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表象下复杂交叉利益:试析中欧美俄各自战略和布
在全人类经过了上世纪的“美苏争霸”和其后的“苏联失败,美国独大”的两种全球格局之后,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如今,全球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又再一次面临着一次重组的命运和机遇。这个机遇的导火索就是新世纪的各大国新的“逐鹿中东,马放伊朗”的计划。而如今,在历经了全球各大国的明争暗斗,伊拉克被美国拿下之后,这个全球利益重组的游戏,就自然到了这样一个公开的问题之处“伊朗”。在这里,我之所以不使用“伊朗核问题”这个词汇,因为那是一层帷幕,他围住的是“伊朗问题”,这个真实的本源。由于这个问题的复杂和有趣,对其中的一时三变,我相信很多网友很多时候都是犯迷糊的。在这里我们将尝试将其放在全球背景下,在各大国力量的争霸和平衡中来叙述。
在看这篇文章前,我们先来看看布热津斯基的“世界棋论”,他把中欧美俄看成是主要棋手:
布热津斯基认为可以把欧亚比喻成一个大“棋盘”,对世界领导权的争夺在欧亚大陆上自始至终进行着。欧亚大陆这个“棋盘”上争夺世界领导权的是几个实力不等的“棋手”。最重要的“棋手”在这个棋盘的西部、东部、中部和南部。棋盘的最西端和最东端都有人口稠密的地区,其相当拥挤的空间分属几个强国。美国的力量直接部署在欧亚大陆狭窄的西部边缘。在远东大陆有一个越来越强大、独立,并拥有众多人口的大国(指的是中国),将会成为以后最重要的一个棋手。对此,美国在其周边布了棋子――这个大国的精力充沛的对手局限在几个临近的岛屿上。这些岛屿(日本、菲律宾、台湾地区等等)和一个远东小半岛(朝鲜半岛)的一半给美国的力量提供了立脚点。
在欧亚东、西两端之间有一个辽阔的中间地带(东欧地区)。这里人口密度低,政治上不稳定,组织上四分五裂。过去主导这一地带的是一个曾对美国的主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强大对手(前苏联),把美国逐出欧亚大陆是它一度追求的目标。在广阔的欧亚中部高原以南有一个政治上混乱但能源丰富的地区(中东地区),它对于欧亚大陆西部和东部的国家,以及最南部地区那个人口众多、有意谋求地区霸权的国家(印度)来说,都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战略意义。
这个巨大的、形状不规则的欧亚棋盘从里斯本一直延伸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为“棋赛”提供了舞台。美国可能成为赢家,条件是:棋盘的中间地带(东欧地区)能逐步并入扩大中的由美国主导的西方势力范围:南部地区(中东地区)不被某一个国家单独主宰:东部国家(东亚地区)不联合起来将美国逐出其在欧亚的基地。但是,如果中间地带拒绝向西方靠拢,而成为非常自信的单一的实体,并控制了南部,或同东部的主要棋手结盟,那么美国在欧亚大陆的首要地位就将严重受损。如果东部两个主要棋手实现某种联合,美国地位也同样会受损。最后,如果美国的西部伙伴把美国从其西部周边地带立足点逐出,美国自然而然将被迫终止其在欧亚大陆棋局的角逐,尽管这可能也意味着欧亚大陆西端最终会被重新崛起的、占据中间地带的那个棋手所控制。
以上的棋论非常精彩,也非常明显的表明了“各大国插手中东,逐鹿伊朗”的战略本源。以下接着文章。
一,地缘战略和资源阐述:
要论述战略,则自然离不开地缘――谁控制了中东,谁就赢得了新世纪全球战略上的主动权。而在伊拉克失去之后,伊朗自然成为了美国人掌控中东过程中的最大拦路虎也是最后一个堡垒。
当我们把放大镜放在中东的地图上时,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全球最为繁杂的地缘和战略交汇之处:
它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部,周围环绕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等国际海域。沟通上述五海水域的有博斯普鲁斯、达达尼尔、曼德和霍尔木兹四大海峡,他们扼守住了当今国际经济命脉航道的咽喉。其中前两个海峡(博斯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峡)是地中海和黑海海上交通必经之地;而位于波斯湾东口的如当今伊朗控制的霍尔木兹海峡则既是盛产石油的波斯湾沿岸诸国唯一的出海口,又是中东石油向西方国家和世界各地输出的咽喉通道。在这个被称为中东的地区还拥有四大海湾――亚丁湾、波斯湾、阿曼湾、瓜达尔湾,连接地中海和红海,位于欧亚非三洲交结地带的苏伊士运河,则沟通了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鉴于此,中东被称为“五海四峡四湾一河之地”,成为全球最为繁忙的地段之一。
中国曾有五湖四海为天下之说,而这个“五海四峡”则控制着当今的这个天下,成为全球化时代制约着人类之邦的心脏。(看到瓜达尔湾,大家是不是想起了瓜达尔港?)这种适中、临海交汇的地理位置,数量庞大的丰富易采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使这个地段成为沟通大西洋到印度洋、东方和西方的交通枢纽和咽喉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了各大国逐鹿争斗的兵家必争之地。谁控制了中东,谁就赢得了全球战略上的主动权。
随着放大镜的观察,我们看到其中伊朗:
伊朗作为中东北层三(上耳其、伊朗、阿富汁)之一,疆域广阔,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历来在伊斯兰世界具有极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世界界能源消费的不断增加,其对世界界的影响也与口剧增。伊朗的国上而积为164.5万平方公里,东与阿富汁、巴基斯坦相邻,西同土耳其、伊拉克交界,北和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接壤,南濒波斯湾、阿曼湾,与阿拉伯半忆诸国隔海相望。
而后就是老话题,也是人类争夺得最繁忙的东西――资源:
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达954.5亿吨,占全世界石油总储量的69.7,其石油产量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6。中东地区己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达48.4万亿立方米,占全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35%。而且,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东的石油具有油层浅、运输方便、开采成本低的特点,一般在2美元1桶以下,最低的只有0.2-0.3美元1桶。
其中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3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界第五位;己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石油作为伊朗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伊朗日产原油能力可达410万桶,石油收入占全部外汇收入的90,伊朗是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国,伊朗的石油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欧佩克的石油政策,也对世
界原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进入21世纪,中国,印度,日本,欧洲等新兴大国和联盟的兴起,在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国实力急剧发展的时候,这些“石油出口龙头”打开还是关上,拧紧还是放松,由谁来开关,由谁来守护,自然引起了许多国家尤其是上述各大国的神经。(注意:虽然太阳能、核能等各种其他能源有各自的优点,但是在近阶段,这些能源都只能作为辅助能源)。
这里我还非常赞同美国政治学教授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中的一个观点:
按照博弈论,在全球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之间的冲突中,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将会走在一起,对抗现在最为强势的西方文明。我们顺着这个思维自然就会想到,伊朗作为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在如今伊拉克一去不复返的是候,他就成了美国人眼中的世界上最后一个最顽固不化的伊斯兰堡垒,攻破这个堡垒,那么瓦解和分化其他堡垒就容易多了。美国人的全球战略为世人所叹服,下手快,准,狠。
二,伊朗核问题的真正起源:
说起来伊朗问题中的主要争端的“核问题”的起源,并不是全球力量布局中的中或俄(前苏联)因素。伊朗对核技术的追求和开发,并非现在才有,在上世纪的50年代起,伊朗就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开始了对核计划的追求……就伊朗核问题而言,伊朗核问题的产生与处于伊朗核问题中心的国家―美国不无关系。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战略和国家间关系的代表。当时因为对抗苏联在西亚和中东的需要,伊朗从事的任何事情的进行是合理的,而且是必须进行帮助。而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后,更随着90年代苏联的消失,伊朗失去了其利用的性质,在此时则即使是合理的事情,那么也是有罪的。伊朗核问题主题就是属于这种关系的问题,只不过在这里我们得分两个时间段来解读:
一个是:1945年到1979年,当时巴列维王朝控制的伊朗是在美国的“鼓励下干起了核活”,伊朗的核计划从1957年开始实施。当时伊朗巴列维王朝与美国及西方国家关系密切,核技术大部分从这些国家引进。20世纪70年代,美国许诺为伊朗建造8个核反应堆,伊朗核技术的最早来源是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美国人从此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另一个时间段就是:自自1979年霍梅尼革命之后以来,这时哈梅内伊和霍梅尼开始依靠俄罗斯的帮助。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美国与伊朗成了仇敌,随之,伊朗的核电站等核能计划陷于停滞状态。而后从1979年开始到1988年,基本上伊朗都在和伊拉克的冲突和在美国主导的制裁的争斗中忙不开身……直到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开始经济重建,恢复和发展核能源。1991年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1992年伊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1995年初,伊俄签署俄罗斯为伊朗建造4座商业用轻水核反应堆的合同.随后,两国又签署俄罗斯将从1995年10月开始帮助伊朗在布什尔建设两座核电站以及俄为伊核电站运转提供核燃料等协议。
果真是人生如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这两个时间段里面,美俄在伊朗的地位完全颠反。当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下,是不允许有人把自己踢得那么痛的,于是“伊朗核问题”这个词汇在便在1980年美伊断交之后第一次出现在国际社会中。
三,伊朗问题中――从约隐约现到现在公开化的各大国因素
1,美国的“意图和战略”
上面已经大概叙述了一下美国人跟伊朗的前世恩仇。而美国人这些年来一直做的无非就是想达成这样一个愿望:那就是可以通过“和平演变的手段”重回伊朗巴列维的时代。但是这个“最高战略”显然没有成功,经过巴列维王朝的**和两伊战争后,伊朗人极度仇视美国人,伊朗反对派在新伊朗最初的那个十年根本就没有民众基础。进入90年代之后,伊朗开始引进俄罗斯,欧洲,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大国,通过平衡的手段削弱美国的各种影响。之后美国人对印度和日本施压,迫使印度放弃“印度-伊朗”的战略输油管道的建设(美国人的印度棋非常高,通过提供核援助等手段引诱,使得印度在制约中国的石油新战略上跑前跑后,又同时大大打压伊朗的生存空间),压迫日本放弃中标的伊朗“阿扎甘德油田”开采(这可是块肥肉,规模世界第二)。
进入新世纪美国人不可能看不到,伊朗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欧洲俄罗斯及日、印,中国等亚洲大国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所谓“伊朗核问题”只是个突破口“或者说是个高级借口”,美国人最终目标是在伊朗建立亲美政权。现在美国控制了伊拉克,而伊朗不仅与伊拉克接壤,还是个什叶派穆斯林占个国人口90%的国家,伊拉克今后无论谁当政政,在某种程度上都会亲伊朗对美国来说,不能控制伊朗,就难以真正控制伊拉克,甚至阿富汗,进而影响美国在整个中东的计划和行动保证能源供应稳定”。显然美国对中国和伊朗之间的武器交易不满意,最近又一次以我公司向伊朗提供技术为由,对我多家公司进行制裁。在美国人的战略视野中决定俄罗斯和中国战略空间的关键就是“中东一波斯湾一中亚这一‘动荡地带’”。抛开伊朗是中国中东石油资源资源的最后一个放心出海口不说,在地缘上如果美国实现对伊朗的战略性控制,那么在中国西部地区将失去一个天然的有效屏障。美国可以直接通过印度洋,从陆上经伊朗和阿富汗以及中亚的几个国家对崛起的中国构成直接的“边境威胁!!!”。这是大国之间最坏的地缘战略失败。而且,对美国而言,控制伊朗的好处还不至于此,还可以使得像日本印度之类新兴发展的大国更加听话,随时可以控制和削弱他们,正所谓一招打遍天下。
当然在多国势力都进入了伊朗的情况下,美国人也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了,现在基本上美国对伊朗采取“双轨政策”:萝卜大棒,一虚一实,玩得非常高明――既以制裁和军事打击的威胁施加压力,又通过政治外交的有限接触争取伊朗妥协;既保持单方面的强势压迫,又寻求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多边配合;既从外部以压促变,又指望伊朗国内的“民主运动”取得突破,实现伊朗“政权改造”。我们注意到,在“摆平”阿富汗和伊拉克政权后,驻扎在阿富汗、中亚、伊拉克和波斯湾的数十万美军,已从东西两面围住伊朗。美国此时恨不得一举拿下伊朗,让伊朗重新回到昔日巴列维亲美时代,扫除中东最后这一块“**轴心”而后快。
2,俄罗斯的“复兴和选择”
冷战期间,苏联一直把中东当作与美国对抗、角力的前沿。为此,它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全面支持阿拉伯国家,在这里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绵延半个多世纪的中东纷争,基本上其背后都是美苏的影子。
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解体和所谓“新俄罗斯,新思维”的存在,俄罗斯在中东的阵地丧失殆尽,几乎是全部拱手让给了北约和美国人。直到1994年希伯伦惨案发生,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僵局之际,俄罗斯人终于找到了一个返中东带来了契机。主导了第二次马德里中东和会,至此表明俄罗斯重返中东。1997年10月,时任俄罗斯外长的普里马科夫提出了中东和平与安全的12项原则建议。阿拉伯国家是欢迎俄罗斯进来的,因为美国在数次的“阿以战争”中都明显偏袒以色列,俄罗斯的进入有利于平衡中东地区的美国因素。而事实上,俄罗斯也是以这种角色重返中东的。
俄罗斯在中东的做法和中国在朝鲜的做法基本上一致,只是俄罗斯有时力不从心。基本上可以看出,普京以来,俄在中东问题上的做法都是积极主张在多边合作基础上构建控制世界进程的可靠机制,热心参与中东等热点地区问题。目的是通过形成“各大国参之间不同利益的制衡、利用各种矛盾,削弱美国,以凸显自身的作用。
首先,俄罗斯加大了对中东地区事务的介入。冷战后,俄罗斯在其对外战略制定和实施中,逐渐把重返中东,作为其大国形象和影响恢复的一块基石。基于俄罗斯与中东地区尤其是海湾地区的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性,海湾地区构成对俄罗斯地缘安全的次近距弧。次近距弧包括土耳其、伊朗,伊拉克等国家,这些国家的稳定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的南大门包括南高加索和里海等地区的国家.而俄罗斯在这些国家都保持着传统的影响力。此外,俄罗斯为其经济复兴和发展的国家目标也要求与世界上能源蕴藏最为丰富的中东地区发展关系。尤其是俄罗斯与美国视为“失败国家”或被列为“暴政据点”的国家诸如伊朗等开展核能源技术的合作以及高科技武器的军售活动。这些在美国看来,都成为与之争夺中东主导权、削弱美国在中东发挥作用和影响的因素.最为明显的例子,2006年初,巴勒斯坦议会选举中,美国一直视为恐怖主义组织的“哈马斯”赢得胜利。美国不承认其合法地位,而俄罗斯立刻承认了哈马斯的合法地位,还邀请哈马斯领导人在访问俄罗斯。而对于最为敏感和激烈的伊朗核问题,俄罗斯邀请哈马斯和在伊朗核问题的斡旋都说明,俄罗斯在中东和里海地区具有灵活而且强硬的外交手腕。而事实上,普京上台的时候,就主张俄罗斯在中东和里海地区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参与者。国内经济情况的好转、外汇储备的增加,作为能源输出国的俄罗斯越来越有底气地实现这一标。
地缘上:苏联解体后,从加盟共和国分离出去的独联体、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因军仍是俄罗斯力保的势力范围。俄罗斯在中亚国家和高加索国家的利益是关乎其兴盛的核心利益,构成了俄罗斯的“近距弧”国家。而中东地区,尤其是海湾国家,如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等国家则构成了对中亚和南高加索国家包围的“次近距弧”。“这里不稳定的进程,有直接影响高加索和中亚局势的危险”。这决定了俄罗斯在伊朗问题上是不可能抽身事外。
2001年俄伊就达成一个为期十年的双边关系框架的基本条约:《关于俄罗斯和伊朗两国相互关系基础及合作原则条约》。会晤中,普京说“出于经济原因,俄罗斯对与伊朗
进行军事合作很感兴趣。”他还表示,俄罗斯将废除与美国达成的对伊朗的武器禁运协议,开始向伊朗出口武器。此时表明俄美在伊朗问题上的对立开始公开化。
当然由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俄罗斯是决不不希望伊朗真正生产出核弹来的。而且俄罗斯要完成真正复兴也是不可能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完全决裂的。从2005年开始俄罗斯连续出台三个方案来解决伊朗问题,虽然最终都没有成功,但是这表现出这样一种我认为最有可能的后果:那就是最后俄罗斯,中国和欧洲会走在一起,一面俄会坚决遏制伊朗生产核弹,一面又会强硬反对美国动武,要求多边会谈解决。
3,中国的“西进和东缓”
位于地图上,我们俯视中国,从一直以来中国的主导的朝鲜“六方会谈”,在全国新闻中淡化台湾,和俄罗斯边界的堪定,以及最近的**“融冰之旅”的访日,中日东海的和谈,南海的暂时搁置争议都表明,中国在这个新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是“缓和东边”;这个缓和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战略上的“向西挺进”:因为此时最后也是最好的介入中东的机会,欧洲,俄罗斯都行动了,若中国还是一直怕这怕那,那只怕到这个问题解决的时候,中国的衰败也就到来。当然在高瞻远瞩的胡总身上是不能让它发生的。中国的“西进战略”,包括了“中亚,和中东”遮两大块。事实上为了应对美国人的威胁,我们也不得不包括这两块。
“西进”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三游接通”战略:这包括计划下游建立缅甸军港,在缅甸建立从印度洋直通中国的输油管道,以及风传的“泰国运河”;中游是帮助巴基斯坦建立建立瓜达尔港,陆地上通过巴基斯坦建立伊朗直到中国的战略输油管道;上游是俄罗斯直通中国的石油管道,以及已经建成的哈萨克斯坦直通中国新疆的输油管道。这些管道可都是千万吨级的战略级输油管道,在新世纪将会源源不断为中国的经济奇迹输送“庞大得吓人的血液”。
上合组织就是一个明显针对“这个西进战略”的产物,他主要是为中俄建立起一个包括中亚各国的安全稳定弧,这是中亚这一块。还有一个证据就是中俄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的“西扩”,据说是为了对抗和警告美国人的北约“东扩要有限度”!不能无限度牺牲中俄的地缘战略空间。
而在中东这一块,现在对中国作用和影响最大的就剩下一个“伊朗”,伊朗属于西亚范围,但同时又属于中东地区,地缘上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其对中国的影响:首先中国在崛起的初期,可以插手欧亚事务,战略空间的关键就是中东一波斯湾一中亚这一美国尚未完全掌控的“动荡地带”。而在历史上中国又是唯一打败过美国的国家,而且是2次,算上蒋介石那么就是3次,美国一直对此是耿耿于怀的,不把中国困住手脚,他迟终是不会放心的。
随着在越南战争中的再次失败,美国认识到对中国实施真正的军事征服的可行性很小,所以美国开始了对中国的和平演变。美国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主要是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使中国接受西方的各种思想,著名事件就是1989北京“××事件”,并且和平演变至今仍然在继续。中国新疆地区是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原旨主义输出的主要对象地区之一。臭名昭著的恐怖组织“东突”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在新疆地区以及我国西部中亚的几个国家,美国释放关在“关塔那摩”的中国恐怖分子用意是非常明显的。
美国如果占领伊朗,建立起军事基地,那么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将会形成。美国会采取在他国国内培育**武装,达到分裂这个国家的目的,从而给美国机会参与到中国国内纷争,达到削弱中国甚至是分裂中国的目的。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土安全问题。尤其是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安全产生极大影响。首先是阿富汗战争。阿富汗是大国长久以来被争夺的地区。阿富汗处于欧亚的心脏地带,是欧亚大陆的结合部地带,是一个桥梁,现在美国控制了阿富汗,对伊朗和中国都构成直接威胁。如果美国实现对伊朗的战略性控制,那么在中国西部地区将失去一个天然的有效屏障。美国可以直接通过印度洋,从陆上经伊朗和阿富汗以及中亚的几个国家对中国直接构成威胁。
一开始中国是小心翼翼的试探这进行自己的战略的,并没有表现出太为显眼地参与伊朗核问题的解决。但在欧盟,俄罗斯,美国与伊朗都无法在一个双方都接受的方案的基础上,中国对该事态开始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在国际社会上对伊朗核问题的解决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参与。中国在伊朗核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也反映了中国在平衡其国家利益和在国际上要充当负责任大国之间关系的能力……2006年年初,伊朗就表示和中国共同开采伊朗的石油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谈妥技术问题就可以了,这就表示,中国可以在伊朗开采石油,只是怎么开采,每年开采多少等问题。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解决伊朗问题的一个主体。
对于这其中的中国自身崛起的客观需要“比如需要石油,需要友善的霍尔木兹海峡”之类的就不谈了,因为中国跟中东各国都保有良好的关系,且一直以来中国不称霸的作风,使得在国际社会的主观上,特别是现在的中东伊朗的期待,中国是一个“有实力而又对中东地区无称霸企图国家,中东需要他的介入”。一方面对美国在中东的称霸,和欧洲,俄罗斯起到制衡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也利于解决中东国家内部之间的矛盾和分歧,维护地区内和平。
本来伊朗对亚洲地区的大国抱有希望的是有三个的,那就是“中日印”,新世纪刚发生伊朗核危机的时候,伊朗外交部长哈拉齐和石油部长赞加内是几乎在同一时间访问中,日,印的。当时确实收获甚丰,印度人得到了联合开采伊朗位列世界储量第一的天然气田(southpars)的权力,并计划修建条从伊朗南部通向印度中部拉贾斯坦的长达2700公里的天然气输送管道;而日本得到了觊觎已久价值30亿美元的伊朗西南部阿扎德日油田的开采权,该油田是中东最大的油田之一,蕴藏260亿桶原油;中国则得到开发伊南部亚达瓦兰油田和从伊朗购买人量液化天然气总价高达1000亿美元的合同,赞加内访华时表示,伊朗将扮演坚定高效的油气供应商角色,以满足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
不过很可惜,印度和日本都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些已经得到的利益当然是因为美国施压,对印度而言,现在的国际环境和情况非常类似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不敢得罪美国,甚至为了拼命向美国靠拢,可以放弃一些暂时的利益。印度非常清楚和美国反面的后果,这促使印度作出保守的做法。而日本在坚持了许久之后最终也是不了了之。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印度那喊了半个世纪的世界强国地位是个笑料,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真正具有世界强大国地位的也就是中欧俄美。因为日本因为和美国是盟国,这里先不予置评。
美国曾经严重警告过中国说,如果中国继续和伊朗这样的国家进行能源交易,就会
面临与美国的冲突。但是事实上这个世界是用实力说话的,中国不是印度和日本,不理美国,生意照做,而且和伊朗还越做越大。当然中国对伊朗的支持也不是无底线的,那就是“反对伊朗制造核武”。
新时期的“一条线战略”:
中国主导的朝鲜“六方会谈”,其实已经为国际上努力“和平解决伊朗问题”的人们提供了一种隐约可见的希望。这是中欧俄站在一起的基础。这里我借用伟大的**曾经用过的“一条线战略”的称谓。美国的兵锋虽然非常强大和凌人,但是这个世界通常都是“柔克刚”,机遇多边会谈以形成大国利益交叉为主要目的“中欧俄”,在此处和伊朗一起成为“一条线”,当然这条线不是直的,而是柔而曲折的,刚好足够捆住兵锋即足够。
4,欧洲的“热心和执着”
因为伊朗的缘故,可以说――美国已经主导了中东,但仍未“掌控”中东,这是其他几个棋手的机会所在,如果说美国搞定了伊朗,那就是真正“掌控”了中东,其他棋手也就没有所谓的参与的机会了。借此机遇,欧盟明显加大对中东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投入,意欲在中东问题上有所作为。
作为欧洲核心的“三架马车”法德英都是不希望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和国安理会的,同时又都在尽量避免与美国发生类似伊拉克问题的冲突。法德英的调解是出十欧洲的政治理念和利益,而不是与美国默契配介唱“自脸”“红脸”。这是欧洲作为一极参与伊朗问题的前提。伊朗核问题出现后,欧洲国家反应很快,法德英三国外长立即联合访伊,为化解危机进行斡旋。在伊朗核问题上,欧洲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但不反对伊朗和平研发核能;同时主张张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框架内对和进行核查.不同意美国把此问题提交联介国安理会。总的来说,伊朗算很给欧洲面子,两次都在关键时刻做出妥协。伊朗此时与法德英合作,利用了欧美之问的矛盾,巧妙的避免使自己陷入孤立,还可以数次化解危机,争取时问,同时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另外。同时伊朗也希望从欧洲得到先进的核能技术,以此要挟俄罗斯。
中东在地缘上毗邻欧洲,传统上被视为与欧洲隔海相望的“后院”,冷战时更是作为欧洲的侧翼凸显出重要性。其实欧洲的是有自己的想法的,那就是伊朗可能对欧洲起到前沿阵地作用,就像上耳其对于美国那样,而伊朗的潜力显然人人超过上耳其这样。冷战终结,尤其是“9‘11”事件后,欧盟除了东扩之外,其南下和建立“环地中海共同经济圈”的步伐也在加快,这使中东战略地位愈发突出,中东在欧洲发展中的分量进一步加重。欧盟和美国相反,和俄罗斯基本上做法相同,那就是在习惯和做法上更重视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作为一种平衡美国的利益介入,为此甚至不惜得罪以色列。从根本上说,中东牧关欧盟的切身利益,这是欧盟加大中东政策力度的关键原因。中东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对于任何能源进口方而言都是不小的诱惑。阿拉伯国家富有的“工业血液”对欧洲不含是巨大的诱惑。欧盟目前能源供应的一半依赖进口,而从中东进口的石油约占其总进口量的40%。欧盟官方估计,到2030年,欧盟能源进口的比例将攀升至70%,而就专家分析,以目前中东地区的石油储存状况看,阿拉伯国家仍将是满足欧盟石油的主要供应地,故而,欧洲在能源上对中东的依存度将更严重。
同时欧洲和伊朗有很深的传统关系,伊朗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欧洲在伊朗有一定的影响力。欧洲有2000万穆斯林人口,主要集中在法德英三国,伊斯兰教的影响在欧洲巨大。这些都是欧洲必须考虑这因素。欧洲希望向伊朗输出核能技术,同时加强欧洲和伊朗在油气方面的交流,这对欧洲非常重要。(这主要是利益主导了各自的走向,从俄罗斯参与伊朗核电站建设一年挣10个亿美元,可以看出其中的核能蛋糕是如何的吸引人,这还不包括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工业交易)!也对欧洲避免美国一国独大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美国是非常渴望完全控制伊朗,不惜动用武力,最终完成自己的全球霸权战略。但是这和三极的“中,欧,俄”各自的全球战略,毫无疑问都同时发生“技术性碰撞”,这使得美国独立发动进攻伊朗的战争是不太可能,但是边打边闹,打打谈谈,颠覆制裁则是一定的了。现在全球来到了这个蕴含着权力重组的机遇和命运之前,究竟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还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这个全球都在等待。
我写了这么多,最后只想说一句:中国,你的机会来到了!