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连着开了五个多小时,我们在h城市区吃了顿本地有名的火锅鱼。
这里离川蜀很近,火锅的味道相当正宗,又辣又麻,阿赞li阿平很是喜欢,吃得连声夸赞。
那顿过后,他们便经常让我从国内给他们带火锅料过去,后来我和阿赞li熟了,也会留在她家和他们一起吃喝。
驶离市区,终于到达了姨婆所住的村子。
这里绝对称不上贫瘠,后面有个种满橘子树的小山,前面一个大水库,也算得上是个风水宝地。
离老远就看到车子的正前方有一栋白色的小洋楼,和周围灰黑色的砖砌水泥建的自建房完全不同,有种鹤立鸡群的既视感。
小洋楼十分干净,其实我们这边隶属北方,经常尘土飞扬,即便是在位于南边的h城也很少有人会建白色的房子,所以这栋小洋楼就看着特别招眼儿。
「就是那儿!」姨婆眯了一会儿醒来,突然精神一振,指着前方那个小洋楼大声喊道。
我们就把车子停在院落外头,全都下了车,在姨婆的带领下往里走。
刚走进院子,一名烫着羊毛小卷儿的中年妇人就从里面迎了出来,看她的样子应该有五十来岁,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夹棉中式长裙,外面套了个暗红色的长羽绒外套,染成棕红色的头发低盘着。
虽说看着是老了点儿,但她的妆容却十分精致,皮肤也如典型的h城人一样白里透红,一看就是常年保养外加精心打扮过的。
「姐,你们可到了,吃了吗?」
想来姨婆带我们来之前就已经知会过她的师父了,这妇人十分热情,跟我们一一打过招呼以后就熟稔地搂着姨婆往里面走。
姨婆边走便给大家介绍,说这位女士姓陈,让我们叫她陈姨就行。
我走在后面打量着,突然就把眼前这位陈姨和路上姨婆口中的那位身染「佛身血」的女士对上号了。
陈姨带着我们走进小洋楼的大门,一进门,一股热气伴随着檀香味儿就扑面而来。
小洋楼里装潢的格外气派,清一色的中式红木家具,颇有些古装剧里厅堂的样子。
厅堂的正前方有一个偌大的茶海,上面十分讲究的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茶具。
茶海的对面坐着一个身着暗红色唐装,身材微胖,皮肤暗沉,脸上有许多黑色痦子的中年男子,手里端了一个盖碗茶,正有一下没一下的用碗盖划拉着碗口。
见我们进来,中年男子并没有起身相迎,而是老神在在地坐在那儿,只懒懒地抬起眼皮睨了我们一眼,随后勾起唇角微微点头就算是打了声招呼。
厅堂的两边各放了四把椅子,椅子旁都有一个小窄桌,离中年男子最近的那把椅子旁的窄桌上放着一小盘点心和一杯与中年男子手上一模一样的盖碗茶,应该就是陈姨的。
和我想象中不同,这里面一尊佛像也没有供,甚至没有任何称得上佛具的东西,只是在中年男子手边的茶海上摆放着一个香炉,上面飘着袅袅青烟。
陈姨弯身恭敬地介绍道:「这位就是唐师父,你们先聊,我去准备准备。」
请我们落座后,她就跑去了后面的一个小房间,过了一会儿,从里面端出一个托盘,托盘上摆放着六个盖碗茶。
「来,你们尝尝,这是我师父亲手调配的养生茶,对身体很好的。」
陈姨一边介绍着,一边从我们面前一一走过,让我们自己从托盘上将茶碗端下来。
我悄悄打开盖碗朝里面瞧了一眼,除了枸杞、菊花,还有两片西洋参和一块儿黄冰糖外,里面还有一个黑乎乎的小方块儿,是我不认识的。
知道姨婆中了降头,我自然是不敢随
便吃喝这里的东西,于是就把茶顺手放到了旁边的桌子上,抬眼便看到对面坐着的大伟、阿平,还有阿赞li是和我一样谨慎,一口都没有喝,直接端过去就把茶碗放下了。
转头一看坐在我的左手边儿的我爸,他打着呼噜睡了一路,这会儿格外精神,从陈姨的托盘上拿了茶,点头道谢,然后便划拉着盖碗往嘴边送。Z.br>
「咳,爸,我醉茶喝不了这个,车上好像有可乐,你去帮我拿一瓶呗。」
我轻咳一声,阻止了我爸继续喝茶的动作。
我爸不满地看了我一眼,嘟囔道:「你没脚啊,懒的」,可却还是将茶放到桌子上,站起身朝门外走去。
我趁着大家不注意,赶紧给我爸发了条微信过去,让他回来以后千万千万别碰那杯茶。
而坐在我右手边的姨婆接过茶碗后便直接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小半碗,喝完,她用手背擦了擦嘴角,对我说:「可乐那玩意儿有啥好喝的,凉哇哇的,对身体没啥好处,你得学着喝点儿热乎的,师父这茶都是他亲手加持过的呢!」
说完,她又喝了两口,这才将茶碗放到桌子上,小心翼翼地向那位「唐师父」介绍了我们,然后说:「师父,我这次来就是专门带这几位从t国来的国际友人拜访您的,他们也是修行中人,听了您的事特别感兴趣,就想来跟您交流交流。这位小李,她也特别厉害,之前我姐得病还是她给看好的。」
姨婆口中的「小李」指的自然就是阿赞li可她只说阿赞li好了我的外婆,却只口不提她曾救了自己的命。
见姨婆用手指她,阿赞li貌地站起身,微笑着朝唐师父行了个合十礼。
唐师父眼皮轻抬,略带轻蔑地看向阿赞li他的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了参差不齐的半截龅牙,那面貌完全和慈眉善目挂不上边儿,反倒还有些丑陋。
他的手下始终划拉着那杯盖碗茶,只「嗯」了一声,眼神中透着浓浓的优越感。
此时大伟也站起身,他从外套口袋里拿出一个黑色皮质的名片夹,从里面掏出一张烫金的名片走到中年男子面前,双手递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