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原本他们世代都是广西大山里的采药人,他自幼随父祖在大山里练就了一身极好的轻身功夫。
虽然不能说是像真正的内家高手一样,踏雪无痕凌波微步,但是飞檐走壁却也是不在话下,尤其擅长攀援绝壁。
早在金田起义之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冯云山从清兵手中,冒了极大的风险救了的武清他们一家人的性命。
从那之后,武清的父亲为了感激冯云山的大恩,便让武清带领族中少壮,开始追随冯云山左右,时刻保护恩公的安危。
等到了金田起义之后,冯云山见武清骁勇善战,更是把他收做了义子,做了自己的贴身护卫。平日里跟随左右负责自己的生活起居,一旦遇到战事便时常派出去进行敌情侦察,作为斥候之用。
还别说,别看武清当时年纪轻轻,才刚刚十六七岁,但他在冯云山的运筹帷幄之下却是不负众望屡建奇功。等到咸丰二年初永安建制的时候,他就因战功被封为了南王帐下的一名旅帅,手下五百精骑,专司斥候一职。
俗话说的好:“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到了咸丰二年(1852)六月,南王冯云山在强渡全州蓑衣渡口的时候,不幸被早已埋伏好的清军江忠源部用炮火命中,伤重身亡。而当时武清正在前面率着手下精骑,远远的绕到了岸上清军的后面,准备实施突袭计划,配合大军强渡。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后面冯云山的座船,竟然遭到了清军的猛烈炮击,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当闻听冯云山不幸战死之后,武清立刻像发了疯一样,率着手下的五百健儿,对清军江忠源的帅帐发起了自杀式的疯狂冲锋。但是人家江忠源却也是晚清的一代名将,自也不是白给。
他不仅顽强的杀退了武清自杀式的冲锋,更是趁势一举大败了冯云山部,以至于太平军丢下了大批的辎重,不得已转而从西岸的陆路去了湖南。
这一场血战之后,武清的五百精骑仅仅剩下不到两百来人,而他自己也是身受重伤,最后被他的手下拼死救了出去。
等他们安全脱身之后,一路上收拢四下溃散的残兵,经过在山中短暂的修整,又陆续招募了一些当地的少壮青年,实力慢慢的又恢复了一些,手下又聚集了两三千名兄弟。
但是,这时武清非常清楚,仅凭他现在手中的这些残兵败将,绝难击杀江忠源为自己的义父报仇雪恨。于是,他决定带着他们去投奔义父生前最看重的翼王石达开,到他的军中效命,等待机会再图谋报仇大事。
等武清带着这些人马投到石达开的军中之后,石达开也是非常的高兴,对他格外的礼遇。不仅仍然让他带领自己带来的兄弟,还又另外拨给了他六七百名老兄弟,让他自成一营自统一军。并且承诺,一定尽量帮他创造机会,让他亲手为南王冯云山报仇雪恨。
为这样一来,武清便死心塌地的开始追随了石达开,成了他麾下的一员悍将。
其实说白了,这也正是人家石达开作为一路主帅知人善任的高明之处。他非常清楚像武清这样悍勇之人,原本就没有高远志向远大抱负,他仅仅就是凭着自己的性情义气行事。
只有放手的使用,才能让他心存知遇之情,也就能够更好的让他发挥出最大的能量。也只有想他所想念他所念,他才能真正的感恩戴德,拼死完成各项交付的任务。
果不其然,这个武清在石达开的巧妙驾驭下,甚至比早先在他义父冯云山的帐下还要勇猛彪悍。很快就成了一名让清军闻风丧胆的猛将,为石达开立下了赫赫战功。
而人家石达开也真的就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在咸丰三年(1853),终于把刚刚到达庐州的江忠源部牢牢的包围了起来。
与此同时,他特意命令武清亲率所部精锐担任先锋,对庐州发起了猛攻。在血战了数月之后,庐州城终于被太平军攻破,而江忠源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水自尽自杀身亡。
这一次,终于让武清得以完成了自己的报仇大业,从此他对石达开也就更加的敬重,从此真正成为了石达开帐下的一名心腹将官。
时间一晃到了咸丰六年(1856),由于太平天国内部高层之间矛盾的日益激化,终于爆发了导致了加速太平天国运动灭亡的最大的一个事件——天京事变。
在这次事件中,天王洪秀全先是暗中急调北王韦昌辉,精心布置,突然发难,一举杀死了东王杨秀清,并大肆屠杀了他的数万下属。
事后石达开对韦昌辉滥杀无辜的做法表示非常不满,但是早已杀红眼的韦昌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随即对石达开也展开了猛烈攻击。
幸好石达开见机较早,手下又有武清一帮悍勇将士拼死抵挡,这才让他能够得以脱身逃往安庆。
石达开虽然逃了出去,但是他留在天京的一些亲人和下属却是没有逃过韦昌辉的杀戮,全部被斩杀干净。甚至就连武清在力竭重伤之后,也被暂时的押入了死牢,说是要等抓到石达开后一起斩草除根。
当然,韦昌辉这也是念在他是已故南王冯云山义子的面子上,这才网开一面,没有直接一并杀害。
等到了石达开逃走之后,韦昌辉便变得更加的飞扬跋扈了起来。最后,甚至就连天王洪秀全也深深感到了威胁,于是终于又设计一举擒杀了韦昌辉和他手下的二百多名亲信。并派人迎回石达开,命他掌管政务。
但没过多久,天王洪秀全就开始对石达开又心存疑忌,加封自己的兄弟为王,处处牵制打压于他,并且意图加害。
无奈之下,石达开之后再度出走天京,避祸安庆。从此一步步的走上了悲壮的远走西南道路,最后兵败大渡河,于成都身受清廷凌迟酷刑而死。
而那个武清在石达开再度出走天京避祸安庆的时候,因为伤病未愈未能随之同行。
幸好他平日里战功显赫,在军中的口碑又是颇佳,再加上经此天京事变之后,天朝极其缺乏能够真正打仗的将帅,而且他又是已故南王冯云山的螟蛉义子。
所以在事后,他不但没有被牵连受罚,而且还被正式加封为将军一职,专门负责招募和培训斥候军。
但是,此时的武清在亲身经历了天京事变之后,已经变得日益消沉了起来。尤其是石达开的再次被迫出逃安庆,更是让他不能接受,百思不得其解。
原本,他对这个什么天朝就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情色彩,从第一天加入太平军,原本就是为了报答义父的恩情。
而后来继续追随石达开,说白了也不过是借以替义父报仇罢了,再说了这么多年立下的军功,也算是已经报答了石达开的知遇之情。
所以在这之前,他早就已经暗中萌生了退意,因为他不知道像这样整天的打来打去,到底究竟是为了什么。
昨日还在一起生死与共的兄弟,今朝就莫名其妙的拔刀相向相互厮杀,许许多多的从广西出来的老兄弟,在和清军的殊死拼杀中尚可九死一生,但是最后却死在了自己昔日兄弟们的手中。
尤其是,早些年天王他们这些首领为大家所畅想的美好幸福生活,到最后却变成了只是他们自己的安逸享乐,而下面的百姓甚至生活的更加苦不堪言了,完全看不到丝毫的天朝盛世。
武清就这样,在经过反复的内心挣扎之后,他决定也学着翼王石达开一样逃离天京。但是他却并不是试图另寻它途,继续这渺茫的天朝迷梦,而是想着彻底逃出这场,他自己无法看懂的血腥大厮杀,重新去做一个平平淡淡的山民。
在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便暗中四下找寻昔日的那些手下,想着带着他们一起逃离这个毫无希望的天朝。
只是在他苦苦的找寻了一年多,也只不过寻到了三十几个和他一起一路拼杀过来的老兄弟,其他的人几乎早就都已经战死了。而他的这些老兄弟们,也大都赞同他的想法,不想再这样整日里浑浑噩噩的拼命了。
当然其中也有几个已经当上了将官的兄弟,他们虽然有些贪恋自己来之不易的位置,但是也都表示绝对不会向天朝出卖大家。
只不过是大路朝天,大家各走一边罢了,必要时还会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帮助,也算是报答武清当年的提携的恩情了。
最后,在又经过半年多的充分准备,武清终于顺利的带着二十八名老兄弟逃离了天京,逃离了那个疯狂而又血腥的天朝。
他们逃出来之后,并没有直接西进逃回广西老家,而是明智的按计划选择了向东出海,先到早先他们已经探明的东海的一个小岛上,暂时的隐藏起来。等到真正的天下太平之后,再重新返回广西老家,认祖归宗。
由于他们二十九个人个个都有一身的功夫,早先又都一直担任军中的斥候,再加上他们准备的也非常充分,所以他们逃亡的行动非常的顺利。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成功的驾着从海边强掳的一艘渔船,顺利的逃到了海上。
只不过,他们在出海没多久就不幸遇到了台风,打乱了他们早先准备逃往东海那个小岛的计划。不得已,他们之后顺着台风一路北上,最后竟然阴差阳错的飘到了黄海海域的一个海岛上。
还好,这并不是一座荒无人烟的荒岛,上面不仅有少量的土著居民,甚至还盘踞着一伙海盗。当他们刚开始向岛上发出信号求援的时候,就遭到了岛上海盗的驱逐。
原来,这帮海盗一看就知道,这破破烂烂的渔船根本没有什么油水,直接就不允许他们靠岸,甚至还用鸟铳和弩箭向渔船射击,威胁他们赶快滚蛋离去。
这一下就把武清惹恼了,一来他们的渔船上几乎没有什么食物和淡水了,二来对方又是如此的无理,不帮忙救援也就算了,竟然还无缘无故的向他们射击,伤了他们的一名兄弟。
但是,武清并没有贸然的向对方发起反击,而是飞快的逃离了海盗的攻击范围,装作仓皇而逃的样子,远远的离开了这个海岛。
看到他们的破渔船落荒而逃,那帮海盗也并未进行追击,算定他们用不了多久就会自己丧生于这茫茫的大海之中。
等到了半夜里的时候,武清竟然就又指挥渔船偷偷的从海岛的另一侧靠了过去。原来这座海岛的地形非常险要,除了朝东南方向有一个地势平坦的缺口之外,其它所有的地方全部都是高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悬崖峭壁。
所以,在当时海岛上的海盗在夜间,也只是在这个东南方向的缺口布置了常规的防御人手,在其它地方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岗哨,充其量也就是象征性的零星巡逻队而已。
因为,像那种常年海水拍打的岩壁,普通人是极难从哪里攀援而上的。就算是侥幸上去,也不过三两人而已,面对海岛腹地之中的百余名穷凶极恶的海盗,那也不过是狼入虎口而已。要知道,那个年头凡是沦为海盗的,哪个不是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角色。
然而:“众人皆是菩提果,恶人自有恶人磨!”
这帮海盗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武清家族原本就是广西大山之中客家采药人之中的一个独特分支,他们世世代代都在悬崖峭壁上讨生活。
再凶险万分的崖壁,在他们这一支族人的眼里也是极其普通的坦途,因为他们这一支族人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那就是他们这一支族人的手脚中央位置,都天生有一个极其罕见的强力吸盘,平日里别人绝难发现,只有在他们自己施展攀岩绝技的时候才会显现出来。
这当然也是武清和他的营中老兄弟们,一直以来被天朝诸王所重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因为他们确实能够在很多不可思议的情况下,创造出很多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当初石达开数月围困庐州城,就是武清带领他的兄弟们,在暴雨之中徒手登上城墙,从里面强行炸开了城门,最终一举逼死了晚清名将江忠源。
而此时在渔船上,武清所率领的二十八人中,其中就有他的五位族人,剩下的也都是跟随他百战余生的好手。
其实,早在白天那帮海盗喽啰耀武扬威的时候,武清就已经暗自决定一定要强行拿下这个海岛。因为,他已经喜欢上了这里得天独厚的绝佳环境,这正是他和兄弟们暂时甚或长期栖身的宝地。
当夜武清只留下七名不擅长攀岩的兄弟,照看渔船和那位受伤的兄弟,而自己亲率剩下的十九人直接就从悬崖峭壁上攀援了上去。
等他们从上面杀入海盗盘踞的山洞的时候,那帮海盗几乎全部还都在熟睡之中。原本就算是他们都是清醒的,也绝难抵挡这二十名久经战阵的斥候军的攻击,更何况他们现在几乎毫无反抗的能力。
没用半个小时,武清他们就完全的控制了局面。但是武清并没有对他们大肆杀戮,而只是亲手斩杀了七八名特别顽固的头目,对于那些愿意投降的海盗一概既往不咎,甚至就连那名射伤他们兄弟的小喽啰,也没有再追究问罪。
因为武清非常清楚,在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想站稳脚生存下去,那就必须要依靠这些人。
尤其是在这茫茫大海之中,自己兄弟就算是武功再高,那是无济于事的,毕竟他们早先充其量也就只是在江河之中行走过,但是一遇到这真正的大海也就没有什么本事了。
而且,像他们这种海盗大多都是些好勇斗狠的匪徒,彼此也只是各取所需聚集在一起罢了。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盲目的崇拜英雄,只要你把他们彻底的降服了,他们就会真心诚意的归顺。
因为他们的终极目标,无非就是吃喝玩乐,说白了就是更好的生存下去,谁有本事他们自然就会信服谁,并不存在什么普通江湖的那套忠孝仁义。
所以只要是能够真正的震慑住他们,假以时日,自能慢慢的把他们调教成一支有战斗力的武装。
果不其然,这些海盗在看到武清他们的功夫之后,都表示愿意推他为主让他做老大。尤其是他们在知道了武清的真实身份之后,更是心悦诚服,因为他们虽然孤悬海外,但是太平天国的威名他们还是早就有所听闻的。
甚至他们当时暗自猜想,武清他们可能就是太平军派来收服他们的,有朝一日这些人或许也能真的像人家那些太平军一样拜将封侯。
当然,武清并不会把自己这帮人的真实来历如实的告诉他们,而是顺着他们的意思,说正是天王派他们前来找寻开辟海外基地的。
只不过在途中遭遇了台风,他们的战船被毁,幸好遇到了这艘渔船,这才寻到此地。不仅如此,武清还当即装模作样的对他们进行了封赏,以此来收拢人心。
好在,他们出逃天京的时候准备的够充分,带出了一定的财物,而在后来逃亡的时候又劫掠了几个大户,也得到了不少的钱财,这时倒是派上了用场。
这样一来,武清就稳稳的掌握住了这支百余人海盗队伍,算是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地盘,可以暂时的让兄弟们安顿下来了。
等一切稳定下来之后,武清这才得以好好的研究了一下这个海岛。
原来这个海岛确实是一个可以长期栖身的宝地,这个海岛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海岛三面的山上有着众多的山洞,岛上的居民和海盗都居住在山洞之中,倒也无需另外建造住所。
在海岛的中央有一大片的肥沃土地,可以种植大量的农作物,基本上可以解决岛上居民和海盗的正常需求。
而且,在海岛三面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可以食用的山珍野果,这些都是海上难能可贵的宝贝。
另外,岛上还有几处常年不枯的山泉,这就解决了淡水的问题。这也就是说,就算是这些海盗安安分分的在此处生活,也能够过上自给自足的安稳生活。
更何况,他们还有十余只大大小小的海盗船,手里还有一些相对比较先进的武器,这一来他们就可以时常出去进行劫掠。
武清当家之后,一方面大力开展岛上的自给自足,让岛上原有的居民安安分分的从事生产,确保岛上常年所需的正常供应。
一方面加强整训岛上的海盗武装,挑选出一批精干的人手,亲自进行强化训练。把一些老弱病残的海盗剔除出来,让他们也加入到生产之中,或者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后勤工作。
很快,武清就亲手训练出了一支七八十人的精干海盗队伍,再加上他自己带来的二十八人,一共凑成了一百人的队伍。
而且,武清还立下了许多的规矩,让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比如,不许抢劫普通的渔船,不许随意的劫掠侮辱妇女,不许跟其他的海盗组织相互勾结,不许参与任何其他势力之间的争斗。
遇到国内的商船,只许抢货,除非必要时不许伤人性命;遇到外国人的船只,无论什么情况,不管是商队还是流窜的海盗,只要情况允许,一概统统拿下,人员就地解决毁尸灭迹绝不留一点痕迹。
遇到国内官军的船队,一概避而远之,绝对不要轻易的去招惹他们,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必须在完全有把握全歼的情况下才能出手。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向清廷投诚,因为清廷和他们太平军之间的仇恨太深重了。
就这样,不到几年,在武清的带领下他们这座海岛越来越兴旺了起来。由于他们的纪律严明,行动迅捷,做事隐秘,再加上他们这个海岛比较偏远,一直以来也都没有引起各方面的特别注意,就这样安安稳稳的发展了起来。
到后来最兴盛的时候,他的海盗武装达到了两百多人,岛上居民达到了六七百人。当然这时所有人早就忘了原来的那些往事,就连武清他们一众兄弟,也渐渐的淡忘了回家的事,所有人都希望就此安居乐业下去。
再后来,武清就索性在岛上娶了一个土著女子,开始过起了正儿八经的日子。
渐渐的武清老去了,但是他的后人一直承袭着他的首领位置,一辈辈的就这样传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