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秀才家被曝露,下人被管家强留去了店里,说再另外取银子。
回到了房里后,管家说道,“因为手里只带了三百两银,被抢去了二百两,我们现在只能在箱子里放一百两了。”
于是, 管家当着下人和富家子的面,把白花花的一百两银子放进箱中,三个人六只眼睛看得清清楚楚,并在箱子外加上了锁。
接着,下人贾丁抱着银箱,说道, “银子锁好,就差一张封条了,我们现在就去大人家里吧。”
接着,贾丁抱着箱银,同富家子以及管家又一起连夜到了那乡官的家。
可大家却没等到乡官的人。
只有小厮从里间出来,传话道,“大人身体不适。”
贾丁说道,“那既然如此就把箱子给大人看一看,他确认好后,就把封条贴上就行了。”
乡官的小厮拿着银箱进屋,不一会儿就拿着封条出来,“大人说,既然大家都看清楚了,且秀才家也不能再放,不如还是由你们自己收着,事成之后再拿来。”
说罢, 小厮便当着众人的面封好。
管家解下钥匙, 交给了乡官的小厮。
事情完成, 三人又从乡官家里出来。
贾丁抱着银箱,同富家子和管家又回店里。
到了店里, 管家把银箱收好。
第二天, 管家想去告官,把被无赖抢走的二百两银子追回来。
可公子明日就要乡试了,若因此耽误了大事,他难辞其咎啊!
于是,管家也只能把这亏咽下。
等到出榜那日。
主仆两人一脸期待的跑到榜单下找,富家子却仍然名落孙山。
富家子沮丧极了。
管家心下暗叹,只得安慰道,“公子事情虽说没办成,银子还在你手上呢,我们或许得赶快收拾行李回家,免得乡官来要跑腿钱。”
富家子像泄了气的皮球,闷闷不乐地踏上了归途。
走到半路,富家子让工匠打开锁一看,里面是一堆石头,哪里还有什么银两?
富家子不由又气又急。
这么算下来他竟前前后后损失了三百两银子。
富家子气不过,想回去告官,却被管家拦住了, 说道,“公子, 您先家去,只管放心,我自有办法为您追回。”
富家子对管家很信任,只迅速启程回家。
管家也不负所望,他返回府城,花银钱雇了一个人,把这人装扮成富家子。
富家子日后还得再来考试,若是这次出面露名,对名声有碍。
如此,他不得不找一个人来替代自家公子。
找好人就后,管家不耽误功夫直接连同他这位假“主人”,去到县衙门,向县太爷诉说了被欺诈强抢之事,告了乡官等人的罪。
县太爷听了前因后果,说道,“你们不该私下里干行贿的事,行贿受贿双方都有罪过。再说,你们又是被无赖抢,有时银箱里的银两又变石块,这事儿与乡官有何关系?”
管家一脸苦色,说道,“大人银箱里的银子变石块确实不是我们监守自盗。那抢银子的无赖、乡官以及那个叫贾丁的下人是一伙骗子,滴水不漏让人防不胜防。”
这是管家在返回府城的路途中想出来的唯一可能。
管家见县太爷不欲派人去寻找,便说道,“大人,如果大人能将他们捉住,并追回银两,我情愿交官入库,哪怕重重罚我与这些骗子同罪,我也心甘情愿!”
县太爷想着如果追回就有三百两银子,便立即派人去找乡官,可惜那乡官早已无了踪影。
现太爷这才相信管家的推测,恍然大悟说道,“这家伙果然是骗子!”
只是那帮人逃得太快,即便县太爷有心,也无力。
那些骗子就如掉在大海里的一根针,没处抓也没处捞。
现在也无处可追寻那一伙骗子,罚了管家以及“富家子”一顿棍杖,便打发他们家去。
这个管家虽说一再谨慎,但终究还是让骗子给骗了,只是在被骗后,还主动把自己主人劝回家中,只留自己一人前往官府面对现实,虽然没有追回银子,但也尽他所能,同时也保住了富家子的名声。
也不愧他的忠心。
如果是那位富家子本人前来,他也不肯做到这种地步的。
或许会有人想问,管家随便找个人顶替富家子,就不怕当官的发现吗?
其实这种靠拖门子的人肯定没有多少才华,当官的也就用不着考他,发现不发现也就无所谓了。
茶棚里
阿弟听了旁桌的人说完后,就道,“这伙骗子也忒坏了,不止抢了一道,还又骗了一道。”
傅渊之把话中的关键性信息提取出来,“这怕是一个计中计。”
“那富家子求取名位的心太重了,尽管要付出重金,他们也都顾不上了,于是就坠入了那些人的圈套,还察觉不出来。”
“这件事先做局的那个应该是叫贾丁的人,有可能早已经与乡官家的人串通好。”
“贾丁做的局是把银两变成石块,也就是偷换箱子的过程。他一开始没有同其他人同一时段登门应该是还在查探富家子主仆的箱子,备个一模一样的箱子以及锁。”
宋欢说道,“这哪里能有这么合适的,万一是临时买的呢?”
傅渊之点头,“所以他才得查探仔细,若是有现成的他只管备下就行,若是没有,那他就得寻求其他人的帮助了。”
阿弟按照自己分析的说道,“那既然贾丁的计划是换银,那抢银子的应该就是那乡官了。”
傅渊之赞同。
乡官为什么会这么做,只有一个可能,他不想同贾丁分钱。
谁知道,这对主仆醒悟晚,即便有所察觉,也被中榜以及沉浸在未来的憧憬中击散。
阿弟感叹,“世道太险恶,欲望无穷尽啊!”
花钱托门子入学、考举,这种事处处有、年年有。
各个地方都会有个别上当受骗的,这些人多是富有而又浮躁。
前头有人上当受骗,后面的人并不接受教训。
这个骗子后来常说这个地方骗考学是一桩好买卖。
只是这家伙是怎样掉的包?
一直让人想不明白。
明明是把银子当面封好,又交还给本人,可等骗子走后打开,则都是石块、瓦片等等,难道有什么“遁银法”吗?
如此神出鬼没就是聪明人也难提防,只有从中接受教训,不要相信这些骗子才是上策。
就是托门子,也不要封什么银,榜上有名了再说不迟。
而且不要相信口信,要三、四次见到金榜后,再给银不迟。
如此则可防骗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