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 >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最新章节 > 第一百二十五章 :他们太想进步了

    邓千秋很快就发现,朱元璋的这三个儿子,实在过分的妖孽。

    他们博闻强记,学习能力极强。

    不过细细一想,这三人,一个是带着数十个心腹靖难,最终定鼎天下的永乐皇帝。

    另一个,据闻比朱棣还要强一些的朱棡。

    至于最小的那个,只因为爱好医术,编著了许多医术,抢了许多大夫饭碗的朱橚。

    这三人无论是哪一个,但凡对某样东西产生了兴趣,而且有了学习氛围,且又处在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巅峰的学习段,他们的实力,也绝对可以傲视同龄人的。

    邓千秋这时候不得不相信,这个世上真的有天赋这样的东西存在。

    让他们现学习《春秋》、《尚书》、《汉书》、《资治通鉴》,一方面是邓千秋还没有想好自己该教授一点什么,先拿这些东西垫垫底。

    另一方面,这些学习的内容多是老祖宗们的历史,拿来给人打基础并不坏。

    任何一种学习,基础知识都是极重要的,这就好像后世总有人抱怨等到自己上了大学之后,初中、高中所学的知识,对大学之后的专业知识无用一样,却殊不知,有些基础的知识,本身就是润物细无声。

    当然,依靠基础的知识学习,对于许多大学而言,其实无论是什么学校,在专业课方面,大专和名校的教材其实都大差不差。而且专业的知识,其实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

    可为何不同大学,专业能力最终却有天差地别。

    问题就在那高考上,高考的本质,考的就是基础知识,其本质,就是通过考试,来区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

    一个有学习能力,并且有其意愿的人,只要不出意外,基本上都能考中一个不错的大学,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未来在专业的学习上,只要保持这种能力,那么大抵最终培养出来的人,都差不到哪里去。

    反观许多最终落榜的人,终究还是学习能力和意愿上已经和其他人产生了差距。说穿了,到了高考这个年龄,你还每日混日子,那基本上,已经很难重新进行塑造。

    邓千秋让他们苦读,其实就是培养这种能力。只要处于这种高强度的学习氛围之中,且有了扎实的功底,那么以后学习任何东西,都不会太差。

    朱棡每日清早起来,便开始晨读。

    他太卷了。

    以至于朱棣受不了,他比朱棡更想进步,于是不得不也跟着一起卯时起来。

    更悲剧的是,他发现自己的五弟,就好像鼬鼠一般,总是用一双奇怪的眼神盯着他,然后迅速地偷偷拿着一支小炭笔在一根随身携带的便笺上记录什么。

    连那沈志业,居然也被感染。其实这沈志业也不是什么好鸟,出身在大富的商贾之家,且又受祖父的宠溺,一身的臭毛病。

    平日里,非要日上三竿才肯起来,夜里与闲人通宵达旦地作乐,文化有一点,但是不多。

    来了这里,他本以为,自己是来给皇子们陪玩的,谁料到……这些出身比他好得多的皇子,比他卷得多。

    于是,他吓坏了。毕竟皇子们在读书,他哪里敢懈怠?那朱棡和朱橚,时刻盯着,稍有偷懒,便和他进行亲切友好的交流。

    而沈志业则只好表示,自己一定要发愤图强,要一改恶习,从此之后,用心读书。

    更可怕的是,邓千秋几乎每隔三五日,就要进行突击测验。

    别看邓千秋平日里管的不多,可他考的多啊,今日要默写这个,明日要求你讲解出那个话的道理。

    所有的测验,还要比出分数,而每一次,几乎都是朱棡名列前茅。

    这位晋王殿下是发了狠,不知吃错了什么药,蹲茅坑都要带着一本《汉书》去。最可敬的是,他居然没有撕下《汉书》来擦屁股。

    这令朱棣咬牙切齿,他是不服输的人,每日都想着进步,于是开始比朱棡更加刻苦。

    沈志业总觉得力不从心,可在这好像时刻枕戈待旦的气氛之下,竟也开始完全适应这种生活。

    当然,邓千秋作为恩师,还是要进行一些讲解的。只是他讲解的东西,却很奇怪,总是有一种奇妙的角度,这些角度,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

    久而久之,大家在枯燥的读写过程中,居然很期待邓千秋的讲解课。

    毕竟,这已是他们在这里的唯一娱乐了。

    …………

    大明三大中枢,其实分为掌管天下行政事务的中书省,以及掌握军务的大都督府,还有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的御史台。

    这三个中枢并列,不过相对于位高权重的中书省以及大都督府,这御史台虽在级别高与之相当,可实际在行政体系上,却远远不如前者。

    究其原因,是因为作为肃正纲纪的御史台,当朝皇帝,比他们要极端得多。

    你发现了一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还刚刚搜罗证据,并且进行弹劾,甚至还在琢磨着怎么引用法条,制定对其的惩罚。可这弹劾的奏疏还没到,宫里那边就已经下旨,诛灭其家。

    然后伱发现,你的工作对象,一下子在人间消失得干干净净。

    而且皇帝比你的工作更细致,等你还在风闻奏事阶段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开始在琢磨,这个人是怎么升迁上来的,此人一定有同谋!干掉,统统干掉,这是窝案,鸡犬不留。

    于是……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们,人都麻了,他们甚至在思考,自己是谁,到底来这御史台来干什么的?

    我的工作对象呢?昨日他们全家还好好的啊。

    不过刘基,似乎很乐于这样的现状。陛下将御史台的工作干掉了一大半,那就干嘛,他乐得清闲。

    御史中丞,乃是御史台的首领,可他绝大多数,都在练习书法,或是搜罗一些书籍诵读。

    “刘公,刘公……”

    今日,有人登门造访,正是那詹事府的刘智。

    刘智作为大本堂的教授,这几日的状态似乎不大好,因为他负责的就是诸王的学习。

    刘基正端坐在公房里看书,看着来人,慢悠悠地将书搁下,脸色平和,似乎已知道了对方的来意。

    刘智苦着脸道:“刘公,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诸皇子正在青春年少,可如今……却跟着一个不读书的邓千秋浪费大好年华,现在大臣们都已在私底下进行议论,说是长此以往,遗祸无穷。这皇子们若是不能明辨圣人的道理,将来如何能成为贤王?刘公,你是御史中丞,不能再坐视不理了。”

    刘基叹了口气,他就知道,会有人找上门的。对于陛下的那个决定,大臣们根本无法接受。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心里看不惯现在的皇帝,觉得他滥杀无度,觉得他没有丝毫的章法,甚至你心里可以笑话他是个粗人,笑他出身于一个农夫的家里,做过乞丐和和尚。

    可是,大家依然还是愿意接受这个现状,这是因为,皇帝既然无可救药,可至少太子和皇子们,将来在悉心培养之下,总能成才!到时……必为宽仁之主。

    陛下的那一封旨意,虽然没有涉及到太子的学习,可这已算是挖了大家的根了。

    如今,天天有人私下议论这件事。

    作为御史中丞的刘基,已经有许多人登门,希望他这御史中丞,能够出面劝谏弹劾。

    刘基一直在装死,他不想管这些闲事。相比于其他大臣,他对朱元璋没有丝毫的鄙夷,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敬畏。他自认为,陛下这样做,定有他的道理。

    可作为江浙名儒,作为御史中丞,人们却热切地盼望着他有所作为。如此一来,刘基就难受了,因为他被夹在了中间,左右不是人。

    “哎……”刘基幽幽地叹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刘智急了,不肯走,道:“走吧,刘公难道认为,陛下这样做是对的吗?”

    刘基有点绷不住,他若是说陛下做的好,他绝对相信,不出三日,这话就要传遍天下。他毕竟出自世家,这样说,等同于直接社死。从此之后,这天下的读书人,只怕要笑话他一百年,子孙后代都要抬不起头来。

    刘基的内心很无奈,只好慢悠悠地道:“或许不对吧。”

    这个答案,刘智显然很不满意,于是他绷着脸怒道:“国家养士,刘公身居高位,蒙受皇恩,身负天下读书人的期望,怎可在此时,还装聋作哑?现在人人盼望刘公能有所作为,刘公……请上书弹劾。”

    刘基道:“你也可以写。”

    刘智道:“我人微言轻……”

    刘基道:“那你来写,老夫代为陈奏。”

    刘智一脸懵逼地看着刘基:“可联名陈奏。”

    刘基叹道:“好吧,好吧……”

    他其实知道躲了这么久,终究躲不过了,越是躲,大家便越是会群情汹汹,不肯干休。

    于是当日。

    一封御史台的急奏,直送入宫。

    朱元璋拆阅,微微眯着眼睛,露出了别有意味的眼神。

    (本章完)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我的父亲太努力了:http://m.feishuwx.net/wodefuqintainulile/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风流公务员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明公务员 穿成暴君的早死小青梅后,全家火葬场了 新书 苟出一个盛唐 大灰狼 我愿如星君如月 捡到一本三国志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五章:洗心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