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儿怎么看待大将军的奏书?”

    面对灵帝的询问,刘辩答道:“我并未接触过那些人,但父皇为我安排了卢师,卢师尽职尽责,我想不到还会有谁能做得更好。”

    灵帝轻轻点了点头。

    刘辩又道:“我突然想起父皇前几日的教导,听说大将军好听信从事袁绍的话,现在这份名单上把太常袁隗排在了第一位,只怕也是夹杂了许多私心吧!”

    灵帝嗤笑:“以袁隗四世三公的名望,倒也勉强配得上。”

    又问道:“辩儿不喜经义?”

    刘辩心头一喜,心想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不用再频繁去东观了?忙回答说:“儿私以为圣人留下诗书经典,是为了传道明理。要是已经知晓圣贤留下的道理,又何必对那些字句追求甚解呢!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从文章中获得的道理再多,若不用于践行,终究是虚的。所谓活学活用,正是此理。”

    “这些想法是史子眇教你的?”

    刘辩颔首:“有他言传身教的缘故,也有我自己平日里的思索。”

    “可惜自你入宫后史子眇便云游去了,不知所踪,否则定要重重赏赐。”灵帝一脸可惜的神情,转而又说,“许久没考校你的功课了,不知你书法有没有进步几分,再写篇大字让朕瞧瞧。”

    灵帝没说让刘辩些什么,刘辩索性写起了《孝经》,无论如何这是不会出错的,待写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被灵帝叫停。

    张让小心谨慎地将纸托到灵帝面前,灵帝看着刘辩写的内容,笑骂道:“你还真会活学活用!”

    刘辩笑而不语,灵帝虽说私生活很是荒诞,政治上也有昏庸之举,但刘辩同他相处时间久了,反而愈加轻松起来。

    灵帝评判道:“比起去岁,当真是天壤之别。”

    又命张让去取出刘辩去年刚开始跟随梁鹄练字时写下的字帖,让刘辩自己两相对比。

    刘辩属实没想到灵帝会留着去年的字帖,甚至现在还记得。

    不过,还真别说,看着自己以前的字,刘辩真真体会了一遍什么叫做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看完刘辩的书法,也就不再提何进的奏书了。

    对刘辩来说,可惜的是灵帝也没提他以后不用去东观读书的事。

    闲聊一阵之后,灵帝忽然又提起何苗:“朕见你同车骑将军比大将军更亲近些,前几日还让车骑将军替伱举荐了个士人?”

    “是啊!”刘辩承认地很干脆。

    他对灵帝说了一遍荀彧的婚姻,总结道:“由此可见,其不是沽名钓誉之辈。”

    灵帝听完笑道:“你这角度倒是刁钻。”

    “见微知著嘛!”

    “待这个荀彧到了雒阳,朕便要看一看他是否真的表里如一。”

    “若是,又如何?”

    “辩儿想要与朕赌一赌?”

    “固所愿也。”

    “若他当真表里如一,朕便应允你一件事,可他若不是,你待如何?”

    “我也应允父皇一件事!”

    “好,好!”灵帝抚掌而笑,交待一旁的张让,“你要多想些考校的办法,试探出那荀彧的本性!”

    张让连连称是。

    正说话间,有内侍来报,永乐宫的孙璋带着董侯来了。

    大约是刘辩逐渐让董太后有了危机感,过去刘协一般一两日、有时或是两三日拜见一回灵帝。

    近些时日董太后不知从哪听说刘辩已经每日都到玉堂殿去处理政务,便也让孙璋天天带着刘协过来。

    好在刘协乖巧聪慧,不是那种惯会扰人清净的熊孩子。

    他的存在对正常处理奏书公文的影响很小,灵帝也没有让刚刚进学的刘协接触奏书公文的念头,刘辩也就无所谓了。

    刘辩与刘协都因此对彼此熟悉了不少。

    其实,连刘辩这个当事人都明白现在的刘协很难威胁到他的地位,偏偏董太后始终拎不清。

    刘协进来后,问起灵帝因何事而笑,灵帝便说起来与刘辩的赌约。

    说完灵帝问刘协:“协儿认为父皇与你阿兄的赌约谁能赢。”

    刘协眨眨眼:“父皇,我也能加入吗?”

    灵帝道:“你先说说你站谁那一边。”

    “我站在阿兄这边。”

    灵帝笑着应允了下来,并问起刘协为何做此选择。

    刘协答道:“我也说不上来原因,总觉得阿兄看起来胜算大一些。”

    刘辩摇头,道:“倒不是因为胜算的缘故,只不过我觉得父皇舍不得让我去做我力所不能及之事,所谓‘赢了血赚,输了不亏’,此时不赌,更待何时?”

    刘协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

    说起来,何进的奏书掀起的风波并非随便就能平息的,自灵帝在黄巾之乱时解除了党锢,党人原本就不弱的声音愈发大了起来。原本在杨党、杨望的贪腐问题上没发声的中立官员这次有很多都坐不住了。

    不针对宦官可以说是吸取杨震的教训,留有用之身,但不欢迎这些当世典范来雒阳?这就是道德问题了,这么多年修身修到哪里去啦!还是不是儒家君子啦!

    这份汇聚起来的声音甚至直接压过了杨党案最终处罚的消息传播——长安令杨党坐死,中常侍杨望自杀,抄没其家产。

    而灵帝面对比弹劾宦官的声音还要大的百官上书,不厌其烦。

    刘辩则给灵帝出了個主意:“似郑玄、蔡邕诸公,醉心学术,我听闻蔡邕当年获罪离开时都念着正在编修的东观汉记,父皇不妨从名单中挑选出这些人诏之入京,无论是编修书籍还是研究经典皆可。甚至便是在雒阳,乃至于太学、鸿都门学开堂授课,也未尝不可。”

    灵帝道:“蔡邕当年担任议郎,乃是很有才华之人。”

    当即命张让等人在名单上选出那些以蔡邕为代表的在政治上没什么建树之人,或是如郑玄一般无心为官之人,下诏书诏之来京。

    看着忙碌的张让等人,刘辩忽然想起,不知道蔡邕的那个鼎鼎有名的小女儿如今有没有嫁人。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我,刘辩,三兴汉室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我,刘辩,三兴汉室:http://m.feishuwx.net/woliubiansanxinghanshi/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风流公务员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明公务员 新书 苟出一个盛唐 大灰狼 我愿如星君如月 捡到一本三国志 全面战争之三国
我,刘辩,三兴汉室最新章节第239章 十六年(结局,后面还会写些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