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刘辩想的很美好,但才获得了灵帝的同意,下一步就遇到了问题。

    刘辩找来马日磾、丁宫、樊陵与卢植准备商量一番,却没想到得到了不约而同的反对。

    他们第一时间提起了汉武帝设立的直指绣衣使者。

    卢植劝谏道:“绣衣使者持节,生杀予夺,代行天子事,一旦所托非人,往往无人能治。昔日武帝重用绣衣使者,乃有戾太子之冤案。殿下想要清查官吏贪腐,在朝中可用御史台,在郡国则有刺史府。若地方有疑,也可如去岁遣侍御史等巡察州郡。”

    马日磾和丁宫也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即便是此前从未反对过刘辩决定的樊陵此次甚至没有两不相帮,而是也明言反对。

    哪怕刘辩解释说他绝不会给这个新设立的府台如绣衣使者那般持节的权力,只给其探查汇集四方消息的权力,连逮捕审问都舍弃了。

    但几人似乎先入为主,始终没有松口。

    刘辩一时之间没明白他们为何这么坚定,尤其是他原以为一定会支持自己的卢植。

    他既有些生气也有些委屈,明明他为了征得同意已经退让了,却得到这个结果……于是他说道:“从这两年的各种事情来看,朝中与地方不知有多少硕鼠,我去年设立的监察从事也没有发挥出我想要的作用,如今我只是想要了解宫外的消息,诸公都不准许,难道是想让我不闻不见吗?”

    卢植听得此话,竟先是一愣,继而才意识到,太子也才十三四岁而已。

    面对小太子明显的气话,他语气温柔地安抚道:“殿下英明果敢,是国家的希望,臣等如何会闭塞殿下的耳目呢?”

    卢植进一步站在小太子的角度出着主意:“近年来,尤其是鲍鸿之案,御史台并未有所作为,本就失职。殿下若是有意,尽可以重选如田元皓一般的正直刚强之人为侍御史,监察朝臣。御史台现今的吏员不足,也可为御史台增加吏员,用以为殿下探查四方消息。”

    对于卢植为了安抚太子提出的折中方案,三公都纷纷表示赞同。

    还当场出谋划策,认为可以把御史中丞提到二千石或者和九卿相当的中二千石,再设立副手等等。

    其实话说出口时刘辩便意识到自己不该这么说的,但从后续的结果来看,似乎偶尔发点小脾气也不是什么坏事。

    他说道:“既然马公、丁宫、樊公都认为卢师说的话有道理,不妨定下个章程?”

    ……

    其实刘辩没考虑到,过去抄家,灵帝大多会安排宦官在场,甚至在更早灵帝还没有察觉到宦官私下贪污之举的时候,干脆就是由宦官主导这一切,朝臣根本插不上手。

    刘辩新建府台的话一出口,无论是卢植马日磾还是丁宫樊陵全都想到了这一点。他们虽不知道什么东厂锦衣卫,但并不傻,这么一个为了整顿吏治而设置的独立运作的新府台,一听就是很适合宦官插手的样子。

    卢植担心的何止是绣衣使者,他更害怕的是宦官的力量再一次扩张。

    卢植虽愿意相信刘辩在宦官问题上对他的承诺,但他愿意相信是一回事,实际上又是另一回事。

    在他看来,刘辩是绝对不会对宦官弃之不用的。

    对于卢植来说,只要十常侍此等宦官还在,防微杜渐之举,绝对不可不为。

    甚至于,就算刘辩能做到不让宦官影响到这一新府台,那后继之君呢?面对不知后果的变革,卢植本能的反对。

    只是这些担忧,对于卢植来说,偏偏不好向刘辩道来。

    即便是亲近宦官的丁宫和樊陵,他们也不愿让宦官能有机会掌握监察百官的力量。

    宦官本就在禁中,如果其还能靠着新设的府台制衡朝臣,那他们的重要性岂不是大大降低了?

    他们俩知道自己名声差,但名声差和千夫所指还是有差距的。

    “大意了。”事后,刘辩安静地反思自己,现在的他似乎有些得意忘形了。

    改革之路,道阻且长。

    如今直接设立秘密情报监察机构的路暂时被堵死了,刘辩只能考虑弯道超车了。

    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

    若实在不行,刘辩觉得,就别怪他率先使用大杀器宦官,在锦衣卫之前搞一个东厂了。

    十常侍绝对非常乐意。

    不过在此之前,卢植对御史台的建议,他打算先执行了再说。

    增加御史台的监察力量,虽不如另起炉灶,但只要能起到作用,就不亏。

    只是刘辩比较担心增设的吏员会像监察从事一样,没发挥出多少作用就被当地同化,虽这也是他原本就预想到的事情,除非他能立刻培养或影响一批真正忠于汉室之人担任此职务,但被同化的速度过于快了,发挥的作用要比刘辩预想的还要小。

    考虑到御史台终究是以中央为主,能用的时间应该长一点。

    不过要是给御史台增加人手,就算不换掉身上带着袁氏标签的韩馥,至少也得给他配个副手。

    并不知道刘辩已经将目光盯上他的御史中丞韩馥再度上书,言及如今太子当政,当如监国时一般,设平尚书事,协助太子处理朝政。

    这显然是意有所指。

    如今朝臣之中,论及身份、声望和地位,当以大将军何进为首,也就是上次灵帝出巡时把何进带走了。

    现在无论是设置平尚书事还是录尚书事,都必然不能跳过何进。

    对于刘辩来说,虽然经历了被三公和尚书令拒绝的小小挫折,但他对于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

    他要是有问题可以召相关的大臣前来问询,而若是他有什么决定,甚至可以乾纲独断,直接发文尚书台。

    如果可以,刘辩还是希望保持这种模式的,而不是在云台殿多一个需要他时常花心思的大将军。

    韩馥的这份奏书名义上是写给灵帝的,实际上看到的却是刘辩。

    看着这份奏书,刘辩忽然意识到,假如他将此事搁置不议,只将这份奏书列于送给灵帝的条目之上,那么灵帝很大可能不会知晓这件事。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我,刘辩,三兴汉室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我,刘辩,三兴汉室:http://m.feishuwx.net/woliubiansanxinghanshi/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风流公务员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明公务员 新书 苟出一个盛唐 大灰狼 我愿如星君如月 捡到一本三国志 全面战争之三国
我,刘辩,三兴汉室最新章节第236章 此去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