山邦成立日久,今特来通告此讯,烦请贵城主城头通话。此时城头上立有一一袭红衣的绝美女子在城头答话道:尔等乐山邦成立关我重庆城何事?为何前来犯界?

    黄义明答话道:城主此言差矣!自古以来,蜀地为一,有德者居之。自八大王张献忠入川屠蜀,复有清兵入川之役,重苦四川百姓。今乐山邦成立,复古痒序,行大同之道,教民种稻植桑,民生富裕。今吾军兵临城下,实为控制长江通道,以便赴中原买马,求一统蜀地,布德音于民。尚望城主成全,共攘一统蜀地大业。

    红衣女子在城头叫道:教我重庆府归附乐山邦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必须胜得我董琼英手中双刀。言毕,点一千兵马出城叫战。黄义明细观董琼英列阵,但见阵前排列的是三五百年轻女子,女兵阵列之后,则是千余名男兵。

    原来此董琼英为明清代际时一个大大有名的女杰。其夫名曾英(1621—1647),字彦侯,福建莆田人,本是南明名将,留美髯,每战必冲锋在前,所向披靡,号“曾公子”,敌手惊以为神。崇祯十七年(1644)春,张献忠从湖广入四川,曾英请求四川巡抚陈士奇让其率千人抵抗。陈士奇未同意,而以全川的兵力交羌汉总兵赵光远。赵光远被张献忠大败,远走汉中(今属陕西)。曾英恸哭请兵,陈士奇仍未同意,但不得已,授曾英守备职,让其自筹兵丁,抗击张献忠。曾英本是当地富户,遂散尽家财,招兵数千,买牛酒宴之,教习战法,于瞿塘峡口、巫山两度设伏,大败张献忠军。后因兵少,退守忠州(今重庆忠县)。至清兵入川,张献忠败死西充城东南凤凰山,时在顺治三年(1646年,明隆武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曾英已聚兵十万,威震川东,坐守重庆府城,颇有“四川王”气象。

    而张献忠败死,其军残部仅余数千人,由其四位养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分别率领,由顺庆(今南充市)南下,当年十二月,军抵长江北岸,与重庆隔江相望。南明总兵曾英(1621—1647年)率重兵十万阻击。时大西军已断粮十余日、杀马为食,渡江乏船,只有拼死一战,方能突破长江天险。大西军原无胜算,却不料曾英年轻气盛,轻敌不设防,又不习水战。而大西军将领刘文秀(?-1658年)生于水边,长于水战,履江如平地。他乘夜暮率五勇士泅渡长江,在朝天门码头上岸,抢得大船一艘,返载百名勇士,又夺得曾英水军停靠在朝天门码头的战舰数十艘,满载大西军将士进攻曾英水军,曾英水军大乱。曾英自驾巨舟数十,欲围歼大西军主帅孙可望于江心,却被刘文秀一箭射中,落水而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遂率大西军将士,乘势冲入曾英兵营纵火,南明军大乱,十万大军(一说二十万大军)顷刻瓦解。

    曾英死,苦得是其妻董琼英。董琼英,蛮族富家女,貌美娴熟武事,自为一军,有蛮族女婢数百,尤善战,登山如猿揉,曾英屡战,董琼英皆率众从之,直至收复重庆。曾英死,董琼英率众走巫山、夔州,继续抗清。清兵出川入湖广,败南明军,时重庆府荒芜无人烟,董琼英又率蛮族女兵复占重庆城,招挠流亡,修城以治。此是董琼英出生大略。只是董氏虽属女中英杰,但毕竟出生蛮夷,不解治国安民之道。其虽占有重庆府城,善待手下女兵,但不善治民,城中数万口居民,皆带菜色。有时军中粮食不足,便学原八大王张献忠所为,带领手下兵众四野掠夺民粮以养军。因此董琼英虽自号城主,但在重庆城及四野民众中心目中,视其行为与山贼无异。

    大西军与曾英朝天门之战,黄义明尚在李定国军中学艺,熟知此事,只是不认得董琼英其人。听董琼英自报名号后,倒是颇生敬意,在阵前拱手为礼道:在下黄义明,旧时在李晋王军中为将,素闻曾英总兵遗孀董夫人英武无比,屡败清军。今睹尊颜,果如所传。但蜀地自古为一,城主占山为王,效山贼所为,掠民粮养军,终非久远之计。今乐山城邦已立,以夫子大同理想号召民众,四野归心。城主何不以重庆府与乐山邦合一,共攘蜀地一统大业?

    董琼英见黄义明年少,心生歧视,答道:我还是刚才那句话,教我重庆府归附乐山邦不是不可以,但你必须胜得我董琼英手中双刀。言毕,拍马直前,向黄义挑战。

    计子善见来将是女子,心甚轻之,在旁边叫道:元帅不必亲自接战,让末将先来会会此女子。言毕,便手挥双刀,出阵应战。计子善贯使的兵器是双刀,而董琼英使用的兵器也是双刀,顿时见两人混作一团,马蹄丁对而地转,四把刀上下纷飞,上遮下掩,左砍右劈,好不热闹。两边士兵一齐叫好。但是当双方战至十余回合后,叶子善的刀法渐乱。原来董琼英使用的是一对苗刀,锋快且长,自幼得苗人中名师传授,使得乘心得手。计子善使用的是一对短刀,刃厚且重。两人交战一久,叶子善顿感吃力,只辨得招架遮掩。

    此时黄义明阵中杨复盆见计子善不敌,便手持一木棍,拍马上前,对着董琼英身子上下乱戳。杨复盆此举表面上看毫无章法,实侧处处朝董琼英身上的大穴戳去。董琼英识得杨复盆的这一棍法是点穴术,非同小可。在计子善与杨复盆两人的夹击下,董琼英顿时手忙脚乱,回马便跑。见董琼英逃跑,计子善与杨复盆策马直追。董琼英回头瞧见二将追得较近,将右手长刀放入左手,从马兜中掏出一把金镖,回身扬去,分作四支,其中两支分取叶子善的头部与胸部,另两支分取杨复盆的头部与胸部。二将见飞镖来袭,立即伏鞍矮身躲过。不意董琼英手心中还夹有一镖后发,正中杨复盆大腿,杨复盆顿感混身剧疼,回马便走。原来回身一手五镖,是董琼英成名的绝技之一。

    计子善见杨复盆中镖受伤,大吃一惊,只得护送杨复盆退归本阵。董琼英见二将败走,返马来追,黄义明见状,拍马冲出阵外,迎还二将。董琼英见乐山邦军带兵三将中,数黄义明年轻,却被尊为元帅,心中不服,手挥双刀,直取黄义明头部。黄义明但以空拳所发拳风迎之,荡开董琼英的双刀,并顺势还了一拳猴子追月,拳风直击董琼英头部。董琼英见状急退,以一招十字刀,架住了黄义明来袭拳风。黄义明又出一招鹞子翻身,以拳风直取董琼英右臂,董琼英见状回了一招隔空挡物,欲锁住黄义明的来拳。黄义明见状,退了一步避开,又实施一招老鹰捕食,用拳直击董琼英左臂,董琼英急退躲过。双方如此一连十个回合,黄文明不断以岳家拳中十种击技之法,幻化出龙形、虎形、猴形、马形、鸡形、燕形、鹞形、蛇形、熊形、鹰形等各种动作,击打董琼英。转眼十招已过,董琼英手忙脚乱,自知不敌,回身便走。黄义明策马急追,董琼英又是故技重施,于马兜中取物,回手五支飞镖直取黄义明头、双手、双腿五处大穴位。黄义明心中早有准备,但伸出左手,用五指指缝隙夹住了四支来镖,又用手心夹住了第五支来镖。董琼英见状大惊,拍马便跑。黄义明恨她用暗器伤人,飞手一扬,将五支飞镖齐向董琼英身后甩去,董琼英伏鞍急躲,五支飞镖齐中董琼英背部,但全被弹开。原来董琼英身装黄金软甲,具有刀枪不入之功能。

    黄义明见董琼英逃走,命令部下擂鼓追击。而初次随黄义明出征的三军六将:第一军主将俞伯海,副将任克直;第二军主将袁家依,副将柳树勋;第四军(女军)主将史洁梅,副将唐碧瑛,各率本部军马奋勇追击。由于董琼英逃跑太急,守城士兵尚来不及收起吊桥、关上城门,黄义明军中将士部分,便随着董琼英的逃兵冲入城内,也有的将士嫌从城门进城太慢,便沿着重庆城残破的城墙直攀入城内,斩杀守城的士兵。

    而当黄义明率军进入城内后,令他吃惊的是:守城士兵竟无人抵抗,纷纷扔下武器,坐地等待投降,而城内百姓则纷纷夹道列队,等待黄义明的军队入城。原来此董琼英虽然骁勇善战,但不会治理城市,亦不会发展生产、安抚城中百姓。因此城中虽聚有数万人家,人人面带菜色。董琼英则只会以强暴横行,掠夺四野,勉强维持她手下的五百女兵及千余男兵的生存。如此山贼做法,又岂能守得住重庆府城?因此董琼英与黄义明一战稍挫,只能弃城而逃。而重庆城内百姓早已闻得乐山邦教民植稻养桑,地埠民丰,又岂不欢迎黄义明大军的早日到来?

    黄义明带大军入城之后,即令张榜安民,安葬此战中双方阵亡士兵,救治伤者。对于已降的重庆城守军,黄义明指派一军副将任克直为城尉,暂时统领。但令黄义明感到意外的是,董琼英本人及其统领的五百蛮女亲兵,一个都没找到,而这股武装力量不除,重庆城终难安定。因此黄义明张榜列赏,要求重庆城居民提供董琼英下落,随后入兵营探望中箭受伤的杨复盆。

    2023年9月3日校审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书籍1339182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书籍1339182:http://m.feishuwx.net/shuji1339182/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师兄说得对 大夏文圣 诛仙:从西游开始 翻身仙路 谪仙曲 仙剑侠录 问仙 踏仙屠魔 无忧江湖 长生觅
书籍1339182最新章节第三十四章:李嗣昌入川,黄义明出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