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里的“承、乘、比、应”,指的是卦象内部相关两爻之间的关系,可总结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1)所谓“承”,乃承载、承上、烘托之意。
就像古时候的马车,是用来承载乘客的。凡下爻紧承上爻谓之“承”。多指阴爻上承阳爻,象征柔弱者顺承刚强者,或贤臣辅佐明君之意。
(2)所谓“乘”,是乘驾、驾驭,居高临下之意。
凡上爻乘凌下爻,谓之乘。多指阴爻乘阳爻,称“乘刚”,象征臣下欺辱君主,小人乘凌君子 ,意多不吉善。
但阳爻居阳爻之上则不言“乘”,而称之“据”,认为此为理之所常,由此可见《易经》扶阳抑阴的思想。
(3)所谓“比”,是两个相邻的爻称作比,是比邻、比肩的意思。就像跟你一起肩并肩走路的好朋友。如果相比的两爻是一阴一阳,异性相吸,就更加亲近一些。
但要说明的是,相邻两爻,一爻为阴一爻为阳,则善为“比”。若以刚比刚或以柔比柔,则无相求相得之情。
总之,凡阴阳相遇为朋友类,若阳遇阳或阴遇阴,则结为敌。
(4)所谓“应”,是对应、应合的意思。指上下卦爻位置对应的呼应关系。就像同盟关系,不在一起,但一呼就应。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就有了对应关系。
应是一种应合、应援,有应当然是好事。但这种对应关系要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易理上去观察。
一般说,在相应位置上的两爻如果是一阴一阳,即可成为阴阳正应;如果是两阳或两阴,即构成相斥关系。
(5)中正
在六爻之中,一、三、五爻为阳位,二、四、六爻为阴位。若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则为当位,为吉;反之,若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则称不当位,为凶。
所谓“中”,是指六爻卦中内卦的二爻和外卦的五爻,因为在各自三爻卦的中间,称之为“中”,又称“得中”。
所谓“正”,是指爻位的奇数属于“阳”,偶数属于“阴”,因而在奇数的阳位,应当是阳爻;在偶数的阴位,应当是阴爻;这时称作“正”或者“当位”。
而阴爻位于二位,阳爻位于五位,则是既中又正,称之为“中正”。中正是《易经》中尤具美善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