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在大周朝生活了快十八年,对大周朝的官制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
通俗的说,这是一个宋明合制的世界,这大周朝披着大宋的皮,内里却是大明的那一套。
所以大周朝的国策是“重文轻武”,而非“重文抑武”,一字之差,却让大周朝的勋贵武将活得比历史上北宋的同类好得多。
至于这大周朝的武将地位并不低,并没有被作践到泥里,为什么依旧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达成大一统成就,就真的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了。
周太宗,和梁晓记忆中的宋太宗,十分的相像,一样的志大才疏,一样的“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一样的“但无能”。
至于周太宗后的大周诸帝,更是还不如周太宗呢。
时至今日,大周立国近百年,依旧和辽国、西夏三分天下。
盛紘是文官,自然觉得“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见自己这个未来的女婿熟读经书,才华横溢,便想要劝他走科举一途。
梁晓心里直摇头,觉得盛紘这是书生之见,他出身勋贵世家,就算真的高中进士做了文官,也会被文官集团集体排斥的。
除非他和永昌伯爵府划清界限,损害勋贵集团的利益,给文官集团交投名状。
可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文官集团更不可能接纳他了,因为这代表他和父母也划清界限了,在这个时代,这就是“不孝”!
所以梁晓根本没得选。
哪怕这大周朝的武将地位比历史上的北宋还要低,他也只能咬牙从军当武将。
知否原剧中的齐衡,就是最好的例子,明明是正八经的科考出身,做了文官后,却还是没有被文官集团接纳,只是被当枪使。
盛紘是梁晓未来的岳父,且也算是为了他好,他不好直说对方太幼稚了,于是斟酌着语句说道:“世叔有所不知,宫中会定期从勋贵子弟中选拔人才,授予仪鸾司的职位,担任官家的侍卫。
“有了这层身份,自然就与寻常武将不同了,不仅升迁的更快,还多了一个护身符……侍卫出身的勋贵,也有做到枢密副使,乃至于枢密使的,也可称执政了。”
梁晓说的都是实话,这大周朝确实有这个制度,类似大明让勋贵子弟做锦衣卫——首要职责就是护卫皇帝,和南北镇抚司不是一个系统的。
这个制度也是大周朝勋贵地位不低的原因之一,本就是与国同休的勋贵子弟,又和皇帝朝夕相处培养了感情,自然能得到皇帝的信任。
有了皇帝的信任,就算是宦官,也会被文官集团又憎又怕,更何况是勋贵子弟了。
盛紘听了,暗道自己考虑不周,他其实知道这个制度的,但他一直在京外为官,日常交往的人家中也没有勋贵,刚才更是一时激动,起了爱才之心,所以脱口而出。
看着梁晓脸上得体的笑容,盛紘有些不自在,尴尬一笑,仰头喝了一杯酒。
梁晓也没有纠缠此事,借口请教书法,和盛紘聊起了其他的话题。
盛紘心中明镜一般,更觉得自己这个女婿着实不错。
翁婿两人相谈甚欢。
……
永昌伯府和盛家结亲,本就是为了让兖王府自然而然的得知,最好对方就算有和自己家结亲的想法,得知消息后也“知难而退”了,双方当做都不知道一般。
吴大娘子回到正堂后,就开始大张旗鼓地给梁晓张罗亲事,不多时,整个永昌伯府就都知道了。
梁家年轻一代的三个儿媳妇全都赶来道喜,帮助吴大娘子做事。
梁大郎的媳妇,吴大娘子的庶长媳张氏,心中暗暗纳罕,觉得这事处处透着诡异,今日之前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并且这位四弟妹家的门第,也太低了,还是文官家的女孩子。
不过张氏也只是想想而已,她的丈夫是庶出,如今正在外面搏功名,她自己带着孩子们在伯爵府侍奉公婆,万事小心谨慎,不会多说一句话。
哪怕是丈夫的亲娘,她也只是尽到了孝道的要求,没有和对方私下里说小话。
张氏的父亲是武官,级别也不算高,她是家中的嫡长女。
她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嫁入勋贵人家,可正好赶上永昌伯府的吴大娘子给庶长子娶媳妇,要求儿媳妇必须是嫡出。
同为勋贵的人家,愿意嫁庶女给门当户对的庶子,可不愿意嫁嫡女给伯爵府庶长子做媳妇。
于是吴大娘子将目光转移到更次一等的中级武官之家,最后选中了张氏。
张氏原以为吴大娘子这是在苛待庶子,可进门后才发现,吴大娘子待自己很好,也不很让自己立规矩,自己的丈夫更是得到了伯爵府的倾力培养。
如今张氏嫁入永昌伯府已经七八年了,孩子都生了两个,院里也添了几个庶出的子女,才想明白婆母的手段。
堂堂正正,却是一石三鸟。
坚持给庶子娶嫡女,庶子的岳家自然要低一等,可明面人所有人都挑不出毛病来。
嫡出的媳妇天然亲近婆母,而不是丈夫的小娘。
嫡出的媳妇也大概率不会撺掇庶出的丈夫觊觎爵位,闹得家宅不宁。
张氏对婆母心服口服,更不想和婆母生分了,如今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随大流的略略夸了一番盛家和盛家女,就领了件差事离开了。
吴大娘子看了看张氏的背影,又看了看自己亲生的二郎,和他的媳妇,心中叹息不止。
张氏欣赏自己的婆母,吴大娘子也很欣赏自己的大儿媳。
若是亲生的儿子和他们的媳妇比梁大郎和张氏更优秀,吴大娘子是乐得庶长子娶到了好媳妇的。
毕竟梁大郎也是她亲自养大的,也有些感情。
可是,吴大娘子亲生的,将来袭爵的梁二郎,资质平平,娶的媳妇是伯爵家的嫡女,可水平也不如庶长媳张氏。
被吴大娘子寄予厚望的梁四郎梁晓,自身文武双全,甚至比梁大郎还要强些,如今却因为无妄之灾,要娶一个小小文官家的女孩子。
吴大娘子真心希望盛华兰的水平高一些,不要拖累了自家四郎。
……
忠勤伯府袁家。
袁家当家大娘子正在和自己的嫡长媳兼娘家侄女说小话,“二郎的婚事基本上定了,二郎媳妇是扬州通判盛家的嫡长女,这盛家可是个有名的富户,二郎媳妇的陪嫁绝对不会少。
“等二郎媳妇过了门,我就装病,你来伺候我,让二郎媳妇管家,她年轻面嫩,就算发现了亏空也不敢问咱们,只能拿自家嫁妆填上窟窿。”
袁家大郎袁文纯之妻点头称是,“母亲神机妙算。”
“我的儿,苦了你了,你且放心,在我心里……”
袁夫人颇有些自得,正要继续往下说,就听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不多时,袁夫人的心腹妈妈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道:“回禀主母,盛家……盛家派人来说……说感谢大娘子的抬爱,可他们家的大姑娘已经许了人家了……”
袁夫人的脸色登时变了,怒道:“这盛家是在消遣我们忠勤伯府吗?许了哪一家?”
心腹妈妈偷偷看了一眼主母的脸色,咬牙道:“听说,许的是永昌伯府的梁四郎。”
袁文纯之妻猛的站起身来,满脸的无助,她看向自己的婆母兼姑母,“母亲,这可如何是好,家里的……”
在袁夫人杀人一般的眼神下,袁文纯之妻将后半句咽了下去——“家里的亏空可怎么办,一旦被人发现咱们拿来贴补娘家,就全完了。”
袁夫人咬牙切齿了一番,也无能为力,只是说了一句“这个仇我记下来了,咱们再给二郎寻个好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