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阅读三江阁]对于孙贵妃为何会给出如此丰厚的赏赐,李云天自然是心知肚明,除了孙贵妃与周雨婷‘私’‘交’不错外,孙贵妃肚中的孩子是关键。
倘若孙贵妃诞下皇子,那么就是宣德帝的皇长子,她当然希望宣德帝能将其立为太子。
可是现在胡皇后依然健在,依照立嫡立长的原则,要先立胡皇后的所生的皇子为太子,等到胡皇后实在生不了皇子后才能立她的儿子。
胡皇后已经给宣德帝生了两个公主,这意味着她也可能给宣德帝再生一个皇子出来,而这个皇子自然就是大明未来的太子。
虽然孙贵妃清楚以胡皇后现在的体质很难再次生育,但这却不是绝对的,万一胡皇后怀孕并且诞下皇子,那么她的儿子可就没有机会成为太子了。
况且,孙贵妃也没有时间再来等待,万一别的妃子也生了皇子,胡皇后想要将其抱养的话,她所有的希望可就成为了镜‘花’水月。
为了保证自己的儿子能成为大明的太子,孙贵妃现在就要为其铺路,来拉拢朝中的那些能对宣德帝产生影响的重臣。
虽然孙贵妃还不知道自己肚子里怀的是公主还是皇子,可要是等到孩子生下来后再谋划,无疑已经晚了。
在朝堂上的那些高官显贵中,孙贵妃尤为看重的就是李云天,一来她与周雨婷关系密切,而周雨婷的后面是周征,可以对朝堂上的勋贵起到很大的影响。
二来李云天是宣德帝最为倚重和信任的臣子,虽然资历不如杨士奇和杨荣这些老臣,但文武兼备,口才卓绝,关键时刻能在朝堂上为其说话。
因此,李云天自然就成为了孙贵妃最为看重的官员,而宣德帝对孙贵妃的宠爱已经表明了他在太子一事上的态度,想必李云天届时绝对不会让她失望的。
七月份,‘交’趾终于传来了新的战报,战报的内容与昌江城和谅江城的战事有关,其中昌江城被攻陷的时间是四月初二。
早在宣德元年七月,叛首黎利为了拿下昌江城亲自率领八万叛军,聚集大量象、飞车、冲梯猛攻昌江城,当战事受阻后又令人凿地道,妄想潜入城中。
成山伯王通任命‘交’趾都司都指挥使李任为昌江城的守将,昌江卫卫指挥使顾福辅之,负责与叛军‘交’战。
李任何顾福发现了黎利的意图,于是让人开挖横沟与叛军所挖地‘洞’相通,从沟中向钻进地道里的叛军发动攻击,重创叛军。
黎利见久攻不下,于是又下令调派援兵,并且增加了大象前去攻城,战况显得异常惨烈。
昌江城被黎利率领叛军围困后,王通向临近‘交’趾的广西总兵、镇蛮将军、征远候顾兴祖求救。
可顾兴祖担忧被‘交’趾叛军势大,竟然拥兵自保,对王通的求助视若无睹,没有发兵前去救援,使得‘交’趾的明军孤立无援。
城破之日,李任已经与黎利周旋了九个多月,大小三十多次‘交’战,城中将士死伤将近一半。
直到宣德二年四月份,叛军才终于攻破了昌江城的城墙,用云梯登城后抢占了城‘门’。
李任和顾福见状亲自率领死士前去夺取城‘门’,可惜功亏一篑,战至关键时刻叛军的象兵赶到,使得两人未能夺回城‘门’,被叛军围困后自刎而死。
值得一提的是,昌江城的守备太监冯智和‘交’趾都司指挥同知刘顺也在城破后先后自刎死。
据事后统计,城中军校丁及男‘女’百姓不屈而死的达数千人。
王通见大势已去,在部下们的护卫下杀出城去,九死一生地逃出了叛军的围追堵截,进入了‘交’趾布政使司的治所‘交’州城。
几乎与此同时,被叛军围困了近十个月的谅江城也陷落,谅江府自此落入了叛军手中,谅江府知府刘子辅在城破时自缢而死。
黎利攻下昌江、谅江后,合兵北上,分别派遣叛军攻打‘交’州城和清化府的治所清化城,并且攻占了‘交’州重镇东关。
成山伯王通聚集兵力躲在‘交’州城里闭城不出,凭借着‘交’州城高大厚实的城墙来抵御叛军的攻击,等待柳升的援兵。
宣德帝得知昌江城和谅江城同时失陷,顿时万分震惊,没有想到叛军竟然如此凶猛,同时也恼怒顾兴祖不发兵救援,下令将其逮捕回京,投入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诏狱,并且诏令柳升率军速进。
在宣德帝的谕令下,柳升于九月抵达了‘交’趾的宣化府,随后攻克了由叛军把守的隘留关。
此时,柳升手下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二万人,除去了七万京畿都督府的京军外,沿途还从武昌卫‘抽’调兵士一千人,成都卫‘抽’调兵士一千二百人。
再加上南京原郑和下西洋时的‘精’锐明军一万人,中都留守司及湖广、浙江、河南、山东、广东、福建、江西、云南、四川都司并福建、四川行都司的明军三万三千人,总人数已经超过了十二万之众。
黎利见柳升来势汹汹,自知不可力敌,故而向柳升上书,请求立原安南国国王陈氏的后代为国王,他愿意罢兵而归。
柳升并没有启封黎利的文书,而是随即将之上报了朝廷,继续率军南下赶往‘交’州城,准备前去救援王通。
叛军沿途据险设立关卡,明军接连将其击破,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抵达镇夷关。
见叛军屡被击败,简直不堪一击,因此柳升不由得对叛军颇为轻视,认为其不过尔尔。
由于路途奔‘波’,平叛大军中的两个重要人物,参赞军务的军阁次辅李庆和左副总兵、保定伯梁铭不幸染病,而且病情不断加重。
随军的礼部郎中史安看出了叛军接连战败好似在‘诱’敌,而柳升在击败了沿途的叛军后言行举止中对叛军甚为不屑。
很显然,骄满是兵家的大忌,故而史安提醒李庆,认为叛军可能是故意示弱来引‘诱’明军前行,应警示柳升,防范叛军在路上设伏。
李庆觉得事关重大,因此拖着病体前去告诫柳升,要柳升小心叛军有诈。
柳升虽然表面上答应,可‘私’下里却毫不在意,认为叛军不过是一些尚未开化的蛮夷而已,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为了抢在从云南进入‘交’趾的太傅、征南将军、黔国公沐晟之前抵达‘交’州城救出被困的王通,他竟然率领着前锋部队离开了明军主力部队先行。
当柳升领着前锋部队行至昌江,在一处名叫“倒马坡”的地方过桥时,柳升一马当先,与百余名亲兵骑马先飞驰过桥,拉开了与后方部队的距离。
就在柳升过桥后不久,叛军埋伏在两侧山地的伏兵群起而攻之,柳升见状大吃了一惊,想要调转马头逃回明军大队,可惜后路被截,无奈下唯有率军继续向前狂奔
明军的先锋部队在倒马坡遇到了叛军的强力阻击,双方爆发了一场‘激’战,就在这一天晚上,与明军主力一同行进的左副总兵、保定伯梁铭病死。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梁铭病死的次日,李庆也跟着病亡。
由此一来,明军的主将就成为了右参将崔聚,崔聚派人将梁铭和李庆的尸体运回了宣化府安置,率领紧急赶往倒马坡,前去解救被叛军围困的先锋部队,于第二天终于率军赶到。
叛军的援兵也已赶到,增援的兵力超过了十万,并且调动了象兵作战,这给予了明军致命一击。
明军中的绝大部分人还是第一次见到大象这种体型庞大的怪物,见其长鼻獠牙,力大无穷,顿时就‘乱’了阵脚,慌‘乱’不堪。
叛军趁此大举进攻,明军抵挡不住全线溃败,伤亡无数,随军将领和官员大部被杀,少数逃回宣化府。
与此同时,从云南进入‘交’趾的太傅、征南将军、黔国公沐晟被叛军阻挡在了归化州水尾县,无法前往‘交’州城。
‘交’州城里的王通得知柳升战死、沐晟被阻后大惊失‘色’,认为明军在‘交’趾大势已去,为了避免叛军攻‘交’州城,于是‘私’下以重金利‘诱’黎利求和,并表示愿意为黎利向宣德帝上呈谢罪表。
其实,这并不是王通第一次找黎利议和,当他被叛军围在‘交’州城后,曾经暗中派人找黎利,许诺为黎利乞求封号,并承诺可将清化府以南之地割给黎利,希望黎利退兵。
黎利见到王通的使者后大喜过望,于是致书给王通,表示愿意罢兵,但要清化府以南的州府,双方以后井水不犯河水,化干戈为‘玉’帛。
王通接到书信后召集‘交’州城‘交’趾三司官员讨论,言明叛军势大,而柳升的援兵未到,万一‘交’州城被攻破那么明军在‘交’趾将失去根基,因此不如与叛军议和,先保住清化府以北的州府,等柳升率军来后再平定叛军。
得知了王通的意图后,现场的官员大部分陷入了沉默,只有少部分人同意:明军在清化府以南还控制着一些地方,如此一来岂不是要白白便宜了叛军。
尤为重要的是,清化府的治所清化城依旧在明军的手中,清化城是‘交’趾的军事重镇,叛军几次攻击都铩羽而归,要是按照黎利的议和要求,明军就要白白放弃清化城。
不过,面对着兵临城下的叛军,再加上王通态度鲜明,故而只有‘交’趾按察使杨时习表示了异议,认为此举有辱大明声威,而且不经朝廷就与叛军议和是大罪。
可惜杨时习孤掌难鸣,遭到了王通的厉声喝叱,认为他在扰‘乱’军心,使得众位官员皆不敢言。
然而令王通没有想到的是,清化府知府罗通在接到他的命令后不肯弃城,与清化卫指挥使打忠坚守,使得叛军望城兴叹。
黎利并不想与明庭为敌,如今他接连获胜打得‘交’趾的明军畏战,故而接受了王通的条件,决定与明廷议和。
为此,黎利向宣德帝上了请降表,希望宣德帝能立安南国国王陈氏后裔陈暠为‘交’趾王。
王通于是派人送黎利的使节入京向宣德帝献请降表,并进献礼物,‘交’趾的战事走到了一个是战还是和的十字路口。
小技巧: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