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补(八十八)
莫敌并不打算在皖水东留下青木一夫,他不是贪功之人,知道将近七百日军是个什么概念,更明白七百濒临绝境的日军将会爆发出多大的战力。自己两个营虽然在人数上并不占弱势,还拥有四门九二式步兵炮,从整体上而言,自己的部队比面前的日军还要略强两分。但是要拿下面前这七百来日军,只怕也是鱼死网破的结果,在目前自己大占上风时,没有必要与日军作穷寇之争。因此,他给欧阳锦的指令是不封头,不堵尾,让日军能够快速通过,只需要在日军身上剥下一层皮即可。
欧阳锦作为野补团的主力一营营长,完全彻底明白莫敌的思路,也不折不扣的执行了这一任务。他把部队远远的布置在距离河堤二百米之外的山坡,居高临下,封锁河堤。当日军从面前通过时,并不冲锋,而是用拐把子和三八步枪以及掷弹筒只管向日军行军的方向乱打就是,二百米是有效射击范围,却不是最佳射击距离,当然,被子弹打进身体,该死的照死,该伤的照伤,至于打死打伤多少日军,没有作指标上的要求。
这样一来,就显示出士兵的优劣了。欧阳锦的一营,执行命令最好,射速最高,三八步枪基本时刻处于发射状态,打完了一个*,会第一时间换上新的*,继续射击,至于打击的效果,他们并不太看重,他们的目的是打出气势,打出密度,即使打不死日军,也要吓一吓他们。农如永的八连,射击的速度相对较慢,他们是在钟良重火力连的基本上发展起来,讲究的是精确,虽然全部配备的是日式三八步枪,但是却用出了俄式水连珠的效果,慢条斯里的瞄准,有条不紊的发射,每颗子弹基本上都能打中一个日军,死伤不论。农如永连的作战方法,把黄英毅临时组建的新兵补充连弟兄一个个看得矫舌难下,杀人作战,竟然可以做到如此之从容。黄英毅的新兵补充连,从头到尾,他们没有放过一枪,不是不敢放,而是没有机会,好不容易瞄准一个目标,刚想开枪,已经被人抢先,只好放下枪,暗叹技不如人。最让他们头大的是落在日军队伍里的九二式步兵炮弹,完全没有预兆,也没有规律,在日军队伍中胡乱落下,把队全炸得零乱不堪,四处乱窜。在这种混乱的场面下,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士兵,想打准一个目标,不是一般的困难。
日军知道这个时候,只能快速的通过,才能让他们脱离开这个被动的局面。他们猫着腰,尽量缩小自己成为射击目标的可能。身边的人不停的倒下,没有倒下的完全不加理睬,只管加快自己的通行速度。飞一般的从欧阳锦的侧击阵地窜出,逃出生天的青木一夫清点人数,竟然只剩下四百来人,其中还有部分轻伤人员。青木一夫不由得悲从中来,没有渡过浮桥的有二百多人,渡过浮桥的有七百多人,经过一连串的打击,渡过浮桥的七百多人已经损失了五分之二的人马,最重要的是,机要部门人员全部玉碎,以到于身边一台电报机也没有,接不到友军的信息,也接不到上级的指示,更不能把自己的情况向上级汇报,获得战术指导,总而言之,就是成了聋子哑巴。青木一夫望着那块让他伤心欲绝的山地,看着河堤外横七竖八的尸体,有心反击,却又自知不敌,怎奈军令如山,不敢怠慢,带着残部人马增援独秀山。
看着青木一夫离去,欧阳锦也不追击,让部队出击,补枪打扫战场。
很快,日军的死亡人数就统计了出来,除了死在河堤沿线的,就是继续往独秀山的。四百多人这个数字,在第一时间通报罗卫,他们是否在路上再赚点便宜,由罗卫、蒋春阳、彭伍、龙应云和钟良等自行商量决定。
进入梅城的谭何易,知道日伪军分两头逃窜,伪军去了余井方向,而日军则沿皖水西岸南下,认为这是痛打落水狗的最佳时机。由他自己率领伍廷焕营在梅城镇守,韦志高率领庞凤清营第一时间把皖水炸毁的浮桥修复,杨创奇则率领程万年营向余井方向追击刘迈宰。同时,526团覃振元率领李树雨营沿皖水西岸南下,务必将落单的日军残部追上,就地消灭。
扩大战果,增加战功,是各部队各单位最爱干的事。杨创奇知道,跟着刘迈宰逃出梅城的不超过两百人,逃得仓皇,有些士兵竟然空着双手,连武器也没有带,自己率领一营之众,气势如虹,追上这么一伙残军并将其拿下,不费吹灰之力。自己与刘迈宰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目前的余井控制在自己手里,之前彭伍营留下了一个排镇守余井,同时也照顾之前余井一战中的伤员。杨创奇电令余井守军,立即将皖水的渡船东收,封锁江面,不让船只出现在皖水西岸。只要刘迈宰被困在皖水以西,自己就可以从容撵上并顺利消灭之。刘迈宰是这次进攻潜山的主要头目,除了青木一夫排名第二,能够拿下刘迈宰,绝对是大功一件。
覃振元知道自己追的是一伙落单的日军,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日军是狼,群狼可怕,孤狼也不可小视,特别是一伙陷入死境的日军,完全可以焕发出最强的斗志和战力,自己必须小心,切不可阴沟里面翻大船。
两位团长大人各自心怀鬼胎,沿着皖河,一个向北,一个向南。
日伪军的行踪很容易打听,多长时间之前,有多少日伪军从何处通过,随便一打听就能得到结果。南逃的日军基本上没有离开皖水,日本人都是路痴,如果没有人引导,他们完全搞不清楚自己自在何处,此去何处,有心找个当地人问问,无奈语言不通,想写几个中文勾通,老百姓又大多不识字,只好沿着河水往下游走。他们知道,沿着河水往南,大约十里到达小市,在小市就能找到渡船,过了皖水,肯定能打听到去三桥的路,到了三桥,就能与青木长官汇合。
刘迈宰则完全不一样,他知道余井已经掌握在对方手里,自己这样冒冒然去余井,无异于送货上门,于是,他顺着山路,一直往大别山南麓跑去,一直走到小岭尖,才在皖水上游的后河里找到一条渔船,渡河到达缸罐岭。杨创奇到达余井时,才发现刘迈宰并没有经过余井渡口,大吃一惊,四方打听,才知道刘迈宰已经从松桠岭过了虾子塘,绕过了余井。杨创奇命令部队快速追赶,怎奈刘迈宰已是惊弓之鸟,跑得脚下生风,当杨创奇部追到岭头时,刘迈宰已经进了源潭,与守军孙权连汇合。
眼看杨创奇的追兵过了岭头,孙权告诉刘迈宰,凭源潭的战力,只怕抵挡不了大军,最佳方案是弃守源潭,返回高河埠。刘迈宰也知道,自己被撵得从梅城退兵,此次进攻已经宣告失败,孙权部伸出源潭,之前是为了与梅城余井配合,如今梅城余井已失,源潭孤立于外,只怕也不能长久,不如顺势退回,也好让自己一路有个护卫,于是同意了孙权的建议。
当孙权刘刘迈宰退到棋盘时,杨创奇进入源潭,上报师部奏凯。
棋盘的章进福更是二话不说,收拾行李,跟刘迈宰退向高河埠,没有了源潭,棋盘就完全没有驻守的必要。只是在退兵的头一分钟,章进福把刘迈宰已经到达棋盘,棋盘源潭守军全部退往高河埠的消息电传莫敌。
此时的莫敌,已经率部从韦志高修好的浮桥上走过,回到梅城,当机要人员把章进福的电报递给莫敌时,莫敌正与谭何易一起喝茶,对南路的覃振元的遭遇大发感叹。
接到电报,谭何易命令杨创奇,占领棋盘,就地驻守,与528团在青草塥的驻兵成犄角之势,并派出前沿部队驻守马庙,监视高河埠伪军刘进部的行踪。
反观覃振元的追踪,相比而言比杨创奇容易得多,日军不是中国人,长相行为太过特殊,所到之处,处处留下自己的踪迹。覃振元一路亦步亦趋的跟着日军的脚步,直到在夏家洲河岔口发现了敌人。
从梅城过来的一条小河,在夏家洲汇入了皖水,形成一个陆路死角。日军沿着皖水向南,越走越窄,最后困在三岔河口处。虽然深秋了,河水量大大减少,但是没有船,想从刺骨的河水处泅渡过去,一般人不会有这个勇气。
就在覃振元看到日军走投无路,认为可以打一个措手不及时,却不想被日军打了一个反埋伏。
之前滞留在皖水西岸的日军有一个半中队,大约有二百七十人左右,回攻梅城,被程万年营在东城门口收拾了一批,逃离梅城的大约还有二百三十来人,照常规,要吃掉二百三十人的日军队伍,必须有一个团的打击。覃振元只带着一个营,在他看来,这伙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击即溃,不会有太多的反击之力,因此,一看到日军出现在三岔河口,就立即冲了上去。
覃振元没有想到,自己所率领的追兵,早就被日军看在眼里。看到面前的三岔河口,日军知道,不在这里与追兵火拼一场,自己万难脱身,于是,留了两个小队在三岔河口作为诱饵,另外两个小队,已经偷偷移动到夏家洲侧面。当覃振元大举冲锋开始后,两个小队从侧面杀出,登时把覃振元的队伍打得大乱。
一场混战。
覃振元人多势众,弹药充足。日军这次轻装出行,弹药所带有限,在皖水西作为掩护,打掉了一些弹药,在梅城东门与程万年营的对射中,更是消耗了自己的大半药药,在三岔河口,打了两排枪之后,日军端着枪开始了肉搏。覃振元在大叫:“别跟小日本肉搏,用子弹干掉他们,用子弹干掉他们。”
国军用枪,日军用刀,双方大战了近一个小时,日军除了水性好的七八十人跳进皖水借水遁去之外,没有再余一个活口。覃振元看看自己的部队也好不到哪里去,牺牲了八十二人,伤一百三十六人,伤亡超三分之二,覃振元自己也被日军捅了一刀,把左臂挑开了一道口子,血流了不少。
坐在地上,覃振元想起了一句兵法:穷寇莫追。知道自己这是犯了兵家大忌,以致于损兵折将,即使获胜,也是惨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