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年间,士族林立,以外戚掌权的庾氏一族,和以军功立威的桓氏一家,逐渐成为左右东晋朝政的两大士族。年轻的太后褚蒜子,为稳定朝政,一边启用国丈褚裒协理朝政,一边召唤来庾希,盘问原委。
用计不成的庾希,被褚太后召到宫内。褚蒜子瞅了一眼跪在殿前的庾希,假意说道:“侍中可知,荆州人马,上月叛乱,桓温竟不负众望,挫败叛军,叛将干瓒已伏诛。”
庾希作揖道:“朝廷平定叛军,可喜可贺。”
“哀家问的不是这事!”
“敢问太后要问何事?”
褚蒜子道:“荆州叛乱,事出有因,谁能克扣军饷,必是朝中有人从中作梗!卿家官居侍中,掌管机密,岂能不知?”
庾希知道自己闯了祸,赶忙叩首作揖道:“太后,桓温自视才高,城府深厚,素有奸雄之志,微臣早已看穿,这才未敢全拨饷银。”
“你就不曾想到,断了军饷,能惹出这么大乱子?简直是胡作非为!”
“微臣最该万死,但臣也是一片忠心,才出此下策,还望太后明察。”
褚蒜子道:“哀家能有今日,多亏庾氏有定策之功,但庾、桓两家都是朝廷栋梁之才,应同心辅佐,岂可暗中内讧?”
“太后教训的极是。”
褚蒜子道:“桓温刚刚安抚军心,速命国舅庾冰,从武昌大营,抽调军饷,尽快补齐,绝不可再生叛乱。”
“微臣遵旨。”庾希退下,丫鬟春分在一旁说道:“太后既知是庾希捣鬼,还帮着他洗白,若是奴婢,定要严惩。”
“你这丫头能懂什么?”褚蒜子道:“文武百官,狗咬狗的事多矣,臣子们不同心,无关紧要,只要与哀家同心,才至关重要。”
“太后果真英明。”
……
一匹快马飞奔,直入武昌城内,送来京师密函。坐镇武昌的便是车骑大将军庾冰,自从桓温执掌荆州,平定叛乱,搞得风声水起,声威大涨。
桓家扬威,也使得庾冰如鲠在喉,成了心病,等就职到了武昌,一直不曾病愈。
参军殷浩,字深源,是跟随庾冰多年的参赞军师,手持一封密信,快步来到庾冰的病榻前,轻声唤道:“大将军...大将军...”
庾冰微微睁眼,望了一眼,问道:“深源何事?”
“太后懿旨,快马送到。”
“朝廷有何要事?”
“太后命国舅尽快从武昌营调拨军饷,补齐荆州叛军饷银。”
听罢此言,庾冰顿感腹间一阵剧痛,呻吟难奈。殷浩道:“国舅有何痛处,下官去唤郎中。”
“不必请了,庾希是要气煞老夫。实不相瞒,此番荆州哗变,便是我儿庾希从中作梗。太后降旨,命我拨粮,必是知晓了其中原委。”
殷浩道:“太后懿旨并未怪罪此事,足见太后对庾家格外恩宠。”
“老夫所担心的,是庾希这个逆子,诡计不断,处事冒险,只恐日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成就了桓温。”
“下官以为,太后一时不会重用桓温。”
“何以见得?”
殷浩道:“太后传旨国丈褚裒入朝,封卫将军、录尚书事,可见太后还是信任娘家人。”
庾冰问道:“深源随我庾家,任记室参军多年,以你之见,太后真要以国丈褚裒取代庾、桓两家?”
“在下听说尚书令诸葛恢病重已故,丞相何充萌生退意,连丞相都不能撼动庾、桓两大家,褚裒上任只不过,意在辅佐太后。”
“唉...太后才二十二岁...”庾冰道:“老夫近来病重,不能回京,我自会拟信一封,把你保举褚裒麾下,务必暗中相助庾家。”
“国舅应保举公子才是,庾希当世才俊,位列江东四俊。在下不过是国舅家臣,怎好受此赏识?”
庾冰微微摇头,说道:“我儿庾希,善用诡计,心无大智,难担大任;四弟庾条,又有勇无谋,难以托付。而桓温枭雄之貌,久必成患,故而派你入朝,相助庾希。”
“大将军之托,下官明白,定当相助公子。”
......
庾冰对自己那个宝贝儿子庾希,少年得志,屡生事端,是满怀顾虑,还没等殷浩动身,庾冰随之病重。没过几日,便在武昌郁郁而终。
庾冰病逝,参军殷浩护送灵柩回京,庾府家人全都戴孝,府上大设灵堂,凭着庾家江东第一大户的威望,京师不少高官大户,纷纷前来吊唁。
前堂正忙着哭丧之时,公子庾希便与殷浩来到一间厢房,两人各座,殷浩年长,庾希道:“深源先生,一路辛劳,家父临终,有何交待?”
殷浩道:“我随庾亮、庾冰二位国舅多年,令尊引荐我投靠褚裒麾下,效命国丈。”
庾希一愣,暗想父亲的老班底应该回来帮着自己才对,但不知为何要为褚裒效力,便问道:“京师名流众多,为何投靠褚裒麾下?”
“追随褚裒,正是暗中相助公子。”
“原来如此。”
殷浩道:“桓温初到荆州,挫败哗变,大涨威名,此人傲视诸侯,雄心非凡,不可小觑,单凭公子之力,恐难比桓温。”
“哦...父亲真是深谋远虑呐。”
“如此甚好,随他桓温乱舞,我庾家仍是江东第一大户。”庾希脸上又露一丝傲慢。
国丈褚裒虽是权高位重,但褚家是独门独户,并非江东士族大姓,与庾、桓两家相比,家业单薄。也正因为如此,国丈褚裒为成全太后褚蒜子的北伐之志,也是招贤纳士,广募才俊。这才引出:
演兵国丈纳群才,向迎五胡铁骑来。
心挂二京怀故地,中原图志净尘埃。
庾冰大丧过后,殷浩带着庾冰引荐书信前往褚府,拜见国丈褚裒,回想当年,征讨多云山起义军时,褚裒还是国舅庾冰的老部下。
褚裒看过庾冰书信之后,不由得想起当年的将帅之情,褚裒说道:“深源先生,久居记事参军,见识广博,才思练达,又得国舅引荐,能投老夫帐下,必当大用。”
“朝廷传闻,国丈继承国舅遗志,欲举兵北伐,不知筹备如何?”
褚裒道:“我已邀王羲之出仕,任宁远将军;深源可任建武将军、兼扬州刺史,诸公到任之后,加紧募兵,以备北伐。”
“北伐中原,收复二京,乃先帝遗志,殷浩定当竭尽所学,助国丈北伐。”
褚裒得了庾冰的参军殷浩,心中十分得意,趁着这日天好,褚裒、殷浩便出了屋子,闲庭信步,游走庭院。褚裒道:“筹备北伐,老夫欲兵分三路,齐头并进,讨伐中原。”
“国丈三路人马,如何分兵?”
“宁远将军王羲之,率江东兵马走东路;老夫起兵寿春,渡淮而上走中路;桓温率荆州兵马,由汉江走西路,深源先生以为如何?”
殷浩道:“国丈万不可任用桓温。”
“为何?”
殷浩道:“桓温其人,武夫出身,心如豺狼,性似虎豹,怀枭雄之志,存不臣之心。日后必反,不可重用。”
褚裒道:“老夫接任以来,多有耳闻,若不用桓温,或以谢尚、王羲之、荀羡等人,共谋北伐,你意如何?”
“王、谢两家素有威望,辅佐国丈,足以收复中原。”
褚裒、殷浩拟定诸路人马,加紧募兵操练,准备北伐,唯独不点桓温。这才引出:
举兵北伐轻雄才,不点桓温空妄猜。广纳贤良拓疆域,自笼勇将扫尘埃。
天资不为家邦用,玉叶岂容沙土栽?迟到中原非憾事,从征西蜀也壮哉。
一条轻舟,沿江而下,由会稽郡直奔荆州,船上一名儒生,身披斗篷,腰悬佩剑,登临船头,正是桓温三弟桓豁。船只停靠荆州渡口,远远望见,大哥桓温、四弟桓秘、五弟桓冲等众人齐聚岸边,恭迎桓豁。登上堤岸,桓豁近前作揖:“小弟桓豁拜见兄长。”
“三弟免礼,我等期待已久,可算盼来了三弟。”
桓豁问道:“兄长如此急切,召我来荆,有何要事?”
众人边走边说,桓温道:“朝廷降旨,要出兵北伐,重回中原,收复二京,指日可待。”
“哦?”桓豁略带惊喜,说道:“我在东山读书之时,便听说太后听政,力主北伐,不想此日,来的如此之快。”
桓温道:“我邀三弟,正是共谋大业,同筑盖世之功。”
兄弟几人说笑间便乘马回府,都督府上,早已摆好宴席,桓温居中而坐,众人分作两旁,桓温端杯道:“三弟一路风尘仆仆,第一杯酒先敬三弟,为你接风洗尘。请!”
“诸公请。”桓豁一饮而尽,一杯酒下肚,桓豁说道:“若是北伐,兄长所处荆州,地利最佳。”
“何以见得?”
桓豁道:“兄长沿长江,入颖水,直向北行,可抵洛阳,若取东都,必为兄长先得。”
桓温大喜:“三弟东山读书,初出茅庐,便知今后战局,有三弟助我,何愁大业不成?”
众人又一起举盏,频频敬酒,正在此时,只见一人来到堂中,直奔堂前。此人身长不到七尺,粗短眉,金鸡眼,鼻正唇厚,八字须髯,身着一身墨绿便袍,年纪三十岁上下。此人乃是桓温的参军,名叫郝隆,字佐治,河东原平人氏。
一看郝隆迟到,桓温道:“参军去了何处,今日三弟到此,不可缺席。”
郝隆与桓豁作揖行礼,郝隆说道:“都督,朝廷征函,备战北伐。”
“朝廷如何差遣?”
“北伐之事,召谢尚、殷浩、王羲之、荀羡、蔡裔、陈逵、李迈、王翕。八路人马,募兵操练,并非提及都督”
“什么?”桓温顿时愣住,论起北伐地理位置,荆州直捣中原,再好不过。万没想到朝廷命国丈褚裒召集各路精兵,唯独只字不提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