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 > 书籍1339182最新章节 > 第十八章:黄义明一打石宝寨

    第十八章:黄义明一打石宝寨

    刘惠恕

    且说黄义明自派罗秀兰、俞伯海赴中原采购马匹之后,一直在等待回音。一日黄文明正在军帐与计子善、杨复盆与董琼英夫妇议事,协商如何尽快安定重庆民生,军帐外忽报罗秀兰、俞伯海夫妻已带随从百人及一百马战马回归,听罢大喜,急叫入帐议事。

    听罢罗秀兰、俞伯海二人秉报,黄义明一喜一怒。喜的是因西安茶马客栈设立,已开通前往中原贩马的通道以及生财之路,不必再追加投资,中原战马以及通过茶马客栈贸易得银会源源不绝入川,黄义明一统蜀地、带领川民共创大同伟业的设想当可实现。怒的是武陵王谭宏不知好歹,拦路抢劫。乐山邦并不差这三千两银子,但此钉子不可不拔,否则的话尚有两千匹战马得从水面陆续入蜀,总不致于匹匹战马均交赎金。于是询问众人当以何计对付谭宏?

    计子善道:谭宏乃盗贼出身,追随李闯从事饷马生意日久,今李闯虽败,却不知悔改,不可理喻,只能以武力剪除。董琼英道:我在重庆营生,过去干的也是这一行的生意,久闻谭宏之名,知其乃一勇之天,不足为虑,智取即可。

    众人协商结果是:必须以武力除去谭宏,控制石宝寨水路,而要做到这一点,先须派人探听石宝寨的虚实。黄义明于是叫来帐下从征诸将协商。此次随黄义明出征重庆的三军六将分别为:第一军主将俞伯海,副将任克直;第二军主将袁家依,副将柳树勋;第四军(女军)主将史洁梅,副将唐碧瑛。时第一军主将俞伯海随其妻罗秀兰赴中原贩马返四川时,在石宝寨已露过脸,不可再用。第四军主将史洁梅、副将唐碧瑛是女子,出行不便。于是便命令第二军主将袁家依与副将柳树勋,化装成重庆挑夫,前往赴忠县江岸探访石宝寨军情。

    接黄义明指令后,袁家依与柳树勋二将带上十余精壮士兵,先坐船一日至忠县下船,然后均打份成挑夫模样,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粗黄麻绳,脚着破旧的草鞋,在白日强光的照射下,沿着长江西北岸遍布乱石的河滩上行走,一路吆喝生意。

    这里所说的“重庆挑夫”,在当地的俗称是“棒棒军”。何以称“军”?是因为其在重庆当地人数众多。原来重庆是举世闻名的山城,城里面多坡坡坎坎,路很不好走,部分地方车马导交通工具无法穿行,便需要人力来挑负。久而久之,就诞生了一群人力挑夫,其一般手持一根棒棒和绳子在大街小巷里面揽活,其人数多达数十万人,年龄从十几岁到五六十岁不等。

    “棒棒军”多来自周边农村,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当然也不断有来重庆做丝绸生意、卖水果,开小餐馆的小贩,因为生意不好做亏了本,最后改行做了“棒棒”,虽然挣钱并不多,但是不用担心亏本,靠天吃饭,只要还能动就饿不着。而源于重庆的特殊地形和港口经济,整个城区依山而建,出门就爬坡,下船即上坎,搬运东西成为难题。久而久之,重庆市民也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大到买家具、米面,小到买几斤肉,如果不想自己动手,叫一声‘棒棒’,即有人应声而到。而他们也就成了重庆这一特定群体的称谓,也成为当地独有的文化符号。

    因此黄义明派袁家依与柳树勋,化装成重庆挑夫,前往赴忠县江岸探访石宝寨军情,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而袁家依与柳树勋等,何以到了忠县后,要沿长江西北岸行走呢?原来石宝寨的位置,虽孤悬于长江之中,却近长江西北岸,抵达忠县之后,只要沿长江西北岸行走,就可以清清楚楚看清石宝寨的位置。

    而如此一连数日,袁家依与柳树勋带人已探清了石宝寨的地貌特点,特返军中向黄义明汇报军情。而根据袁家依等探得的军情,石宝寨的基本地貌特点是:

    远看似浮于江心的一座盆景,近看则有一条水道在傍岸处绕寨而过,而这条水道实亦石宝寨的军港,有三百余艘战舰均停靠于港中,在长江岸及石宝寨树荫的掩遮下,不易被人发现。而厉害的是:谭宏的这三百艘战舰均三层楼舰,下有六轮,在机械制动下,可以在水面上行走如飞,无须以人力划桨。此楼舰周边又蒙以牛皮,不怕水浸。在头两层战舰中,士兵持弓箭御远敌,而楼船底层士兵则持刀枪,御近敌。靠此楼舰,石宝寨曾屡败官军水军进剿,这也是谭宏得以横行长江水面的主要军事力量。由于谭宏的士兵平时主要驻札于石宝寨中,而石宝寨又因孤悬于水面之上,普通人不得上,因此寨内军情不明。至于罗秀兰、俞伯海所押被扣战马,均放养于军马山,军马山距石宝寨水路下行约三十里,位武陵县境长江东南岸,系一大片方圆约百里山岭,四周围以巧匠所置锰钢围栏,平时马不得出。山内有专人管理饲马,人亦不得出,启围栏钥匙据言藏于石宝寨中,有专人持掌。

    听罢袁家依与柳树勋所报谍情,黄义明笑道:如谍情所报,则破石宝寨易事耳。众人问细因?黄义明道:可效岳武穆破洞庭湖杨幺水军之故智。众人道:愿听其详。黄义明道:

    建炎四年(1130年),洞庭湖区有农军首领钟相起兵反宋,钟相被杀后,杨幺等又聚众占领洞庭湖区,于湖心岛设垒,采取“陆耕水战”之法,屡败宋兵。宋廷视之为“心腹蓄毒”。屡次遣使招安、派兵征剿,均遭失败。无奈之下,绍兴五年(1135年)二月,宋高宗以宰相张浚为督军,以岳武穆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将兵五万人围湖剿贼。岳武穆军四月抵达潭州前线,先是招降杨幺部将黄佐,令其返湖中暗中招降杨幺部余众。当月,岳武穆又以前讨杨败将任士安将兵二千,出战诱敌,暗中设伏,四面围击外湖贼军,大获全胜。五月,宋廷欲召丞相张浚回朝,张浚认为杨幺湖中水寨一时难破,欲还朝。岳武穆则劝张浚缓行,八日内必当破敌,“俘诸囚于都督之庭”。张浚听信了岳飞的话,放缓行程。时至八日,岳武穆以杨幺水军降兵先入湖击贼。又自知湖区地险,官军舟师水战不及杨幺车船之坚,遂先遣人开堰闸泄水,放木筏堵塞湖中诸港,散青草于湖面,以滞车船。继以杨幺降将杨钦为向导,率军进围杨么寨。杨幺率楼船出战,因船轮被湖中腐草所塞,不得行,不及官军小船灵活,又被施以火攻,大船尽数被焚,杨么兵败被俘,后被处死。夏诚死守湖心水寨,亦被官军攻破,被擒授首。此战,从初二日岳武招降杨钦,令其反正,到初十日破湖心水寨,大获全胜,擒杀杨幺,恰好八日。宋相张浚因此感叹:“岳侯殆神算也。”岳武穆因以此战平杨幺(1108—1135年)之功,加检校少保,进封武昌郡开国公,后又升荆湖北路、襄阳府路招讨使。

    黄义明又道:现我与谭宏石宝寨之战与当年岳武穆平杨幺之战相比,时异而势同。何谓势同?即谭宏楼船高大行速,似其利器,但傍近长江岸北岸港口之中。吾方船小,但处长江上游。此吾方之利也。但乘迷雾天,我以舰队自上游袭之,往江中抛腐草淤泥,塞楼船之轮,使其不得行,复施之火攻,谭宏楼船队必亡。众人齐道:元帅妙计

    此后数日,黄义明但勒令军中以小船广储腐草、树皮、淤泥,广备火种。一日夜半,长江大雾,咫尺不辨人踪。黄文明道:时机到矣,便令舰队顺流直下。时至黎明时分,船队已近石宝寨,黄义明便命令船队擂鼓叫战,并高喊:乐山城邦黄邦主十万大军来攻石宝寨矣!

    时在石宝寨上熟睡未起的寨主谭宏被叫声惊起而大怒,擂鼓应战,并命令停泊于石宝寨军港中的三百艘楼船战舰列队出击。谭宏所未明就里的是:当时的石宝寨军港中已漂满了黄义明船队自江道上游抛下的腐草淤泥、草根树皮等。谭宏的三百艘楼船战舰一经启动,便船轮被塞,行动不便。而乘大雾攻入石宝寨军港中的黄义明船队士兵乘机往大船上射以火箭,浇以火油,抛上稻捆等易燃物质。而时江面西风劲吹,火借风势,将谭宏的楼船战舰熊熊燃起,由于大船笨重,又相互碰撞,难以移动,不似黄义明的船小,易于躲避火势。因此一时间,谭宏的三百艘楼船战舰大多被焚,船上士兵未被烧死的纷火跳水逃生,朝石宝山寨游去,爬上岸逃生。

    谭宏无奈,亦弃船逃生,手提一对开巨斧,站在山寨门前空旷的广场上,掩护已爬上岸的士兵撤入山门之中。

    董琼英由于是新降之人,被黄义明不计旧恶地委任为重庆城副主,并介绍其与原犍为城降将、后被黄义明委任为重庆城新主的点穴名家杨复盆成家,并将新复的重庆城交与他们夫夫妇两人管理,因此心存对感激之心,急于在此战中立功。现见立于山门前、手提巨斧的谭宏,正在掩护其手下已爬上岸的士兵逃入山门,便义无返顾地手提一对苗刀跳上岸来,直取谭宏。

    不意谭宏天生神力,手提一对巨斧势大力沉,是苗刀的天生克星。董琼英的刀法虽然精妙,锋走轻巧,但双方打了二十回合,董琼英却已感气喘,渐渐败下阵来。此时正在船上观战的杨复盆见其妻不敌,便手提一根木棍跳上岸来,对着谭宏上下点穴。但谭宏光着膀子,手舞一对巨斧,仍是虎虎生风,杨复盆、董琼英夫妇双战谭宏,也只是一个平手。

    而此时在船上观战的计子善见杨复盆、董琼英夫妇双战谭宏,仍不能取胜,也手提长枪,跳上本来,加入战团。而谭宏再神勇,以一人敌三将,也感不支,遂虚幌两斧,乘三将稍退时,不顾尚有大批浮于江面、未及逃入山门的己方士兵,转身逃入山门。三将见状,也一齐追入山门。

    此时正在船上指挥士兵围歼谭宏江上残兵的黄义明,见状大惊,连呼:忽追!勿追!已是来不及。但见一巨大的石门,自刻有“小蓬莱”三字字匾的阁楼后面放了下来。

    前面已交待过:石宝寨的布局是依水背山,建有十二层楼阁,从远处遥望,似直插云霄,因山似玉印,而称之为玉印山。而阁楼之下,即在玉印山的山脚、临江高崖上,修起一座结构坚实的砖石山门,四周围以坚固的石墙。山门的上方嵌刻有“小蓬莱”三字,而“小蓬莱”之下,即山寨的一对木制大门。当计子善、杨复盆、董琼英三将,跟着谭宏足迹追入石宝山寨时,只看到了这对木制大门未曾闭合,却并未想石宝山寨大门上另有机关,即在“小蓬莱”三字之上,悬挂着一个重达千斤的石闸门,非到危急时不放下来。当谭宏看见三将已追入山寨,急令守山门士兵放下石闸,欲通过关门打狗的方式,依靠已逃入山寨中的优势兵力,置三将于死地。

    但是谭宏的这一图谋却被黄义明料想到了,他预见到三将冒险已追入山寨可能遇到的风险,因此大声叫止,并同时由船中跳上岸来,而此时山寨山门上方的石闸,已缓缓由“小蓬莱”字匾的后面放下。黄义明不及细想,连忙冲上前去用双手托定千斤石闸,并叫三将快退。黄义明双手托定千斤石闸的时间仅短短三秒钟,但这三秒之间,已冲入山门的三将恰好来得退出。黄义明见三将已安然退出山门,也急将双手托定的石闸放下退身,但人却因脱力轰然倒地。三将见状,急将黄义明扶上船去。

    因此打石宝寨之战,对黄义明来说,可谓胜得险之又险,三将入山门遇险得脱及黄义明举石闸未被压死,可谓侥幸中的侥幸,但黄义明却因此仗,名声大长,在江湖得了个“铁臂千钧”的绰号。

    2023年9月11日校审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书籍1339182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书籍1339182:http://m.feishuwx.net/shuji1339182/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师兄说得对 大夏文圣 诛仙:从西游开始 翻身仙路 谪仙曲 仙剑侠录 问仙 踏仙屠魔 无忧江湖 长生觅
书籍1339182最新章节第三十四章:李嗣昌入川,黄义明出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