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 >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最新章节 > 340宦官擅权,始于英宗

    朱元璋父子两个在对白莲教这件事上达到了一致。

    威胁大明统治的存在,是绝对不能出现的。

    此案有了天子的批示,进行的很快。

    上元县给江宁县交出赏钱后,便有刑部主事带着命令来了。

    抓捕有关同吴庆夫有关的衙役、吏员以及知县、典史。

    反正现在吴庆夫被单独提审后,咬出来了许多人。

    众人还处于破掉食人魔的案子准备庆祝一番,未曾想全都进了江宁县大牢的监狱。

    那些因为被吴庆夫逼迫,走投无路才加入白莲教的百姓,因为马皇后的建议,全都释放回家,但是家里的壮劳力要无偿去修河堤一个月。

    正好给上元县的衙役们腾出牢房来。

    特别是这些百姓们瞧见这些“官”被抓进来之后,更是对着皇帝感恩戴德。

    其实听到这个判决的时候,王布犁觉得有些宽容的,根本就不像是朱元璋的作风。

    这些人没死被发配到北方去屯田就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倒是上元县典史丁海栋挣脱衙役的控制,想要找王布犁问个清楚,结果被按在地上。

    他脸贴地大叫着:“驸马爷,看在昔日的情面上,让我死個明白,我速来与白莲教毫无瓜葛,为什么要抓我们!”

    王布犁瞥了被按住的丁海栋:“吴庆夫。”

    丁海栋一下子就麻爪了,连忙道:

    “我不知道他做了什么,我就是收了点孝敬。”

    对于这句避重就轻的话,王布犁一个字都不信。

    一个典史作为本地地头蛇,直接控制本县的实际掌权者。

    他连自己个地面上的事都不知道,那只能是装作不知道。

    王布犁只是挥挥手,让人把他带走。

    进了大牢,有人提审后,他自然就知道什么了。

    白莲教这件事倒是轻轻放下,但是官逼民反这件事可不是小事。

    更何况白莲教的闫玉龙,他还没有招出幕后的主使。

    这种首脑不抓,今后还得搞出事情来。

    “钟牛。”

    “在。”

    王布犁示意蒋环掏出一本册子:

    “按照花名册上的点名,先带人过去帮助维持住上元县县衙的情况,避免出现大乱子,到了那边也不要过于强硬,让你暂代上元县典史职位。”

    听到这话,钟牛先是呆愣了一下,然后立即给王布犁跪下,多谢驸马爷的提拔之恩。

    “我是看重你的能力。”王布犁示意他起来:

    “最终任命还得看吏部的,过去了好好干,将来前途也不是从九品,别胡乱伸手,也别给我丢面。”

    “属下谨记驸马爷教诲。”

    钟牛觉得王布犁说这话他典史的位置已经稳了。

    要不然叮嘱自己这些做什么?

    于是钟牛带着一部分江宁县的成熟吏员和帮手直接走了。

    反倒是吏员的档案能直接调过去,纵然是大明最低品级,可那也是官员,不同于吏员,程序上自然是要谨慎一些的。

    钟牛走了之后,他徒弟余火金暂时代替捕头一职,具体的任命还是得等钟牛那里板上钉钉之后才行。

    万一吏部的人不觉得钟牛能够胜任,还得退回来给他留着位置。

    不过在江宁县其余人看来,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跟着驸马王布犁那是真有前途!

    这就直接把人给送到上元县去当吏员了。

    临时的转为正式的,正式编制还能往上走一走。

    而且驸马爷也发出话来了,就算是他们去了上元县,月初的时候也会分润他们这个月出力的补贴。

    待到上元县人员落实之后,江宁县空缺出来的位置,也会有人填补上来。

    总之,上元县一下就空出来许多坑,江宁县这边的萝卜都很高兴。

    光是靠这么一手,王布犁就把江宁县县衙一帮人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如此待遇下,要是再想搞事,那就不是我这个上官的缘故了,你自己好自为之。

    不过王布犁虽然没有给钟牛保准,但圣眷极重的驸马爷的面子,吏部也不会给驳了,又不是安排什么重要岗位。

    上元县知县这个位置,才是胡惟庸等人需要在意的。

    朱元璋很突兀就进入了仙境当中。

    这一次根本就没来得及带上太子朱标。

    朱元璋不明白为什么这进入仙境的事以前还有规律可以让他反应,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规律了。

    以前的经验完全都不好使,他儿子朱棣进入仙境就是一个意外。

    搞得这几日,朱棣也是在家中闭门不出的意思。

    纵然是整个南京城都因为抓住了食人魔的真凶,都没有出去看看热闹。

    朱元璋反倒是觉得老四目前陷入了极大的纠结当中,倒是也没有在意。

    他很快就被熟悉的坐在巨幕之前,等待放映。

    宣德十年正月,帝崩,遗诏国家重务都由皇太后张氏处置。

    由年仅 8岁的幼帝朱祁镇继位。

    “八岁?”

    朱元璋微微挑眉,没成想还有比万历十岁登基还要年轻的存在。

    他稍微往前推算一下,宣德才多大就英年早逝了。

    朱元璋其实是有些难以接受。

    咱的子孙寿数怎么都不高呢?

    一个个的,几乎都是在青壮年去世,难不成是过于劳累?

    这不得不让朱元璋想起嘉靖,这老小子一辈子没咋干过活,还修仙磕仙丹,反倒活的岁数挺长的。

    幼帝之登上宝座会产生新的问题和紧张因素。

    因为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的制度规定,一切权力都归于皇帝。

    但让年仅八岁的朱祁镇处理政务,显然不现实,他必须在大学士和大臣们的协助下决定国家大事。

    一个幼帝明面上是元首,可实际上使大明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虽然没有人能正式成为摄政,但一个事实上的摄政集体必须建立起来,去“帮助幼帝”处理国家大事。

    这样一种情况,如同大明后时重新发生的那样。

    极其容易导致不合法的独裁权力建立,以及不可避免地破坏朝廷中央领导的稳定。

    宣德帝在短期患病后出人意外地死去,张太皇太后就领导了一个事实上的摄政团。

    她原是一个平民,而作为永乐帝的儿媳、洪熙帝之妻和宣德帝之母。

    她代表了和维持着大明王朝的延续性和合法性的门面。

    尤其是后宫不得干政这事。

    朱元璋觉得宣德帝违背他的意思了。

    但现在看来,遗诏让皇后摄政还能保证宣德的儿子顺利继位,而不是他的兄弟在太皇太后的支持下继位。

    娘的。

    后世子孙一个个该违背祖制的不违背,不该违背的一个劲的违背是吧?

    朱元璋越看越无奈。

    这种事他根本就无力阻止。

    幼帝上位,不可避免的要有人摄政。

    无论是后宫还是朝臣,总是得有人出头。

    相比于宦官干政,朱元璋还是比较容易接受前两个的。

    此时为了保住自己的儿子上位,朱元璋认为宣德还是尽力了。

    说实在的,兄终帝及这种政权交接会出现不小的问题。

    朱祁镇登基,与太皇太后同在摄政团的有大学士和宦官各三人。

    三杨。

    全都是南方人。

    杨士奇和杨荣自永乐朝起,已为几代皇帝效过劳,他们都经验丰富,精明强干,掌握大权。

    南人?

    朱元璋又是一声叹息。

    尽管他已经极大可能的抑制住朝堂内被南人占据许多位置,可依照科举而言,南人是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并且他们还极为容易抱团,关系错综复杂。

    后宫、宦官、权臣,这仨朱元璋不想要的局面,全都凑一块了。

    好在皇后一直都是小门小户出身,没什么外戚作乱。

    朱元璋耐心瞧着,随即就蹦出来宦官王振的介绍。

    为了给宫内妇女教课,永乐帝曾说服一批儒家的老师自愿净身,而王振就是其中之一,他进入内书堂就具有很大的有利条件。

    “啊?”

    朱元璋瞪大眼睛,老四直接给他整了个大活。

    宫内妇人要识字,让这些人净身?

    真想要教授妇女学识,就不能在白天公共场合教授是吗?

    朱元璋不理解,他记得宫中也有不少女官,她们就教授不了一些儒家学识?

    哦,原来还要教授小宦官识字!

    朱元璋恨恨的拍了下座椅,当真是把咱的叮嘱当作耳旁风是吧!

    他善于舞文弄墨再加上玩弄权术方面也比其余“只会”教书的阉人强上许多,很快就获得宣德帝的喜欢,叫他去侍奉皇太子朱祁镇读书。

    朱元璋眉头都皱起来了,宣德这个狗东西他怎么还如此喜欢重用宦官。

    他没把咱的话都记在心里呐!

    朱元璋火大,这才隔了几辈啊!

    重孙子都这样不拿祖制当回事。

    隔着更远的辈分,他们心里还有祖制吗?

    王振是北方人(山西人),与太皇太后同乡。

    相比于其他辅政之人,他还很年轻。

    朱祁镇年幼,敬畏王振,嘴里呼先生而不是名字。

    “啊?”

    朱元璋恨不得上去先给朱祁镇两巴掌,让他好好瞧瞧。

    堂堂天子跟一个阉人叫先生,你想让他当赵高是吧!

    王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便故作姿态,耍弄权术,去取得阁臣“三杨”等人的好感。

    朱祁镇与小宦官于宫庭内击球,“振至而止”。

    第二天,朱祁镇在阁中,王振跪奏曰:

    “先皇帝为一球子,几误天下,陛下复踵其好,如杜稷何!”

    他做出一副耿耿忠心的样子,感动得三杨叹:“宦官中,也是有当人的”。

    王振每次到内阁去传旨时,装得恭敬小心的样子。

    立阁外,不敢入,三杨呼入坐,以宠异之。

    但他暗地里却拚命勾结内外官僚,窃取权力。

    朱祁镇当皇帝后半年(宣德十年七月),太皇太后命王振偕文武大臣阅兵于朝阳门外,王振谎报其私党隆庆右卫指挥佥事纪广的骑射为第一,超擢为都督佥事。

    起先张太后对王振是存有戒心的。

    朱祁镇刚即位后的一天,张太后把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和尚书胡淡召到便殿,对朱祁镇说:

    “这五个大臣是先朝所简贻皇帝者,有行必与之计,非五人赞成不可行也。”

    接誊又把王振找来说:“汝侍皇帝起居多不律,今当赐汝死。”

    经过朱祁镇和在场的大臣们的请求,才宽免了王振,规定“此后不可令干国事也”。

    “啊?”

    朱元璋未曾想执行他祖制偏偏是后宫之主。

    而且看意思,后宫之主也并没有窃取权柄,只是在皇帝登基这件事上发表过看法。

    如此一来,倒是让朱元璋有些看重这个张氏。

    朱元璋也觉得张氏是有敲打他的意思,但总归是做了事情的。

    但王振善于察言观色,处处表现自己的忠心。

    正统四年,福建按察佥事廖谟杖死驿丞。

    驿丞是阁臣杨溥的乡里,而廖谟则是阁臣杨士奇的乡里。

    杨溥要为驿丞报仇,处廖谟以死刑,而杨士奇则庇护廖谟,以“因公杀人”论,“争议不决,请裁太后”。

    王振乘机对太后说:“二人皆挟乡故,抵命太重,因公太轻,宜对品降调。”

    太后从之,降谟同知。

    朱元璋叹了口气,乡党在打天下的时候非常有用,可是在治理天下的时候,又是掣肘。

    人不可能独善于所有关系之外。

    太后看他处理事情是那么“秉公无私”,也渐渐信任了他。

    皇宫大殿修建完成,朱祁镇大宴百官,根据明朝的礼制,宦者虽宠,不得预王庭宴。

    朱祁镇怕王振不高兴,派人去看他在千什么。

    来人发现王振正在那里大发脾气,自比为周公,说“周公辅成王,我独不可一坐乎!”

    朱祁镇连忙叫人打开东华门的中间大门,让王振来参加宴会,还没进门,在座的百官也赶忙起来迎谒。

    看到这一幕的朱元璋双眼有些迷离。

    真他娘的成赵高了是吧?

    就差没整一出指鹿为马。

    连皇帝都要怕一个宦官不高兴,这他娘的叫什么事啊!

    朱元璋恨不得脱下自己的鞋子,扔到巨幕上。

    此后,太皇太后张氏病故,最能控制王振的人死去,杨荣也先死了,杨士奇因为他儿子杀人被捕引咎辞职,就剩下年岁最大的杨溥势单力薄。

    王振由此无所顾忌。

    他迷信佛教,更喜欢钱。

    仅仅春夏两季就发卖了两万以上的度牒,搞得北京街头上布满了和尚道士。

    不仅如此,还公开卖官鬻爵,收受贿赂。

    搜刮来的钱财建造的府邸,富丽堂皇程度,不比皇宫差。

    王振站在后宫,亲眼看着宫人把朱元璋所立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禁碑给除去了。

    朱元璋一下子就站起来了。

    看了那么多宦官专政,总算是寻到由头了。

    原来根子在这,如此光明正大的除去这事,简直是触碰到了朱元璋的底线了。

    他青筋暴露,恨不得把王振给千刀万剐处死,夷九族!

    饶是朱元璋如此气馁,可巨幕当中的王振自是大权独揽,广值私党。

    公侯勋戚都喊他为翁父。

    朱元璋又一屁股做了回去,这帮公侯勋贵的子孙也如此差劲呐!

    大明这是怎么了?

    哪还有开国时期,人人都奋勇杀敌,想要搏杀出一个名头来?

    明朝宦官专权,从王振始。

    朱元璋开始研究王振是怎么把大明权力给搞到手里的。

    首先,便是他建立了对皇帝的个人控制。

    王振曾是皇帝登基前的启蒙老师。

    后来,当年逾古稀的端庄的杨士奇负责朱祁镇学习经典的工作,并在讲课向新帝讲解国家和帝国的重大事情时。

    王振作为新帝的启蒙老师,继续施加影响对他进行控制,领这个儿童去观看更有兴趣的北京守军的训练场地。

    对幼小的皇帝来说,这个宦官依然不折不扣地是他的先生。

    其次,他需要盟友。

    这名司礼监的宦官能够争取到一批政治上的追随者,那些趋炎附势的官员都谄媚于他,还想给他当儿子。

    当太皇太后在世并能弄死他时,王振是谨慎行事的,并能假装听从资深大学士的意见。

    但她死后,他说服年迈的大学士们,不要积极参政而把起草诏令的沉重负担转给他人,企图是把内阁的职责集中在他自己之手。

    朝廷尊敬他,听从他,奉承他,主要是因为年轻的皇帝仍敬慕和尊重自己以前的老师。

    而且王振也比后面那几个宦官聪明,懂得怎么更好的控制皇帝。

    由此才能在大明上蹿下跳。

    宦官乱政的后果,朱元璋已经看了不止一次,但每次都让他极为生气。

    他明明已经做了那么多的安排,怎么这后世子孙都不听话!

    堂堂天子,竟然任由下面的宦官来代替天子行使权力,把大明上下搞得乌烟瘴气!

    他一个阉狗连驸马都敢弄死!

    真是岂有此理。

    朱元璋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以前那些弄权的宦官,朱元璋都没见他们把自己立的石碑给去掉。

    如此一来,就算是后世皇宫再复立此禁碑,那跟司马懿在洛水放屁有什么区别?

    先前朱元璋对于宦官虽然有所防范,但并没有过于严苛,只不过是借机惩罚了一批宦官,让他们日日夜夜胆战心惊的,不敢不老实干活。

    为了以防万一,今后这宫里的宦官,怕是不能再有能进来的。

    更不能再让他们读书识字!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最新章节书目,按(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手机上阅读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http://m.feishuwx.net/zhuyuanzhangnengkandaowodemengjing/

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说阅读网,无弹窗小说网,小说免费阅读,TXT免费阅读,无需注册,无需积分!小说阅读网注册会员,就送书架!小说迷必备工具!
推荐阅读: 风流公务员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明公务员 新书 苟出一个盛唐 大灰狼 我愿如星君如月 捡到一本三国志 全面战争之三国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最新章节389发现银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