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另一边,京城皇宫。
御书房内,景帝焦躁地来回踱步。目光穿过重重宫门,仿佛要穿透千山万水,直达那遥远的北关。那里,兵权在握的赵樽还未替换,赵樽已成为朝廷心头的一块巨石,压得皇帝夜不能寐。
景帝三十一二的年纪,貌不惊人,气质平庸,毫无威严之相,难见龙袍下的非凡气度。
“按照脚程,应该早有消息传来,为何到现在还毫无动静?”
景帝问旁边,像个大爷一样坐在椅子上的魏丞相,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不满。
魏丞相在御书房之所以能够大摇大摆的坐着,是因为在景帝登基之前他就是太子太师,景帝登基后才领了丞相之职。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以说,魏丞相是看着景帝长大的,是景帝最信任的人。甚至可以说,魏丞相有时候可以左右景帝的决定。
“陛下别急,不管突厥入冬后二次进犯是否属实。反正咱们就拖着不筹集粮草。光靠兵部常规配送的粮草,不足以支撑战事,逍遥王撑不了多久。他若不配合,待他断粮力竭,让曹雄用圣旨直接拿下就是。”
魏丞相说得不疾不徐,端起手边的茶盏,抿了一口又放下。
“哼!突厥本就缺衣少粮,朕绝不相信他们会入冬后二次进犯。必是赵樽找理由拖着,不愿交权回京。”
赵樽父子,两代人镇守北关经营,现在的赵家军只知赵樽,不知朝廷,有拥兵自重之嫌。
“逍遥王”的封号,是景帝苦心孤诣想出的权宜之计。他希望以这个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封号,换回赵樽手中的兵权,让这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安心地回到京城享受荣华富贵。
然而,封王圣旨送到边关已有两月,却迟迟不见赵樽的回复,只有八百里加急向朝廷讨要粮草。这让景帝气不打一处来。
魏丞相深知景帝此刻的心情,更明白赵樽在边关的处境。
魏丞相捋着下巴上的胡须,微微摇头,“陛下,赵樽虽然手握重兵,威震四方,但他必然也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他若轻易交出兵权,回到京城恐怕难以自保。再者,边关局势复杂,他若一走,谁来镇守?这些都是赵樽要考虑的问题,多给他些时间吧!老臣相信他会考虑清楚的。”
景帝闻言,神色稍缓,但仍有些不甘心地问道:“那依丞相之见,朕该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这么等下去吧?”
丞相沉吟片刻,然后缓缓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妨再派一员大臣,携带重礼前往边关,向赵樽表明陛下的诚意和决心。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了解边关的实际情况,为日后的决策提供参考。”
还要他一个帝王表示诚意?
闻言,景帝蹙眉,心里有一种受制于人的感觉。明明他才是帝王,凭什么那些将士都要听赵樽的?
“不可,那样会显得朕有求于他。”景帝恨恨的握拳,继续说道:“东南两关已顺利接管,这说明两关的驻军元帅并无二心,他赵樽拖着想干嘛?真的想蓄意谋反吗?”
“陛下,您既已为帝,自当随时自省。焦躁冲动实乃帝王之大忌啊!”魏丞相作为景帝的老师,不忘随时提点。
“可这是明摆在面前的。”景帝不忿,喘气如牛,“同为大景朝的武将,为何别人能交权于朝廷,他赵樽就不能?摆明了跟朝廷不是一条心。”
“哎!”
魏丞相轻叹,有一种对牛弹琴的无力感。忍不住在心中腹诽:如此沉不住气,毫无帝王之相,也不知道当初先帝为什么会选中他为太子。
“陛下。东南两关的驻军元帅皆年事已高,陛下以高管厚禄换其回京享福。边关艰苦,二人自然乐得顺水推舟。”魏丞相耐着性子劝道;“但赵樽正值年壮,又有陛下怀疑其功高震主,拥兵自重。他自当考虑的更宽广一些。”
“这能怪朕怀疑吗?”景帝不悦地白了魏丞相一眼,冷声提醒道:“丞相即为太子太师,哦不,现在是帝师,就应该处处向着朕才对。”
景帝很少用这种语气对魏丞相说话,这句话说得魏丞相心里有些发毛,他身子向上撑起,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想了想,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景帝继续来回踱步,发泄着心中的焦躁。
“别以为朕不知道,满朝文武私底一下都在传言,说赵樽骁勇善战、威震四方,有他镇守北关,外敌不敢侵犯。还说,若不是有赵樽父子,我大景朝早已不复存在。”
魏丞相不语,淡淡的看着景帝在他面前晃来晃去。
“功高震主就算了,毕竟赵樽的赫赫战功在那儿摆着。可秋后大败突厥有功,朕封他为逍遥王,赏赐大量金银珠宝,昭他回京享福,他就应该感念皇恩浩荡,立刻给朕滚回京城来。”
此时,景帝已经不仅仅是焦躁了,他越说越激动,恨不得立刻就亲自提剑去砍了那个不听话的赵樽。
“可赵樽不但不感恩戴德,反而谎称突厥再次进犯边关,伸手向朕讨要大军粮草。”
景帝本来都踱步经过魏丞相身边了,却突然转过身来,凑近到魏丞相的面前。像一只愤怒的猎豹,居高临下死盯着魏丞相的双眼。
“他要那么多粮草干什么?手握重兵,又借故囤积粮草。这难道不是拥兵自重,想要蓄意谋反吗?”
魏丞相望着面前突然出现的脸,吓得一激灵,身子下意识的往后仰。
“那陛……陛下欲待如何?”魏丞相嘴唇哆嗦,话音略带颤抖。
景帝收回目光站直身子,冷着脸拳头紧紧握起。
“不行,朕不能再等了。您老不是常常教朕,为帝不能优柔寡断吗?朕就立刻下旨,任曹雄为新的北关驻军元帅,带领一队御林军赴北关移交兵权。若遇抵抗,一律按谋逆罪论处。”
说完,景帝转身大步走向桌案,提起笔来,开始草拟旨意。
他的笔尖在飞快地移动,每一笔都透露出他的决心和期待。
看着景帝在书案前奋笔疾书,魏丞相知道多劝无益,轻抚着差点被吓破的小心肝,暗道:“陛下,你怀疑得有理。”
怀疑得好有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