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补(十二)
“这个路,我们走起来都累,你说日本人会从这种路进来吗?”指着面前的山峰,莫敌大叹出声。远处是茫茫不绝的连绵山岭,近处是巨大挺拔的遮天乔木,不时登上接天的峰顶,不时又下到山谷的溪水之中,一条崎岖的小道在峰谷之间,两旁长满蒿草,太过陡峭的土路,前人弄成简陋的台阶,时间长了,磨平了阶沿,更如同滑梯。空身行走身无负重的莫敌走在路上,感觉到十分的累,负重行军的战士们,更是气喘吁吁,汗透征衣。最麻烦的是牲口蹄子打滑,照顾牲口的人前拉后推侧面顶,累得四肢发麻,眼冒金星。
“如果日本人敢进来,只怕当地的猎人就能收拾掉他们。”覃国升说。安徽从南走到北,从东走到西,见识了不少地方,数这个地方最为难走。
“这里是大别山最深的地区,这条山脉叫青四山脉,我查过安徽省的地形图,这一地区多山,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山峰比比皆是,第一高峰白马尖和次主峰多云尖在霍山境内,第三高峰天河尖就在岳西。岳西的山脉主要有三条,呈大字形状,北方一横是与霍山交界的天羊山脉,一撇是西南的青四山脉,我们现在就走在这条山脉上。一捺是多丛山脉,处于岳西县城天堂镇的东边,上一次你们从岳西去霍山,走的就是那条山脉。”靳同轩介绍说。他虽然是第一次到这里,但是并不陌生,毕竟曾经纸上谈兵过。
“我们走的这一路,应该是最险峻的吧!”覃国升说。
“不是,最难走的,应该是我们前两天在漫水河走的那条古驿道和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中间,那才是真正的山区,多枝尖、天河尖、白马尖、司空山、明堂山、鹞落坪。听听名字就知道是什么地形。”进入了靳同轩的专业,只听他侃侃而谈说:“大凡开路,都会选择河谷,沿水而走,走不通了才翻山,翻过山对面,又继续找水,只要找到水,就能找到出路。天羊山以北的水,大多流入淮河,天羊山以南的水,大多流入皖河。在这个地方如果迷路,只要找到一条水,沿着水往下走,就能到达潜山梅城,或者太湖晋熙。这两个地方你都去过吧!”
覃国升点点头。
这已经是出发的第五天,因为要考察英山的路况,拖到今天才走出明堂山,目的地是来榜,大埠河和花墩河在一个叫三河的地方汇集,合成来榜河,来榜河是潜水的上游,见到了潜水,就贴近了潜山。听当地的老百姓说,到了来榜,去天堂镇只需要大半天路程,明天可以晚一点出发。最重要的是,大家都累了!看到有河而不是只有膝盖深的溪水,都不想再动。
“累了!相当的累了。”坐在来榜河边,莫敌再也不愿意站起来。今天走的路并不远,五十里左右,但是全部是上坡下坡,上坡上到腰发硬,下坡又下到脚发软,莫敌自认为,自己这三十年,最累的就是今天。
有战士从河里汲上水,送了一水壶过来,莫敌接过水壶,喝了一口,水很清,有一股淡淡的甜味。战士们年轻,体力好,稍稍休息就能恢复,三个排,一个排扎帐篷,一个排打猎,一个排下河捕鱼。
从麻埠出来已经七天,为了去一趟师部,三天的路程变成了八天,这效率,莫敌都摇头不止,心里又一次生出抱怨,把师部设在深沟铺的一定是个只会看地图看仗的牛人。
一停下来,报务员就马不停蹄的把报话机打开,用发电机电瓶残存的电带动,电瓶用久了,存不了太多的电,平时也就当个电容,全新的电瓶手充满一次电能够用一个小时,现在,也就是二十来分钟。负责摇发电机的士兵去河里洗了把脸,拉了泡尿,电瓶的电就已经告急。靳同轩看得揪心,有必要换一个全新的电瓶了。
这几天晚上宿营地,不是崇山就是峻岭,树木遮天,电报信号不好,好不容易来到一块河滩平地,报务员也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虽然长官不催促,自己也要有自觉。
不多一会,就接收到几份电报,有一些是政府的通令,有一些则是各部门的密报。
五届七中全会在重庆召开,发布了以“九国公约“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为指针,确保领土主权行政之完整,重奠东亚之和平的通告。
陕北延安也发表《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指出:“现在是中国空前投降危险与空前抗战困难的时期“。要求国民党政府取消“*、限共、溶共、防共和剿共“的政策。
同时,延安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部公布:八路军正规部队已由三年前的4万余人发展到近50万人,创造了包括近l亿人口的解放区和游击区,共产党员也由战前的4万余人发展到80万人。解放区战场抗击的日军达40万,占侵华日军68万人的58%,抗击了全部伪军。
“按照延安的说法,我们跟刘作欣刘迈宰作战,你们跟沈席儒作战,都是白玩!”莫敌轻蔑的笑了笑,把电报递给靳同轩。
靳同轩反反复复看了几遍,说:“这份通报,只怕是一份双刃剑,虽然大涨了赤军的士气,但是也树大招风。我在皖东知道,委座第一怕日军全力进攻,第二就怕赤军无限扩展,从这个数字上看,如果对方不是吹牛,那么皖东的新编第四军扩张才一万多人而已,加上江南的新四军也不过是三万来人,与五十万相比,小巫见大巫。第七军回防立煌,应该与这有关。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赤军发展很快,有死灰复燃之势。之前廖长官在世时,对这些地区管肃严厉,李长官接任后,有了门户之见地域之见,缩守安徽区域,放开豫鄂交界区,以至于给赤军留下了生存之机。商城光山,信阳随县等地的赤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组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人数多达万人,司令李威(李先念)。我这两天一直想,七军退守,目的之一就是要防止他们东进皖西。”
“李长官此人,城府颇深,心胸却不大,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坐看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而不顾,迟早会闹进皖西。”莫敌说:“这次枣阳大战,李威率部截断信阳第三师团粮道,陷第三师团于不归之地,功劳不小。或者李长官是有意给他们一块生存之地也未可知。”
靳同轩笑了,李品仙还真可能,如果李威能给他个人一些好处,出现这种局面就不足为怪了。
“宜昌大战,歼敌九千。”又是一份捷报。
靳同轩拿着这份电报,又看了很久,最后一声苦笑后,对莫敌说:“团座,这份电报你信不信?”莫敌点点头,他们已经习惯于相信,从来没有怀疑过。靳同轩说:“我们在麻埠出发前,就了解过宜昌地区最新的战况,当时也不止一次的进行推演。日军占领宜昌后,第十一军占领区扩大,兵力严重不足。而此时的我方,为拱卫重庆、屏障四川,重设第六战区,陈诚长官兼任司令,所辖部队有冯治安的第三十三集团军、王瓒绪的第二十九集团军、郭忏的江防军、彭善的第十八军等,防区为鄂西、湘西、川东等地,首要任务就是把占领宜昌的日军撵出,此地太过重要,可以说是一把顶住喉头的梭标。日军同样也意识到宜昌的重要性,下达了长期确保宜昌的命令,面对庞大的中国军队,日军大本营将驻在黑龙江省佳木斯的第四师团从关东军序列中调出,列入第十一军,由第十三师团驻防宜昌,第四师团驻防安陆,独立混成第18旅团担任当阳东西一带的警戒。这次作战,一定是第六战区的一次攻坚战。”
莫敌点点头,说:“你分析的很有道理,这次攻坚战的结果应该并不理想,因为宜昌没有被攻克。如果宜昌被攻下,那就不是大捷而是举国欢庆了,至于歼敌九千,应是粉饰而已。”
靳同轩笑了,说:“正是!宜昌的十三师团,建于1905年,是日本原常备甲种师团,号称战斗力最强的几大主力之一,是甲种师团中的王牌,但是于1925年5月1日取消番号废止,1937年9月10日重建。初来淞沪加入大战时,是一个两旅团的挽马师团,淞沪大战和江阴大战后,损失严重,之后又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和长沙会战,部队补充新兵过多,作战能力一次比一次差。这次枣阳大战,作为左翼,与三十三集团军大战,虽然取得胜利,很明显,战力远不如前。奉命坚守宜昌后,并没有得到一兵一卒的补充。如果在这次作战中被歼灭九千人,剩下的不足一半,以第六战区李延年第二军和郑洞国新十一军的狠劲,痛打落水狗,随时可以拿下宜昌。”
“你的意思是这份电报不可信?”莫敌再次确认般的问,对上峰的电报采取不信任的态度,是他一直来都没有做过的事,面前这个靳同轩,却用大量的数据和推理说服了他,第一次,他对上峰的军情通报表示了怀疑。再看看自己这些天走的这些无用路,做的这些无用功,再联想到师部被安置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他再一次对上峰的命令和作战方案有了置疑。
靳同轩没有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知道,莫敌能够静下来对自己的话进行考虑,就说明自己的话有了效果,莫敌是个极聪明的人,点到为止就好,多说无益。
“同轩,你说这些,是一是想告诉我,我们驻守岳西,也不能完全按照上峰的意思去做,只要有利于我们的,我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对不对?”莫敌抬起头,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
靳同轩没有回答,站起身来,转向来榜河的方向,深深的吸了两口气,莫老大果然聪明,很快就能明白自己的意思,岳西这个地方,山高水低,地势复杂,日军决不可能进入,反而是无孔不入的赤军会在这个地方生根开花结果。如果想把这个地方真正建成自己的根据地,就必须与这个地方融为一体,不能把自己当成这个地方的过客。要与当地民众休戚与共,一脉相连,风雨同舟。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向赤党学习,借用*在皖东的那一套,放手发动群众,扩大人民武装,创建巩固的根据地。岳西一地,十年前请水暴动,成立了赤军独立第二师,在这一地区留下了赤色的火种,抗战暴发后,高敬亭也是从这里走向巢湖,可以说,这里到处布满了赤色土壤。如果不把此地建成铁板一块,将赤色火种熄灭于未燃,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必然是与皖东并无二样的磨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